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瞎忙”毀了你,做好這1件事,成功就可以很省力


別讓“瞎忙”毀了你,做好這1件事,成功就可以很省力


鏡子物語:你問我為什麼不煩惱?我說:因為那些,都不重要。


01 別做“瞎忙”的職場人

如果用一個字來給職場人貼個標籤,那應該是:忙。如果再加上一個字呢?我想你可能會說:瞎忙。

我為什麼會想到這個“瞎”字呢?因為平日裡下班時分,跟同事三三兩兩地往外走,聽到的經常是一聲嘆息:“唉,這一天忙忙活活就過去了,也不知道都忙了點啥。”“這一天可真累,光雜事兒就一大堆,正事兒都沒幹呢。”

忙,但不知其所以忙,這似乎是很多職場人的一種生存常態。我有個好朋友在一家公司做中層管理,她曾經扳著手指跟我抱怨她一天要做多少事:跟客戶溝通,協調處理各種合作事宜;接受上級指令,領會老闆精神,參加各種會議;為部門服務,安排部署工作,抓團隊管理……“每天一上班,就感覺總有處理不完的工作,總有突如其來的各種臨時性任務,要說能靜下心做點事,那真是種奢侈。”

最讓朋友憂心的是,她如此努力,卻並不能讓老闆滿意。經常,她正忙著手頭的事,老闆一個電話打來,詢問某項市場指標或數據,她腦子裡一團亂麻,搜尋了半天也找不出這個數據,最後只能支支吾吾應付過去。在這個崗位做了3年多,她自己也覺得,好像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成績。

不光是我的朋友如此,從我周圍,我總能感覺到一種“忙併迷茫著,忙併絕望著”的情緒。比如我在網上寫職場問答,經常能看到網友提出這樣的問題:“每天加班到很晚,忙到沒有生活,而一個月工資始終只有5千,這麼活下去,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一般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缺少有效的時間管理,做事分不出輕重緩急。為此,我也曾經認真地學習了很多時間管理方法,比如“四象限管理法”“番茄鍾工作法”“清單管理法”等等,但我發現,這些方法好是好,卻不太容易真正應用在現實的職場中。

為什麼呢?第一,這些方法只是把所有工作重新排了序,但工作還是那麼多,一件都不少,看著長長的清單,心裡反而會起急;第二,輕重緩急這事兒,本來就不是那麼好區分的,別管計劃列得多完美,最後總會變成:老闆催哪件事兒,哪件事兒就最緊急。

最近通過讀書,我忽有所悟:時間管理方法之所以對很多人無效,是因為其解決的都是具體操作層面的問題,而我們感到迷茫的真正原因,是沒有從更頂層的角度,樹立一個基本而重要的理念——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其實一個人做的事情不在多,只要把事情做好了,就是成功。可惜我們往往看不到這一點。其實追求成功遠比我們想的要容易,不必過度付出,“你應該少做多得而非多做少得。”


別讓“瞎忙”毀了你,做好這1件事,成功就可以很省力

02 效果神奇的“一件事”

最重要的事,真的只有1件?對此,全球最大房地產公司的董事長、暢銷書作家加里·凱勒曾講過他的親身經歷。加里·凱勒一手創建的公司在十年間表現優秀,正當他躊躇滿志想大展拳腳之時,公司卻突然間全盤陷入困境。加力做了所有的犧牲和努力,都無濟無事,他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

後來,加里的導師向他伸出了援手。導師提出一個建議:將公司的14個關鍵職位指派給真正能勝任的人,其他事都可以先放到一邊。

加里很吃驚,他以為自己已經足夠專注了,卻沒想到這根本不夠。真正專注是隻專注於一件事。於是他按照導師說的去做,開始專注於尋找14個關鍵人。結果,不到三年,公司便實現了持續贏利,而且利潤連續10年以40%的速度增長。

但10年之後,加里又發現了新的問題:公司的工作效率開始降低,有一些最重要的工作無法按時完成。於是加理試著改變,他找14個關鍵負責人開會時,大家討論的問題從“本週需要做的幾項工作”變成“本週最重要的三項工作”,後來又變成“本週最重要的兩項工作”,但都沒什麼用;最後,加里這樣問大家:“本週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什麼?”結果,公司的業績再次直線上升。

通過幾次困境經驗,加里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每次獲得巨大成功的時候,都是他專注於一件事的時候。

“只做一件事”的力量可以從數不勝數的成功案例中得以證明。世界頂尖的公司通常都以自己的一種產品或一項業務著稱,並主要依靠其贏利。桑德斯上校創辦肯德基時,手裡只有一份食譜。英特爾公司絕大部分的收益來自其處理器的銷售。還有“只做最好的咖啡”的星巴克等等。即便在科技創新和文化轉型中,頂尖的企業也會不停地追問:“什麼才是我們最應該堅守的?”

一直聚焦於自己的目標,始終在一件事上努力,這也是無數成功人士區別於普通人的重要特質。就拿我認識的人來說,十年前,我從一個剛入行不久、生得有些黑瘦的女孩兒手裡為家人買了一份保險,籤合同時,我看見她眼中閃過興奮喜悅的光芒。我知道保險行業門檻低,但人員流動率極高,十年間,業務員換了一茬又一茬,讓我沒想到的是,她一直都在。

我曾經問過她,為什麼能如此堅持,她笑著說:“我從農村出來,一無所有,只能賣保險。別人說推銷保險很難,但我就是想走到底看看。”如今,她已經成為那家保險公司的骨幹力量,帶著幾個團隊,擁有數不清的忠實客戶,她還在一線城市給自己和家裡人都買了大房子,成了真正的人生贏家。


別讓“瞎忙”毀了你,做好這1件事,成功就可以很省力


03 成為“多面手”未必好

專注帶來成功。因為每個人擁有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允許自己只專注於一件事,你就能拋開心中的雜念,全力以赴中攻克關鍵點。而往往這個關鍵點做好了,其他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道理簡單,做起來卻難。一方面,身在職場,各種干擾總是無處不在,另一方面,職場崇尚“多面手”,我們總是高估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把一身多能當作效率高、有作為的表現。對此,斯坦福大學教授克利福德·納斯曾特意進行過調研,得出的結論是:多面手做的每件事都不怎麼樣,“同時兼顧幾件事只是一個美好的謊言。

人類確實可以同時做兩件事,比如邊走路邊說話,邊吃零食邊看電視,但我們不可能同時專注於兩件事,所謂“多任務處理”,只是注意力在不同的任務之間快速切換。而且,這種切換是要消耗時間成本的,任務越複雜成本越高研究顯示:簡單任務切換的時間成本小於等於25%,而複雜任務的成本則高達100%或以上。

“許多人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們為此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

同時處理幾件事,一定會降低我們的效率和反應速度。美國的一項調研發現,分心駕駛每年可直接導致16%的交通死亡率以及50萬起交通傷害事件。隨便一個電話都會使你的注意力降低40%。在工作中,你切換任務花費的時間越多,虎頭蛇尾的事就會越多。

而最聰明的做法,一定是抓住那件最重要的事。你應該聽說過“二八”法則,世界上20%的人佔有著80%的財富,同理,絕大部分所得恰恰是靠較少部分的付出而獲得的,這已經被證明為“當代最偉大的生產力真理”,付出與收穫不對等的現象隨處可見。所以你要知道,總有一些事情是更重要的,而在這些事情裡,只有一件是最重要的,是能夠“四兩撥千金”的。找到它,做好它,你就獲得了輕鬆成功的通關密碼。


別讓“瞎忙”毀了你,做好這1件事,成功就可以很省力

04 怎樣找到最重要的一件事?

既然成功的關鍵是隻做一件最重要的事,那麼我們該怎樣找到它呢?方法很簡單:問問題。你要時不時從瑣事中抬起頭來,深吸一口氣,問問自己:關鍵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回答好這個問題,能讓你看清大局。

這個問題又可以生髮出兩個問題: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麼?我做了哪件事,會讓其他事都變得更簡單或是不必要了呢?注意,不要把“能做”換成“必須做”、“可能做”或者“將會做”,只有“能做”會讓你採取行動,幫你決定下一步該往哪裡走。

以我自身的經歷來看,這三個問題確實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在我的人生陷入迷茫之時,正是這樣的問題,帶我走出了黑暗的沼澤地。

兩年前,我離開了奮鬥了12年的北京,離開國企,來到了完全陌生的東北。來之前,我做好了心理準備,願意拋開從前所有的安穩優渥,一切從頭開始。但現實中的不順利,依然超過了我的預期。巨大的工資落差,狹窄的就業環境,難以融入的企業文化,讓我一年內就換了三份工作。

那段時間,我的內心充滿了危機感、挫敗感和對未來的擔憂。我不斷地問自己,我該怎麼辦?我怎樣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感和安全感?很快,我有了答案:外界環境如何,我無法改變;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大,這才是關鍵。

接下來我問自己,要提升自己,我能做什麼?作為一個多年的文字工作者,我能做的、最擅長的就是寫作了,現在是互聯網時代,我可以用寫作創造價值,為自己增值。而且我相信,我只要做好了這一件事,做到極致,其他的就都沒那麼重要了,好運會有的,機會會有的,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當我明確了這件事,我的人生立刻就變得充滿動力。我開始大量地、有計劃地讀書,開始每天5點前起床寫作,開始一改往日的”玩票“心態,有規劃地在各大自媒體平臺發佈文章。隨著粉絲的增長和好評的增加,我的內心感到從未有過地踏實、快樂,沒過多久,好工作也主動來找我了……

現在回過頭來看,我當時對自己的追問,正暗合了前面說的那三個問題。而這種提問法,不僅能用來指引人生方向,也完全可以用來指導我們每天的工作,幫我們獲得輕鬆美好的工作狀態和滿意的職場生涯。

你可以這樣做:

每天早上醒來,首先問問自己:“今天,我做了哪件最重要的事之後,就會讓其他事變得更簡單或不必要了?”當面對一大堆繁雜的工作時,也要這樣問一問。


你要把每天問自己“要做哪件最重要的事”變成隨時隨地的思考習慣,直到它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這個習慣養成的過程大約需要66天。


你還可以在工作的地方寫個字條:“在最重要的事面前,其他事都不重要。”

在我看來,工作中最關鍵的那件事,一定不是機械性重複性的勞動,而是能夠帶來價值增值、有利於自我提升的事。比如你是一個客服人員,每天就是接聽客戶電話,回答客戶的問題,下班走人,完事大吉。但如果你能夠從“創造價值、自我提升”的角度想一想,就可以對客戶反映的情況做一些歸類分析,這一分析,就很可能發現公司某個環節存在的問題。你把這些問題反映上去,再給出一些解決的思路,老闆必定對你刮目相看。所以要相信:哪怕是看起來再重複無聊的工作,你都可以找到最重要的那件事。


別讓“瞎忙”毀了你,做好這1件事,成功就可以很省力

05 怎樣拒絕不重要的事?

找到了最重要的一件事,自然就要全力以赴做好它。專家指出,如果你想取得某種成功,那麼每天至少要專注地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花費4個小時。但問題又來了:那些不重要的事總是顯得很緊急,讓人根本無法拒絕,怎麼辦?解決方法主要有3點。

第一,預留時間段。你要給最重要的事留出固定的時間,把一天中較早、較充分的時間留給它,並拒絕一切干擾。如果優先事務是一次性的,就為它安排幾個小時或幾天;如果是重複性的,就每天騰出幾個小時,把它變成一個習慣。比如每天早上5點到7點,就是我“雷打不動”的寫作時間。

多數人按照朝九晚五的時間點工作,一些人則按任務完成的情況計時工作。然而最高效的人是以“事件”計時的,他們會一直努力,直到完成優先事務。

我知道,對於一個繁忙的職場人來說,想擁有絕對專注的預留時間,壓力很大。比如我認識的一個做內容創業的朋友,雖然他的核心主業是創作內容,但由於是團隊運作,他的寫作不斷被打斷——電子郵件中的抱怨、同事的求助、團隊成員的請示不斷地佔用他的時間。後來,他一咬牙,拿了一臺筆記本電腦鑽進了會議室,在大門上貼了一張“請勿打擾”的紙條,每天上午3個小時閉關寫作,什麼人都不見。

不到一週,每個人都習慣了他忙碌的時間段,也都調整了自己的時間安排。結果他的工作效率實現了巨大的飛躍。

第二,學會說“不”。當你給自己預留了最重要事項的時間段,就要不惜任何代價地維護它,對任何會分散你的精力的人或事說“不”。

我們在說“不”的時候,內心總會有掙扎。因為我們不願傷害他人,想給他人留下關心體貼的好印象,不想顯得麻木不仁。其實你沒有必要這麼想。營銷大師賽斯·高汀說:“你可以尊敬地拒絕,你可以得體地拒絕,你可以在拒絕的同時建議他們去找能夠說‘是’的人。”

比較麻煩的是處理來自重要人物的要求,比如你的老闆、上司提出的臨時緊急需求。這時候怎麼辦呢?你可以表示同意,但要加上一句:我手頭正在做某項非常重要的事,我得集中精力把它做好,所以,我在某某時間前做完可以嗎?要讓你的老闆感覺到,你不是偷懶,只是想把手頭這項關鍵任務做到盡善盡美。

如果老闆還是不同意怎麼辦?你可以給自己設一個底線——“如果我不馬上完成,我就會被換掉”。當一個臨時事件觸碰這個底線時,有兩種情況,一是這件事真的是十萬火急,二是事情本身沒那麼急,但老闆是個很難通融之人。第一種情況,你要立刻放下手頭上的工作去完成它,而第二種情況,你可以考慮是不是要換個老闆。

第三,不要害怕混亂。當你為成功奮鬥時,你生活的其他方面會出現混亂,其程度與你投入到優先事務的時間成正比。比如我在工作之外還要讀書寫作,就必然會減少對家人的關注,我的兒子也會因為我陪他的時間太少而感到不滿。但你不能妥協,你要做的是接受混亂,並克服內心的混亂。

這個問題帶有普遍性,很多人會問:作為一個單親家長,我該怎麼辦?我要養活年邁的雙親,該怎麼辦?我有很多必做的事情,該怎麼辦?答案就是,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安排時間,但你不應成為周圍環境的犧牲品,不要告訴自己:“我就是做不到。”

每天專注於最重要的那件事,卓越的結果最終會到來。那時候,你就有能力和機會處理這種混亂的情況了。因此,不要讓混亂降低了自己的效率,學會與它共處,相信你在最重要的一件事上的專注會讓自己克服這些困難。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並非只有優先事務需要處理,還是有很多瑣事要去完成。你可以這樣做:一旦想到什麼瑣事,就在工作日程上寫下來,再回頭做你該做的事。優先事務完成後,再拿出一段時間集中處理瑣事。瑣事之中,你依然可以按照“最重要”的理念排出優先順序,這將讓你時刻保持高效率。


別讓“瞎忙”毀了你,做好這1件事,成功就可以很省力

智者講:少即是多。如果你想付出最少,獲得最多,那秘訣就是:找到,並堅決執行最重要的一件事。無論是面對每天的工作,還是面對自己的人生,如果你能誠實地說出:“我目前所處的位置就是我應該達到的地方,我正在做我最應該做的事”,那麼你的生命將充滿無限的可能性,成功將是一件輕鬆的、水到渠成的事。

七稜鏡,文學碩士,資深媒體人,廣告策劃人,崇尚深度思考、自我管理的文字控,每年讀書100本的終身學習者。專注提供自我管理/職場領域的有用乾貨文,幫你越變越好,收穫幸福,實現人生彎道超車。

歡迎關注、轉發、留言,期待遇見愛學習、愛思考、追求優秀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