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員工太好,員工散漫;對員工太凶,甩手不幹,到底怎樣做管理,才能讓員工走心?

小徐的救贖日記


觀點:

身為管理者,一定不能夠跟下屬關係過於親密,這種過分親密會讓自己後期管理的時候有諸多顧慮。

一、案例延伸。

我就有兩個管理風格迥異的朋友。

一個是“其樂融融”派。

所謂其樂融融,就是他跟下屬關係特別好,下屬有什麼話都當著他的面講,也不會再建個除他以外的小群。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整個公司就他們部門的氣氛最好。但是代價是,這個朋友在部門裡幾乎沒有領導的存在感。

下屬把他當成平級同事看待,有些時候遲到或者晚交報表,只是隨意說聲抱歉,也沒覺得是個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而他自己跟下屬太熟,這些確實也不是很要緊的事,所以也不好追究。結果就導致他的管理工作越來越難以進行,也沒人太把他當一回事。

另一個是“鐵面無私”派。

這個朋友所有工作都是照章辦事,沒有半點變通。他自己是個能力很強的人,所以對下屬要求也很嚴格。下屬敬佩他的能力,但是也覺得壓力太大。所以有些要麼和他對著幹,要麼就離職走人。

以上兩種都是兩種極端,下面分析正確的應對方式。

二、應對策略。

1、領導成不了下屬的朋友。

一些剛晉升管理的新手會想當然地認為應該和下屬成為好友,打成一片,這樣子才有團隊凝聚力,殊不知這是大錯特錯。當你和員工關係好到不行的時候, 你是沒有辦法用管理者的身份去管理他的。

設想一下,生活中的朋友每天像你的領導一樣對你指指點點,你做何感想?同理,職場中你認定一個人是你的朋友,而他卻擺出管理者的姿態要對你頤指氣使的時候,你肯定受不了。

所以,作為領導者,不要想著和下屬打成一片。即便你們曾經是平級,但是你升職成為他們的上級之後,距離就產生了。

2、公私要分明。

(1)公,即公事、工作。

在這一點上,必須嚴肅對待、嚴格要求,沒有什麼縱容的空間。但是,嚴格要求,不是當面辱罵。批評也好,指責也好,必須是下屬真的出了這些問題的時候,你才可以去這麼做。否則,無端指責,員工心裡不接受,就會產生消極反應,更加牴觸管理。

職場管理人員很喜歡罵下屬,這才是讓下屬厭惡的根本。從人的角度來講,大家都是平等的, 並不以誰是領導誰是下屬而產生不同。但是有些職場管理,佔著自己管理的身份,對下屬毫不尊重,肆意辱罵。

員工需要獲得尊重。

領導不尊重下屬,也別想下屬能回報尊重。

【小結】

公事公辦,但要有理有據,切記不要侮辱下屬人格。

(2)私,即私下場合的行為。

管理者可以批評指責下屬,但一定要照顧員工的情緒。員工的情緒是直接影響工作質量的直接因素。

如果說合理的批評使得員工心情受到影響,那麼過後就要拉下臉來去跟員工道歉,可能是自己話說重了。並且曉之以理,這是工作的必要,希望他努力提高工作能力。

【小結】

於公,批評指責表明你職場責任感。於私,道歉安撫表明你是個有情有義的領導。

總結:

管理者,就要讓員工尊重,又能給予他們對等的尊重。這樣,管理工作才能順利開展。

關注@職場嚮導 漫漫職場路,我們一起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