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雖好看,卻陷入了“怪圈”,復興之路還能走多遠?

在當代社會,有這樣的一個群體,他們彼此間稱為“同袍“,他們從事著一項民間運動——漢服復興。有人嘲笑他們復古、穿越,他們卻不以為然,堅守自我,共同組建了一個屬於他們的圈子——漢服圈。

漢服雖好看,卻陷入了“怪圈”,復興之路還能走多遠?

起初,漢服圈裡的人都是漢服愛好者,他們以“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為宗旨,大力推廣漢家思想,傳承中華優秀文化。他們以身作則,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同袍”。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漢服圈裡,致使這個圈子變得越來越複雜。從此,由漢服引發的問題層出不窮,漢服的復興之路充滿了坎坷與無奈!

漢服雖好看,卻陷入了“怪圈”,復興之路還能走多遠?

問題一:漢服圈裡魚龍混雜,三教九流皆有之。

眾所周知,漢服圈裡大多數是年輕人,年齡集中在15歲至35歲之間,以女性居多,其中又以大學生為主力軍。當然,也有不少是熱愛中華文化的外國朋友們。但是,如果你細心留意各大社交網站,就會發現圈裡有很多根本就不是漢服愛好者。他們有的是不法商家,藉機推銷自己的產品;有的是不良青年,企圖竊取個人信息;還有的是登徒浪子,混進圈裡“調戲”良家少女……然而,裡面最可惡的是那些無恥之徒,在肆意歪曲漢家思想的同時,無情地踐踏其他少數民族的文化,嚴重影響了民族團結的和諧之風。正因如此,原本純潔無瑕的漢服圈在不知不覺中染上了雜質,變得烏煙瘴氣,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漢服雖好看,卻陷入了“怪圈”,復興之路還能走多遠?

問題二:漢服圈陷入“黨派之爭”,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據我所知,漢服圈裡分為兩大黨派:形制黨和改良派。形制黨認為,漢服應當保留原有的形狀和構造,絕不能輕易更改;而改良派卻認為漢服應該與時俱進,可以進行適當的改良。由於立場不同,兩大黨派針鋒相對,各執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其實,對於這個問題,並沒有誰對誰錯之分。形制對漢服而言固然重要,但為了生活需要,進行適當的改良也無可厚非。凡事都有兩面性,我們應該遵循儒家的中庸之道——和而不同。也許你會質問:“改良後的漢服,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那還是漢服嗎?”但你有沒有想過,紙經過裁剪之後依然是紙,布就算弄溼了仍然還是布,那改良之後的漢服為什麼就不是漢服呢?因此,我認為兩大黨派應該做到求同存異,和諧相處。只有這樣,才有利於漢服的推廣,漢文化的傳承。

漢服雖好看,卻陷入了“怪圈”,復興之路還能走多遠?

問題三:對於漢服“山”與“正”的問題,圈內圈外一直爭論不休。

一提到漢服,人們自然而然就會聯想到兩個字:“山”與“正”。“山”指的是山寨,即照搬或改造其他人設計的漢服款式;“正”指的是正版,即由設計師精心設計,具有原創性的漢服款式。我是支持正版的,但我也不會看不起那些穿“山”的人。畢竟穿著打扮是個人自由,我們無法干涉,也無權干涉。況且有部分人穿漢服,只是覺得它好看而已,根本就沒有在意“山”與“正”的問題,也無意涉足漢服圈。可是,漢服圈裡的一部分人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覺得你穿漢服,你就是漢服圈裡的人,就應該嚴格遵守圈裡的規矩。因此,他們對於那些穿“山”的萌新們並不友好。

漢服雖好看,卻陷入了“怪圈”,復興之路還能走多遠?

我可以用身邊真實發生的事給大家舉個例子。我曾經有一位女性朋友,一次偶然的機遇,讓她喜歡上了漢服,成為了一位漢服愛好者。於是她在網上買了一套漢服,收到快遞的那一天,她迫不及待地穿上,並自拍了幾張照片發上了微信朋友圈,獲得了朋友們的一致認同和好評,為此她也高興了好幾天。然而,當她把照片發到漢服論壇時,她的心情一下子從天堂掉到了地獄。原本以為能得到更多人的鼓勵和支持,卻遭到圈內人群起而攻之:“你穿的漢服是山的吧!”“原來你是一隻穿山甲!”“這樣的還配穿漢服?”“這麼low的漢服,難道是要去Cosplay嗎?”……說實話,這樣的評論,讓我這個外人都感到氣憤不已。對於一個剛涉足漢服圈的萌新,有必要這樣冷嘲熱諷嗎?即使她買的真是山寨漢服,也純屬無心之失。作為有經驗的圈內人,應該有耐心地加以引導,而不是無情地指責和批判。試想一下,當滿腔的熱情換來了一盆冷水,那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聽到她提起過漢服,更沒有看到她穿漢服了!一位漢服愛好者,就這樣與漢服絕緣了,你們不感到可惜嗎?我相信這樣的事例不在少數,而且時有發生。我希望圈內的同袍們都能擁有廣闊的胸襟和一顆包容之心,不要讓那些喜愛漢服的萌新們對漢服圈望而卻步,敬而遠之。

漢服雖好看,卻陷入了“怪圈”,復興之路還能走多遠?

我對漢服的看法和建議

本人也喜愛漢服,但並非漢服圈裡的一員。我知道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承載著漢家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她是一種美麗的衣裳,更是一個民族的符號。對於當代社會興起的“漢服熱”,我倍感欣慰。然而,對於漢服復興,我覺得是一件異常艱難的事情。至少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就無法做到每天穿漢服。其實,我們心裡都十分清楚,我們需要的,並不僅僅是漢服的外在美,更重要的是漢服所承載的傳統文化。因此,我建議每逢傳統佳節,大家都能穿上漢服,走出家門,走到大街小巷,讓所有中國人都知道:

漢族並不是一個赤裸的民族,她擁有自己美麗的衣裳,她的名字叫“漢服”。

漢服雖好看,卻陷入了“怪圈”,復興之路還能走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