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蘇聯損失整個方面軍沒事,德國損失一個集團軍就斷了脊樑?

蘇聯人在蘇德戰場上損失整個方面軍的事情,不止出現了一次,其實每一次都給蘇聯當局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並不像題目中所說的那樣雲淡風輕。

為何蘇聯損失整個方面軍沒事,德國損失一個集團軍就斷了脊樑?

在基輔城下擁有六個集團軍,75萬兵力的西南方面軍,被德國兩大集團軍群痛揍,整整損失了70萬人馬。這個龐大的軍事單位的幾乎全軍覆沒,使得在松原的廣袤土地上,出現了大片的真空地帶,任由德軍的坦克馳騁。

尤其是在基輔城下西南方面軍的潰散,幾乎使得蘇聯進入了見過以後最危險的時刻,德軍的兵鋒直指首都莫斯科。莫斯科一旦陷落,對於蘇聯軍民士氣的打擊,將是災難性的,此時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是蘇聯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面對這樣的情況,斯大林不得不瘋狂地到處抓差,加強首都莫斯科的防禦。所以說一方面軍的全軍覆沒,對於蘇聯這個國家來說絕對也是傷筋動骨的,畢竟那是70萬兵力啊。

為何蘇聯損失整個方面軍沒事,德國損失一個集團軍就斷了脊樑?

德軍也不是僅僅損失了一個第六集團軍,就被打斷了進攻的脊樑。我們且不說德國在東線徹底陷入被動崩潰的是1944年夏天的巴格拉季昂戰役。在市一中,中央集團軍群被蘇軍徹底的安排的妥妥當當,全體排隊進火葬場。我們單論斯大林格勒戰役,鮑盧斯的第六集團軍的覆滅真是最後宣告戰役失敗而已,並不是德軍失敗的根本原因。

其實德軍雖然進展神速,但是蘇軍的抵抗也是有一定成效的,德軍在大踏步前進的同時,也遭到了蘇聯紅軍的頑強抗擊,德軍也付出了上百萬人傷亡的代價,這讓尚未進行總體戰的德軍兵員補充上陷入了困難。在多重困難因素的作用之下,才導致了鮑盧斯的第六集團軍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整個東線戰場,自始至終,德軍的損失都比蘇軍小,可是最終的勝利卻屬於蘇軍,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在於蘇軍的補充能力遠強於德軍。

為何蘇聯損失整個方面軍沒事,德國損失一個集團軍就斷了脊樑?

不知道出於何種目的,可能是閃擊戰的戰績矇蔽住了德國當局的雙眼,德國人認為失敗只是暫時,直到因為實力不濟,在斯大林格勒被擊潰,德軍方才進行總體戰,戰爭機器全面打開。

可是此時已為時太晚,作為他的主要對手蘇聯比他早一步進行總體戰,採取措施,國家的一切生產行為為戰爭服務。源源不斷的飛機大炮,坦克戰艦被生產出來,蘇聯人用數量上的優勢彌補和德國人在技術上的差距,T34坦克一對一打不過虎式,那麼我就來個一對n,爆坦克海,用高犧牲來換取戰場主動權。

更何況蘇聯還得到了美國援助的大量物資,在這些物資的支撐下,在總體戰的支援下,靠著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的工人,冒著敵人的炮火,直接將生產線上的坦克開出來,和敵人玩命的精神,蘇聯人撐過了最危險的時刻,開始組織起了對德軍的反擊。而德國人由於比蘇聯人慢了一步,所以處處受限。

為何蘇聯損失整個方面軍沒事,德國損失一個集團軍就斷了脊樑?

還有一點,千萬別忘了,蘇聯是個超級大國,蘇聯的人口超過一億,比當時8000萬人左右的法西斯德國多出了2000多萬人口,兵役的潛力比德國大得多。

而且蘇聯主張男女平等,在戰爭的關鍵時刻,許多婦女甚至直接走上前線,和德國鬼子交戰。而德國人直到1944年,希特勒還要求婦女在家相夫教子,毫無疑問,拉大了德國和蘇聯可用兵員之間的差距。

還有就是蘇聯的資源豐富,到現在為止,俄羅斯依然是世界上的主要資源出口國,而德國則不同,他們缺少關鍵的戰爭資源,這使得他們在物質的補充上捉襟見肘。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雖然在戰爭中,德軍的損失比蘇軍小,但是蘇軍卻能夠很快的回血,很快滿血復活,最終損失大的多的蘇軍笑到了最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