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曲線創新

這本書是是由混沌大學的創始人李善友先生寫的,給我的一個整體感受是有些混亂,很簡單的理論通常被說的很複雜。就像混沌大學的口號:“走入混沌,是為了走出混沌”,我覺得這本書只是走入了混沌。不過,這本書也能讓我們對創新有一些新的認知,裡面有些思想和理論也是比較新穎,對我們也有借鑑意義。所以,我把它寫成一篇文章,我會盡量用一些簡單的語言,把它描述出來,這樣,也好理解一些。

在今天科技、信息迅速發展的社會,企業需要的是用創新來保持增長,那麼如何創新?是困擾很多企業的問題。這就是本書的重點:“第二曲線創新”,一種創新的思維方式。

為什麼說曲線創新,因為任何一個品類,它的發展形態是一個S形狀的曲線。一個品類剛開始出現的時候,投入是高於產出的,隨著突破點的出現,也就是隨著企業的連續創新後,開始呈現快速地增長,然後一段時間後,即使企業進行連續創新,這個品類也會有增長極限,就又開始呈下滑趨勢,直至這個品類消失,它的形狀是一個S形,這是企業的第一個曲線。

當第一曲線增長乏力時,企業又該怎麼開闢出第二個曲線,也就是新的增長方向。因為在第一個曲線時,連續創新已經不能繼續讓企業繼續保持增長了,這個時候,就要進行非連續性創新,開闢出第二個曲線,也就是新的增長方向。

什麼是非連續性創新,簡單理解就是用破壞性的思維進行創新。當企業通過創新有了一個主要業務時,這個主要業務就是企業的主要經濟來源,企業往往為了財富會盡量保護這個業務,這個時候,企業往往就會扼殺對這個業務產生威脅的新業務,也就喪失了新的機會。這個時候,就得有破壞性的思維,敢於對主要業務進行攻擊,也就是企業要保持開放的心態,敢於和自己競爭,這樣企業才能通過創新不斷增長。

怎麼進行非連續創新,最好的思維就是在企業仍然健全,外部業務仍能保護公司在內部試驗新的經營方式時,就著手進行改革。

還有一個方法是進行分形創新,這個詞是書裡提出的,舉個淘寶的案例來解釋這個詞的意思,阿里巴巴剛開始做的是To B業務,淘寶後來成長起來,為了增強消費者對淘寶的信任,阿里巴巴又圍繞淘寶研發出許多新的創新產品,支付寶,菜鳥物流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從這裡可以看出,分形創新的意思是由公司主營的品類裡分化出創新的方向。

怎麼能讓你的這些創新脫穎而出,從而被市場選中,成長為公司新的增長方向呢?這就需要有兩個方面:創新的數量和速度,企業內部是否有豐富的創新源,是否存在多樣性,當然,也可以從外部尋找你需要的創新點。還有是創新的速度,你的速度能不能跟上市場的需求,或者引領市場。要提高創新的速度和質量,就要讓這次的創新的結果成為下一次創新的起點。

比如吉列公司的剃鬚刀,每次出的產品都是對上一代產品的替代,而且研發產品的速度很快,在上一代產品市場還沒完全消化完之前,下一代產品已經上市。它的辦法總結下就是在上一個產品達到巔峰前,下一個產品已經蓄勢待發,準備顛覆上一代產品。

下面,我們從戰略層面來看下怎麼創新,戰略層面有個創新的方法叫做組合創新:拆解基本要素並重新組合。

任何經濟結構都可以拆解為產品、技術、市場、資源和組織這5個基本要素,然後將這些基本要素重新組合,便可稱之為創新。

這和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有些類似:一層層撥開事物表象,看到裡面的本質,再從本質一層層往上走。最終找到創新的地方。

如馬斯克在剛開始做電動車的時候,遇到的難題是電池成本很高,於是他做的第一步是對電池的材料進行拆分,從元素層面將其拆解為碳、鎳、鋁、鋼等不同材料,然後發現,這些材料分別從倫敦金屬交易所購買,只要很低的成本,然後再採用松下的電池管理程序,對電池重組,使得電池成本降低全行業的最低水平。

企業在遇到問題,拆解這些基本要素時,可以從供給(技術、產品),需求(用戶、客戶),連接(平臺、組織),3個層面進行拆解,只要能找到一點進行突破創新,然後聚焦這個單一要素,並將其做到極致,就可以以點帶面,帶動全局的勝利。

怎麼發現這個突破點呢?在於10倍速變化,如某一個基本要素髮生了10倍速變化,就說明突破的機會來了,10倍只是一個範詞,並不一定變化的速度就是10倍。

這裡從供給、需求、連接這三個方面進行簡單的闡述:

在供給端,發生了技術革新的10倍速變化,如5G技術的大規模應用。

在需求端,顧客作用的10倍速變化,如用戶的需求強度,年齡層次,興趣愛好等。

在連接端,如媒介和渠道的變化,從微信的10億月活用戶數,到今日頭條的異軍突起。

2012年被稱為智能手機元年,但美團在2011年之前就發現了這個突破點,開始佈局移動端,以用戶團購這個單一要素起家,最後實現了勝利。

我們找到了創新點後,怎麼用這個創新點為企業帶來持續增長。這裡用一個槓桿模型來解決這個問題。

企業持續增長,在於解決了客戶的問題,也可以理解為社會問題,企業在剛開始成立時,會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是要解決社會問題,解決社會問題才能為企業帶來持續的增長。所以,你創新的目的也是解決社會問題,實現企業的目標。

怎麼撬動這個目標,要有支點,要有槓桿,要有作用在槓桿上的力。

支點是什麼?支點的關鍵在於牢固,你的企業中什麼是長時間不變的,有的企業是使命,有的企業是第一性原理等等。

槓桿是什麼呢?槓桿是需要我們去發現,或者等待的,如創業風口、技術週期、傳播媒介的更新等等都是一種槓桿,也可理解為順勢而為,有了槓桿你才能更快速地撬動目標。

槓桿和支點有了,還需要作用在槓桿上的力,這個力就是企業的核心能力,你的核心能力越強,你作用在槓桿上的力也就越大,實現目標的速度也就越快,核心能力,可以有很多,比如運營、團隊、技術、產品等等,但一定要有一個最核心的能力,這樣你才能集中力量,撬動槓桿。

比如亞馬遜的目標是實現長期增長;

亞馬遜的支點是公司的使命:成為全球最以客戶為中心的目標。為此在開會的時候會有一把椅子,是留給客戶或者一線的銷售人員,還有他的郵箱是公開的,用戶可以直接給他留言。

亞馬遜的創新紅利: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的10倍速變化);

亞馬遜的核心能力:運營能力,用運營維護好客戶,然後帶來更多的客戶以達到增長的目標。比如亞馬遜提出的運營中用戶體驗三原則:無限選擇、最低價格、快速配送。

以上大部分是說企業內部該如何做,下面說企業外面該怎麼做才能創新,說道企業外部,就要說道競爭。企業最好的競爭思路是要錯位競爭: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彼得·德魯克在《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中說:“創業之所以含有風險,其主要原因是在所謂的企業家中,只有極少數人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他們缺少方法論,並違背了基本且眾所周知的規則,高科技企業家尤為如此。”簡單理解下就是很多創業者是進入主流市場進行創業,也沒有很好的方法,那麼在競爭很激烈的主流市場,失敗的概率就很大。

最好的方法是找到一個能夠揚長避短的領域,放大你的優勢,同時讓你的劣勢變得不那麼重要。

美團在開發酒旅市場之初運用的就是錯位競爭的思路,當時的主流市場是商旅,瞄準的人群是商旅人群,特徵是從三線、四線城市向一線、二線城市轉移,以出差居多。攜程、藝龍、去哪兒和同城服務都在這一戰場當中,美團避開這一市場,選擇從三線、四線城市切入本地住宿需求的新市場。到2019年,美團的酒店預訂市場佔有率約為50%,同比業績遠超攜程、去哪兒、同程藝龍三家之和。

還有一個很好的競爭思維:顛覆創新。前面說到非連續創新是進入第二曲線的方法,非連續創新又分為正向非連續性和反向非連續性。

正向非連續性創新是指比原有技術更好的突破性技術,比如常規動力到核動力的飛躍。

反向非連續性創新是指這種技術在創新之初看似較為低端,但在發展後期會對原有技術造成破壞性打擊,也可稱之為“低端破壞性創新”,比如初期的火車運行速度和舒適度都遠不如馬車,但如今的高鐵已經很舒服很快,馬車早已不見了。

成熟企業在面臨正向非連續創新時,總能引領行業潮流,但在面對反向非連續性創新時往往會喪失行業龍頭地位。所以,新興公司想要顛覆行業原有龍頭企業,最佳方式是採用反向非連續性創新。這種方式又叫“顛覆式創新”。

顛覆式創新的方法有兩種:第一個,你能把原來很不方便的產品或者服務做得特別方便,比如以前的膠捲相機到現在的數碼相機。第二,把原來很貴的東西變得異常便宜,或者把原來收費的東西變成免費的。比如360殺毒出現之前,其他的殺毒軟件都是要收費的。

顛覆式創新的原理是:研究發現在市場中,技術進步的速度始終會超過市場需求的速度,在技術進步的作用下,很多企業會放棄或者弱化了原有市場,轉將大量的人力和無力投入更高端的市場當中,此時就會出現一個低端或者說是一個更加大眾的市場需求,這就是新的機會。這時,就會有新的技術來滿足低端大眾市場的需求。當然,這時的新技術不如現有技術先進,不過,它會不斷進步,當新技術的產品性能進步到可以滿足高端市場需求時,新技術對原有技術的顛覆就發生了。

顛覆式創新分為三步:

1、在需求端識別未被滿足的大眾需求(如低端市場和邊緣市場),在供給端引入新技術和更方便、更便宜的產品。

2、技術和產品的連續性迭代進步。你的產品和技術要不斷升級。

3、當新技術快速發展至能以更低的價格滿足高端用戶需求時,高端用戶便會義無反顧的投入新技術的懷抱,顛覆就此發生。

舉個例子:鋼鐵有4個不同的市場,利潤從低到高排序為:鋼筋、角鋼、結構鋼、鋼板。小鋼廠從鋼筋進入市場,隨著技術的進步,最後進入到鋼板市場,而且每進入一級市場都能使市場的價格下跌,最終把老牌企業打敗,自己成為龍頭企業。

顛覆式創新往往產生於邊緣市場和非主流的產品與技術。可能剛開始時,你會發現它的質量很低,風險很高,利潤很低,規模很小,甚至這個市場也沒有被證實過。所以,很多企業不願意深入這種市場。但是這種市場,往往是創業公司的機會。

上面介紹的是創新的新思維和從以及從戰略、競爭方面如何創新,下面從組織來闡述下如何打破原有系統的邊界,進行創新。

在經濟結構處於均衡狀態時,即在連續性時期,企業的價值最重要的影響力來自需求側的消費者或者客戶。

而在非連續性時期,有一小部分公司,會通過創新打破經濟體系暫均衡狀態,進而產生一種新的均衡。

所以,大多數的企業會秉承著“客戶為王”的慣性思維,就會將主要資源集中在主營業務上,力圖使客戶完全滿意,對新的業務會進行忽視或者扼殺掉,這就失去了第二曲線創新的機會。

所以,你所擁有的,往往會變成制約你的。

企業一旦成長到一定程度,會形成一個內在思維,這個思維會影響管理者的心智,也影響著公司,會讓公司沿著固有的方向發展,如果外界發生了變化,公司的反應就會非常遲鈍。但是外界的變化必然會發生的,那麼該如何應對這種變化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獨立小機構,建立一個新的組織形態,將其與現有組織隔離。它擁有獨立的成本結構、銷售渠道、決策標準、組織文化和心智模式,而且這個組織要由公司的CEO直接管理,原有組織中的項目不能和新項目爭奪資源。

如亞馬遜剛開始的時候,是做的線上圖書,後來要做電子書,然後貝索斯就重新建立了一個子公司,這個公司在團隊、資源、地理位置等方面都與原有組織相隔離,而且由亞馬遜的10位高管之一的史蒂夫·凱賽爾直接負責。

如今,這個公司成功地孵化出電子書這個商業領域的新物種,改變了全球數以億計讀者的閱讀習慣。

任何系統都有邊界,在已有系統中,想打破既有邊界,建立起更大的系統,應該怎麼做呢?這個時候,

就得用第一性原理的思維方式打破固有系統,在更大範圍內發現第一性原理。

那麼如何用第一性原理打破固有系統,有三步。

第一步,拓寬自己的認知邊界,多角度思考,質疑原有市場;

第二步,假設存在一個更大的市場;

第三部,圍繞這個市場進行實踐。

比如在蘋果手機之前,所有的手機都是有鍵盤的,當時,所有人都認為手機就應該有鍵盤,而喬布斯對原有手機產生質疑:手機可不可以不帶鍵盤?

然後假設觸摸屏可以取代手機鍵盤,這就是一個更大的市場;

然後圍繞這個假設進行實踐,結果是喬布斯極大地延展了手機的邊界。

最終,智能手機的時代就此拉開帷幕。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創始人的認知邊界,才是企業真正的邊界。”​​​

第二曲線創新


第二曲線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