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頭條農友,你們那裡土地流轉的價格怎麼樣,一畝地多少錢啊?

農人田園


我們這邊前幾年本村人租的話600元一畝,栽果樹。外鄉人過來種姜種藥,蓋大棚1千元一畝,要是圈院子建廠房,少2千是不行的。籤三二十年協議。最少十年一清,上打珠。地方政府沿河、沿高速流轉後搞綠化,按年產1千斤玉米一畝,摺合每斤一元。玉米市價低於一元一斤時按一元算,高於一元時隨行就市。估計這樣的好年頭有點費勁。[大笑]這邊的農人大概有點懶吧,一年只種一茬,所以補償也按一茬算。臨近市縣,人家種一茬玉米一茬麥子,所以人家那邊租金就按一千斤玉米外加一千斤麥子的價錢核算。

本村的關係好的,也有白種的,基本沒有拋荒的,大片流轉的都是地方政府,流轉費還算有保障。基本春耕前都能結清。一年一算。反倒是租給個人圈院蓋廠房的,農民最划算。十年租金一次結清,錢還是拿到手上最塌實。租給所謂的種田大戶,最不靠譜,一簽幾十年的合同,租金年底一年一結都費勁。幹不上三年五年,錢沒了,人也沒影了。由於這些人大量使用枯草劑,使得這些地種啥也長不好。太坑人了。


春韭秋松


別問地土租金。一問,我就淚流滿面!

去年我們這裡城郊的租金是300元/畝,冬天進行了高產糧田改造,現在是400元/畝。

三年前我和兩位朋友共租了390畝糧田專門種稻谷,去年底清算了一下,共掙近十萬元,原本想退掉,但老百姓不幹,因為是本鄉本土,我們想走人都沒辦法……只有硬頂下去,但租金漲了、農資也在開始漲、人工也在漲,而糧價表面是漲了幾分錢每斤,這些能抵得上所有的漲價麼?!

看來再幹兩年(合同期),已贏利的這近十萬要掏一大半來補後兩年的窟窿了……

不過……還好,幹五年,不賠錢!

合同期一過,我寧願去找一份門衛的工作也不再租田種了,辛苦、擔心、煩惱、掙不了錢。不過,聽到鄉親們叫我大老闆時,心,還是有點飄……

由於自己親自種過田了,知道了其中的甜、辣、苦、酸、澀五味。現在對袁隆平院士擔憂以後年青人不種田是很有切身感受的!





職業農民蔣大叔


我們那裡一畝一千元已經流轉了4年了,今年我們農戶都說價格低還想漲價,商量一下最後還是一千,又簽了3年,承包人說三年後一定給漲一些,我們那全是平原,一年兩季莊稼,還種的蓮藕,蓮藕地裡養魚泥鰍等都是值錢的,承包人不會放棄的,三年後每畝一定在一千二百元以上。


遨遊暢揚


你好,我是內蒙古通遼地區的,我們這裡好的土地都在500左右每母地,這個價位的一般都是有機井的能水澆地,還有一種我們當地叫做召地,召地有的有井,有的沒有井,但是沒有井的地方也有噴灌能澆地,這樣的地一般都是外省人來包地種花生,葵花,西瓜這些農作物,這樣的地一般都是400左右具體就看地給價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開魯輝哥


我們這個地方流轉地比較貴點,再不好的地,一畝也得350元,好一點河頭地,四百五一畝還是小畝10畝地,我們是黑龍江齊齊哈爾市龍江縣鄉鎮,我也不知道,有的地方地流轉的地,相當賤了,大畝,一畝地,流轉一畝,指花200塊錢,你們那地方的地怎麼那麼賤呢?你們那裡的地有沒有幾千畝,給我流轉下來幾千畝200來塊錢就行,好了謝謝


周夢岐


我們這裡水田一年500元一畝,旱地免費讓熟人種,不拋荒就好,土地承包期幾十年不變,我夫妻二人,加兩個小孩,4口人,只有我一個人有土地。一年流轉費3百多元,靠打工過日子,即不是農民,又不是工人。不知道出路在哪裡。


用戶3249大浪淘沙


我們這的是沙土地,一季小麥一季花生,只適合種花生,沒有小塊地,都是幾十一百畝地左右的大塊地,好管理,澆地用噴槍澆,價格在600一畝。我家種了一百畝地。毛收入30多萬,家裡有老人孩子,出不去,雖然忙些,但是一家人可以在一起!也不錯!





俺們村裡的那些事


近期,阿麗這邊由省果業公司牽頭,也在動員群眾進行土地流轉,而流轉費用只有140元每畝,流轉期為25年。

看到這樣的流轉費用,好多人會驚訝甚至冷笑,這麼點流轉費用,還流轉什麼呀!還不如讓它荒著。

但真荒著就連半點收入都沒有了,還可能會被收回糧食補助金。

我們都知道2004年開始,為了調動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國家每年給農戶發放種糧補貼。政策是好的,但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農村人進城務工的大趨勢不可阻擋。越來越多的土地都被撂荒了,撂荒就意味著不種糧,不種糧又如何領取糧食補貼呢。

而土地的流轉費用一般也是根據當地的地理位置以及前景來定。

以阿麗本地來說,屬於黃土高原地帶,山上到現在無法進行灌溉,要靠天吃飯。地塊又崎嶇不平,溝溝壑壑較多,即使流轉大戶種植,現代機械化種植都有難度。基於這樣的事實,所以流轉費用較低,因為流轉方也要考慮自身的成本,一般在流轉的前幾年只有投入沒有收益的。

所以雖然土地流轉費用很低,但阿麗本地除了專門以種地為主的農戶,大多數的人都願意流轉出去。因為這樣不僅有土地流轉費用,還能確保自己的糧食補助能正常領取。

所以如題主所說,當地的流轉費用一降再降,由1000多元降至300多,甚至100多元,也是合理現象。因為流轉方也是要核算自己的成本投入的,因為開始的幾年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如果流轉費用太高,那自己就沒有利潤可言了。

我是村官阿麗,歡迎大家關注!


村官阿麗


你好,

我是河南一個五線小縣城的農村居民,我們這裡土地流轉已經是第三年了,以前沒聽說過,五六年前我們這第一次討論土地流轉的時候,大部分人不理解,抵制過一段,因為那時候有的老人思想觀念陳舊,認為和政府打交道吃虧的總是老百姓。

村委會以及鎮政府多次進村到戶做工作,講政策,說好處,也舉辦了由縣政府和鎮政府以及企業聯合召開了幾次村民大會商討之後,決定以每人每年1500元的價格承租與本地實力雄厚的一個大企業。

我們這裡人均土地面積少,因為臨近縣城,離縣城也就三四百米的樣子,每人合地也就七八分,剛開始我們也是害怕企業承租以後會改變土地性質搞房地產開發,畢竟我們在地理上有這個優勢,縣城的舊城改造基本已經飽和,像縣城周邊和我們一樣的村莊拆的拆佔的佔,我們也知道我們這裡終究是要被開發的,但是如果是以土地流轉的形式,那是絕對不行的,所以我們商定每五年跟他們籤一次合同。

反而人家現在搞生態綠色採摘園和農家樂還有鄉村旅遊相當紅火,我們也跟著享受到了實惠。

附近幾個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住進了不少人,重點學校搬了過來,路也加寬了,可以說跟人家搞這個綠色生態旅遊有很大關係。路上人流量大了,我們也能做個小生意來貼補家用,讓我們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實惠。

土地流轉出去了,我們農民清閒了,可以外出打工掙更多的錢來提高生活質量。

說白了,我說這麼多,無非就是說土地流轉以後能不能給農民帶來更大的利益不是說土地本身能得到多少錢,而是看政府和承租企業能下多大力度和精力來真正的建設改造新農村的決心。我們這個承租企業就是本土企業,土生土長的本縣人,只要政府幫扶的政策好,人家何樂而不為家鄉建設做出貢獻呢。

我是勝利,一個農村80後對我們這土地流轉以及土地流轉之後的情況介紹。你們那裡呢?

歡迎大家一起交流討論!!!


我是勝利哥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我個人是這麼理解的,由於全國地理條件差異較大,相適應的種植收益也會差異較大。全國各地土壤優質程度也不一樣,既便是同一地區,土地肥沃程度也存在較大差異,因為土地的肥沃與貧脊是決定種植戶收益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全國各地方的土地流轉價格也會存在較大差異。象我們內蒙古北方地區,多數土質屬於中上優吧,就說我自己家鄉的土地,我是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神舟家鄉人,由於我們當地水資源條件較好,土地質量也較好,因此當地政府出了大量投資,對我村全部土地都配套了水利滴罐設施,由於水利條件便利,當地種植戶大面積種植的是馬鈴薯和葵花籽,效益也較好。可惜的是現在村裡年青人大多數去城裡居住謀生了,留下村裡的農民年齡越來越大,對於機械化操作又不懂,大量優質土地和便利的水利設施白白浪費了。最近幾年有兩個外地人來流轉承包,價格是每畝300元。合同簽定了700畝,時間為10年。由於我們地區種植面積較大,還有好多土地農民願意流轉,如有意在農業種植方面創業,流轉土地承包者,請私信或其他方式聯繫我,夲人會盡力提供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