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頭號美女貂蟬:精緻的軀殼裡到底隱藏著什麼顏色的靈魂?

揭秘三國首席大美女:再美麗的軀殼也掩飾不了令人恐懼的靈魂

曹植曾經在《銅雀臺賦》裡寫過“攬二橋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的詩句。到了諸葛亮遊說東吳周瑜,促成抗曹聯盟的時候,這句詩中的“二橋”被刻意篡改成了“二喬”。

一字之變,連接銅雀臺兩座樓臺的橋樑變成了名動東吳的兩個大美女大喬與小喬。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不共戴天,於是周瑜立馬就怒從中來,同仇敵愾了。

大喬是東吳創立者孫策的妻子,小喬是東吳重臣周瑜的妻子。一個能征慣戰、勇冠三軍,號稱“江東小霸王”;一個是人物俊雅、才智過人,舉足輕重的東吳棟樑。能嫁這樣的丈夫的女人,自然非同凡俗女子。這也怪不得諸葛亮如此攛掇,周瑜就深信不疑,因為周瑜對他的妻子及妻姐的魅力是相當自信的。如果沒有這份自信,誰也不會相信一個以老謀深算著稱的強敵會以傾國之力南下侵犯。

然而,大喬和小喬並非《三國演義》世界裡的頭號大美女。真正被人捧上首席美人的,是那個自幼被王允收養的女子貂蟬。貂蟬的美人地位,豈止在三國時期是頭一號,即便是在整個古代社會,她也是與西施、王昭君、楊玉環並列的“古典四大美女”之一。


三國頭號美女貂蟬:精緻的軀殼裡到底隱藏著什麼顏色的靈魂?

人的容貌美醜是有一定的客觀標準,但又沒有絕對的客觀標準,到了一定的層次,高下等次、先後順序就全然由評判者的主觀意識所決定。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相當多的美人都是因為觀者心中有情、眼裡有愛的結果。在英雄輩出,美女也自然不少的整個三國時代,貂蟬之所以能夠坐上“頭號美女”的交椅,全然因為在後世人的眼裡,貂蟬是以一個“忠漢室,奉正朔,舍小我,挽狂瀾”的“女中豪傑”的形象傳世的。

仔細思索“古典四大美女”的身世,我們就會發現這四個女人無一例外與政治有關。西施曾經是越國派往吳國的美色間諜,在決定兩個國家命運的鬥爭中作用巨大;王昭君是以“偽公主”的身份前往匈奴和親的人肉貢品;楊玉環據說又是差點讓盛大的唐王朝覆滅的“安史之亂”的誘發因素。

中國古代的文化體系,始終重視人在重大立場問題的站隊。一旦立場有問題,所有的優點都被抹殺乃至被演繹為罪惡。貂蟬成為“三國第一美人”,進而躋身“古典四大美女”,並不是同時期的大小喬等美女臉蛋不漂亮,才藝不出眾,最具有競爭力的理由就是立場正確。因為貂蟬在董卓進京亂政之後的一系列表現,完全符合中國古代主流文化的期待。

貂蟬自然是具有一副顛倒眾生的美麗軀殼的,但如果拋棄政治因素,單純從一個女性及其情感的角度去剖析貂蟬的靈魂,我們會赫然發現她動人的外表所掩飾的,並不是一個金子般純淨、光輝的靈魂。再往嚴重裡說,甚至有點扭曲和陰暗。


三國頭號美女貂蟬:精緻的軀殼裡到底隱藏著什麼顏色的靈魂?

“古典四大美女”裡,西施捲入吳越之爭是出於無奈,王昭君前往匈奴和親不是自己說了算的,楊玉環估計做夢也都不會想到會因為自己撩撥起一場席捲全國的戰亂。這三個女人要說都是被動進入政治與戰爭這些本該屬於男人的世界的,她們說到底也都是苦命的女人,而且她們的苦是外界強加給她們的。但唯獨貂蟬介入以王允為代表的“保皇派”與以董卓為首的“廢立派”的政治鬥爭,乃至董卓與呂布兩個男人之間的鬥爭,全然是自願和主動的。

《三國演義》第八回“王司徒巧施連環計,董太師大鬧鳳儀亭”裡就說到,司徒王允因為眼看董卓在朝廷裡的殘暴行徑和狂妄做為,自己卻無計可施,於是在散班回家之後悶悶不樂,苦思對策。這時,窗外傳來了女人唉聲嘆氣的聲音。

這個藝術手法與《紅樓夢》裡王熙鳳出場極為相似,都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聲嘆息引起了王允的關注,於是貂蟬閃亮登場,並且主動表示要:“近見大人兩眉愁鎖,必有國家大事……倘有用妾之處,萬死不辭!”

這番豪言壯語就拉開了王允策劃並執行美人計、連環計的帷幕。這番對話,一方面體現出司徒王允憂國憂民、心懷社稷,且足智多謀,一派古大臣風範;另一方面,又顯示出的諸多人格優點和性格特徵,例如知恩圖報、善解人意,特別是“萬死不辭”的“出師誓詞”,更讓人感受到一個弱女子雄豪剛毅賽過男子的凜然氣概。


三國頭號美女貂蟬:精緻的軀殼裡到底隱藏著什麼顏色的靈魂?

但仔細推敲,就感覺這個出場蘊藏著某種怪異的味道。貂蟬是什麼身份?她既不是漢室的朝廷官員,也不是劉氏皇族的皇親貴胄,也不是王允的幕僚、謀臣,她不過是一個王允花銀子買回家的丫頭或者家妓,是一個距離政治尚有十萬八千里之遙的人。貂蟬所在的時代,女人毫無參政議政資格,貂蟬連男人都不是。以貂蟬的身份,她負責好主人安排的事宜就好,如果心懷感恩,她多關心、侍奉好主人的飲食起居也是她的本分,什麼“必有國家大事”,什麼“萬死不辭”她根本沒有過問的資格。

看似王允足智多謀,其實真正的心機高手是貂蟬。貂蟬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日益意識到了自身容貌出眾的優勢。這種自我意識覺醒和自我價值的認知,使得她內心開始滋生乃至澎湃出某種衝動和野心。在這種來自內心的強悍能量的驅使下,她刻意察言觀色,尋找機會,並且以賞花、拜月為由,精心設計了一場與王允月下“偶遇”的戲碼。看似美人計是王允的意外收穫和“自主創新”,其實一切都在貂蟬的預料、掌控之中。

貂蟬特別擅長對自身優勢的運用,並且熟諳人特別是男人的心理,誘惑是如同貂蟬這樣的所有美貌女子最犀利的武器。例如,她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在王允的窗外發出一聲幽怨的嘆息,她料定會引起王允的注意,誘使王允從門裡出來。比起主動求見王允,主動向王允說出豪言壯語,這個“引誘”手段相當高明。

因為不管從這場“偶遇”之後會發生什麼,會不會給王允乃至王氏家族帶來禍或者福,王允都難以將“唆使”的罪責歸結給貂蟬。因為儘管人家是故意遊弋到王允窗外,又故意發出令人牽腸掛肚的哀嘆,但從表面上看,卻實實在在是王允招惹了貂蟬,而非貂蟬自己“送貨上門”。在初次誘惑董卓、呂布的時候,就相對直接和簡單了,驚為天人的美貌、技藝絕倫的歌舞、賢淑優雅的舉止,朱唇輕啟、雙目含情,這樣的火力全開,任哪個男人招架得住?在誘發董卓、呂布父子交惡甚至反目成仇的時候,在兩個男人之間又表演出受盡折磨、飽嘗委屈,被強迫、被調戲等種種可憐相,成功地挑動了兩個男人心中的同情、憤怒和仇恨。


三國頭號美女貂蟬:精緻的軀殼裡到底隱藏著什麼顏色的靈魂?

與貂蟬同時代的大小喬也是美女,估計姿色也不會遜色於貂蟬,但她們的人生選擇是迥然不同的。二喬在未嫁的時候是名聞天下的美女,嫁人以後是相夫教子、賢良淑德的妻子。她們美貌,她們也知道自己美貌,但她們卻沒有因為美貌而野心蓬勃,她們似乎從來沒有想過憑藉自己的美貌而做點什麼。估計這樣的心態也是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美貌女子、英俊男子共有的。

一個將軍需要用戰功證明自己的武略,一個運動員需要用世界紀錄證明自己的水平,一個學生需要用考試成績證明自己的智商和學習效果,一個商人需要用財富證明自己的能力。同樣,美女也需要證明自己的魅力。一般的美女,就如同二喬那樣,自己知道自己的美麗就夠了,再進一步就是獲得她們的丈夫——孫策、周瑜真心相愛,然後安分守己地過日子就行了。別人不論怎麼說,怎麼看,與她們是無關緊要的。她們不需要。

然而貂蟬絕非一般的美貌女子。她對自身的價值有準確的認識,但她更需要用更加激烈的方式、在更加宏闊的空間裡,證明她自己這張“王牌”究竟有多大的殺傷力。她需要收穫的並不是男女之間的真愛,而是男人為她而鬥爭、流血、死亡。或許在她看來,唯有頭顱和鮮血才是能夠證實自己美麗的真憑實據,而且越多越好,越瘋狂越有可信度。於是,她精心設計,看似她是王允的工具,實質上王允不過是為貂蟬的“自我證實”而作墊腳石而已。這個鮮血淋漓、屍橫遍野的“自我證實”,還極有可能讓貂蟬意外收穫“流芳千古”的資格。

貂蟬的這種心態,讓人不由想起了希臘神話中那個引發了10年特洛伊戰爭的美豔女人海倫。人們的慣常思維認為,在那個時代,海倫也罷,貂蟬也罷,在男人眼裡不過是可以自由爭奪的財產,和不能言語、毫無選擇權的牲畜別無二致。事實上,在一個有野心,最起碼非常衝動地想證明自身價值的美女那裡,她們都是擅長誘惑、挑逗的高手。看似男人在爭奪她們,實質上所有的爭奪都是由她們誘發、導演和主宰的。


三國頭號美女貂蟬:精緻的軀殼裡到底隱藏著什麼顏色的靈魂?

這樣的女人還有褒姒、妲己等。既然我美麗,男人們就該瘋狂地愛我啊;既然愛我,就該證明給我看啊;想證明對我的愛,男人們就該拿起刀劍,去戰鬥、去流血、去犧牲,不惜一切代價。於是,在海倫這裡,為期10年的特洛伊戰爭死傷無數,特洛伊城破之日,男人全部被屠殺,女人全部被抓為奴隸;在褒姒這裡,周幽王不惜玩弄牽涉王朝命脈的防衛預警系統,“烽火戲諸侯”,導致西周滅亡;妲己挑逗紂王極盡各種殘忍手段、奢靡消費,讓王朝柱石崩潰、民心盡失、矛盾尖銳。

董卓是從基層一步步以實幹走上漢末政治舞臺的一方諸侯,呂布也不是少不更事的愣頭青,他們本來已經結成了牢固的政治同盟,可謂是禍福相依、生死相系。如果沒有貂蟬的蓄意挑撥,但凡頭腦正常的男人都不會以同盟破裂、反目成仇的代價去爭取一個女人。一旦如此,董卓會損失一個有力的臂膀,呂布更要揹負一個弒父的罪名。《三國演義》將呂布塑造成了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道德底線淪喪的莽夫,“弒父”似乎習以為常。但如果在現實生活中,“弒父”這樣的罪名一旦揹負,不用後來的曹操動手,呂布早已經眾叛親離,死無葬身之地了。

在這些受到撩撥、誘惑的男人們看來,他們不惜一切代價的流血鬥爭都是為了追求美人,是為了獲得這類女人的真愛——唯一的愛。但試問這些美人心中有愛嗎?今天的婚戀關係裡,所有的追求其本質都是一場有預謀的演習。其實在女人沒有婚姻自主權的古代,這樣的機會還是有的,特別是如同貂蟬那樣,其美貌已經具有殺傷力的女人那裡,還是有一定的自主權的。不過她們表達權力的方式特殊一些而已。

如果沒有沉默,沒有挑逗,沒有暗示,沒有曖昧,沒有遍地撒網、四處放電,從對方剛剛開始的時候就明確“死也不肯”的態度,但凡是心智正常的男人都會有所剋制,至少不會引發浩大而殘酷的國家戰爭吧。即便是把女人當作財產和戰利品,估計也沒有多少男人會為一個對自己毫無興趣甚至厭惡非常的女人,而付出過於沉重的代價吧。


三國頭號美女貂蟬:精緻的軀殼裡到底隱藏著什麼顏色的靈魂?

這樣的女人,心裡根本就沒有愛。哪怕在一夫多妻婚姻時代,愛情的專一性這幾乎是本能式地存在的。男人愛慕一個女人,就不會讓其他男人染指;女人愛慕一個男人,也絕不會心甘情願與其他女人分享。相愛雙方的眼裡、心裡,都是對方,根本沒有機會給其他人洩露哪怕一點點有關愛的信號。能夠讓所有的男人為之瘋狂,讓所有的男人都自認是她的唯一,其實在這樣的女人心裡,沒有一個男人入得了她們的美目。

當一個人心裡有愛的時候,是絕不願心愛的人受一點點委屈和傷害的,沒有哪個愛著自己男人的女人,會鼓動男人為了自己去戰鬥和犧牲,用各種非常手段去證明愛情。當男人血流成河、一敗塗地的時候,那些被他們爭奪的女人卻是心安理得、平靜異常,甚至暗暗竊喜、傲然自得。波瀾不興的淡然,“坐山觀虎鬥”的瀟灑,都只有一個理由——她對你毫不在意。


三國頭號美女貂蟬:精緻的軀殼裡到底隱藏著什麼顏色的靈魂?

男女之愛是專愛,可惜這樣的女人連博愛也沒有。當貂蟬得知呂布手刃了董卓,當海倫親眼目睹特洛伊城屍骨成山,當妲己鼓動紂王剖開孕婦的肚子,砍斷病漢的大腿,當褒姒看著敵人入侵,生靈塗炭的時候,這些隱藏在美麗軀殼裡面的心或者靈魂裡,是否有過一絲絲的憐憫、悲哀和自責。

貂蟬這樣的女人,其心靈早已被自己的美貌所扭曲,野心早已讓她們的靈魂汙濁不堪,如果說她們的心裡還稍微有一點點愛的話,那麼她們愛的只是她自己。不論男女,這樣的靈魂足以讓人恐懼,而且他們的殺傷力經常被人嚴重低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