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演《宸汐緣》打臉“頂流”,實力向資本低頭的姿勢“真帥”

張震拍完電影《繡春刀2》後,開玩笑說:“票房破2億我就拍第3部,達不到就別找我演!”

可惜票房只有2.66億……

張震演《宸汐緣》打臉“頂流”,實力向資本低頭的姿勢“真帥”

《繡春刀》張震主演

作為爛片絕緣王、十足的電影咖——張震,都用玩笑讓自己低進塵埃裡了,本來精心打磨的《繡春刀2》值得超10億的人看到,可他卻只期待3億即可。

在影視行業如此無奈的困境中,優秀的演員不得不“下凡”,好像在這兩年尤為甚:陳坤和倪妮出演了大IP劇《天盛長歌》,製作精良口碑好,卻收視不佔上風;周迅出演了大IP劇《如懿傳》,一開播就被吐槽“沒有少女感”;張震和倪妮出演了《宸汐緣》,前有楊冪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做比照,張震的“老氣”惹來觀眾的一臉嫌棄……這三部電影咖主演的劇,不管開播時多麼不被看好,最終豆瓣的評分都是一水的“低開高走”!

張震演《宸汐緣》打臉“頂流”,實力向資本低頭的姿勢“真帥”

《宸汐緣》劇照

陳坤/倪妮/周迅/張震等電影咖,選擇從大熒幕走進小熒幕,並非是一種可悲的“淪落至此”;更大程度上稱得上是一種“藝術生涯多元化”的大膽嘗試,依仗自己的實力繼續豐滿自己的羽翼,收穫更多觀眾緣,讓自己的戲路越走越寬廣,不僅沒錯還很是“棋高一著”。

而且,隨著越來越多“演技咖”迴歸到小熒幕,不僅觀劇門檻會被變向拉高,而且觀者的審美品位也會緊跟著逐漸提升,隨之而來的,便是將資本下畸形的業態拉至正常。終有一天,高質量影視劇和高收視率會成正比!這不正是我們所期待的嗎?

就像《十三邀》的許知遠走進薇婭直播間後,冒出很多“假粉絲”大談“知識分子向流量低頭”,許知遠就回復說:其實沒有什麼知識分子向流量低頭這麼個說法,這些年,我越來越懂吳曉波在做的事兒,只有親身體驗過才會明白!

同樣的,在影視業這場隱形的變革中,勢必是演技咖佔據主導地位,他們願意嘗試,便首先起了一個好頭,讓粗製濫造的影視劇失去鑽空子的機會,而那些僅靠“流量”堆積起來的低水準劇作也終究會失去蔓延之勢,觀眾看的影視劇作水準提高了,相應的品味自然會上升,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

張震演《宸汐緣》打臉“頂流”,實力向資本低頭的姿勢“真帥”

馮小剛談垃圾電影

馮小剛也曾對“爛片當道”直言不諱:垃圾電影遍地,也和大批垃圾觀眾有關;這麼多垃圾電影,你如果不去捧場,它就沒有這生存的空間,那製片人就不會去製作這垃圾電影。

舉例:張震出演的《宸汐緣》被豆瓣提名評分最高的華語電視劇集,代表電影咖“下凡”的成功初體驗!

一、《宸汐緣》的故事給力,劇本上乘!

《宸汐緣》在服化道上跟《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存在雷同,讓三生三世的原生粉吐槽“不用心”,不過原創故事劇本的“優秀”及時補救了這點,比其他仙俠劇的邏輯線更嚴明,在“神魔大戰”/“虐戀”/“撒糖”的情節背後,是初心原則的堅守,和不同立場下的必然選擇:比如天雷真君以反派出場,不是一味無腦地跟男主實力開扛,而是出於“職業立場”的權衡,守衛自己心中的道;另一邊戰神則有著“連心愛之人都救不下何以救天下蒼生”的大愛!這種恰當的角色塑造,乍看已經比很多“站不住腳跟”的仙俠劇高端了,何況故事背後的哲思更有“發人深省”的意義?

張震演《宸汐緣》打臉“頂流”,實力向資本低頭的姿勢“真帥”

《宸汐緣》天雷真君

另外,配角故事線完整,緩急有度,為緊張的主線故事提供了層出不清的笑料和看點,這點符合大眾市場的娛樂剛需,配角出彩會讓觀眾堅定追劇的動力。畢竟連配角都實力不敷衍的劇作,觀眾雪亮的眼睛是足夠辨別出來的。

二、張震的演技契合“戰神”角色,選角精準!

張震因為《宸汐緣》的扮相被很多觀者說成“老相”/顏值不扛打,另外加上沒有流量的加持,這部劇隨著開播就一路被吐槽,但卻也在罵聲中收視/口碑齊飛,豆瓣的評分更是一路飈至8.3。

顯然,比起張震的角色扮相,它的演技才是觀眾最願意“吃的菜”!

張震年少成名,初出茅廬便以演技著稱,是王家衛/侯孝賢/陳凱歌等知名導演最愛用的“大熒幕演員”,他本著追求藝術的初心和對演戲的熱愛,在一部部影片中磨練成鋼,文藝片成了他執著追求的一個陣地,他的選片質量高到“沒有一部爛片”,而他的演技也成了好片的保障。

張震演《宸汐緣》打臉“頂流”,實力向資本低頭的姿勢“真帥”

《宸汐緣》張震劇照

同樣的,他轉戰小熒幕接拍《宸汐緣》,便將自己的敬業精神也帶入了進來,他的角色戰神,自幼生而為神,未曾嘗過世間親情,精進修練只為“守護天下蒼生”,這樣的人設本該就是沉穩,嚴肅,不苟言笑的,隨著劇情的深入,女主靈汐的出現,戰神為了愛情可鹽可甜,可呆萌可撒嬌,有了眼淚有了溫情,這就是兼“蒼生大愛”與“私情小愛”於一身的九宸。

張震最終是藉著《宸汐緣》,開啟了無限圈粉的模式,不得不說,這種“有演技”的演員,只要碰上好劇本,就一定能引流,也準能成就影視劇中的“精品”,這便是行業該向之看齊的典範。

張震演《宸汐緣》打臉“頂流”,實力向資本低頭的姿勢“真帥”

張震在《繡春刀》和《宸汐緣》裡的角色

近兩年,粉絲經濟尤盛,於是流量和演技,在亂想叢生的娛樂圈,很快衍生出一種悖論:流量越高,往往演技就越經不起推敲!但其實流量和演技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負相關。

陳凱歌在《演員請就位》中說:用流量明星是資本控制下的市場必然會出現的情況,投資者一定想盈利,而流量正是盈利的一個指標,沒必要把它作為一種特殊現象加以抨擊。一部電影成功與否的因素太多,不只是集中在“流量明星”這一點上,但有一點很明確的就是“沒有演技是萬萬不可以的。”

如同正在熱播的《慶餘年》/《大明風華》,口碑收視齊飛的背後,便是做到了“全員演技在線”和“劇本情節精彩”......總之,不管大熒幕/小熒幕,未來都是演技咖的天下!

不得不說,電影咖/演技咖向資本低頭的姿勢“真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