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填倉日:祭倉神、打囤,最重要的是要飽餐一頓

老北京填倉日:祭倉神、打囤,最重要的是要飽餐一頓

​在過去,每到正月二十五,是填倉日(也稱“添倉”)。

老北京的糧商米販都忙著點鞭炮,祭倉神,好不熱鬧。普通人家不用祭倉神,也一定會買上米麵煤炭,補上正月消耗的儲備,一定要吃上一頓“小米乾飯雜麵湯”,或是“薄餅卷盒子菜”,慰勞自己的胃。

如今疫情當前,在家的日子,不妨好好了解一下老北京在填倉日都吃些什麼、幹些什麼。


作倉存糧:打囤

填倉,顧名思義,最重要一點就是要作倉存糧

老北京填倉日:祭倉神、打囤,最重要的是要飽餐一頓

對於京城裡的百姓來說,家裡一般沒有那麼多糧倉,去買點米麵煤炭,就算是過節了。

而對於住在京郊,以種糧為生的農民來說,這天黎明時分就要忙活起來,打囤

老北京填倉日:祭倉神、打囤,最重要的是要飽餐一頓


明嘉靖修河北《霸州志》卷九《風俗》載:“二十日、二十五日以灶灰圍囤形,中撒五穀,以磚石壓之,名曰填倉。”

打囤的時候,一般是在打穀場上用簸箕盛草木灰,用棍棒均勻敲打,在地上撒出三環套五環套圓圈,意為糧倉或者糧囤。講究的人家還要在灰窖旁邊撒畫出耙子、掃帚、甚至扇車等圖案。

圓圈中間要放上五穀,然後然後用磚石將糧食蓋住,稱為壓倉

老北京填倉日:祭倉神、打囤,最重要的是要飽餐一頓

過去有小填倉大填倉之分,北京地區的大小填倉日分別為正月廿三和正月廿五。壓倉時,大小填倉日也有不同。據說小填倉日的灰窖,象徵夏糧豐收,要在圓圈中心放置少許夏糧;大填倉日的灰窖,象徵秋糧豐收,圓圈內則放秋糧。

佈置好了,將鞭炮放在圓圈裡,點燃,取“糧食爆滿倉”之意。

這一套忙活完,差不多天也大亮了,該吃早飯了。飯後把壓糧食的磚拿開,任自家的雞狗等動物去啄吃,表示糧滿倉囤不怕雞狗吃

老北京填倉日:祭倉神、打囤,最重要的是要飽餐一頓

這整一套流程下來,我們能看出,打囤,取的是“天倉藏谷”之意,以兆豐年。

說到天倉,也就說到了天倉節起源——古代星象崇拜。

天倉,本是古代一種星官,屬於西方七宿中的婁宿,共有六星。

老北京填倉日:祭倉神、打囤,最重要的是要飽餐一頓

《宋史·天文志四》載:“天倉六星,在婁宿南,倉谷所藏也,待邦之用。星近而數,則歲熟粟聚;遠而疏,則反是。”

更確切來講,“倉谷”所藏之星是“胃星”。胃可包容五穀,古人認為胃是倉廩之官。《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老北京填倉日:祭倉神、打囤,最重要的是要飽餐一頓

古人將對人體的認知,比附到星象。於是,胃星便負責糧倉,關係著五穀的豐歉

對以農為本的古代小農社會來說,胃星的星象變化,關係著的不僅僅是糧倉是否充實,更是農民能否安居樂業。

《宋史·天文四》載:“胃宿三星,天之廚藏,主倉廩,五穀府也。明,則天下和平,倉廩實,民安;……暗,則倉空;就聚,則谷貴、民流;中星眾,谷聚;星小,谷散;芒,則有兵。”

這種天人合一的理念,也正是打囤習俗的由來。光緒年間所修《寧津縣誌》載:“以胃星為天倉,所謂以人合天也……而吾鄉則以灰畫倉囤之形,而置種粒於中,乃仰觀天象而祈年。”


祭倉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祖師爺,填倉節這天,老北京的糧商米販照例是要拜倉神的。您知道這倉神是誰嗎?

猜不出來的給您提個醒:所謂“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倉神,指的就是韓信

清韶公《燕京舊俗志》雲:“相傳倉神為西漢開國元勳韓信,俗稱之曰韓王爺。”

據說韓信的第一任官職就是倉官,並且曾“暗度陳倉”,因此被民間奉為倉神。在東嶽廟裡,就供有韓信的神像供人們拜祭,舊時還曾有很多香會活動。

老北京填倉日:祭倉神、打囤,最重要的是要飽餐一頓

▲ 北京東嶽廟琉璃牌坊,額書“秩祀岱宗”,圖源網絡。

當然,除了糧商們,對於老北京的糧倉來說,這一天也是它們一年一度需要大操大辦的日子。

如今我們經常能在北京看到諸如“海運倉”“北新倉”“祿米倉”“南新倉”等帶“倉”的地名,過去都是糧倉。

老北京填倉日:祭倉神、打囤,最重要的是要飽餐一頓

▲ 北京市文保單位祿米倉,位於祿米倉衚衕71號、73號院,圖為73號院內的一處倉廒,圖源@訪古遊記。

這些糧倉多是明清時期留下來的,但其實,在北京建糧倉最多的朝代要數元代

元初定都大都,北京一躍成為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口的爆發式增長,如何解決吃飯的問題,成為當時王朝面臨的首要問題之一。

當時的糧食都由南方而來,到通州下船,存到當地糧倉(即通倉),再由車馬陸路運輸到大都城內(即京倉),這種運輸方式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運輸費極高,僅車馬運輸費每年就高達6萬緡(一緡相當於一千錢,這對元政府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至元二十九年(1292),郭守敬開鑿通惠河,補上了京杭運河的最後50裡。至此,南起杭州、北至北京的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由南方而來的漕船可以直達積水潭。

據記載,元代有京倉22座,通倉13座。粗略統計,13座通倉共有倉廒756間,可存儲漕糧約182萬石;22座京倉共有倉廒1223間,共可存儲漕糧約306萬石。

老北京填倉日:祭倉神、打囤,最重要的是要飽餐一頓

▲ 據專家考證,今東四十條橋西南處的南新倉,是明永樂七年(1409年)在元朝北太倉的基礎上改建的。圖源網

明永樂年間遷都北京,京城的格局以及漕運的主力——通惠河都有所變動,最終在嘉靖年間

,通惠河終於恢復運營,由通州運往北京的漕船可以直達東便門外的大通橋下,這距離朝陽門、東直門一帶的京倉就很近了。

在不通水路之前,漕糧要從張家灣或通州陸路進入北京,進京時一般要走朝陽門,因此朝陽門又稱為“糧門”。據說在朝陽門甕城的門洞中上刻有一束穀穗,這象徵朝陽門專走糧車。

老北京填倉日:祭倉神、打囤,最重要的是要飽餐一頓

▲ 1952年的朝陽門城樓東北面,圖源網絡。

據記載,明朝共有京倉11座,通倉最多時有4座。到了清代,光緒朝之前,京城有7處是沿用明朝舊倉,5處為新建,合稱京師13倉,另外還有2座通倉。

清代的漕運制度一如明代,運往京城的漕糧會存入京、通兩倉。

清康熙帝非常重視河務及漕運,京城段的通惠河更是其重點治理的對象,康熙三十五年(1696)通惠河全面疏浚,水量充足,航運能力提高,使通惠河又迎來生命中再一次的全盛期

老北京填倉日:祭倉神、打囤,最重要的是要飽餐一頓

▲ 北京CBD附近的通惠河,圖源ZOL論壇@chaojidann。


不僅如此,第二年政府又疏浚了護城河,從通州而來的漕糧可以到大通橋後,再進入京城的東護城河,直接浮運到東直門、朝陽門一帶的京倉,如裕豐倉、儲運倉、太平倉、祿米倉、富新倉、興平倉等等,大大地節約了運輸的成本與時間。


飲食風俗:填倉填倉,小米乾飯雜麵湯

在老北京,“填倉”有兩層含義,除了填家裡的糧倉,最重要的得填滿身上的“糧倉”——胃。

宋代《東京夢華錄》載:“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饗竟日。客至苦留,必盡而去,名曰填倉。”


清代《帝京歲時記勝》載,每年“正月二十五日,全家加菜盛餐;有客來,必苦留,使之醉飽而去。俗稱填倉。”

也就是說,正月二十五這一天,老北京人都要筵請親友大吃一頓

吃什麼也有講究。老北京有諺雲:“填倉填倉,小米乾飯雜麵湯。”這天照例是要吃小米乾飯雜麵湯的,雜麵是綠豆麵的切條,過去的切面鋪子裡有售。

老北京填倉日:祭倉神、打囤,最重要的是要飽餐一頓

另外還要吃頓薄餅卷盒子菜

盒子菜是老北京的傳統吃食了,據說是清廷定鼎中原以後開始的。早年間,北京有不少盒子鋪,都是以製作熟肉、醬肉、燻肉而聞名。西城要數西單牌樓的天福號泰和坊,東城要數八面槽的寶華齋,北城首推菸袋斜街的慶雲齋,南城的便宜坊除了燒鴨子外,盒子菜也不錯……

老北京填倉日:祭倉神、打囤,最重要的是要飽餐一頓

▲ 百年老店天福號的醬肘子,至今還是No.1,圖源網絡。

在這個宅在家裡就可以做貢獻的時期,大家或許家裡囤沒有雜麵,沒辦法叫盒子菜,但不妨動手做點美食犒勞自己胃~




本文圖片部分源自網絡,侵刪。

參考文章

[1] 唐魯孫,大雜燴·從梁壽談到北京的盒子菜

[2] 常建華,中國古代人日、天穿、填倉諸節新說,民俗研究

[3] 張田,老北京的糧倉史,北京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