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福特級航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核動力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超11萬噸,電磁彈射,艦載機可達75架。

樣一艘航空母艦,造價高達150億美元,約合1000億人民幣。

而福特級航空母艦,來自一個叫做紐波特紐斯的造船廠。

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除了造航空母艦,還造核潛艇,美國海面戰略性的戰艦大多出自這裡。

而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屬於亨廷頓英戈爾斯工業公司的資產。

亨廷頓英戈爾斯工業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航空母艦、核潛艇、驅逐艦、兩棲攻擊艦,都是亨廷頓英戈爾斯工業公司的關鍵產品;

1、亨廷頓英戈爾斯工業公司


亨廷頓英戈爾斯工業公司(HII)是諾斯羅普·格魯曼的子公司,總部位於弗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全職員工有4萬人,是全球最大的軍艦廠商。

亨廷頓英戈爾斯工業公司也是美國一家上市公司,代碼:HII;

公司的主要產品有: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聖安東尼亞級兩棲登陸艦、LHA型兩棲攻擊艦、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福特級航空母艦等等。

在美國軍艦生產上,亨廷頓英戈爾斯工業公司具有絕對的優勢。

我們來看公司關於競爭優勢的介紹:

We believe we are well-positioned in our markets. Because we are the only company currently capable of building, refueling, and inactivating the U.S. Navy's nuclear-powered aircraft carriers, we believe we are in a strong competitive position to be awarded each contract to perform such activities.

我們可以看到,公司在軍艦建造市場上具有很強優勢,因為公司是美國唯一一家能夠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公司。.

另外,作為軍事工業公司,基本上主要客戶都是來至於政府。

Our revenues are primarily derived from the U.S. Government.

在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的88%來至於美國政府,主要是來至於美國海軍。

2、兩大部門


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 Inc is America’s largest military shipbuilding company and a provider of professional services to partners in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We conduct most of our business with the U.S. Government, primarily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DoD").

亨廷頓英戈爾斯工業公司是美國最大的軍用船隻製造公司。公司的產品大多是銷售給美國政府,尤其是美國國防部。

公司由兩大部門組成:

Ingalls includes our non-nuclear ship design, construction, repair, and maintenance businesses.

1、英格爾斯部門,主要是設計、建造、修復和維護非核動力船隻,最重要的是兩棲攻擊艦。

Newport News includes all of our nuclear ship design, construction, overhaul, refueling, and repair and maintenance businesses.

2、紐波特紐斯造船廠,主要是設計建造核動力船隻,如尼米茲級和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以及建造核潛艇。

在2018年,英格爾斯分部的營業收入為26.07億美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31.89%;

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的營業收入為47.22億美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57.75%,所以說造核動力航母和造核潛艇是公司最為重要的收入來源。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For the year ended December 31, 2018, our aircraft carrier programs accounted for approximately 32% of our consolidated revenue.

2018年公司的營業收入是81.76億美元,其中收入最大的是航空母艦。航空母艦的營業收入是26.05億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32%。

其次是潛艇,主要是核潛艇,2018年公司的潛艇業務收入達到14.76億美元,佔到公司營業收入的18.1%。

另外,2018年,公司兩棲登陸艦的收入為13.48億美元,佔到公司營業收入的16.48%。

以上都是公司收的主打產品;

As of December 31, 2018 and 2017, our total backlog was approximately $23 billion and $21 billion, respectively. We expect approximately 30% of backlog at December 31, 2018, to be converted into sales in 2019.

還有,在2018年,公司積累的訂單大概在210億美元到230億美元之間,預計有30%會轉變為公司2019年的收入,如果按照210億的30%,那也有63億美元。而2018年公司的營業收入是81.76億元,通過積壓訂單帶來的預期收入也佔到2018年公司收入的77%。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2018年,公司營業總收入為81.76億美元,其中英格爾斯分部的營業收入為26.07億美元,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的營業收入為47.22億美元,這兩大部門的營業收入合計73.29億美元,佔到公司營業收入的89.6%。

因此英格爾斯分部和紐波特紐斯造船廠是公司的兩大核心部門。

3、英格爾斯分部

我們首先來看英格爾斯部門;

Our Ingalls segment is located in Pascagoula, Mississippi on 800 acres along the Pascagoula River.

英格爾斯分部位於密西西比州帕斯卡古拉市。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Through our Ingalls segment, we design and construct non-nuclear ships for the U.S. Navy and U.S. Coast Guard, including amphibious assault ships, expeditionary warfare ships, surface combatants, and national security cutters ("NSC").

英格爾斯分部主要是為美國海軍設計和建造非核動力艦船,包括兩棲攻擊艦,海岸防衛艦船和水面艦艇。

We are the sole builder of amphibious assault ships and one of two builders of surface combatants for the U.S. Navy.

公司是美國海軍建造兩棲攻擊艦的企業之一,不過不是很多家中的一個,而是兩家企業中的一個,優勢自然不用說了。

2018年,英格爾斯分部營業收入達到26.07億美元,約合199億人民幣;佔公司營業收入的31.89%。

Product sales at our Ingalls segment increased $182 million in 2018, primarily as a result of higher volumes in amphibious assault ships, partially offset by lower volumes in the Legend class NSC program.

英格爾斯部門2018年產品銷售收入為23.9億美元,增長1.82億美元,收入增加主要是來至於大型兩棲攻擊艦。而該部門的營業收入為26.07億美元,產品銷售收入佔比88.6%。

Service revenues at our Ingalls segment increased $3 million in 2018, as a result of higher volumes in amphibious assault ships services, partially offset by lower volumes in surface combatants services.

2018年,英格爾斯分部的服務收入為2.15億美元,服務收入增加3百萬美元,主要來至於對大型兩棲攻擊艦艇的服務,部分來至於對小型水面戰船的服務。服務收入佔部門營業收入的8.3%,佔比明顯很小。

因此英格爾斯分部主要收入來源還是兩棲攻擊艦和水面防衛艦船的收入。

4兩棲攻擊艦

由於英格爾斯分部的主要業務是建造兩棲攻擊艦,所以有必要來了解一下相關產品是什麼;

Amphibious Assault Ships

The LHA is a key component of the U.S. Navy-Marine Corps requirement for 11 Expeditionary Strike Groups/Amphibious Readiness Groups, and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LHAs are core to our Ingalls operations.

英格爾斯分部的核心是設計、建造LHA(直升機登陸攻擊艦),LHA是美國海軍重要組成部分。

In 2007, we were awarded the construction contract for USS America (LHA 6), the first in a new class of enhanced amphibious assault ships designed from the keel up to be an aviation optimized Marine assault platform. We are currently constructing Tripoli (LHA 7), scheduled for delivery in 2019, and Bougainville (LHA 8).

2007年,公司獲得了LHA6的建造合同,現在正在建造LHA7和LHA8。

LHA兩棲攻擊艦


LHA(Landing Helicopter Assault),意為直升機登陸攻擊艦,俗稱攻擊型直升機航母,通常也稱之為全能登陸艦,就是我們經常講的兩棲攻擊艦。

攻擊型直升機航母相當於登陸艦和航空母艦的結合體。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從兩棲攻擊艦的外形來看,其實挺像航母的,例如戰機也可以從兩棲攻擊艦上起飛,比如說直升機、海瑤式垂直起飛的戰鬥機,那怎麼來區分兩棲攻擊艦和航空母艦?

1、航母有斜角甲板,但是兩棲攻擊艦沒有;

2、通常航母上的飛機是彈射起飛的戰鬥機,而兩棲攻擊艦上起飛的飛機或者是直升機,或者是垂直起降類的戰鬥機,例如海瑤式戰鬥機,或者美國最新第五代戰機F-35B;總之就是垂直起飛,不像航母,要在甲板上滑行一段距離。

3、仔細對比兩棲攻擊艦和航母的外形,你會發現航母的下面很瘦,而兩棲攻擊艦下面很大,有個大貨倉,能夠裝很多東西,像挺著個大肚子。那為什麼航母不也挺著個大肚子?這樣多裝點戰鬥機啊!

因為如果挺著個大肚子,會增加海水阻力,限制航速;

例如航母航速可以達到35節,而LHA-6航速為22.3節;不過兩棲攻擊因為挺著個大肚子,能裝的東西挺多的。

例如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LHA-1,滿載排水量為3.8萬噸,這已經趕得上一艘中型航空母艦了。

塔拉瓦長254.2米,寬40.2米。可以同時運載2000人,也就是1個海軍陸戰隊加強營,20架重型直升機或30架中型直升機、多艘登陸艇、約40輛水陸兩棲坦克和裝甲運兵車,還可起降“海鷂”垂直起降戰鬥機。

現在,英格爾斯分部生產的LHA-6將要要取代“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

LHA-6長281米,寬35米,排水量達5萬噸。最大航速為22.3節;

對於5萬噸的排水量,已經完全趕得上一艘中型航空母艦了。

LHA-6無論是長度還是寬度都超過了LHA-1;

LHA-6可搭載登陸艇、F-35B、V-22“魚鷹”,以及各種型號的直升機。

5、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我們在看航空母艦視頻的時候,會發現航母往往會以群的方式出現,也就是航母戰鬥群。

通常一艘航空母艦在執行任務的時候,周邊還有很多艦艇護航。

原因是航母是作為飛機的起降平臺,是海上的移動機場。但是本身的防護能力卻很弱,如果遭到攻擊,那相當容易被擊沉,而且一旦被擊沉,天上的戰鬥機就像沒有了巢的鳥。怎麼辦?

這就需要護航!

誰來執行護航任務?

就是驅逐艦。

現代驅逐艦裝備有防空、反潛、對海等多種武器,既能擔任進攻任務,又能承擔作戰編隊的防空、反潛護衛任務,還可在登陸作戰中擔任支援兵力,擔任巡邏、警戒、偵察、海上封鎖和海上救援任務以及提供無人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

現代驅逐艦主要職責以護航為核心。

通常一支航空母艦戰鬥群在出發的時候,前面水底首先是一艘潛艇開道;

如果潛艇在前面發現危險情況,例如發現敵方潛艇,對航母構成威脅,首先是對敵方潛艇發起攻擊。另外向航母發送信息,航母收到信息後,立刻派出飛機,轟炸敵方潛艇。

另外,航母上還有預警機,可以在空中執行警戒任務,不讓敵人靠近航母,一旦發現敵機,立刻向航母發送信息,然後航母艦載機馬上起飛迎戰,並且預警機還可以發送各種信息給戰鬥機,指揮戰鬥。

如果敵方軍艦靠近航母,預警機與潛艇也可以提前發現,即使近戰,驅逐艦可以迎敵,保護航母;

總之,對航母,就是各種保護;

Surface Combatants

We are a design agent for, and one of only two companies that constructs, the Arleigh Burke class (DDG 51) guided missile destroyers, a class of surface combatant.

英格爾斯分部是建造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兩家公司之一,注意是兩家公司之一;

而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是美國海軍主力,是世界上最新銳,最先進,戰鬥力最為全面的驅逐艦,也是世界上建造數量最多的現役驅逐艦。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伯克級驅逐艦是第一艘採用隱身設計的美國軍艦。

伯克級的上層結構向內傾斜收縮以降低RCS(雷達散射截面),艦體一些的垂直表面塗有雷達吸收塗料。

We have delivered 30 Arleigh Burke class (DDG 51) destroyers to the U.S. Navy, including Ralph Johnson (DDG 114) in 2017 and USS John Finn (DDG 113) in 2016.

In September 2018, we were awarded a multi-year contract totaling $5.1 billion for construction of six additional Arleigh Burke class (DDG 51) destroyers.

公司已經交付了30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截止2018年9月,公司已經獲得了總計51億美元建設6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合同。

6、紐波特紐斯

前面講的都是常規動力軍艦,接下來的主題就是核動力了;

而造核動力軍艦的就是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的紐波特紐斯;

Newport News

Our Newport News shipyard is located on approximately 550 acres near the mouth of the James River, which adjoins the Chesapeake Bay.

紐波特紐斯位於詹姆斯河附近。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The core business of our Newport News segment is designing and constructing nuclear-powered ships, such as aircraft carriers and submarines, and the refueling and overhaul and the inactivation of such ships.

紐波特紐斯造船廠是公司的核心商業部門,主要是設計和建造核動力艦艇,重點是核動力航空母艦和核潛艇;

福特級航空母艦是最新的航空母艦,也是美國第三代核動力航空母艦;

公司生產製造的福特級航空母艦代表著當今世界航母製造最先進的水平,例如首先採用了電磁彈射,這在其他國家還是達不到的,而福特級航空母艦在美國又被視為“未來級”,各種科幻;

Newport News has designed and built more than 30 aircraft carriers for the U.S. Navy since 1933, including all ten Nimitz class (CVN 68) aircraft carriers currently in active service, as well as the first ship of the next generation Gerald R. Ford class (CVN 78) aircraft carriers.

1993年至今,紐波特紐斯已經設計建造了超過30艘航空母艦,包括10艘在役尼米茲級航母。

如果你關心美國的航母歷史,你會發現,大多是航母均出至於紐波特紐斯;

We delivered the U.S. Navy's newest carrier, USS Gerald R. Ford (CVN 78), in 2017. Beginning in 2009, we received contract awards totaling $7.6 billion for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detai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econd Gerald R. Ford class (CVN 78) aircraft carrier, John F. Kennedy (CVN 79).

在2017年,公司已經交付了第一艘福特級航母。

從2009年開始,公司接到建設第二艘福特級航母的合同,合同金額是76億美元。

2018年,紐波特紐斯的營業收入為47.22億美元,約合321億人民幣。佔到公司營業收入的57.75%,該部門公司的收入超過了公司收入的一半。

Newport News product sales increased $284 million in 2018,primarily as a result of higher volumes in aircraft carriers, partially offset by lower volumes in submarines.

2018年,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的產品銷售收入為35.59億美元,產品銷售收入增加了2.84億美元,主要來至於大型航空母艦,部分來至於小型潛艇。而該部門的營業收入為47.22億美元,產品銷售收入佔到該部門營業收入的75.37%。

紐波特紐斯造船廠主要是造核動力航空母艦和核潛艇,因此航空母艦和和核潛艇是公司非常重要的業務收入。

Service revenues at our Newport News segment increased $269 million in 2018, primarily as a result of higher volumes in naval nuclear support services and submarines services.

紐波特紐斯造船廠2018年服務收入為11.56億元,增加了2.69億元,增加額度較大,主要來至於對大型海軍核服務支持和對潛艇的服務。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的服務收入佔到該部門收入的24.5%,比例比英格爾斯分部要高得多。

不過總體而言,公司的服務收入佔比要小得多。

7、航空母艦

第一代、蘭利號

美國海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是——蘭利號;

1913年,AC-3“木星”號運煤船經過改裝之後,鋪上木質甲板,成了美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取名為蘭利號。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改裝成的蘭利號航空母艦甲板長165.3米,寬19.8米,最大載機量56架,航速15節。

1942年2月27日,蘭利號白天駛進爪哇港被日機發現,遭到9架日軍飛機攻擊,之後自毀沉沒,這是美軍第一艘航空母艦,也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損失的第一艘航母。

蘭利號航母的建造單位是馬爾島海軍造船廠,改裝單位是諾福克海軍造船廠。

此時,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還沒有出場,畢竟是改裝的,而紐波特紐斯是專業造航母的。

第二代、列剋星敦級

繼蘭利號之後,美國第二批次建造的航母是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

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由列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改裝而來;

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共兩艘,分別是首艦CV-2“列剋星敦”號和次艦CV-3“薩拉託加”號。

“列剋星敦”號1927年服役,後來在珊瑚海海戰中被日軍艦載魚雷機攻擊而爆沉。

薩拉託加”號也是1927年服役,1946年被用作核彈爆炸試驗而沉沒。

實際上,美國海軍第一艘以航母為目地而設計並建造的是遊騎兵號,也是從這艘航母開始,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出場了。

遊騎兵號航空母艦正是由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建造。

紐波特紐斯出場之後,以後各型航空母艦基本上都是出至於這裡;

1931年,遊騎兵號航空母艦開工;

1933年,遊騎兵號航空母艦下水;

1944年,遊騎兵號航空母艦轉為訓練航空母艦;

二戰結束後退役;

1947年拆解。

列剋星敦與遊騎兵為同一級;

第三代、約克城級


美國第三款航空母艦是約克城級航空母艦;這一代航空母艦建造的數量也不多,3艘,因為這一代航母是在二戰爆發之前開始建造。如果是在二戰爆發期間建造,那情況就不一樣了,至於二戰,那就是第四代航母的事了。

約克城級航母的三艘分別是“約克城”號、“企業”和“大黃蜂”號;

約克城級航母建造單位也是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建造時間是在1930年。

“約克城”號和“企業”號在二戰爆發前服役;

3號艦“大黃蜂”則在裁軍條約失效後趕工建造,趕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服役。

“約克城”號和“大黃蜂”號均戰損沉沒;“企業”號在戰後封存多年,最終拆解。

第四代、埃塞克斯級


第三代航母處於二戰前,而第四代航母就進入到了二戰。

1939年,以約克城級為藍本設計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標準排水量為2.7萬噸,屬於小型航母;

建造單位還是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這一款航空母艦建造的數量特別多,一共建造了24艘,因為該艦生逢亂世;

1941年,美國偷襲珍珠港,美國隨後參戰,航母建造速度大大提升。

第五代、中途島級

二戰後第一代常規動力


在二戰末期,美國開始建造第五代航母,不過很快二戰結束,所以這一代航母數量也不多,僅三艘。

1943年,中途島級航空母艦首艦“中途島”號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開工;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1945年,中途島號下水,排水量4.5萬噸,已經達到中型航母級別;

中途島級航空母艦是美國海軍航母中的“三朝元老”,由於服役時二戰已結束,因此也常常稱其為美國二戰後的第一代常規動力航母,和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和小鷹級航空母艦一起構成了美國戰後的三代常規動力航母;

中途島號儘管沒有參加二戰,但卻作為主力參加了朝鮮戰爭、中東危機以及海灣戰爭。

中途島號共建造服役了三艘,已全部退役;

6、福萊斯特級

二戰後第二代常規動力


二戰末期,美國發明瞭原子彈;

兩顆原子彈逼得了日本投降,這讓美國看到了核威懾的力量。

於是,美國希望能夠建造重型航空母艦,能夠讓搭載核彈的飛機從航母上起飛。

1947年美國空軍構想建造名為“美國”號超級航母,不過這級航空母艦最終沒有叫“美國”號,而是叫福萊斯特號;

原本計劃“美國”號主要搭載艦載核武轟炸機,作戰半徑2000海里,能攜帶一枚5噸重核武器。

海軍計劃建造八艘美國級,每艘造價粗估需要1.9億美元,再加上預定搭配的艦隊規模,整支戰略打擊艦隊總價會是12.65億美元。

1948年,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批准了美國級的建造計劃。

但是這時候,時任美國第一任國防部長,詹姆斯·福萊斯特因個人健康惡化而在1949年3月28日辭職,繼任者是路易斯·強森;

路易斯·強森是站在空軍的立場,因此自然更多會為空軍著想;

然而,二戰結束後再也不需要這麼大規模的軍隊,也不需要養大規模的艦隊;

於是,政府開始大規模縮減軍費。各軍種的爭奪軍費十分激烈,美國陸軍同空軍站在同一陣線,強烈反對超級航母,畢竟航母太耗錢了。

1949年,“美國”號在紐波特紐斯船廠安放龍骨,路易斯·強森在沒有通知海軍首長與國會的前提下,下令取消建造。

海軍部長約翰·蘇利文憤怒辭職以示抗議,而詹姆斯·福萊斯特則在5月22日自殺。

1949年到1951年,美國海軍的各項預算遭到大砍,8艘在役的埃塞克斯級航母被縮減到4艘,10艘賽班級護航航母被大減為2艘。

問題的轉折主要是在朝鮮戰爭;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

此時,美國僅有15艘航母在役,明顯不夠用;

於是,開始規劃建造新型航母。

1950年,原本在海軍擬定的新年度財政預算草案中新型大型航母的優先順序被排在第23位;

10月28日提出的修訂版1952財年計劃,新型大型航母計劃被提高到第8順位。

從1952財年開始,計劃每年建造一艘航母,為紀念詹姆斯·福萊斯特,美國海軍將首艦命名為“Forrsetal (福萊斯特)”號。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是首批為配合裝備噴氣式飛機而專門設計建造的航母。

建造地點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1952年,福萊斯特級首艦CVA-59“福萊斯特”號動工建造。

“福萊斯特”號航母的建造動用了超過1.6萬名工程師、繪圖員和工匠。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長度超過300米,滿載排水量近8萬噸,已經是大型航空母艦。可搭載海軍飛機約70架,最多攜載約80架。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首次採用蒸汽彈射器,斜角甲板,形成了美國當今航母的基本模式。後來,美國海軍還以福萊斯特級航母為基礎,改進建造了小鷹級航空母艦。

很多人會奇怪,為什麼航母跑道是斜著的?為了好看嗎?

答案是為了在有限長度上實現同時起降!

航母上其實有兩條跑道,並且是斜著的,這樣方便在航母長度有限的情況下, 能夠同時實現飛機起飛和回收。

福萊斯特級航母採用了蒸汽彈射,時至今日,大部分國家均不能實現蒸汽彈射。而美國在1954年就實現了。

什麼是蒸汽彈射?

大體說來就是由於航母起飛甲板較短,為了能夠讓飛機在很短距離上達到起飛速度,於是在飛機起飛的時候,對飛機施加一股拉力,用一股力拖著飛機向前走,使得飛機儘快達到起飛速度,而這把力就是彈射。

蒸汽彈射是利用蒸汽產生的拉力,帶動飛機加速向前。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參加過越南戰爭,古巴導彈危機,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爆發“六天戰爭”,1983年對尼加拉瓜的封鎖 ,入侵格林納達作戰;參與過美利衝突。

1990年8月,福萊斯特級四艘航母全部出動,參加海灣戰爭。

2010年,“福萊斯特”號來到費城,與其他閒置艦船一起等待被出售、捐獻或沉入海底作為人工礁。

2013年10月23日,美國全明星金屬公司10月22日以1美分買下了“福萊斯特”號,當作廢料回收處理。2013年年底前,“福萊斯特”號從位於費城的海軍船廠被拖到全明星金屬公司在得克薩斯州的廠區。

第七代、小鷹級

二戰後第三代常規動力


美國最後一個常規統動力航空母艦型號就是小鷹級航空母艦,這級航空母艦一共建造了四艘。

除了“星座”號由布魯克林造船廠建造,其他三艘均由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建造。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首艦“小鷹”,然後依次為“星座”號、“美國”號、“肯尼迪”號。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1967年“肯尼迪”號下水,肯尼迪女兒參加了命名儀式並剪,“肯尼迪”號是小鷹級的最後一艘,也被認為是小鷹級的改進型,同時也是美國建造的最後一艘常規動力航母;

“肯尼迪”號原本計劃採用核動力,最後因經費不足而改為常規燃燒重油作為動力來源。

小鷹級航母滿載排水量超過8萬噸,航速30到32節,每艘造價約2.5-2.8億美元。

20世紀80年代末,對小鷹級航母進行改裝,而單艦改裝費高達9.4億美元,是他造價的3.6倍。不過,改裝後航母的服役期可由30年延長至45年。畢竟核動力航空母艦貴,對小鷹級進行改裝還是划算的。

小鷹級航空母艦裝備各型艦載機最多可達82架;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1965年11月26日到1966年5月14日,“小鷹”號到越南參戰,其間它的飛機共出動1萬多架次,投下1.07萬噸炸彈,因艦載機摧毀了多處重要的北越軍事目標而獲得海軍集體嘉獎。

1999年3月2日,“小鷹”號和第5艦載機聯隊受命前往波斯灣,支援伊拉克南部禁飛區內的部隊,執行空中巡邏任務。第5艦載機聯隊在116天內出動了8800架次,包括1300架次戰鬥任務,投放了超過20噸的軍用物資。

1991年1月16日,“肯尼迪”號投入海灣戰爭,整個海灣戰爭期間共向伊拉克的軍事目標發起114次攻擊,出動飛機2895架次,飛行11263小時,投入1587噸炸彈。

第八代、企業號

第一代核動力航母


繼小鷹級之後,美國開始進入到了核動力航空母艦時代;

二戰結束後,美國淘汰一批艦齡長、噸位小、性能差的航母,封存或報廢大部分戰列艦;

另外,著手設計和建造一批載機多、性能好、適應現代海戰需要的超大型航母。

在1950年,經美國“核潛艇之父”里科弗多方遊說,美海軍作戰部長福雷斯特·謝爾曼認為美國不僅需要核潛艇,還需要“探討“建造一艘具有核動力裝置的大型航空母艦的可能性。

1952年,美國完成了航空母艦核反應堆的選型研究。

1954年,美國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正式服役的消息轟動全球。

既然核反應堆能夠放在潛艇上,自然也能放到航空母艦上;

1956年,美國海軍正式發文,開始核動力航母的初步設計。

1958財年,美國批准了企業號航空母艦的建造,預算造價4.5億美元,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開工。

企業號成為美國第一代核動力航空母艦,也是這一代中唯一的一艘;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1960年,企業號航空母艦下水交付。

企業號

長:342.3米;

寬:40.8米;

滿載排水量:9.4萬噸;

航速:33到35節;

可搭載各型飛機:84架;

8具核反應堆。

企業號由900名工程師和設計師製作建造草圖,設計草稿圖有386.24萬米,比從邁阿密到洛杉磯還要遠。

企業號由6.1萬噸鋼鐵鑄成,鋼材用量比帝國大廈還多;370公里的管線,1700噸焊條,這些材料由超過800家公司提供。

1965年,企業號參加越戰;

在越戰中,從企業號上起飛的戰機參與了對北越全面轟炸。

1965年12月3日,企業號還創下了單日出動165架次飛機的紀錄,創造了戰史上的航母紀錄,核動力航空母艦就是不一樣;

2012年12月1日,在美國弗吉尼亞州,企業號航母盛裝滿旗,在經歷了51年的服役生涯後,美國海軍在其機庫舉行了退役儀式,數千名曾在企業號上服役的水手、老兵、造船廠工人及其家屬出席了當天的退役儀式。

企業號一共航行了超過100萬海里,可以繞地球40圈。

“企業”號由於造價過於昂貴,美國海軍並未繼續建造後續艦,而是在同一時期繼續建造成本較低的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其造價只相當於“企業”號的一半多一點。

因此,美國第一代核動力航空母艦,其實只有一艘;

第九代、尼米茲級

第二代核動力航母


有了第一代核動力航母建造成功的經驗,接下來即將迎來第二代核動力航空母艦;

美國第二代核動力航空母艦為尼米茲級航母;

第一代核動力航空母艦才有一艘企業號,但是尼米茲級卻建了十艘,可以說是美國海軍的主力;

同樣,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還是由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建造。

其實很容易理解,紐波特紐斯是專業造航母的,訂單自然給到他了;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1966年,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准許美國海軍保有15艘航空母艦;美國海軍終於可以建造第二代的核動力航空母艦了,

1967年尼米茲級的首艦-尼米茲號開始建造。

尼米茲號服役後,取代企業號成為全世界現役排水量最大的軍艦。

尼米茲級使用兩具功率各13萬馬力的A-4W反應堆,總功率26萬馬力,低於企業號和小鷹級的28萬馬力。

另外,尼米茲級航母比企業號稍寬,導致阻力增加,使得尼米茲級的最高航速降至30到31節,而企業號的航速可達到35節。

尼米茲級航母的航速甚至比不上傳統動力的小鷹級和福萊斯特級,小鷹級和福萊斯特級航母的航速可達33節。

尼米茲級航母成為二戰以後美國海軍最慢的航空母艦;

但是,由於反應堆數量大幅減少,尼米茲級有更多空間來搭載航空燃油與彈藥,例如航空彈藥攜帶量從企業號的1800噸大增至2970噸;

尼米茲級的整體航空相關容量為1.5萬噸,比企業號增加將近50%,比小鷹級增加將近80%,這麼大的提升,犧牲點航速是值得的。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尼米茲級能在開戰首日上半天出動120架次,在開戰前四天保持每日230架次的出勤率;相當於許多中小國家空軍每日能出動的架次。

1980年裡根上臺,為了達成其提出的“海軍艦艇600艘”的目標,在其任內大舉建造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在1982年一舉訂購二艘(CVN-72、73)。

1989年,林肯號服役,滿載排水量增至10.2萬噸,成為全世界第一艘排水量突破10萬噸大關的航空母艦。

冷戰結束後,美國的國防預算遭到刪減,尼米茲級的建造工作也隨之放緩。

在1994財年,美國訂購CVN-76,1998才年又訂購CVN-77,成為最後兩艘尼米茲級。

沙漠之盾行動

1998年,尼米茲號與企業號參與對伊拉克進行的“沙漠之狐”行動,作為伊拉克拒絕接受聯合國檢查核生物武器銷燬進度的懲罰;

行動期間,兩艘航空母艦對伊拉克進行大規模空襲。

從12月16日夜間到12月20日,美國海軍總共出動超過三百架次的攻擊機,投擲超過330噸彈藥在伊拉克,併發射了超過300枚戰斧巡航導彈。

在1990年8月2日,薩達姆下令,30萬伊軍,在350輛T-72坦克的開道下,衝向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伊軍僅用10個小時就佔領了科威特全境。

美國總統布什隨後便啟動“沙漠之盾”,在波斯灣集結強大的兵力;

1991年1月15日,有30多個國家答應出兵參戰,再加上海灣地區的6個國家,共有40多個國家部隊聚集在海灣地區,總兵力達70萬人;裝備飛機3510架,坦克2900輛,裝甲車2200輛,艦艇400艘。

在多國部隊中,美軍總兵力為52.7萬人,其中陸軍29.5萬,海軍陸戰隊9.4萬,海軍8.2萬,空軍5.6萬。部署坦克2200輛,裝甲車2000餘輛,飛機2800架。

部署在地中海的尼米茲級艾森豪威爾號航母迅速出發,8月8日完成對伊拉克北面的部署。

1990年11月8日,布什總統宣佈向波斯灣增派包括三艘航空母艦,包括尼米茲級羅斯福號、福萊斯特級的遊騎兵號以及小鷹級的美利堅號。

1991年1月17日,收復科威特的沙漠風暴行動打響,此時美國海軍在波斯灣地區總共有六個航空母艦戰鬥群,部署在波斯灣的有中途島級的中途島號、遊騎兵號以及尼米茲級航母羅斯福號,部署在紅海的有福萊斯特級的薩拉託加號以及小鷹級的美利堅號和肯尼迪號。

在“沙漠風暴”戰役期間,羅斯福號平均每天派出超過150架次的飛機,在一個多月的空襲中擊毀或重創伊拉克數十個目標,本身最後沒有一架飛機戰損。

911恐怖襲擊

2001年,911恐怖襲擊發生之後,羅斯福號在9月19日隨即奉命前往阿富汗,展開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持久自由行動,任務期間平均每日出動60~80架次,並創下連續5個月沒有在任何軍港下錨、在海上持續航行作業153天的紀錄。

這就是核動力航母的優勢;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第九代、福特級航母

第三代核動力航母


尼米茲級航母之後,進入到了第三代核動力航空母艦;

美國第三代核動力航空母艦是目前最先進的航空母艦,就是福特級航空母艦,號稱未來航母計劃;

這一代航空母艦的出發點是希望能夠站在“未來”的高度設計、建造,希望能夠牢牢站在航母金字塔的頂端,因此科幻感十足,創新部分也不少;

同樣,對於這種重量級的航母,還是造航母專業戶紐波特紐斯拿到了訂單。

在第一艘“福特”號正式定名之前,本級航空母艦原本被稱為CVN 21未來航母計劃。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1975年,美國海軍展開未來航空母艦的概念方案,稱為CVNX。

1996年美國海軍開始正式研究CVNX項目,確定新一代航母仍是一種以核動力為推進系統的大甲板彈射航母,滿載排水量為10萬噸級,艦載機聯隊擴展到75架,具備更加強大的出動能力。

這就是後來的福特級航母。

2005年8月11日CVNX航母開工建造,建造地點紐波特紐斯;

2007年,美國官方將福特級航母首艦CVN-78正式命名為“傑拉爾德·R·福特”號;

首艦“福特”號的研發與建造總經費共將耗資137億美元;

前三艘CVN-21預計耗資360億美元,其中約317億美元為建造經費,約43億美元是研發經費,成為美國海軍有史以來造價最昂貴的艦艇 。

福特級的二號艦原訂於2012年開始建造;

在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奧巴馬政府決議將二號艦的建造工作延至2013年才展開。

2011年,美國官方將福特級航母的第二艘CVN-79正式命名為“小約翰·肯尼迪”號;

2013年福特號正式下水;

2017年福特號服役;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福特號是全世界最大的航空母艦。

福特級航母計劃在2058年之前建造10艘,取代尼米茲級成為美國海軍艦隊的新骨幹。

福特級航空母艦全面網絡化與電腦化,因此航空母艦操作人員將從尼米茲級的3190人減至2000人左右;

在福特級航母上採用新研發的電磁彈射器EMALS。

以前航母都是蒸汽彈射,蒸汽彈射器需要較大空間,且常出現故障。

電磁彈射原理是載流導線在磁場中受力,利用磁通量巨大的瞬間變化而產生的感應電磁斥力,將飛機彈射升空。

在動力方面,福特級配備兩具A1B反應堆,功率較尼米茲級增加25%以上,供電能力高達20萬千瓦,幾乎是尼米茲級的三倍。

此外A1B反應堆的堆芯使用壽命長達50年,可以使福特級在服役期間的大部分時間都保持正常的動力功率,不需要回到船塢更換堆芯。

另外,福特級採用先進飛機回收系統AARS來取代傳統式的攔阻索。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we received awards in 2019 valued at $15.2 billion for detai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Gerald R. Ford class (CVN 78) aircraft carriers Enterprise (CVN 80) and CVN 81 (unnamed).

8、核潛艇


紐波特紐斯主要是建造核動力艦船,而核動力艦船除了航空母艦,另外一大塊就是核動力潛艇了。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Nuclear-Powered Submarines

We are one of only two compan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apable of designing and building nuclear-powered submarines for the U.S. Navy.

亨廷頓英戈爾斯工業公司是美國唯一能夠建造核潛艇的兩家公司之一。

第一代 鸚鵡螺號


美國第一代核潛艇是鸚鵡螺號;

鸚鵡螺號核潛艇是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也是第一艘從水下穿越北極的潛艇。

鸚鵡螺號核潛艇的命名是為了紀念儒勒·凡爾納小說《海底兩萬裡》中的鸚鵡螺號潛艇;

二戰期間,物理學家菲力普·艾貝爾森提出了用核能作為船隻動力的觀念。

1951年,美國海軍部正式公佈新建造的核潛艇編號為SSN-571,並命名為鸚鵡螺號。

鸚鵡螺號核潛艇於1952年在美國通用電船公司開工建造;

1953年,美國第二艘核潛艇“海狼”號也在通用電船分公司開工建造。

1954年,鸚鵡螺號核潛艇下水,9月30日服役;

鸚鵡螺號核潛艇長98.7米,重2800噸,排水量4千噸,平均航速為20節,最大航速23節,最大潛深150-213米;

從理論上講 鸚鵡螺號可以以最大航速在水下連續航行50天、航程3萬海里而無需添加任何燃料。

鸚鵡螺號共攜帶24枚魚雷。

鸚鵡螺號由於該艇主要供試驗之用,因此沒有建造後繼艇。

鸚鵡螺號從1954年下水到1957年第一次更換燃料棒,總航程達6.2526萬海里,僅消耗幾公斤鈾。

若用柴油推進方式換算,在同樣大的功率下運行兩年,將要消耗掉825萬升的柴油,運輸這麼多燃料需要217節油罐車,所組成的列車長3.2公里,

1962年秋天古巴危機期間,鸚鵡螺號參與了對古巴的禁運封鎖任務。

鸚鵡螺號1980年3月3日退役。

第二代、鰩魚級

第一代攻擊核潛艇


鰩魚級攻擊核潛艇是美國第二批核潛艇,也是美國第一代攻擊核潛艇。

鰩魚級攻擊核潛艇是美國首次批量生產的核潛艇。

1955年,“鰩魚”號在通用動力電船分公司開工建造;

鰩魚級的最終主尺度為81.7米×7.9米×6.1米,水下排水量為2851噸,水下最高航速為18節。

1957年“鰩魚”號下水。

鰩魚級攻擊核潛艇可裝備22枚魚雷。

鰩魚級攻擊核潛艇共建造了4艘,已全部退役。

第三代、長尾鯊級

第二代攻擊核潛艇


美國第三代核潛艇是長尾鯊級攻擊核潛艇;從技術上講屬於第二代攻擊核潛艇。

1956年,美國海軍上將阿利·艾伯特·伯克提出“諾布斯卡計劃”,目的是發展出優秀的潛艇靜音、潛深以及偵測裝備等技術,這就是長尾鯊級攻擊核潛艇。

首艇“長尾鯊”號於1958年在樸次茅斯海軍造船廠開工建造,1960年下水 ,水下航速可達31節;

長尾鯊級攻擊核潛艇的最終主尺度為84.9米×9.6米×7.9米,水面排水量3750噸,水下排水量4310噸。可裝載魚雷或導彈22枚。

潛艇沉沒

1963年4月10日,“長尾鯊”號在波士頓以東220海里處開始進行大深度潛航試驗,當下潛到130米處時進行了壓載艙的注水試驗。從水下200米開始,越往下潛,水面收到它發來的電話聲就越模糊。

不久,潛艇從水下報告:“出現故障,艇首上翹,正向壓載艙充……”話音顯得十分驚慌,還沒講完便突然中斷了,幾分鐘後,水下傳來一聲艇體破裂的聲音,接著便鴉雀無聲了。

經過六個月的打撈,海軍終於找到了“長尾鯊”號,129人無一生還。

20世紀80年代,海洋學者巴勒德宣稱以小型潛艇探測“泰坦尼克”號,但實際上是受了美國海軍資助,去詳細拍攝長尾鯊號的“陳屍地點”狀況。拍攝時發現“長尾鯊”號的殘骸分成六大塊,各種碎片散佈在400平方碼的範圍。

後來調查結論稱,可能是“長尾鯊”號的一根海水管道破裂,導致海水大量湧入艙內,一些電線被海水浸泡和沖刷後又影響了電氣系統,從而使潛艇喪失動力,坐沉海底。

這是世界海軍史上第一次核潛艇沉沒事故。

“長尾鯊”號的建造正值美蘇軍備競賽,為了追求速度,犧牲了質量。

原本艇內直徑四英寸以上的水管路採用焊接來接合,四英寸以下的次級管路則採用溶銀銜接;溶銀銜接較焊接方便省時,但管路沒有接牢的機率較高。

另外,在對“長尾鯊”號的管路進行質量檢測時,工作人員僅僅檢驗了容易接近的接點,而被對象擋住的接點就不予檢查,有幾百處管路根本未進行超音波檢查。

“長尾鯊”號的沉沒之後,美國海軍推遲了長尾鯊同級艇的研製進度,美國海軍重新檢查其它該級潛艇後,發現許多采用溶銀銜接的管路沒有確實接牢。

美國海軍對長尾鯊級後續艇的設計都做了若干修正與強化,管路建造全面採用焊接,徹底放棄溶銀銜接。壓載水艙的緊急灌氣管路的口徑加大,灌氣速率較以往增加七倍左右,可以使潛艇在較大的深度時也能快速上浮。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1963年,長尾鯊級首艇“長尾鯊”號失事沉沒,因此2號艇“大鰺魚”號成為該級第一艘潛艇。

長尾鯊級攻擊核潛艇共建造了14艘,參與的公司也比較多,其中就有英格爾斯造船公司。

第四代、鱘魚級

第二代攻擊核潛艇


美國第四代核潛艇是鱘魚級攻擊核潛艇 ;

從發展研製的技術特徵和用途來看,屬於美國第二代攻擊核潛艇的主力。

鱘魚級攻擊核潛艇是長尾鯊級攻擊核潛艇的改進型,既繼承了長尾鯊級的優點,又克服了不足和缺陷。

1963年,鱘魚級首艇“鱘魚”號在美國電船分公司開工建造;

鱘魚級分別由電船分公司、通用昆西潛艇建造廠、英格爾斯造船公司、樸次茅斯海軍造船廠、紐波特紐斯造船公司和瑪爾島海軍造船廠6家分擔建造;

1967年至1969年建造的9艘鱘魚級,艇體長92.1米,水面排水量增加到4460噸,水下排水量增加到4960噸。水下航速26節。

鱘魚級各種武器總數為23枚。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鱘魚級至1975年共建造了37艘,平均造價約7000萬美元,其建造數量不僅在美國曆史上,在世界各國也沒有先例,已全部退役。

第五代、洛杉磯級

第三代攻擊性核潛艇


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從美國核潛艇發展時間和級別來看,它是第五代攻擊核潛艇;

從美國核潛艇發展研製技術來看,它屬第三代攻擊型核潛艇。

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是當前美國海軍攻擊核潛艇的中堅力量,也是世界上有史以來建造數量最多的核潛艇。

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主要任務是反艦、反潛以及為航空母艦戰鬥群護航。

1962年至1963年,蘇聯海軍將新型高速攻擊型核潛艇作為打擊美國航母編隊的主要武器,讓核潛艇跑到美國航母編隊前,然後發起進攻。獲悉這種新戰術後,美國海軍感到十分憂慮。

美國海軍要求美國核潛艇在航母編隊前面10至30海里的距離上作先導式航行,這一距離剛好是護航作戰聲吶的有效探測距離。

護航核潛艇可對它所發現的敵潛艇直接發起攻擊,也可引導美國航母艦載機對敵潛艇發起攻擊。

不過,擔負對水面艦艇支援的任務,無論是鰹魚級、長尾鯊級還是鱘魚級核潛艇都不滿足要求。

因此美國海軍開始醞釀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

麥克納馬拉主張發展一種更宜居的安靜攻擊型核潛艇,水下最高航速稍低,在美國海軍內部稱為“康福姆”。

而以里科弗為代表的少數人則從實用角度出發,認為美國必須儘快研製出在總體性能方面比蘇聯高出一籌的高性能核潛艇,應是鱘魚級的改進型。主張增加反應堆功力。

在兩方爭論激烈之時;

1968年1月3日,企業號航母在加利福尼亞海域航行時,發現一艘蘇聯627型攻擊核潛艇在後面進行跟蹤,企業號以最高航速31節航行都未能將其完全甩開。

之後美國海軍組織了一次演習,由一艘相對高速的鰹魚級扮作蘇聯的核潛艇,由一艘鱘魚級在水下對“蘇聯潛艇”伺機攻擊,結果是無論鱘魚級潛艇無論如何尋找有利時機,仍無法對航速稍高的“蘇聯潛艇”發起有效攻擊。

最終,高速型終於戰勝了“康福姆”型,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的建造成為定局,並且被命名為“洛杉磯”級核潛艇。

1969年8月中旬,洛杉磯級主尺度確定,長107.6米,水下排水量6600噸。同年11月,洛杉磯級的長度增加至109.7米,水下排水量增為6927噸。航速32節,深潛450米,續航力40萬海里;133人;

1972年,洛杉磯級的首艇SSN688“洛杉磯”號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開工建造;

1974年“洛杉磯”號下水,1976年11月13日服役,為該級潛艇定下了靜音與速度標準。

美國海軍在20多年時間裡前後持續建造了62艘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使其成為史上數量最多的核動力攻擊潛艇。

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裝備了1臺S6G型壓水反應堆,是長壽命堆芯,工作壽命長達12年。

洛杉磯級每艘總共可裝載戰斧導彈8枚,捕鯨叉導彈4枚,魚雷14枚。

洛杉磯級還增加攜帶水下無人航行器和遙控掃/獵雷艇的能力。

1991年,在波斯灣戰爭中有9艘洛杉磯級核潛艇以潛射戰斧巡航導彈直接參與了攻擊伊拉克的任務。

2003年4月,在伊拉克戰爭中有12艘洛杉磯級核潛艇參與了攻擊伊拉克,對其發生了戰斧巡航導彈。

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共建造了62艘,已有22艘退役,在役40艘。

第六代、海狼級


美國的第六代核潛艇海狼級攻擊核潛艇由於建造期間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國軍事預算縮水,加之革新技術運用較多,技術經驗匱乏,導致建造期間事故頻發,預算超標,致使原本預計建造29艘的海狼級只建造了三艘便宣告停工。

首艦海狼號於1989年開工建造;

海狼號直到1995年才得以下水。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第七代、“弗吉尼亞”級核潛艇

第四代攻擊核動力潛艇


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從時間和級別來看,它是第七代攻擊核潛艇;

但從發展研製的技術特徵和用途來看,它屬於第四代攻擊核潛艇。

Virginia Class (SSN 774) Submarines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We have a teaming agreement with Electric Boat Corporation ("Electric Boat"), a division of General Dynamics Corporation ("General Dynamics"), to build Virginia class (SSN 774) fast attack nuclear submarines cooperatively.

公司與通用動力公司的電船公司合作,建造弗吉尼亞級快速攻擊核潛艇——SSN774;

Under the present arrangement, we build the stern, habitability and machinery spaces, torpedo room, sail, and bow, while Electric Boat builds the engine room, control room, and pressure hull structure. Work on the reactor plant and the final assembly, test, outfit, and delivery of the submarines alternate between Electric Boat and us.

亨廷頓英戈爾斯工業公司建造船尾、居住區、機艙、魚雷艙、航行和船頭;

電船公司製造引擎機艙、控制室、耐壓船體結構。

In 2014, the team was awarded a construction contract for the fourth block of ten Virginia class (SSN 774) submarines, continuing the two submarines per year production rate. The first submarine of the Block IV contract is scheduled for delivery in 2019, and the last is scheduled for delivery in 2023.

在2014年,公司取得了10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的建造合同,每年兩艘核潛艇的生產率。這一批核潛艇,第一艘在2019年交付,最後一艘在2023年交付。

弗吉尼亞級逐漸成為21世紀近海作戰的主要力量。

“弗吉尼亞”級核潛艇於1998財年被批准建造,首批共建造4艘。由通用電船公司和紐波特紐斯造船廠聯合建造。

2003年,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首艇SSN774“弗吉尼亞”號舉行了下水命名儀式,

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裝備了一座S9G型壓水堆,一次裝料可使用30-33年,與弗吉尼亞級本身的服役壽命相同,這意味著潛艇在全壽命週期內無需中途另行換裝核燃料 。

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裝備有12個巡航導彈垂直髮射筒,可發射射程為2500千米的對陸攻擊型戰斧巡航導彈。

弗吉尼亞級還可以發射、回收自主式水下航行器。這種航行器可以在遠離潛艇主體的海域完成警戒、偵察以及反潛戰等方面的任務。

此外,從弗吉尼亞級還能發射偵查用無人機。

無人機可以完成對陸地目標的偵察,並把偵察結果傳輸給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保證其能夠對陸上目標實施精確打擊。

弗吉尼亞級可攜帶包括魚雷、導彈以及水下無人航行器在內的各種武器總量為38件。

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長114.91米,水下排水量7800噸,水下航速34節。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弗吉尼亞”級核潛艇每艘造價約19-20億美元。截至2018年SSN789印第安納號服役,已經服役了16艘。

21世紀美國海軍水下戰場的主力非弗吉尼亞級莫屬。

第八代、哥倫比亞級


哥倫比亞級就厲害了,造價幾乎趕上了福特級航母;

Columbia Class (SSBN 826) Submarines

Newport News is participating in designing the Columbia class (SSBN 826) submarine as a replacement for the current aging Ohio class nuclear ballistic missile submarines ("SSBN"), which were first introduced into service in 1981. The Ohio class SSBN includes 14 nuclear ballistic missile submarines and four nuclear cruise missile submarines ("SSGN"). The Columbia class (SSBN 826) program currently anticipates 12 new ballistic missile submarines.

紐波特紐斯參與設計了哥倫比亞級潛艇,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是美國的第五代彈道導彈核潛艇,用於替代1981年服役的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包括14艘彈道導彈核潛艇和4艘巡航導彈核潛艇。

哥倫比亞級核潛艇項目現在預期是12艘新的彈道導彈核潛艇。

The U.S. Navy has initiated the design process for the new class of submarines, and, in early 2017, the DoD signed the acquisition decision memorandum approving the Columbia class (SSBN 826) program’s Milestone B, which formally authorizes the program’s entry into the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phase.

在2017年,美國國防部就獲得批准開始生產哥倫比亞級潛艇。

We perform design work as a subcontractor to Electric Boat, and we have entered into a teaming agreement with Electric Boat to build modules for the entire Columbia class (SSBN 826) submarine program that leverages our Virginia class (SSN 774) experience.

哥倫比亞級潛艇由紐波特紐斯和電船公司合作生產,電船公司建造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整體模塊。

We have been awarded contracts from Electric Boat to begin integrated product and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long-lead-time material and advance construction for the Columbia class (SSBN 826) program.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Columbia class (SSBN 826) submarine is expected to begin in 2021.

紐波特紐斯提供長期材料和先進建設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計劃。預計2021年開始建設第一艘哥倫比亞級核潛艇。

進入21世紀後,美國海軍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服役已滿三十年,無力承擔常態戰略核威懾巡航值班。

美國海軍開始著手研究戰略核潛艇的換代項目,也被稱為“SSBN-(X)”項目。

首艘SSBN-(X)新型潛艇將於2019財年開始撥款採購並建造,2028財年交付美國海軍第一艘,2031年開始服役。

但根據2013財年的預算計劃,首艇採購的日期被推遲到2021財年。

2016年,美國海軍正式宣佈SSBN-(X)的首艇被命名為“哥倫比亞”號,舷號SSBN826,因此美國新一代戰略核潛艇被正式稱為哥倫比亞級。

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將是美國海軍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潛艇,長171米,寬13米,潛航排水量2.08噸。

這就厲害了,以前的核潛艇都是100米出頭而已,而哥倫比亞級長度達到171米。

另外,以往的核潛艇排水量都是幾千噸,很少過萬噸的。

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預計單艇造價約124億-130億美元。這個單價幾乎跟美國福特級航空母艦139億美元處在同一水平,而在哥倫比亞級潛艇上只有155人。

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核反應堆壽命為42年,與潛艇全壽命週期基本相同。

9 、海軍核支持服務

紐波特紐斯還對美國海軍提供服務支持,包括為航母和核潛艇提供維護服務,以及提供培訓服務。

艦隊服務包括設計、建造、維護和處理核艦艇,維護核反應堆。

10、技術解決

技術服務部門是2016年成立的,服務內容包括對海軍艦隊和其他客戶生命維持,為國防部提供信息技術服務,核能和非核能製造,裝備維修,還有技術支持,為能源部門提供核管理和運營服務。

11、艦隊支持服務

公司的艦隊支持服務是對美國海軍、國防部和商業海洋客戶提供全面的生活支持服務,提供船隻技術服務,包括更新、修復和維護艦船,後勤支持,物質支持,培訓,軟件,IT支持,網絡安全,信息安全等服務。

Our oil and gas services provide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ervices to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for major pipeline, production, and treatment facilities.

公司還提供油氣服務,包括對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的主要管道生產和處理措施提供工程、採購和建造管理服務。

12、產品


1、America class (LHA 6) amphibious assault ships

2、Arleigh Burke class (DDG 51) destroyers

3、Carrier RCOH

4、Columbia class (SSBN 826) submarines

5、Fleet support services

6、USS Gerald R. Ford class (CVN 78) aircraft carriers

7、MDIS services

8、Legend class National Security Cutter

9、Naval nuclear support services

10、Nuclear and environmental services

11、Oil and gas services

12、San Antonio class (LPD 17) amphibious transport dock ships

13、The decommissioned Enterprise (CVN 65)

14、Virginia class (SSN 774) fast attack submarines

13、財報

利潤表: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從公司的收入構成上看,2018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為81.76億美元,而產品銷售的收入為60.23億美元,佔比73.67%。

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還是來至於核動力航空母艦、核潛艇、兩棲攻擊艦和驅逐艦等產品,其中最為關鍵的航空母艦。

2018年,公司產品銷售的成本是46.27億美元,佔產品銷售收入的76.82%。

2018年公司的服務收入為21.53億美元元,佔營業收入的26.33%,佔比相對較小。

2018年,公司服務收入的成本是17.58億美元,佔服務收入的81.65%。

對比起來,公司的產品銷售利潤率要高許多。

另外,公司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的收入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率超過了一半,因此紐波特紐斯對公司來說極其重要。而紐波特紐斯的主要業務就是造航空母艦和核潛艇。

2018年,公司的淨利潤為為8.36億美元,約合57億人民幣。而2018年公司的總資產為63.83億美元,淨利潤與總資產之比為13.1%,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水平。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不過,公司業績相對穩定性較差。除了2018業績非常好之外,其他時間公司淨利潤與總資產之比均在10%以下。

一方面,2018年公司業績增長與美國減稅有很重要關係;

2017年公司繳納的所得稅為2.93億美元;

而2018年公司繳納的所得稅為1.35億美元;

相比於2017年,2018年繳納的所得稅少了1.58億美元,相當於10.74億人民幣。

另外一方面,公司的營業收入也有了明顯增長;

2017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為74.41億美元,而2018年增長到81.76億美元,增長到7.35億美元,同比增長9.9%。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公司是美國海軍軍用產品的巨頭,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基本上來至於公司,公司也是美國核潛艇極其重要的提供商。

但是公司業績的穩定性也受到美國政府訂單穩定性的影響。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公司資產負債表特點:

1、建築物和租賃資產較高,達到20.43億美元,而公司的總資產為63.83億美元,佔比達到32%。注意折舊對公司業績影響。

2、公司的機器設備資產明顯較多,達到17.71億美元,佔公司總資產的27.85%。注意折舊對公司業績影響。

3、公司商譽高達12.63億美元,佔公司總資產的19.8%。注意減值對公司業績影響。

4、公司貨幣資金僅為2.4億美元,但是公司的流動負債達到18.29億美元,貨幣資金與流動負債之比僅為13.12%,貨幣資金顯得很不足。另外,公司的流動比率僅為0.95倍,流動比率略顯不足。

5、公司的長期負債高達12.83億美元。

6、公司總負責高達48.67億美元,資產負債率高達76.25%。

注意事項:

1、由於公司的房屋建築、機器設備和商譽很多,所以要注意折舊和減值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2、公司資產負債率很高,主要與股票回購因素有關。

repurchased 3,620,916 shares at an aggregate cost of $788 million, of which $48 million was not yet settled for cash as of December 31, 2018. For the years ended December 31, 2017 and 2016, the Company repurchased 1,417,808 and 1,266,192 shares, respectively, at aggregate costs of $288 million and $192 million, respectively, of which $2 million for the year ended December 31, 2017, was not yet settled for cash as of December 31, 2017.

2016年公司回購了126.6萬股,耗資1.92億美元;

2017年,公司回購了141.8萬股,耗資2.88億美元;

2018年,公司耗資7.88億美元回購了362萬股股票;

Treasury Stock - In November 2017, the Company's board of directors authorized an increase in the Company's stock repurchase program from $1.2 billion to $2.2 billion and an extension of the term of the program from October 31, 2019, to October 31, 2022.

在2017年11月,公司通過了股票回購方案,從2019年10月31日到2022年10月31日,大概購買12億到22億美元股票。

可見公司回購股票的力度在不斷增大;

The accumulated other comprehensive loss as of December 31, 2018 and 2017, was comprised of unamortized benefit plan costs of $1,283 million and $906 million, respectively,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loss) items of $(5) million and $6 million, respectively.

另外,前面我們講過,公司有大量的建築資產和機器設備,因此要注意公司的折舊與攤銷。我們先來看公司各部門的資產情況:

他是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者 也全球最大的軍艦製造商

2018年,公司的折舊與攤銷為2.03億美元,而公司的營業收入為81.76億美元,折舊與攤銷佔公司營業收入的2.83%,佔公司淨利潤的24.3%。

以紐波特紐斯為例,紐波特紐斯造船廠2018年折舊與攤銷為1.13億美元,與該造船廠總資產之比為3.16%。總體而言,折舊與攤銷是影響公司利潤的重要因素。

總結

亨廷頓英格斯工業公司在海軍軍用產品上具有很強的優勢,尤其是美國海軍的核動力航空母艦大多出至於公司的紐斯特紐斯造船廠,美國最新的福特級航空母艦也正在紐斯特紐斯造船廠建造。公司具有很強的政策壁壘。

但是,公司業績表現相對來說也不是很穩定,需要注意美國軍隊訂單變動的風險。

總體而言,對於美國軍工企業,天空優勢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海面優勢在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

如果喜歡軍工股,這兩家都是相當不錯的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