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丰富科技领先一定发达吗

科技与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是此消彼长的运动过程,这是前提。要把这个前提转化为现实的财富,还需要人的因素,社会的因素,单纯的自然资源与科技都不会给社会带来富强。

自然资源丰富科技领先一定发达吗

知识经济的无限性

自然资源丰富科技领先一定发达吗

石油面临枯竭

一、人的因素

表现为物质利益关系,即生产关系,只有有利可图的事,人类才会投入资金、人力、物力、科技,才能把科技、自然资源转化为财富。离开人的利益追求,无论科技如何先进,资源如何丰富,都不会自动转化为财富。

但是,生产关系需要科学设计,这是经济学的使命,只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还不是科学设计。因为,人的积极性局限于生产领域,即使你拼命的把产品生产出来了,科技含量高,物美价廉,但是,社会缺乏购买力,你的产品无法出售,价值无法实现。这就要兼顾工人的利益,只有社会的整体购买力提高了,才有个体价值的实现。古典经济学就是这样,片面强调投资人的利益,结果在经济危机面前无能为力,这是购买力与生产力矛盾激化的表现。可能财富要变为现实财富,没有分配的相对平均,是不行的。但是,如果搞平均主义,分完、吃完、用完,投资人没有盈利,也是不行的,最后会坐吃山空,比如,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委内瑞拉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二、科技是未来追求的核心

科技与自然资源相比,其重要性也是此消彼长的。在知识经济崛起之前,是自然资源占主导地位。农牧业社会,是地表资源占主导地位,农民在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气候适宜的地方耕种,牧民逐水草而生。到了工业化初期,无限扩大再生产需要地表资源的同时,开始开发地下资源,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生产鸟粪肥料的太平洋岛国瑙鲁,生产石油的中东小国科威特人均GDP,曾经超过西方发达国家。新世纪开始,知识经济崛起,科技居于主导地位,科技发达的美国、北欧、瑞士、奥地利、西欧、日本的人均收入大大超过资源出口国家,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三、系统整体

从总体看,无论是地表资源,还是地下资源都是人类发展科技的台阶,物质凭借,物质外壳,科技发展才是人类的追求,因为,人类的本性是追求产品质量的优秀,而不是数量的繁多。比如,你有一部1万元的手机,一切可以摆平,给你十部1000元一部的手机,却完不成任务,你会选择十部手机吗?同理,医疗器械、手机芯片、电脑CPU,人们不会追求数量,而是质量。比如,落后的医疗器械,便宜,检查不出病,何用?手机芯片没有足够的功能,何用?电脑不能处理形形色色的问题,何用?所以,农业大国、资源大国没落了,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为消费者的本性是追求产品质量的无限提高,只有顺应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与生产者,才能受到欢迎,所以,地大物博,不如人杰地灵。除了人,没有出海口,没有丰富自然资源的瑞士、奥地利很发达,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优良港湾比比皆是的非洲大陆亚洲的很多国家,并不富裕。所以,我国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开发新技术,是正确方向,它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也符合人类的价值追求。

四、社会结构

社会的政治结构十分关键。社会的政治结构,既要给微观经济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和谐的环境,又要有自身的作为。比如,国家明白了科技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就要从财政,政策,金融等手段上进行扶持,进行刺激,进行保护。对传统行业中的三高企业,进行制约,该关停并转的,毫不犹豫,毫不拖延,毫不手软。这是政治为经济结构服务的方向性政策。方向一旦出了偏差,国家的前途就会迷茫,就会被国际竞争淘汰。

另外,国家要注意公平分配,除了要结合实际约束微观经济的分配,还要利用税收等手段进行转移支付,以保护弱势群体,维持社会和谐。所有这些,都是一个系统整体,互相关联,缺一不可,次序井然,不可随意颠倒。

人,科技,自然资源都是社会要素,要使这些要素同时发挥最大功能,必须建立与其适应的社会结构,这就是社会科学的使命,与道德觉悟没有关系,是科学设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