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池、理髮、商超……這些公共場所防疫工作,哪個部門監管?

《傳染病防治法》

第五十三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對傳染病防治工作履行下列監督檢查職責:

(六)對公共場所和有關單位的衛生條件和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進行監督檢查。

圖 / 衛生監督所對美髮店監督檢查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下列公共場所:


(一)賓館、飯館、旅店、招待所、車馬店、咖啡館、酒吧、茶座;

(二)公共浴室、理髮店、美容店;

(三)影劇院、錄像廳(室)、遊藝廳(室)、舞廳、音樂廳;

(四)體育場(館)、游泳場(館)、公園;

(五)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

(六)商場(店)、書店;

(七)候診室、候車(機、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第三條 國家衛生計生委主管全國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國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的衛生監督管理工作由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鐵路部門所屬的衛生主管部門負責對管轄範圍內的車站、等候室、鐵路客車以及主要為本系統職工服務的公共場所的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三定方案)

第(六)項:負責職責範圍內的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環境衛生、學校衛生、公共場所衛生、飲用水衛生等公共衛生的監督管理,負責傳染病防治監督,健全衛生健康綜合監督體系。

《國務院關於整合調整餐飲服務場所的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和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決定》

取消地方衛生部門對飯館、咖啡館、酒吧、茶座4類公共場所核發的衛生許可證,有關食品安全許可內容整合進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核發的食品經營許可證,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一家許可、統一監管。

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接到傳染病疫情及隱患的報告後,要及時向衛生部門通報。衛生部門要主動監測、收集、分析、調查、核實相關傳染病疫情,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指導採取預防和應對措施。

商務部辦公廳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關於印發零售、餐飲企業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經營服務防控指南》

為進一步做好重要零售、餐飲企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現印發《零售企業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經營服務防控指南》和《餐飲企業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經營服務防控指南》,請各地商務、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指導本地企業參照執行。

《餐飲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

  第三條 商務部負責全國餐飲行業管理工作,制定行業規劃、政策和標準,開展行業統計,規範行業秩序。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餐飲業行業管理工作。

商務部主要職責

(二)負責推進流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流通企業改革、商貿服務業和社區商業發展,提出促進商貿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建議,推動流通標準化和連鎖經營、商業特許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

傳染病的防治不僅僅是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的責任,也不僅僅是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的責任,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參與傳染病的防治工作。

公共場所的管理單位和各有關單位要在自己的責任範圍內,按照法律的規定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要求,搞好傳染病防治工作。

作為傳染病防治的主要部門,衛生行政部門要對公共場所和有關單位的衛生條件和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進行監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