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清一色好評的法系銷量卻遠不及日系、德系,甚至不如韓系,那些懂車的人怎麼看呢?

胖胖的肥宅


法系銷量差,甚至在國內已經逐步被邊緣化,說白了是因法系不迎合市場導致。

現在車企不論合資還是國產的,都在極力的考慮市場、客戶需要什麼,在自己可控的範圍內就全力滿足市場的需求。

下面我們就從一般買車人的心理上來分析法系為何不受市場所待見:

A、買車對於一般人來說,首先是看外觀。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設計,外觀設計上,法系在眾多合資車裡並不算出眾。法國人一直以浪漫主義自稱,設計的車型也帶有這種影子,就算是件藝術品,如抽象油畫一樣,普通大眾並看不懂,他們更喜歡看著順眼、大氣的車就足夠了,而大眾、豐田的車型外觀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顯然外觀上,法系在合資車系中並沒有優勢,甚至同主流國產相比,它都沒有更好的適應這個市場的需求。

B、內飾。看完外觀一般都會坐上主駕駛,看看車的內飾。內飾上法系還是比較厚道的,並不如主流合資那種簡配到骨子裡,就算是減配,人家都不屑於偷偷的幹,直接告訴你我減配了哪些東西。問題並不出在用料,縱觀法系的歷史,內飾的最大問題源於設計上,很多反人類的設計思路也是現在很多人調侃法系的一個重要原因。

C、空間。內飾之後國人比較關注的就是空間,空間上來講,法系一直固執的只管造車,而把市場需求拋諸腦後。 面對國內消費者喜歡大的特點,寶馬、奔馳、奧迪都妥協了,各種加長,法系卻堅持自己的固執。

D、三大件。其中底盤可謂口碑極好了,大面積使用的板懸對於消費者來說,任你調教得再好,你始終還是個板懸,瞬間給人一種低端的感覺,沒開過的、一知半解的是絕不會去冒險買的;何況大家在同等條件下有獨懸可選,不管調教如何,起碼比板懸要高級,這是不容置疑的。然後就是發動機、變速箱,不知是為了穩定、成熟一直是比合資要慢半拍,連豐田這種一直堅持自然吸氣的企業如今都換上了渦輪增壓來吸引消費者,而法系卻一直堅持走自己的路,對市場絕不妥協,更新換代一如既往的慢。

E、保值率。不得不說這個與銷量是直接掛鉤的,銷量差保有量就低,保值率也就上不去,週而復始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雖然很多消費者並不清楚保值率到底是個啥東西,但是人家起碼知道反正賣二手你就是不值錢了,這也是消費者不為法系買單的原因之一。

可以說,法系一直堅持著自己的造車理念,但這並不是國內大多數消費者喜歡的,如此惡性循環下去,有一天法系離開中國市場也不會讓人感到驚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