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我們都是“石榴籽”——我省少數民族同胞同心戰“疫”與復工復產記

2月27日,和田機場,在閩疆兩地有關部門、企業和新疆駐閩工作組的組織下,和田市179名返崗工人經過體溫檢測、隨身物品消毒和信息登記核實後,踏上福建晉江復工之旅。

  179名返崗工人分別來自和田市的13個鄉鎮、街道,其中有96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出發前各鄉鎮、街道送他們到和田市農牧民培訓學校開展行前培訓,做到與外界“零接觸”。

  “員工返崗積極性比較高,為做好疫情防控,他們所在企業專門抽出一條流水線生產口罩,保證員工衛生健康防疫,我們還協調準備了維漢雙語的防疫宣傳單。”和田市派駐福建外出務工工作站站長郭偉說。

  近期,福建省相關部門和企業通過包機、專車等方式,正在有序接回各族員工。截至2日,已接回三批新疆籍員工共305名。與此同時,全省19個少數民族鄉黨委積極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抓復產、春耕忙。

  寧德市各畲族鄉組織鄉幹部、有關企業負責人召開“幹部掛企業(項目),抗擊疫情促復工”培訓會和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培訓會。鄉幹部每日深入掛鉤企業和項目,科學指導返崗員工管理、防疫物資儲備及健康安全宣傳等工作,協調解決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針對企業行業類別、員工結構和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龍巖市兩個畲族鄉做好一企一檔,分行業、分領域指導企業開展復工復產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目前,上杭縣各民族鄉村復工復產的企業、商鋪達98%,其中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

  在永安市青水畲族鄉,農業服務中心成立了3支農業科技指導隊,在田間地頭,為村民進行科學施肥、灌溉、防倒春寒和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指導。農技人員還通過電話、微信、廣播等“雲指導”方式,在線答疑解惑。

  “各民族鄉主動對接掛鉤幫扶的沿海縣市和省直單位,積極爭取加大產業幫扶資金的扶持力度。同時,正抓緊申報建設項目,推進脫貧攻堅項目儘早開工復工。”省委統戰部有關負責人介紹。

  在八閩大地這個共同家園裡,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疫情面前,廣大少數民族幹部群眾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要求,積極響應當地黨委政府號召,立足工作崗位,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投身戰“疫”一線。

  2月19日,福安市溪尾鎮政府副鎮長、畲族幹部雷木成對重點疫區返鄉人員進行再排查梳理,因腦血管多處破裂、出血過多暈倒在地,最終救治無效去世。此前,有21年黨齡的他不分晝夜連續奮戰了20天,帶領鎮村幹部進村入戶排查摸底890戶3133人。

  少數民族企業顯擔當。福建省畲家企業商會發動全省各地會員企業、民族協會積極捐資捐物。截至目前,商會捐贈款物價值已超千萬元。其中,凱景集團捐款200萬元,宏東漁業股份有限公司捐款100萬元。

  接到新型冠狀病毒第一批治療藥物的目錄後,1月26日,福建畲醫畲藥協會會長單位福建南少林藥業有限公司就召集員工返崗,生產配置國藥準字號的苯扎溴銨溶液,免費提供相關單位、農村及社區用於環衛消殺。

  來閩務工經商就學的少數民族同胞也積極投入到戰“疫”中。“沒有國家,哪有我,雖然經濟能力還有限,但我想獻一份微薄的力量。”福建省新疆商會會員、在廈門創業的新疆伊犁特克斯縣的哈薩克族小夥子努爾冬·別勒克包勒說。福建省新疆商會牽頭籌集了捐款18700元,由努爾冬·別勒克包勒代表商會捐贈給廈門市紅十字會。

  2月14日,福州清真寺、甘肅省臨夏縣拉麵協會福州分會購買了價值2萬餘元的牛奶、方便麵、礦泉水、消毒液等物品,送往一線執勤民警、街道社區工作人員手中,並向鼓樓區紅十字會、福州市紅十字會累計捐款1.5萬元。

  在泉州、莆田、三明等地的西北少數民族群眾也向當地紅十字會和基層民警、社區志願者表達了愛心。

  福州大學“一袋一果”工作室,是一支以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為主體的大學生創業團隊,他們募集善款4680元購買了消毒酒精180瓶,捐給省紅十字會。

  ……

  在這場大戰大考中,我省少數民族同胞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以實際行動展示了飲水思源、樂於奉獻的精神風貌,生動詮釋了守望相助、手足相親的民族團結時代內涵,努力交上一份建設中華民族團結進步窗口的優秀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