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級地震不倒,山西應縣木塔到底有哪些神祕技術?你怎麼看?

Emzie


元朝末年,今天的山西省大同市一帶曾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的地震。大地連震七日,房屋毀壞不計其數,但是當地卻有一座木塔始終屹立不倒,這便是位於應縣佛宮寺的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建造於遼,已有近千年歷史。它是一座全木結構的建築,塔身沒有使用一根鐵釘,僅靠木質構件之間互相銜接咬合,而成為一個緻密牢固的整體。木塔共使用木材7000多噸,其結構之精巧,體量之宏偉,可稱得上是空前絕後。


山西境內是地震的高發地帶,據學者統計,應縣木塔建成之後,大同一帶6級以上的地震就發生過5次。特別是元大德九年(1305)的懷仁6.5級大地震,震源距離應縣木塔僅33千米,而木塔似乎絲毫不受影響,依舊堅毅挺拔,巋然不動。應縣木塔究竟運用了什麼建築原理,能夠對地震免疫呢?

原來,一般古建築都採取矩形、單層六角或八角形結構,而木塔採用了兩個內外相套的八角形,是一種固定性很強的雙層套桶式結構。塔身外觀上看是五層六簷,實際上五層之中又帶有四個暗層,四個暗層內增加了許多斜撐的框架。


這種結構使得木塔形成一個固定的整體。木塔九層的立柱不直接貫通,而是上層柱插在下層柱頭斗拱中,由於斗拱主要靠木材之間的卯棒相咬合,遭遇大風地震時,木材會自我調整變形,在木塔結構內部卸去震力。木塔巧妙運用力學原理,採用了一種剛柔相濟的結構,從而達到了減震的效果。這種結構設計甚至達到了現代建築學的水平,不能不說是建築史上的奇蹟。

不僅如此,應縣木塔還是一座精美的建築藝術品。木塔建在4米高的石砌臺基上,底層直徑30米,全高6731米,正好等於木塔中間層外圍柱頭內接圓的周長,比例精準,巧奪天工。此外,木塔還使用了54種形態各異、功能有別的斗拱,堪稱斗拱博物館。明成祖和明武宗分別稱其為“峻極神功”和“天下奇觀”,算得上中肯的評價了。


尚武菌


說起山西應縣木塔,許多山西人都知道,但是關於應縣木塔的來歷、不解之謎,大家又瞭解多少呢?請聽我一一述來!



這座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它是世界最高的木塔,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

奇塔,就是說在它身上有許多不解之謎,用現代科學技術無法解釋的技術。



先來說說木塔的來歷,根據木塔內部繪製的供養人像,學者推測,可能為遼國蕭姓後族四房之一的拔里氏國舅少父房出資修建。

木塔建成後,這房出了三位皇后、三位封王,堪稱“遼國第一後族”。興建木塔,不僅是用於家族祈福,也有軍事瞭望臺的作用。

但是,卻沒有史料記載這座塔有哪位設計師設計、並建造。



木塔距今有近千年的時間,在相關史料記載中,距離木塔65公里的大同發生過6.5級地震、應州發生過大地震、不遠處的靈丘一帶發生過9級強震。

更別說無數次的閃電雷擊,和幾百次的槍擊炮轟。千年間,其他類似的木塔,或毀於天災、或失於人禍,唯有應縣木塔存於世間。

據稱,在木塔還召開過萬人大會,可以想象,這座木塔要承受多大的重量。

強震不倒、炮擊不毀、雷擊不焚,堪稱“中國第一木塔”,那麼這座齊塔到底有哪些神秘科技?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研究組織入駐木塔進行實地研究,木塔由3000噸木頭組裝而成,沒有以一根釘子。建築物上部呈八字形、下部呈正方形,相互交叉,十分穩固。

塔身的木質結構猶如壘積木一般,相互交叉在一起,能更好地約束塔身,防止位移變形。專家推測或許這樣的結構保護木塔在9級地震中免受衝擊。

其實,古代高塔非常多,但是大多都難以保存下來,多數在火災中損毀,而雷擊是引起火災的一個重要原因。

木塔是不是因為幸運沒有被雷電光顧?並不是,僅上世紀50年代,距離塔身100米的地方就有兩次雷擊,是不是塔上有避雷的裝置?

最常見的避雷裝置由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體三部分組成。而在木塔頂上確實有高達10米的金屬塔剎,就像是避雷針(接閃器),四周設8根鐵索像是引下線,但是專家們唯獨沒有找到接地體??所以,不能避雷設施來解釋沒有遭到雷擊之謎。

上世紀80年代,國家“應縣木塔避雷機制研究”課題組經過長時間反覆研究和試驗得出結論:應縣木塔存在“絕緣避雷”機制。推測塔身塗有一層絕緣層,這些塗料是什麼?又是一個不解之謎!



真是越寫越神秘!

其實,在這座木塔中,還有許多現代科技無法解答的神秘技術,我們希望有更多的科學家前去研究,把這些古人發明的深科技應用到現代建築中,造福現代人。


太原晚報


我個人觀點是古人修建大型建築物時往往計劃的是永續使用,沒有現在建築物壽命一說,因此在建築質量上是精益求精。應縣木塔作為這樣一項重要建築物更是如此。另外蓋塔貫穿了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以柔克剛理念,全部採用木製榫卯結構,榫卯間留有一定間隙,有一定的活動空間,因此可以很好地吸收和消化地震波的影響,做到強震不倒(類似原理在南方有一座建築,在沙質地面上採用無地基構建的原理相同)。至於雷劈我想更多的是偶然因素,因為畢竟雷擊是點狀災害;炮擊我想還是打的炮彈少,一座大型建築物挨幾發一般都不會出現大問題,多了的話是根本保不住的。


馮唐李廣


應縣木塔,建築互相交叉,卯凖結構,不用一根鐵釘,整個塔是一個整體,外頂部雙層琉璃瓦蓋沿,抗震,抗雷,防雨,功能極好。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留下的瑰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