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的黎裡,邂逅只是遐想,月上柳枝,卻被迷離的小酒挽留


到黎裡古鎮已是下午五點,太陽西墜,陽光像金子般塗在房頂、樹頭、街巷和小河上,泛出柔和的光暈。鎮上的遊人已漸漸散去,小鎮迎來了寧靜,落日餘輝之下的古鎮是迷人的,但我也意識到:留給我拍攝的時間有限,要趕在天黑之前,將我所見紀錄下來。

“吳江三十里,地號梨花村。我似捕魚翁,來問桃源津。”這是清代詩人袁枚到此留下的感慨。黎裡古鎮隸屬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有著兩千五百年的歷史。或許是周邊的同裡、周莊等古鎮名氣太大,讓黎裡不為世人所知,因而也少了商業的味道。

為了追趕落日的步伐,升起了小飛機,俯瞰這座古鎮。一條市河穿鎮而過,將古鎮一分為二,‘市河’官方稱為:黎川,據說其發源自浙江天目山。早年先民依水而居、親水理水,後又因居成市,市隨之成了貨物交易的集散地,早在南宋時期,黎裡就是江南大鎮了。


河岸兩旁古民居錯落長三華里餘,這些民居有著江南水鄉的特色。大門沿著街面,朝向市河。保留下來的基本都是明清建築,門面不張揚,普通的民居會有兩三進,而大戶人家卻是門廳、正廳、堂樓、花廳、廂房、偏房,一進連著一進,庭院深深。從空中俯瞰更是一覽無遺。

冬日的夕陽,墜落的速度比我預期的要快,從剛才的深赭色,一會兒就變成了淡青色。臨水的街道上已有零星的散步者,邁著方步,從容不迫,好像似在享受著這黃昏。也許他們已沒入到了黃昏時代,雖沒有了波瀾,但並不懈怠,心如止水,卻低吟淺唱。

還有忙碌了一天,匆忙往家趕的年輕人,雖是滿身疲憊,但步履輕盈,知道溫暖的港灣就在不遠處。遇見遛彎的老者還不忘打個招呼,一座暖暖的小鎮,充滿著人情味。

臨街的小吃店已掌起了燈,三三兩兩的客人落坐其間。黎裡的小吃還是蠻有名的,有:辣雞腳、油墩、套腸、李永興醬鴨、老虎豆等等,傳說黎裡油墩是為乾隆皇帝而製作,由乾隆賜名的。油墩的製作選用精細糯米粉,加適量清水揉捏,揉得粉質韌而不散,搓成圓形,包入餡子,用滾油氽制而成,分豆沙和全肉餡的。

其實我也想在店中小憩,品嚐下水鄉的美食,但時間不容許,霞光已淡去,高遠的天空呈現出一片肅穆的神色。馬不停蹄沿著小鎮廊棚前行。首尾相聯的廊棚是黎裡古鎮的特色,商家們搭建廊棚,為行人避風遮雨擋陽光,同時也留住了客人,一舉兩得的善舉,是黎裡一道靚麗的風景。


“三里長街店鋪多,廊棚戶戶對清波。歇涼避雨行方便,如畫風光佐小酌。” 河廊相臨,水中駕舟、廊下行人,翹起的馬頭牆隨波搖曳,碧綠的樹冠暈染著水色,紅燈籠點綴著黑白老屋,暮色中的黎裡祥和寧靜。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底蘊深厚的黎里人才輩出,這裡曾培養出了狀元1人、進士26人,舉人61人,秀才無數。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詩人柳亞子先生故居坐落在鎮中心。

這所國保級的文物宅院,其前身是清代一品大員周元理的“賜福堂”。周元理掌管清代朝廷水利、土木工程,其府宅規格、工藝、材料在江南地區堪稱一流。中軸線構建中規中矩,六進宅院,大氣華美。1922年,著名愛國詩人柳亞子向周氏後裔典租了這座深宅大院,後人為了紀念他,故稱為柳亞子故居。

我的腳步沒法追趕上日落的進程,天空從青蒼色漸漸變成鴨蛋一般的湖藍色,幽靜的暮色暗暗地圍攏來。我立在深邃的小巷口,期待著有一靈秀的女子將這寧靜打破,她如丁香一般,盤著青絲,從那青石板上踏著星星點點的碎步,與我插肩而過,灑下了陣陣芳香......這樣的憧憬讓我等了很久。

期盼的場景最終也沒有出現,而我身後卻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東方的那彎新月悄然越過了樹梢,樹下一對相依的伴侶正舉著手機拍照,或我已是他們鏡頭中的景物,自然他們也成了我定格的對象。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北宋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中的一段佳句,常常被後人引用在:黃昏後浪漫的情侶之約,但全詩的本意往往人們忘卻了。那略帶傷感的思念,卻在這黃昏的黎裡讓我想起。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經年不在,流水長流,那人卻不在那燈火闌珊處......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一絲愁緒,幾抹悲涼,日落黃昏曉。溫一壺酒,在冬日的黃昏裡,把心事付諸瑤琴,唱彈一曲漸黃昏,千絲萬縷,點滴淒涼意。哈哈,不知是這詩惹的事,還是橋對面的酒家燈火迷離了我,或許,黃昏來黎裡本該有酒。

我的小飛機還在空中拍攝,對面酒家二樓的窗中,已傳來夥伴們的吆喝聲:鴨蛋炒銀魚、鹽水白蝦,清蒸白條,太湖三鮮都上桌了,你還不上來,我們就要動筷子了......

“好的,讓我再拍一張,就來。” 我喜歡暮色中的黎裡,寧靜而不失溫暖,緩緩流淌著的市河沉澱了歲月,帶走了沉倫,孕育著希望。這裡或許能觸動你的傷感,但也是療傷之所,杯盞之後,笑嘆紅塵,然而,明天又將繼續譜寫新歌。

黎裡是一處舊時的家園,沒有裝腔作勢的浮華,那一份平靜與淡泊,安然若素似一隱士,獨守著一片淨土。黎裡,也許我還會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