戰疫“主戰場”首次“換防”堅守一線40多天的深圳白衣戰士們迎來久違的休整

1月中旬,新冠肺炎疫情驟起。深圳市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選定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作為確診和疑似病例患者的集中收治醫院。1月17日,該院發佈《致全體醫護人員書》,宣佈全體醫務人員取消休假。隨後,深圳市衛健委第一時間抽調全市最有經驗的重症醫學專家和ICU護理骨幹團隊,進駐市三醫院支援一線。

40多天的疫情攻堅戰,上千名醫護人員堅守奮戰在這個抗疫“主戰場”,全力救治患者,為生命護航。截至目前,深圳已有300多名患者痊癒出院,在院病人僅剩下60餘名。隨著疫情逐漸平緩,按照中央有關一線醫護輪休的規定精神,近日,市三醫院展開了首輪醫護人員“換防”,40多天來堅守在一線的白衣戰士們,迎來了久違的休整。在這個難得的休息空隙,記者來到了他們中間,聽他們講述這一個多月來,非同尋常又感人至深的戰疫故事。

●老將“掛帥”征戰抗疫一線

已經換防下來的深圳市重症醫學專家組組長馮永文,並沒有休息,晚上10時多,當記者致電給他時,他還在隔離點的酒店房間裡,跟市三醫院ICU通過電話會診一個危重症病人,“雖然人輪休離開了,但是病人的治療不能停擺,只要找我,我隨時在線。”馮永文說。

只要病人需要,永遠義不容辭,這位已年滿64歲的深圳重症醫學權威專家,時刻踐行著這一多年來的從醫原則。

大年初一,出征命令下達,馮永文臨危受命。當天下午2時赴市衛健委召集開會,傍晚回家拿上簡單行李,晚上8時他便已在市三醫院ICU接手梳理病人治療的情況。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ICU病房,他一待就是近40天,一天都沒有離開。

ICU工作的特點就是險、難、雜。與危重病人近距離接觸,防護服外就是令人色變的病毒,稍有不慎即感染上身;與普通感染病人相比,重症患者病情重,變化快,基礎疾病多,需要全方位、多系統的實時監測、救護,ICU人時刻不能鬆懈。“因為每分每秒,每一個數據的變化,每一項體徵的出現,都可能預示著患者生死攸關的節點。”馮永文說。在這裡,醫生隨時要根據患者情況做出準確判斷,快速反應,採取精準治療手段維持患者的生命體徵。

2月22日晚10時40分,正準備休息的馮永文突然接到ICU緊急電話,一位上了ECMO的患者出現生命體徵不平穩,情況危急。掛了電話,馮永文叫上幾位專家,10分鐘內火速趕到醫院。通過對病情的研判,他果斷提出為病人更換ECOM管路及膜肺。這是一個極其高風險的操作。在他的指揮下,6名醫生在穿好的防護服外又穿上手術衣,各自做好術前準備,一位醫生負責機械停開,兩位醫生負責剪管、對接,還有兩位醫生負責對接時注水,一位醫生負責應急。“開始!”馮永文一聲令下,團隊成員各負其責,僅僅用了15秒,管路膜肺更換成功。正是這關鍵15秒,千鈞一髮之際,挽回了一個危重病人的生命。

“我們最高峰的時候,管理著40多位病人,馮主任熟悉所有病例的情況,每一個危重症患者救治方案的確定,在專家討論會診後,都需要他最終拍板,事實上壓力是非常大的。他已經60多了,經常跟我們一起熬夜,沒有休過一天。”同為重症醫學專家組成員的任迪醫生告訴記者,“他是我們ICU裡的主心骨。”

●“爸爸是大超人,去打怪獸了!”

感染三科醫生江曉,從1月11日起就連續奮戰在一線。“那天晚上,我們收治了首例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患者,醫院立即啟動了最高級別的防護,從門診到病房,醫護人員均穿戴防護服、N95口罩、手套、面屏等,將患者收治到單間重症病房內。當晚大家也在科室群裡再次學習此次肺炎的最新知識。”江曉介紹,科室頓時忙碌起來,將舊病患及時分流,騰空整層樓收治新冠肺炎病人。

“確診患者需要隔離收治,他們無法與家人見面,對治療也存在一定的恐懼,情緒上比較緊張。”江曉說,醫護人員會通過微信或者電話的方式與病人實時溝通,與此同時,他們也及時與病人家屬溝通解釋病情,病人也可以通過呼叫鈴呼叫醫護人員。

有一天晚上10時多,忙碌了一天的江曉正準備洗漱休息,此時手機鈴聲響起。“江醫生,我爸爸病情危重要做氣管切開手術,我很擔心他。”一位新冠肺炎治癒出院女患者語氣略顯著急地說。作為這名女患者及其父親曾經的管床醫生,江曉在電話裡安撫女患者情緒,同時讓她相信這是醫院多學科聯合救治方案,可以緩解老人家的病情。“當時我鼓勵她,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大家一直在一起努力,請你相信我們。她緊張情緒慢慢緩解下來,我再跟她具體分析救治的必要性以及安全性。”江曉說,老人家術後病情慢慢好轉。

“江醫生,我們要出院啦,這段時間您真的辛苦了,感謝!您也要做好防護,多多休息。”日前,兩位男患者出院前通過呼叫鈴跟江曉道別,他們還寫了一封感謝信給江曉及其同事們。“一位多年前的病人,前段時間給我打電話說感謝我們守護市民的健康,想要獻愛心支持我們,後來他向市三醫院捐贈了善款。”

“經常會接聽到患者打來感動的電話,看到患者發來感動的微信,他們都在為我們加油鼓勁。醫院黨委致全院職工的一封信中寫道:我們不是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是在社會需要時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我對這句話很有感觸,感受到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大家一起在努力。”江曉說,在戰疫路上,家人對他的支持也是他前進的動力。“我兒子的同學給他送了一個小超人的稱號,我跟兒子說:爸爸是大超人,去打怪獸,兒子跟我說他要幫我一起把怪獸打敗,我心裡感到很溫暖。”

●ICU裡不停轉的“陀螺”

29歲的ICU護士劉碩是一位已經有著6年重症護理經驗的老護理人員,今年是他調到市三醫院工作的第一個年頭,正好就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大年初一,我們轉走了原本科室所有的病人,初二,就全員去醫院感三科報到支援了。”而他所承擔的,也是一線最艱難的工作之一,護理重症、危重病病人。從1月26日一直到3月2日,他一直堅守在一線。

最疲憊的還是疫情早期的那段日子。“每天病人都在不斷增加,但我們的人手就那麼多,感覺工作量到每天都在翻倍。一進ICU,就完全停不下來,一直到4小時一個班結束。”護理工作很多很雜,操作監控儀器,為病人進行後續觀察,給病人翻身,密切關注每項指標,與醫生作病情溝通、協助病人做體能鍛鍊,為病人端茶送水……“感覺自己就像一個不停轉的陀螺。”他說。

雖然是一名男護士,但對病人,劉碩卻有著格外的細膩體貼。69歲的吳老伯(化名)是一位危重症患者,也是劉碩“一對一”護理對象。吳老伯在IUC已經住了一段不短的時間,病情不穩定,幾經波折,上過有創呼吸機、ECOM等幾乎所有的救治設備。由於一度垂危,年邁的他對病情十分悲觀,“有一次搶救清醒後,我連遺書都寫好了。”他告訴記者。看到這一切,劉碩默默當起了病人的“心理輔導員”。每天忙完手頭上的事,他總是會特意留下來,陪著病人談天說地;病人每一點身體上的進步,他總是馬上加以鼓勵;家屬送來的飯菜,他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吃下。漸漸地,吳老伯臉上重新有了笑容,晚上睡得踏實了,病情一步步好轉。“他的每一個進步,都能讓我開心很久,就真的像自己的親人一樣。”劉碩說。

●開啟工作模式,她就成了“話癆”

今天是市三醫院感三科護士何碧雲輪休的第四天,然而她仍時時關注著科室的微信群,刷刷最新的新冠肺炎疫情新聞。

“這是彌足珍貴的假期,我們可以好好休息補充體力,1月12日以來,我們醫護團隊忙得暈頭轉向。”何碧雲說,她主要護理危重病人,每天穿著厚重隔離衣,戴著護目鏡、面屏、三層手套等,護理難度增大許多。每一班危重症護理實行4小時工作制,何碧雲上班前不敢喝水、不敢多吃也不敢亂吃,怕自己因為上廁所浪費一件防護服,每次進入隔離區護理病人時,她都會讓自己多幹一點活,這樣才能讓每一件防護服發揮最大的作用。“工作很緊湊,我們需要時刻守在病人床前,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徵,比如血壓、呼吸、心率等,還需要配藥、觀察尿量和呼吸機波形,做好記錄等等。”何碧雲說,每次下班後,脫下防護服的她全身衣服溼透了,4小時滴水未進的她拿起水杯拼命喝水。

“爺爺,我現在給你吸下痰,你會感覺舒服一些。吸完之後,你是不是感覺舒服點,你這次做得很棒。”“爺爺,你抬抬手握一下我的手,嗯,我感覺你的力氣又大了一些哦。”“奶奶,你冷不冷,要不要多蓋點被子?”……一旦開啟工作模式,何碧雲就成了一個“話癆”,時常與病人聊天排憂解悶,“每次給患者吸痰、翻身等,我都會提前跟他們說,他們會配合我回應我,對我點點頭、眨眨眼、搖搖頭。”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何碧雲認為,認真護理好每一位病人是她的職責。而看著護理的重症病人一天天好轉,轉到普通病房,何碧雲感到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