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的高考成績佔85%以上,高考成績好就能被強基計劃錄取?

強基計劃的高考成績佔85%以上,高考成績好就能被強基計劃錄取?

強基計劃規定: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後,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佔比例不得低於85%)。

表面上看,高考成績佔據了非常大的比重,這是否意味著,校考就不重要呢?

由於強基計劃分省投放名額,所以各省能夠參與選拔的,大概是高考成績排名前1000名的同學,通常這些頭部考生最大分差在10-15分左右,摺合成綜合成績後,最大分差就變成了1.1-1.65左右。

可見,在強基計劃中,高考分數的區分度已經被壓縮的很低。

以浙江省為例,2019年浙江省高考最高分為720分,根據一分一段表可見,第1010名成績為685分,二者分差高達35分

根據強基計劃分數核算公式:

高考折算分數=(高考分數/750)*100×85%

二者折算後高考分數分別為81.6分

77.6分,分差僅為4分,而這區區4分,則完全有可能在後續校考中被逆襲翻盤!

剩下的15%校考環節,是如何拉開差距的呢?我們以清北近幾年的綜評校考(領軍博雅)理科為例,平均得分率僅為30%-40%!而這些,都是頂尖高手之間的較量!這意味著,在校考環節,最頭部的學生可能得到13分、14分以上,最尾部的可能得1-2分,平均只有5分左右。學霸的榮耀,很可能在清北的一場校考中被擊得粉碎!

為什麼高校校考一定會成為拉開差距的重要環節?道理很簡單:這些學霸們的高考得分率已經達到90%-95%,高考的區分度和選拔性功能基本喪失,高校急需在校考環節通過區分度來達到篩選目的。

當然,未來也不排除這種情況,即使考到全省前30名、前10名,仍然可能無緣清北!這種情況並非聳人聽聞,在新高考實施的浙江省,裸分前30名已經考不上清北了!這其實是對過去“唯分數論”改革的一種倒逼:如果只是一個考高分的“書呆子”,即使通過初審,也有可能在決定命運的“15%校考”環節敗下陣來。

所以要提醒廣大同學和家長們,雖然高考分數在強基計劃中佔比很高,但萬萬不可因此忽視校考環節,真正決定考生命運的,依然是校考。

疫情無情人有情,希望大家做好防護,有效應對!也向奮鬥在一線的工作人員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