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輕雷驚蟄後,細篩微雨落梅天。今日驚蟄要注意這三件事

驚蟄是一年中的第3個節氣,在每年公曆3月5日或6日。

此時,春光明媚,萬象更新,時逢“九九”到九盡,天氣逐漸回暖,這個時節氣溫和地溫回升都比較快,但因為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穩定,氣溫波動比較大。

今天我們迎來“驚蟄”節氣。大家不僅要慎動肝火,還需防“春困”侵襲,同時也要做到保暖


一鼓輕雷驚蟄後,細篩微雨落梅天。今日驚蟄要注意這三件事

慎動肝火

“驚蟄”時節,天氣漸漸回暖,春雷開始震響。此時人的肝氣旺盛,往往易出現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血壓升高等表現。

為防肝火旺盛,要注意避免過量飲酒、熬夜、飲食少辣;要隨時保持心平氣和,不要大悲大喜,戒躁戒怒,否則肝氣升騰太快,易患眩暈、中風之病。

可以每天飲用沖泡的玫瑰花水,以起到疏肝解鬱、養顏美容的作用。

一鼓輕雷驚蟄後,細篩微雨落梅天。今日驚蟄要注意這三件事

防“春困”侵襲

驚蟄時節,春光明媚,氣候回暖,人們容易感到睏倦、疲乏,無精打采、昏昏欲睡,民間稱之為“春困”。

一鼓輕雷驚蟄後,細篩微雨落梅天。今日驚蟄要注意這三件事

“春困”雖然不是病,但也會影響人們日常的學習和工作,易使人出現疲勞、瞌睡、工作效率下降等。

消除“春困”,除了保證充足的睡眠、作息規律、加強鍛鍊外,在飲食上宜清淡,避免食用大油大膩食品,如肥豬肉、油炸食品等。

春季膳食要科學合理地搭配,如主食粗細糧、幹稀的合理搭配,副食葷與素、湯與菜的搭配等。


一鼓輕雷驚蟄後,細篩微雨落梅天。今日驚蟄要注意這三件事

此外,還要多吃含有維生素B族的食品,如大豆、花生、火腿、黑米、雞肝、堅果、菠菜、奶酪等。

另外,飯量不宜過飽。

一鼓輕雷驚蟄後,細篩微雨落梅天。今日驚蟄要注意這三件事

“春捂秋凍”保暖

驚蟄時節仍是忽冷忽熱,早晚溫差偏大,民間常用“

春捂秋凍”的方法防病。

但多數年輕人認為自身火力壯,可抵擋外邪入侵,早早換了單衣;老人、小兒則多“春捂”捂過頭,反因大汗淋漓而感冒。

其實春捂最該適度,最好的辦法是:外出攜帶薄外套,根據溫差變動,隨時增減衣物。

一鼓輕雷驚蟄後,細篩微雨落梅天。今日驚蟄要注意這三件事

尤其是這4處,要著重保護:

頭頸捂一捂:這樣可避免因頭頸受風寒帶來的不適,減少頸肩疾病。

手腕捂一捂:手腕上有心經對應的神門穴,神門穴保暖就能讓心臟更加健康。

腰腹捂一捂:腰部有我們很多器官,包括胃、腎臟等。一旦腰腹受寒,就容易出現下肢麻木、疼痛、腰膝痠軟等問題。

小腿捂一捂:有些人在寒冷的天氣裡會出現頭痛等症狀,正如老話所講“寒從腳起”,所以“春捂”穿衣宜下厚上薄。

最後大家別忘記驚蟄吃梨!

我國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

梨味甘,有清熱養陰、利咽生津、潤肺止咳化痰之功效,且含豐富的果酸、鐵質、維生素A、維生素C等,特別適合這一季節食用。

一鼓輕雷驚蟄後,細篩微雨落梅天。今日驚蟄要注意這三件事

食用時可採取生梨去核去皮後榨汁、生梨去核後蒸熟、切片後與冰糖、銀耳等一起煮水等方式。

但因梨性質寒涼,不宜一次食用過多,否則反傷脾胃。脾胃虛寒或血糖偏高者,不宜食用生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