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12年德國元首的希特勒,為何到死軍銜還是下士?

飛羽若鴻-彭成


希特勒作為德國政黨的領袖人物,有過參軍經歷,且軍銜就是下士。等希特勒徹底控制德國,建立納粹政權之後,軍銜提升對他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對於領袖來說,可以給別人授予軍銜,而給自己授銜,其實就有點掉份或者自降身價了。



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出生在奧地利的布勞瑙。第一次世界盃爆發之後,希特勒參與了德國巴伐利亞預備步兵團第16團,穿越火線,九死一生,歷經第一次伊普雷戰役、索姆河戰役、阿拉斯戰役、巴斯青達戰役等死亡率極高的戰役,獲得了鐵十字勳章,軍銜為下士。

1917年之後,希特勒不再眷戀軍旅生涯,而是投身於政治,組建政黨團體,積極發表演講,開啟了縱橫時代的遊說,1920年代籌建了著名的工人黨,買下了慕尼黑的《人民觀察家報》作為宣傳機構,成為德國政壇上的新星。



經濟危機爆發之後,希特勒採取了蠱惑人心的口號,承諾自己可以使得德國恢復繁榮,成為德國真正的元首,自此大權集於一身。希特勒狂熱地擴張軍備,發展軍事科技,訓練士兵,不到5年光景,德國擁有了歐洲大陸幾乎最強大的軍隊。客觀來說,希特勒諸多政策確實降低了失業率,也暫時性的贏得了部分民意。

希特勒借助於自己建立的黨政一體化機構,實施獨裁統治,享有指揮一切的權力,消滅異己,最終醞釀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火種,軍銜幾乎是一個可有可無之物。



同時,希特勒在國際關係上,希特勒聯合墨索里尼等人,試圖控制歐洲大陸,建立純正的民族國家。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成為二戰歐洲戰場的序幕。德國軍事行動採取閃電戰策略,並創造了導彈等現代化武器,使得人類戰爭烈度步入了新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