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食肉動物很少會吃食肉動物的肉,即便是殺死對方也很少吃對方的肉?

飛龍在天9783



是的,相當多的人知道,雖然其他食肉動物可能不是更強大食肉動物的主要獵物,但較弱的食肉動物是可能被機會主義者吃掉的。其他食肉動物的屍體也經常被“清道夫”們清理掉。

食肉動物捕食食肉動物是很常見的,不信我給你舉幾個栗子:

蛇雕(非洲)擅長殺死和吃蛇,所有的蛇都是食肉動物。

眼鏡王蛇擅長吃蛇。


貓鼬、蜜獾和刺蝟都擅長吃毒蛇,對它們的毒液有一定的免疫力或抵抗力。

豹海豹主要吃其他食肉動物(主要是其他海豹、魷魚和企鵝,它們都是食肉動物),但它們也吃魚,並非所有的魚都是食肉動物。

虎鯨擅長捕食鯊魚或海豹,很少兩者都擅長。專門研究海豹的是食肉動物,所有的海豹都是食肉動物。

大白鯊專門捕殺海豹,但是它們也吃很多腐肉。


埃波米斯地甲蟲的幼蟲引誘青蛙攻擊它們(青蛙希望能找到一頓飯),躲避攻擊,然後叮住它的嘴並吸乾它,所有的青蛙都是食肉動物。

亞馬遜河海豚專門吃食人魚,食人魚不是食肉動物嗎?

冠毛蜂鳥專門吃亞洲巨型黃蜂,黃蜂算食肉動物嗎?

美洲虎無所畏懼,它會吃掉凱門鱷,較小的森蚺任。它們都是難纏的傢伙。

巨蜥會吃任何東西,但是它們特別喜歡其他蜥蜴,包括它們自己的種類(幾乎所有的蜥蜴都是食肉動物)和鱷魚蛋。他們會偷偷溜進來,從鱷魚媽媽眼皮底下偷走蛋。

大水獺擅長吃食人魚和幼凱門鱷,還有蛇。幾乎任何它們能抓到的東西。

狐狸吃貓。郊狼什麼都吃,包括狗、貓,大概還有狐狸、浣熊和負鼠,所有這些動物都至少部分吃肉。

貓吃鼩鼱、鼴鼠和田鼠。(非常確定三分之二是食肉動物。)

雪貂/白鼬/黃鼠狼會吃野貓和狐狸吃的一樣東西。

當然,我們人類吃很多動物,如狗、貓、鱷魚、一種和各種食肉魚。

如果有機會,所有這些食肉動物都會吃掉其他動物,我不認為有任何動物僅僅吃一種獵物,那就是巨大的劣勢,物種很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滅絕(這種邏輯是謬誤的,從技術上來說,進化不是那樣的。)進化本身從一開始就阻止了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永遠不會有一種動物先吃一種特定的食物,而把其他所有的東西都排除在外,白鯨是我能想到的唯一例外,這不是一個好的進化策略。這裡可能有例外,但我想不出任何只吃一種獵物的動物...

需要更多嗎?我可以繼續,但需要一點時間。我將不得不轉向百度去尋找更多……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正如題主所說,食肉動物確實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即使生活在同一空間內的食肉動物,它們會爆發大戰,比如獅子和鬣狗,但是,除非食物匱乏,不然獅子是不會吃鬣狗的肉的。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由於食肉動物種類繁多,而且分佈交廣,所以,我們就不一一的贅述了。我們還是簡單的說一下非洲大草原上常見的兩種食肉動物吧。

獅子、鬣狗

斑鬣狗被稱為“非洲二哥”,這要得益於斑鬣狗群居的習性以及“掏肛”的進攻手段。由於斑鬣狗的族群成員數量少則10只左右,多則近百隻,因此,它們靠數量經常欺負落單的母獅們。

而且斑鬣狗主要分佈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這與獅子的分佈高度重合,同樣作為食肉動物,它們之間也存在著競爭。因此,無論是獅子還是斑鬣狗只要找準機會(對方落單),是一定會去圍攻的。

由於斑鬣狗的平均體長在1.6米左右,體重平均在65公斤左右,所以成群的斑鬣狗確實很少有動物敢招惹。但是,雄獅除外,雄獅能夠準確的發現鬣狗群中首領的位置,並且直接撲向“鬣狗女王”。

一般情況下,雄獅殺死鬣狗是不吃的。

食肉動物不吃食肉動物的主要原因?

獅子經常會殺死鬣狗,但是它們通常不會吃掉。這其實有三個主要原因,這三個原因同樣適用於其他食肉動物與食肉動物的關係。

01 固有食物

在自然界中,每一種食肉動物幾乎都有自己固定的食譜,比如老虎的主要獵物以有蹄類動物為主,比如野鹿、野豬、野牛等。獅子的主要獵物同樣以有蹄類動物為主,比如非洲水牛、羚羊、斑馬等等。

縱觀所有有固定食物的食肉動物,它們生存的空間裡,大都食物充足。既然有固定的食物,它就很少會去吃其他的動物。

02 風險

食肉動物在捕殺大型食草動物時都有受傷的危險,更不用說去捕獵有著利爪和尖牙的食肉動物了。而在大自然中,動物的受傷很可能就意味著死亡。也就是說,食肉動物捕殺食肉動物,風險太高,容易導致自己受傷。

此為原因之二。

03 習性

其實,相同生存空間內的食肉動物,它們相遇大都以恐嚇為主,比如獅子面對鬣狗時,通常會以嚇跑對方為目的。

畢竟同一生存空間內的所有生物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食物鏈和生態鏈,這種完全鏈條的形成是經過漫長的時間才有的,所有,在同空間下的動物,即使對手也是隊友,不同的食肉動物們共同的控制著食草動物的數量,進而維持了整個生態鏈的平衡。

很少殺死對方,更不用說吃掉了。

以上三個原因,符合自然界中大部分食肉動物不吃食肉動物的解釋。

不受約束的食肉動物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食肉動物都符合不吃同食性動物的特點,而且這種動物還不止一種。下面我們簡單的列舉幾種食肉動物吃食肉動物的食肉動物(繞口令嗎?)。

01 鬣狗

上面我們說過了,獅子雖然與鬣狗衝突不斷,但是即使獅子殺死鬣狗,它們也不會吃鬣狗。而鬣狗則不同,在它眼中所有的動物都是肉,一旦有落單的母獅被鬣狗群發現,它們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也就是說,獅子殺鬣狗完全是基於食肉動物的競爭性,而鬣狗圍攻獅子除了減少競爭外,還為了吃肉。

那麼,鬣狗作為食肉動物為什麼會吃食肉動物呢?很簡單,因為它是機會主義者,它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吃肉的機會,哪怕是一堆腐肉。

02 蛇類

蛇類也是食肉動物,尤其是一些有毒的蛇類,它們會同類相殘,而且一些大型的毒蛇主要食物就是其他的蛇類。

03 北極熊

北極熊作為現存最大的熊科動物,它是純正的食肉動物,而且它站在了北極食物鏈的最頂端,它會攻擊一切出現在它面前的動物。並且北極熊有吃同類幼崽的行為。

當然,食肉動物吃其他食肉動物甚至是同類的動物還有很多,在這裡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它們有著共同的特點就是它們都是機會主義者,而且對生存空間內的食肉動物有著碾壓的優勢。

總結

大部分的食肉動物是不吃食肉動物的,因為它們大都有固定的食譜,而且捕殺其他食肉動物風險遠比捕殺食草動物要高很多。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對於自然界中的機會主義者來說,它們從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吃肉的機會。



獵奇動物社


這個問題非常的腦洞啊,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雖然很可能不太科學,但是對付腦洞,科學一般都不怎麼夠用。

我個人的體驗

人類不算是食肉動物,但本人絕對是食肉動物!我最為一個典型的廣東人,熱愛的食譜中,正如別人眼中認為的,四條腿的除了桌子,會飛的除了飛機,基本都可以上桌的。作為勇於嘗試各種食材的有為青年,基本大家叫得上號的,叫不上號的,我都嘗試過。為了照顧一些心理素質一般般的同學,我就不一一點名舉例了。

在這裡我要強調一個事實——食肉動物的肉——太難吃!而且最不可以忍受的是——吃過之後,拉的便便味道之強烈,絕對超出你的想象力!

印象最深的是,我和朋友曾分享過一隻狐狸,在我們喝著啤酒唱著歌盡興而歸的一個星期內,每當上廁所時,我都懷疑自己變成了一隻臭鼬,每一次隔壁有人,對我自己的心理考驗都是一次高考般的煎熬!

正常的豬肉、牛排之類,這種體驗是未曾有過的。

同理而推論,野外的生物鏈頂點的王者們,或許會有同樣的顧慮吧?

素食動物的反擊

題主的問題,我繼續腦洞的查詢了一下,發現,題主的視野非常的狹窄,印象中的素食動物,其實一旦吃起肉來,絕對會上癮的!

在印度,一頭名叫拉爾的奶牛偏愛吃小雞。曾經有一隻出生沒多久的小雞在它面前晃悠,轉眼就被拉爾逮住。它一口咬住小雞,不顧旁人驚恐的目光,直接吞食而下。這隻奶牛創造了一個月吃雞48次的駭人記錄。當然,另外也有人記錄下另一頭牛吃兔子的畫面。

在人們眼中溫馴的鹿,也有捕食兔子的一面。體型巨大凶狠,卻一般歸類到素食動物範疇的河馬,也不時被捕捉到啃食斑馬的兇殘畫面。至於松鼠吃鳥,那好像根本就不值一提了。

“素食動物”這個稱號或許只是人類的一廂情願而已。它們用實際行動來告訴人們,在大自然生存的競爭中,誰也不會嚴格呆在這個領域內。“素食動物”該吃肉時還是會吃肉。

最簡單的例子,大熊貓吃竹子為主,它99%的食物都來自於竹子,但它其實也不只是吃素的。四川樂山,就有人曾目睹一隻野生大熊貓在荒山野林襲擊了一隻山羊,最後吃得只剩下幾塊骨頭。

不吃肉食動物的肉食動物?

到這時候,我們必須回到題目的正軌上來,不然暴躁的同學又得噴我離題萬里了吧。

那麼,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在座的同學,既然所謂的素食動物都可以放開吃肉,那麼,站在食物鏈頂點的王者們,會嚴格要求自己不去碰觸到嘴邊的肉食動物的鮮肉美味嗎?野生動物,可不需要有上廁所的顧慮好不!

很大原因是,作為食肉動物在數量上,本來就遠遠少於其食物鏈下層的植食性動物;另一種肉食動物捕食它的概率本來就很低,最重要的是,肉食性動物普遍具有更強的靈活性和攻擊性,野生壞境中,受傷可不是一件讓人輕鬆愉快的事情,分分鐘等於把命送掉,這種捕食沒這麼容易而已!

結語

偏見,一切都是人類的偏見!

肉食動物才沒這個講究。


貓先生內涵科普


食肉動物之間的搏鬥並非是為了捕食,而是處於同一捕食級別的動物之間的競爭,也就是說,這樣的搏鬥的目的並非是為了捕食,所以,勝利的一方不會吃掉失敗者的屍體。虎殺死豹子一方面可以減少豹子在食物方面的競爭,另一方面還為自己的幼仔除去了一個潛在的威脅。當然,這樣的情況也不是絕對的,在野外,如果剛好虎很餓,面對豹子的屍體,也不會客氣。


秋雨無眠895


弱肉強食,與是不是食肉動物無關,有些動物不好吃,食肉動物就不吃,僅此而已!


衣襤眾衫小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肉食動物不是餓急了不會去挑戰高難度的獵物,獅子如果有角馬抓,為什麼要挑戰高難度去抓戰鬥力強的食肉動物,受傷了,沒有藥,影響了奔跑能力,在野生環境下和自殺有什麼區別!所以不是不吃同類肉食動物,是規避風險。


錢鏵


這還是進化造成的呀,食肉動物一般輕易不同其他食肉動物敵對。因為食肉動物戰鬥力都很強,一旦打起來,哪怕體型差距很大受傷的機率也很高。而在野外,沒有抗生素,一旦受傷,自己的生命就危險了。這導致食肉動物很少有吃到其他食肉動物的機會,在進化上也不會對其他食肉動物的肉產生適性。說白了,不好吃。當然餓極了除外。


玄鋒夜話


因為食肉動物肉是酸性的 所以食肉動物不愛吃食肉動物主要原因


chinese奮鬥在korea


專用詞彙是:動物殺過行為。

這是世界未解之謎!主要猜測有:1.練習說2.天性說

但是成年殺過行為,很可能是天性使然,在生態系統裡獵物數量超標後,出現在獵手視線裡的時間多了!導致每當食肉動物有捕獵的慾望是都有動物出現,而殺過後,又不吃。


西餐劉顯琨


這是惺惺相惜,人亦如此。一般來說,食肉動物為有爪類動物;食草動物為有蹄類動物。人的手發展為爪,人的腳發展為蹄,所以,人是肉草兼食的動物。這有點走題,但對我們看清這個問題是有幫助的,人殺死對手也不吃,但也不絕對。唐詩裡有"衢州人食人",可見,人也是會吃人的。食肉動物在自己生存出現危機的時候,一樣會吃掉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