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寫出了白夜行等大作,以往的境遇是這樣

東野圭吾尤其是在最近幾年,在中國大紅大紫,比如解憂雜貨店,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這都是他的作品,絕對不止這些,有人評價東野圭吾是推理小說界最深刻最暢銷,最有代表性的作家。

東野圭吾是一個典型的理工男,大學時候學的是機械專業,畢業之後進了一家還挺不錯的公司,專門組裝汽車的,也是一個高科技的公司,最開始他到一線工作,做汽車組裝工作,但是之後他發現這個工作特別的辛苦,每天要接觸各種石油,他覺得自己要是再這樣進行下去一定會變成殘疾。於是就跟領導說,我能不能換個工作呀?領導就把他調到了研發部門去,他在研發部門基本上就是每天寫寫文章,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利用,想讀一個函授教師,但是後來發現自己也不是當老師那塊料就算了,乾脆寫文章吧,於是他就跑到商店裡買了一沓稿紙,開始寫小說了。

他寫出了白夜行等大作,以往的境遇是這樣

當時他就只知道一條路,要當一個著名的作家,就一定要先拿一個大獎,拿了大獎之後就算出道了,前兩次都沒有得獎,第一次直接刷掉,第二次衝入決賽,第三次直接得了冠軍,自己都沒想到的第3本書居然得了江戶川亂步新人獎,那一年東野圭吾已經結婚了,除了他的妻子之外,他的領導和家人全都不知道得獎這回事,根本都不知道他寫書這回事兒。這件事確實一時間在他身邊也是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所有采訪的人也上門了,接著新書發佈會,然後就是記者見面會,最開始東野圭吾一點準備都沒有,記者採訪他的時候,他也覺得這件事其實輕輕鬆鬆就可以了,而且根本就沒做準備,穿著睡衣拍了幾張照片,最後上了封面。

故事,到這兒是不是挺無聊的,不就是一個暴發戶,是一個很努力的理工男得到了命運的垂青,最終得獎他成功了,而且那時候才二十幾歲。然而故事才剛剛開始,一個新人書一下子賣到了10萬本,這樣他就變成了一個炒作的焦點,然後東野圭吾是自視甚高,於是整個人就膨脹了,於是他就果斷的辭職了,他原來上班的這家公司雖然說周邊環境很優美,但畢竟是小地方啊我現在是名人了我要去東京,享受東京的生活。

他寫出了白夜行等大作,以往的境遇是這樣

東京的成本和房租那多高,可東野圭吾不在乎,如果每本書都可以賣到10萬本,何不去闖一闖呢,二十幾歲,雖然已經結婚了,但是我的人生也才剛剛開始啊,可是接下來劇情就開始反轉了,在東京剛紮下根,他就發現這成本也太高了,這些錢連一年都堅持不了,但我可以接著寫書。

他就像所有的少年成名一樣,不是一步一步積累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的,最開始呢,負責圖書的編輯還比較重視,覺得既然是個新人,咱們要提前準備好於是他找了一家很不錯的書店,跟書店老闆一起商量出來一個非常縝密的計劃,比如說假如那天沒有人來了,這事兒應該怎麼處理,於是他們就開始組織人去排隊,這裡面就有東野圭吾的同事,妻子家的親戚,就讓他們組織的這批人至少要排兩次隊,就是買完一本書之後站到隊尾去,你再排一次,一定不能冷場,這一次效果確實。到第2次籤售會的時候問題就來了,這一次大家都很大意,並沒有人提前組織,結果東野圭吾去了之後在那傻坐了半個小時。連個圍觀群眾都沒有啊,很多人只是向他看了一眼,覺得這誰也沒聽說過就走了,那書店老闆是多麼機靈的人啊,一看見沒人來就知道東野圭吾這人不行了,於是就把東野圭吾給轟走了,後來東野圭吾自己回去說,全程就一個小男孩過來了,當然他也不知道東野圭吾是誰。從此之後。將近20年再也沒組織過什麼新書發佈會了,其實這個發佈會已經暗示了東野圭吾接下來的命運了。

他在1992年的時候寫了一本書叫做雪地殺機,他自己說這本書純屬就是對付編輯的,但是沒辦法,這本書一旦上市之後有書評家看到,於是開始有書評家寫文章罵他,這個人實在是沒有底線,居然連這種小說都寫得出來,可見他這幾年都墮落成什麼樣了,那這個惡評肯定會影響他接下來評獎嗎?對他評價之路就一天不如一天,他的書銷量也越來越差,而且屋漏偏逢連夜雨啊,就在那幾年發生了日本歷史上著名的那個大泡沫崩潰事件,日本經濟一下子蕭條了20年那經濟蕭條,你想那書的銷量肯定受影響啊,大家都不買書了,很多出版社原來很堅強,但是也紛紛倒閉了,那原本還有幾家對東野圭吾比較感興趣的出版社呀。但是面對這麼大的經濟壓力,他們也有控制成本的呀,也不敢跟他深入合作了,再加上這幾年也有很多新人出現啊,那些人也像他當年那樣拿了大獎之後,也是各種接受媒體採訪,開新書發佈會。

他寫出了白夜行等大作,以往的境遇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