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4)·榮氏家族與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遺蹟

榮氏家族與近代民族工業

我們講到無錫,就不能不提到榮氏兄弟,這兩位無錫近代化進程中的標誌性人物。榮氏家族的興衰起落、成敗榮辱也是中國民族企業成長的樣本。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曾說過:“兵戰”與“商戰”是中國復興的兩大主題,而兵戰結束半個多世紀後的今日,各種貿易戰爭仍在持續,中國的復興仍在進行時。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江蘇無錫地區形成了棉紡織業、繅絲業、糧食加工業等三大支柱產業,無錫工業產值曾居全國第三,位於上海、廣州之後,成為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和全國區域經濟中心之一,無錫獲得了“小上海”的美譽,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榮氏家族的貢獻。

江蘇無錫(4)·榮氏家族與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遺蹟

榮德生、榮宗敬兩兄弟。

榮德生、榮宗敬兩兄弟,祖籍無錫榮巷。他們早年經營錢莊,後來目睹了免稅的外國麵粉大量進口,銷路甚暢,遂決定籌辦麵粉廠。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北方社會動盪戰爭頻繁,嚴重影響到了農業生產,麵粉作為必備的口糧在供應上出現短缺,這為民族麵粉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江蘇無錫(4)·榮氏家族與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遺蹟

兵船牌面粉註冊商標。

1900年榮氏兄弟以6000元錢莊盈利作資本,與人合夥創辦了茂新麵粉廠。茂新麵粉廠旗下的“兵船牌”麵粉曾享譽海內外,是上海面粉交易所的標準粉。申新紡織公司的“人鍾牌棉紗”是當時上海棉紗交易所的標準紗。截止1922年,榮氏兄弟已經開辦有十二家麵粉廠和四家紗廠,有“麵粉大王”和“棉紗大王”之稱,成為中國近代最大的民族資本家。

江蘇無錫(4)·榮氏家族與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遺蹟

兵船牌面粉包裝袋。

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榮氏企業遭到空前浩劫,其中申新八廠、茂新一廠在戰火中化為廢墟。八年抗戰中,約有近一半的紗綻、一半以上的布機及五分之一的粉磨被破壞毀損,倖存下來的機器和設備,也大都被日寇以“軍管”的形式劫奪。

江蘇無錫(4)·榮氏家族與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遺蹟

振新紗廠商標。

留居上海的榮宗敬目睹事業毀於一旦,鬱積成疾,於1938年撒手離世。之後榮德生開始主持榮氏企業,先後在重慶、成都、寶雞、廣州等地興建六家新廠,支援抗戰。1941年,日商覬覦榮氏紗廠,由汪偽實業部派員與榮德生商談,要他將申新一、八廠賣與日本豐田紗廠,當即遭到嚴詞拒絕。

江蘇無錫(4)·榮氏家族與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遺蹟

無錫茂新麵粉廠老照片。

無錫中國民族工商業博物館

抗戰勝利後,榮德生在無錫成立天元實業公司,並創辦天元麻紡織廠、開源機器廠、江南大學。上海解放前夕,榮德生不願與國民黨倉皇出逃,他全力阻止遷廠,終於使企業的絕大部分機器設備得到了完好保存,為新中國留下了一大筆寶貴的社會財富。建國後,榮德生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等職,被稱為“紅色資本家”,於1952年在無錫去世。1956年其子榮毅仁把榮氏家族的所有企業無償交給國家,為新中國的工業振興做出了卓越貢獻。

江蘇無錫(4)·榮氏家族與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遺蹟

河蚌繪·無錫民族工商業博物館。

到了改革開放初期,國內資金嚴重缺乏,融資困難。1979年榮毅仁創辦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開創了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窗口,本部位於北京建國門外的“巧克力”大廈。榮毅仁以大上海資本家的背景和信譽,吸引和利用了大量外資,服務於國內經濟建設,為國家若干重大工程提供了自己和技術支持。他率先對外發行債券,開闢了多種融資方式,最早開展了融資租賃、海外投資、國際經濟諮詢等業務,積極開展中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為改革開放做出了重大貢獻。

江蘇無錫(4)·榮氏家族與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遺蹟

茂新麵粉廠外觀。

無錫中國民族工商業博物館以無錫茂新麵粉廠保留的老建築改建。麵粉廠前身為保興麵粉廠,創辦於1900年,為榮氏企業發跡之基。1937年該廠被日本軍隊燒燬。1946年底,榮德生重建新廠房。廠房由上海華蓋建築師事務所著名建築師趙深、陳植、童寯設計,1948年竣工,是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的代表性建築。

江蘇無錫(4)·榮氏家族與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遺蹟

榮德生辦公室。

茂新麵粉廠解放後改為無錫市第一面粉廠,其中辦公樓,舊稱公事房,是幢三層立體式建築,設有榮德生辦公室、廠長室、工務處、會堂以及高級職員宿舍等,是茂新麵粉廠的生產經營管理中心。這座舊廠房是我國民族工商業發祥地之縮影,又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一個典型標本,從創辦、興盛、被毀、重建到解放後新生經歷了一條曲折的道路,見證了近百年來中國民族工商業的變遷。

江蘇無錫(4)·榮氏家族與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遺蹟

螺旋傳送帶,運麵粉的。

榮巷老街和榮氏梅園

榮巷老街是榮氏一族的祖居地,明正統元年(1436年),始祖榮清自湖北遷來無錫,定居於梁溪河下游北岸,經過幾代人拓荒、築壩、建宅,逐步形成聚落,形成了上榮、中榮、下榮三個村落。至清康熙二十四年 (1685年),梁溪榮氏始建榮氏宗祠,修了第一部宗譜。榮氏一族在此形成了春益、 春沂、 春珊、 春泗四個支系,榮氏兄弟屬於春沂支。民國初年,三個村落逐漸聯成一片,形成榮巷老街今日的格局。

江蘇無錫(4)·榮氏家族與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遺蹟

榮巷老街。

1860至1863年由於太平軍與清軍作戰,焚燬了大半個榮巷。榮氏家族中的人員因避戰亂而出奔上海等地,從而開始從事棉花、鐵、錢莊、海運等商業活動,以此致富並帶動了榮巷地方經濟的發展,榮巷的自然經濟逐漸被商品經濟所取代。以榮氏兄弟為代表的族人興辦和發展了民族工商業,同時還相應發展了教育事業及其它相關服務性行業,開拓了開原路,建立了電燈公司、圖書館、郵局等。如今在這裡還保存著一條長約四百米、具有近代風貌的老街。

江蘇無錫(4)·榮氏家族與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遺蹟

榮巷教堂。

榮氏舊居位於梁溪路南,是榮宗敬、榮德生從1907年開始,陸續建成的,榮毅仁就出生在這裡。舊居包括門廳三間、“承餘堂”三間、“修身為本”堂三間、花廳三間、“承德堂”五間和起居樓(轉盤樓)一幢。此外還有一個西花園,內有戲臺、兩宜軒、荷花池、曲徑小橋、假山及半亭等。整體建築佈局合理,結構完整,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居風格。

江蘇無錫(4)·榮氏家族與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遺蹟

榮氏舊居轉盤樓。

轉盤樓是舊居內的核心建築,建於1922年。如今一層闢為展廳,詳細介紹了榮宗敬、榮德生兄弟數十年的艱苦奮鬥的創業史。轉盤樓另一側是當年榮毅仁的兄弟們居住的地方,按照歷史原貌進行了復原。這裡展示了榮德生在社會公益事業方面的貢獻。

江蘇無錫(4)·榮氏家族與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遺蹟

故居臥房。

早在1912年,榮德生就寫了一本名為《無錫之將來》的小冊子,為建設家鄉、發展家鄉提出了自己的遠見卓識,對無錫的教育、市政、旅遊等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長遠規劃。從1904年和族人一起捐資創辦公益小學,到之後接連創辦了十所小學、兩所中學、一所大學,以及大公圖書館等,體現了教育為實業服務的理念。

江蘇無錫(4)·榮氏家族與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遺蹟

無錫梅園。

梅園位於太湖之濱,1912年榮氏兄弟在此購地築園,倚山植梅,以梅飾山,稱為梅園。梅園的修建分為兩個階段。1912-1921年集中在東山,建有門樓、天心臺、揖蠡亭、荷軒、香海軒、樂農別墅、留月村、招鶴亭、小羅浮等,移建誦豳堂,又自金宅園廢址購得太湖石,並開鑿洗心泉和研泉。

江蘇無錫(4)·榮氏家族與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遺蹟

梅園內榮德生塑像。

1922-1930年園區擴充至滸山,於該山南坡自東向西,建豁然洞、經畲堂、秋丹閣、宗敬別墅、念劬塔等。1934年由量如和尚在滸山東麓募建開原寺。抗日戰爭期間,梅園遭嚴重破壞。1955年,榮毅仁按父親遺願將梅園捐獻給國家,闢為公園。

江蘇無錫(4)·榮氏家族與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遺蹟

梅園開原寺。

自1985年以後,榮毅仁幾乎每年都要回鄉調研,對無錫的建設給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他牽線搭橋,引進日資建成了無錫第一家涉外四星級賓館——無錫大飯店;幫助江南大學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大學;資助榮巷醫院改建;1994年捐資3000萬港幣,建造新寶界橋。2005年9月25日,榮毅仁最後一次回到家鄉,在家裡住了12天。同年10月26日,榮毅仁在北京逝世,走完了他跌宕、傳奇的一生。

江蘇無錫(4)·榮氏家族與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遺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