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性是否需要一門美學?

中國女性是否需要一門美學?

這兩年,一首叫做《我怎麼這麼好看》的神曲傳遍大江南北。不止因為旋律的朗朗上口,更是因為態度的意氣風發,自信的溢於言表。

然而,與之悖論的是,在一檔名為《你怎麼這麼好看》的網綜所對全國各地3000名女性的調查中,卻有89%的中國女性認為自己不夠好看——

中國女性是否需要一門美學?

那麼,或許能夠內心認可「我怎麼這麼好看」的中國女性,不到11%;

那麼,或許《我怎麼這麼好看》之所以能流行,不是因為它唱出了當下的現實狀態,而是因為它唱出了普遍中國女性向往卻不及的理想自我。

好看,即美。

當我們從美學的理念追本溯源「好看」,它其實是一種介於主觀與客觀之間的人類精神活動,是一個研究人與世界審美關係的哲學體系。

是否好看,當它作為個體的主觀感受,它評價的是個人心理與所處環境的審美關係是好是壞;

當它作為群體的主觀感受,它評價的則是社會心理與世界的審美關係是好是壞。

因此,好看與不夠好看之間,也許還有一段「女性美學」的補位。

中國女性是否需要一門美學?

女性美學的三重結構

曾經,我們談女性主義,這是上一代人的貢獻,讓中國女性變得精神獨立、生活自主;

如今,我們則要談女性美學,這是這一代人的需求,也是這一代人對上一代人的延續——

我們是在女性主義的基礎上談女性美學,讓女性在自尊、自立、自強中,由內而外地因美麗而自信,因自信而美麗。

它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體系——

淺層地看,女性美學是落腳於外在的感官審美。

中國女性是否需要一門美學?

它不止於對個人本身的五官、身材、打扮的視覺審美,也包括了日常餐飲味覺、嗅覺與視覺相融合的審美,包括了家居環境觸覺、聽覺、視覺相融合的審美。

因此,恰如美學研究的範疇是人與環境之間的審美關係,女性美學的建立依然也是以人為本地提升個人與環境之間的品質優化。

這種優化,相對作用於外在,由物質的提升刺激感官的提升。但是,只要指出的是,物質的提升並不代表消費的鋪張,它可以是一些能夠愉悅感官的小技巧,比如絲巾的多樣系法、頭髮的各種盤發,這些年中,直播與短視頻能夠發展得如火如荼,其中一大塊兒就是這種實用性提升女性生活美感的新媒體內容成為了廣大受眾的剛需。

中層地看,女性美學是落腳於主觀的心理感知。

恰如上文所說,審美活動是一個主觀與客觀相結合的人類精神活動。如果說,淺層的女性美學服務的是外在客觀的物質環境優化,那麼,中層的女性美學服務的則是內在主觀的精神世界建立。

是否「好看」,比起外在客觀的環境條件,內在主觀的心理感受影響更大——

一個能夠自認為「好看」的女性,往往有著強大的精神力量;

反之,一個認為自己「不夠好看」的女性,往往存在某些的內心缺失。

「不夠好看」的潛臺詞,是一個女性的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甚至自我放逐,是一種需要填補、治癒的心理漏洞。

中國女性是否需要一門美學?

就像網綜《你怎麼這麼好看》中的海歸女碩士阿骨打,明明天生麗質、外貌出眾的她,卻越來越不相信自己是好看的,「差不多一兩年的時間,我一直處於高壓、焦慮的狀態,找不到實習,也找不到工作,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兒了」。

她對自己外貌的否定實則是對自己價值否定的延伸,反之,如果能夠找回自我價值的肯定也能帶來自我美麗的肯定。這樣的女性,能讓她真正好看起來的,不是外在的物質優化,而是內在的心理建設。

深層地看,女性美學則是落腳於當下中國的社會議題。

當如今的中國女性,有了越來越好的教育資源、事業空間、社交網絡,她們關於自我與世界的審美關係,突破了個體、突破了家庭,來到了社會。

因此,深層的女性美學,不只是女性作為個體的外在評價或內在認知,而是女性作為群體,作為中國社會二分之一的組成,她們對於社會生活滿意度的一種關係評價,對於女性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的一個評價指標,這是契合了當前社會的主流價值與主流觀念的。

如今的中國女性,需要有建立女性美學的基本認知、需要有服務女性美學的解決方案,不僅在於它可能是一門服務感官的藝術,一種治癒心理的方法,它可能還是一個能夠帶來社會生產力提升的方向——

美學,研究的是人與世界的關係,女性美學,關照的自然是女性與社會的關係。

當女性與社會建立更加融合、更加美好、更加和諧,她們能為這個世界創造的也許不僅是美本身,可能會帶來更加強大的女性價值、女性財富。

這也是我們從關注與倡議女性美學最終的價值落點。

女性美學的兩大補位

網綜《你怎麼這麼好看》,其實為我們研究女性美學提供了一個「電視田野樣本」:

它抓住了中國女性的幾個特殊階段——

20+的畢業求職、30+的獨居奮鬥、50+的即將退休……

幾種代表人群——

海歸女碩士、高知女博士、北漂女青年、全職媽媽……

中國女性是否需要一門美學?

以及,幾類匱乏原因——

一類,是無意識的,在她們的成長中需要更好「女性美商」的教育。

在一部分女性的成長環境、社會關係中,對女性的美的重視與關注是仍待加強的,因此,她們對美的感覺還可以更好,對變美的方式也知之較少。

然而,不知道並不代表不需要,恰如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高級編輯陳芳所說,美是一種女性潛能,但是她們甚至此前都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潛能。而幫助她們挖掘、實現這種潛能,對於一個人而言,是能夠感到自我的放大、提升生命的質量。

另一類,是有意識的,但在生活現狀中被迫放棄「女性美學」的要求。

她們有對美的認知、有對美的追求,但是在現實生活的種種價值排序之下,美的需求被迫變小甚至刪除消失。

一是來自現代工作的壓力。

當代社會給女性帶來壓力的同時,也給女性提供多元的成長機會,這契合女性對幸福生活的追求。而我們應該鼓勵的,是幫助她們做找到一個壓力與美麗的平衡,以完成更好的自我成長、幸福追求。

比如那個用暴飲暴食消除壓力的北漂女青年,外形的缺失帶來自信的缺失,自信的缺失帶來事業發展的受阻。所以,美麗提案、壓力管理與個人成長,其實是不分價值排序先後的同一件事。

二是來自家庭生活的壓力。

中國女性,不僅是獨立的個體,也是關係中的組成。

她們不僅要做自己,還要扮演別人的媽媽、女兒、妻子、姐妹的各種角色。有些角色,甚至超過自己,淹沒自己,自然也就沒有了美麗的自我管理。

中國女性是否需要一門美學?

恰如四胞胎媽媽的丈夫說,「希望老婆留多一點時間給自己,能不要那麼焦慮」,如今陷於育兒焦慮的四胞胎媽媽,她的生活在焦慮與失控中,已經無暇顧及個人美麗,沒有時間美美的護膚打扮,沒有時間美美地約會逛街,甚至連美美地吃上一頓飯的時間也沒有。

捨棄美很簡單,因為它只是做了一個排除法,但它並不能帶來生活秩序的優化,卻會帶來家庭關係的惡化;

喚醒美很不易,因為它要做一系列複雜的、周全的均衡,不能顧此失彼、必須三頭六臂,她對女性的要求會更高,但它也會帶來更高的生活品質、幸福指數。

因此,我們需要懂得,美,不僅是女性善待自我的表現,也是女性生活掌控力的表現。

而我們需要向女性倡導的,便是這種高要求、高標準也高品質的家庭生活方式,它會讓夫妻關係更和諧、孩子成長更快樂、代際交流更順暢,所謂「和美」。

中國女性是否需要一門美學?

1號結語

如果說,「我怎麼這麼好看」是中國女性如今嚮往的一種狀態;

那麼,「你怎麼這麼好看」則是中國女性當下需要的一句鼓勵。

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女性美學」的理念,讓中國女性能夠真正意識到,女性之美對於自身的價值、家庭的價值與社會的價值:

美,是一種女性與自我的關係——一個內心沒有缺失的女性,需求能被滿足的女性,潛能能被釋放的女性,才會有自信之美;

美,是一種女性與家庭的關係——一個能夠掌控生活節奏的女性、平衡各方需求的女性,才會有幸福之美;

美,是一種女性與社會的關係——一個能夠在現代生活中,兼顧美麗的自我管理、成長的自我要求、社會的價值貢獻,才會有自我實現之美。

因此,在這三重關係的女性需求升級之下,同時需要配套一個以幫助女性找到自信為核心的中國女性美學解決方案。

我們需要更多因此為主題的文藝作品,將鏡頭聚焦於生活的方方面面、細節之處,以鏡頭為創作筆墨,以「提案」為胭脂粉黛,局部工筆刻畫小美,推高鏡頭呈現大美,講述中國女性的自信之美,完成中國女性的美學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