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檯上,醫生問她:切還是不切?

劉女士是一家公司副總,由於工作忙,一直沒有認真考慮個人的事。後來,在母親再三的勸說下,終於和處了好幾年的男朋友結婚了。可以說,她的金錢事業和婚姻都有了,唯一缺少的就是缺一個小寶寶。於是,她開始逐漸將重心轉移到造人計劃上。

手術檯上,醫生問她:切還是不切?

​自打有了這個計劃,她開始注重起自己的健康情況。事業打拼了那麼多年,回頭看一下自己的身體,還真把她嚇一跳:頸椎病、腰間盤突出、胃炎、貧血……,很多疾病莫名的都找上了她。想想也是,這些年就沒怎麼鍛鍊過身體,甚至沒在健康上多花一分心思。普通檢查項目已經無法滿足她這次的擔心了,她決定把檢查項目再多做一些。

隨著檢查的增多,她的身體又查出了幾個問題,好在都不是很嚴重。但有一個問題讓她很是擔心,子宮上有一個可疑肌瘤的東西。雖然看上去沒有多大,但考慮到她要生孩子,醫生還是建議她去做手術。

經過一個月的思想鬥爭,在丈夫的鼓勵下,她走進了醫院。

很快,醫生便安排了她的手術計劃,手術定在入院兩天後的上午。

手術檯上,醫生問她:切還是不切?

​見慣了商場上大世面的她,在手術面前還是不免緊張起來。手術前的這兩個晚上,幾乎可以用夜不能寐來形容。一閉上眼睛,都是電視上那些手術的鏡頭。這也很正常,只要是正常人,到醫院沒有幾個不緊張的。

但她外表看上去比較輕鬆,讓醫生誤以為她是那種見過大世面、內心強大的人。在手術前一晚上臨睡前,醫生還特意問問她緊不緊張。如果緊張,就給她打一針。但她表現得完全沒事,告訴醫生不需要。但醫生走後,她就有點後悔了:一閉上眼睛,大腦裡就像演電影一樣。整整一宿,她不記得是不是睡著過。

手術檯上,醫生問她:切還是不切?

​第二天早上,醫生來看她的時候,她已經完全沒有了事業型女人的那種氣質。看到她通紅的雙眼,醫生以為她在擔心接下來的手術呢。在她的病房裡,跟她好一頓開導。

其實,在術前一天睡眠的問題上,麻醉醫生已經提醒過外科醫生了。但一般沒有特殊情況的病人,外科醫生很難面面俱到都照顧好。很多病人,由於無法保證術前充足的睡眠而額外增加手術麻醉風險。比如,有高血壓的病人,術前一晚是一定要保證充足睡眠的。否則,術中很有可能出現血壓忽高忽低。嚴重者,可直接導致心腦血管意外事件。

手術檯上,醫生問她:切還是不切?

​進到手術室以後,她突然感到一陣寒戰。看到她直哆嗦,麻醉醫生趕快過來安慰她。同時,讓護士把手術室的溫度調高兩度。一般情況下,手術室的溫度是低於25°的。由於病人術前禁食水,再加上緊張,有一部分病人確實會有寒戰的表現。

打完針、蓋好被子後,她稍稍平靜下來。在核對完病人信息後,開始了麻醉過程。

手術檯上,醫生問她:切還是不切?

​她的麻醉是椎管內麻醉,也就是人們說所的“半麻”。這個麻醉是從人的後腰部脊柱骨打進去的,產生下半身麻醉的效果。麻醉過程並不會很疼,一般就像扎點滴的疼痛程度。只不過在人的後背扎針,很多人會額外增加恐懼罷了。

麻醉過程一切順利,醫生開始了手術。

在手術過程中,醫生將她的肌瘤從子宮上小心翼翼地切了下來。在縫合子宮後的檢查腹腔過程中,發現了意外情況:醫生髮現,她的卵巢上有一個小囊腫。雖然看上去也沒什麼事的一個小囊腫,甚至都不會影響到懷孕,但考慮到她接下來要備孕。如果這個囊腫在孕期長大,就不好辦了。於是,醫生將頭伸到她臉部上方問她:卵巢上有一個小囊腫,切不切?

手術檯上,醫生問她:切還是不切?

​她一聽卵巢上有一個小囊腫,腦子嗡了一下。手術之前,她也在網上查過相關資料,知道卵巢是產生卵子的。隨後,她緊張道:會不會影響懷孕啊。醫生說:一般不會的。

此時,平時很有決斷的她,顯得有點六神無主。半響,她說可以切,但請醫生再去問問門外家屬的意見吧。

雖然大家心裡都在想:和你解釋了這麼半天,你都搞不清楚,家屬更搞不清楚啦。但沒辦法,她要求了,就得去問。

手術檯上,醫生問她:切還是不切?

​到了手術室門口,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好在家屬就問一句:她怎麼說的?醫生告訴家屬:她同意切了。家屬說:都聽她的。

術後第二年,她順利生下了寶寶。回頭再感謝醫生的時候,她開玩笑說:當時我不僅擔心把我的身體切壞了,甚至想到了網上報道的那些術中加價的現象。醫生笑著說:所以說,看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也切不可在網上聽信一些不實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