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在廣東建都的十個國家詳解

廣東省地處中國大陸最南部,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連廣西,南臨南海,珠江口東西兩側分別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島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廣東省山脈大多與地質構造的走向一致,以東北西南走向居多,山脈之間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佈,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廣東地理位置獨特,古代有十個國家在廣東建都,現在進行一一詳解。

古代在廣東建都的十個國家詳解


陽禺國:先秦古國,位於今粵北陽山、英德一帶,都城在今陽山縣之東,即青蓮峽頭一帶。

古代在廣東建都的十個國家詳解


驩兜國:先秦古國,距今約4000年前,位於廣東珠江三角洲水網地區。

縛婁國:縛婁國是春秋時期位於廣東境內的一個小國家,位於漢地的廣東東江流域內,管轄地域包括今惠州、博羅、東莞、深圳一帶,相傳為羅氏所建,公元前337年後消失。

南越國:南越國是秦末至西漢時期位於中國嶺南地區的一個政權,由秦南海郡尉趙佗建立,南越國全盛時疆域包括當今中國廣東、廣西、福建、海南、香港、澳門和越南等部分地區。公元前204年趙佗正式建立南越國,自號南越武王,國都定於番禺。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劉徹出兵10萬發動對南越國的戰爭,並於同年冬季滅亡南越國。從開國君主趙佗至亡國君主趙建德,一共歷經五任國王,享國九十三年。

古代在廣東建都的十個國家詳解


盧循義軍政權:公元399年,東晉末年盧循隨從孫恩發動天師道信徒起兵反晉,史稱孫恩盧循之亂。公元403年,盧循趁著桓玄作亂之際,攻佔廣州,盧循於是自稱平南將軍,自己主持廣州事務,設置百官,割據嶺南地區。公元410年,盧循乘劉裕北伐南燕之際,發兵進犯建康,連敗何無忌和劉毅的軍隊。但是劉裕北伐南燕凱旋迴師後,發兵征討,盧循兵敗自殺,廣州又回到東晉的懷抱中。

古代在廣東建都的十個國家詳解


南漢:南漢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政權之一,疆域位於現今天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地區。公元917年,清海、靖海兩軍節度使劉龑稱帝立國,國都廣州,國號初名大越,次年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南漢立國後,承襲唐朝典章制度,並大體沿用唐代官制。公元970年,北宋派潭州防禦使潘美率軍攻打南漢。公元971年,宋軍節節進逼,南漢劉鋹只好投降,南漢滅亡,歷四帝,54年。

古代在廣東建都的十個國家詳解


南宋流亡政權:公元1278年春,南宋流亡朝廷抵達雷州,定都雷州。後文天祥在海豐兵敗被俘,張世傑戰船沉沒,在蒙軍猛攻下,雷州又失守,南宋流亡小朝廷遷都崖山。蒙元將領漢人張弘範領軍緊追在後,對崖山發動總攻,宋軍無力戰鬥,全線潰敗,史稱崖門海戰。走投無路的南宋終於在1279年3月19日,隨著趙昺隨陸秀夫及趙宋皇族八百餘人集體跳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至此南宋徹底滅亡。四十多年與蒙古的抗衡以失敗告終。

古代在廣東建都的十個國家詳解


永曆大明:公元1646年南明隆武帝被害,桂王朱由榔於廣東肇慶即皇帝位,次年改為永曆元年。後清軍攻陷南贛,永曆帝朱由榔在清軍的進攻下逃往廣西。這種行為無異於放棄廣東,導致永曆朝廷在廣東人心盡失。

古代在廣東建都的十個國家詳解


尚之信割據政權:公元1676年,尚之信在廣州危急之下發動兵變圍困其父尚可喜的府邸,炮擊清兵大營,接管了平南王的權利。與吳三桂一同叛清。但是尚之信據守廣東,擁兵自重,對清廷和吳三桂均持觀望態勢。公元1680年,吳世璠敗局已定,清廷得以騰出手來解決尚之信,不久尚之信被秘密壓赴京師賜死。

古代在廣東建都的十個國家詳解


國民政府:袁世凱死後,軍閥割據,南方各省逐漸脫離北洋政府。1918年7月,雲南和兩廣人士退出國會,在廣 州成立了廣州軍政府,形成南北對峙。孫中山逝世後,為了統一全國,於1925年7月1日在廣州正式成立國民政府。國民政府取消各地方部隊名稱,統一稱作國民革命軍,策劃北伐。

古代在廣東建都的十個國家詳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