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角兒?追星?我們真的分清檯上臺下了嗎?

在相聲圈兒,常能聽到一些人說:“我們是捧角兒,不是追星。”“別把飯圈兒那套帶進相聲裡!”

好像很多人都非常執著於“捧角兒”和牴觸“飯圈兒”。那麼“捧角兒”和“追星”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part 1.“捧角兒”or“追星”?

什麼是“捧角兒”?

“角兒”是戲曲行業的叫法,古時是指對戲曲行業內有名氣的人物的尊稱,現今也指各行各業中比較出類拔萃的人物。

“捧角兒”在我理解中有兩種含義:一種是給有名氣的,自己喜愛的“角兒”給予支持,比如老年間觀眾會給臺上的演員扔金銀珠寶,再比如相聲圈兒裡的“上貨”,追專場等。

另一種則是對於一些自己喜歡,但沒那麼出名的演員給予支持,希望他們被更多人知道,有更大更好的舞臺,陪伴他們走向成“角兒”之路。

捧角兒?追星?我們真的分清檯上臺下了嗎?


什麼是“追星”呢?也是兩種含義:一種是給有名氣的,自己喜愛的演藝明星給予支持,拍了新劇,追!出了專輯,買!錄了綜藝,刷!

另一種則是對於一些自己喜歡,但沒什麼名氣的演員給予支持,希望他們能火起來,有更好的發展,更光明的前景,陪伴他們走向成“星”之路。

捧角兒?追星?我們真的分清檯上臺下了嗎?


發現他們的區別了嗎?沒錯,他們的區別就是沒有區別。可以這麼說,“捧角兒”是傳統戲曲,相聲行業裡的“追星”,“追星”是演藝圈裡的“捧角兒”。

我們不必執著於糾結兩者的區別,更何況,“追星”不是一個貶義詞,不論是“捧角兒”還是“追星”,我們都是在支持自己喜歡的人,這絕不是一件可恥的事。

part 2.演員需要“觀眾”更需要“粉絲”

有人說:“我們是相聲的觀眾而不是粉絲。”

一個觀眾,是買張票,演員在臺上演,你坐在臺下看,這便是你們全部的交集。演出結束,演員鞠躬下臺,你走出劇場,有關他的一切都與你無關。

現在好好想想,你是一個純粹的觀眾嗎?一個“捧角兒”的人,真的能純粹的只做一個觀眾嗎?

他出專場時,你要不要追?他上了雜誌,你要不要買?前線的視頻照片,你要不要找來翻看保存?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得承認自己是“粉絲”。

又有人說,相聲演員需要“觀眾”不需要“粉絲”。真的不需要嗎?不,他們需要。

2019年的12月份,德雲社相聲演員尚九熙何九華被安排在一個月內開了七個專場,由於場次過於密集,其中幾場票賣的不是很好,熙華的粉絲就一場一場的追著他們,給他們捧場。

在其中一場返場時尚九熙感慨道:“我希望有一天,自己有足夠的號召力,能夠把一個城市裡喜歡相聲的人都聚集過來,不用你們這麼辛苦地一個一個城市追著我。”

捧角兒?追星?我們真的分清檯上臺下了嗎?

尚九熙何九華


他們苦練自己的業務,當然是希望有朝一日,能走上更大的舞臺,擁有更好的機會和更多觀眾的認可。

但在此之前,他們需要一批粉絲,在他們的“成角兒”之路上,給他們鼓勵,幫他們撐一撐場面,陪他們度過一些艱難的,尷尬的時期。

他們甚至需要“前線”,需要那些拿著“長槍短跑”追著他們出視頻,出照片的人。因為在當今社會,想要成名成角兒就需要有商業價值,流量是最直接的商業價值的體現。

今年年初,從未有過專場的張九南,和幾乎沒有過商演的秦霄賢卻能和眾多名角兒一同登上天津衛視德雲社晚會,這就是流量帶來的福利。

捧角兒?追星?我們真的分清檯上臺下了嗎?

秦霄賢


捧角兒?追星?我們真的分清檯上臺下了嗎?

張九南


粉絲給他們帶來的流量讓他們擁有了商業價值,進而擁有了更多更好的展現平臺,這些平臺的曝光又會持續為他們吸粉,從而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在保證自己業務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下,他們的路將會越走越寬。

而這些“前線”們,利用各種平臺,加大他們曝光度,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流量,就是給了他們“成角兒”路上最好的助力。

part 3.他有兩個名字,但並不是兩個人

我們都知道相聲演員一般有兩個名字,一個本名,一個藝名。因此,我們還會聽到一種說法是:“請關注臺上的某某某(演員藝名),而不是臺下的某某某(演員本名)。”

舊社會相聲演員的地位很低,說了相聲就算敗壞門風,所以相聲演員們常在本名以外起個藝名,為了觀眾記著方便,更是為了不給父母老家丟人。現在相聲進入了大雅之堂,地位逐漸提高,不再是辱沒家門的行業,藝名則成了一種傳統文化。另一方面,相聲演員人數眾多但師從不同,大家都用藝名,觀眾見了就知道是誰的弟子,何時拜師的。

除此之外,藝名並沒有其他的含義,不是說相聲演員多了一個名字,就分裂成了兩個人。

舉個例子,前德雲社相聲演員曹(雲)金,如果只關注臺上,那麼他業務水平是不錯的,為什麼還是會有很多人討厭甚至唾棄他呢?為什麼很多德雲女孩抵制他呢?

因為臺下曹金的人品就是會影響到臺上曹(雲)金的前程。

捧角兒?追星?我們真的分清檯上臺下了嗎?

曹雲金


相聲演員那麼多,我們決定要“捧”一個“角兒”,一定是因為喜歡,而因為喜歡就自然而然地會想去了解有關他的一切。

他的人品,道德底線這些做人最基本的標準是不是合格,無論臺上臺下,他這個人是不是真的值得我們喜歡,這難道不重要嗎?

反過來想,對演員來說,這也是一種監督,當他們一步一步走向更大的舞臺,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就需要有約束自己的能力,要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不論是臺上的業務水平,還是臺下的做人做事,都該在心裡有一個嚴格的標準。

郭德綱說:“演員掙的有一部分就是捱罵的錢。”我覺得這裡的“捱罵”不單是指一些無端的網絡暴力,還有一部分是正向的敲打和督促。

part 4.給你最好的愛,是我的尊重和分寸感

我們當然可以既關注臺上演員的角色,又關注臺下演員本身,但是請記住是“關注”不是“打擾”。

我們說了一圈“捧角兒”,“追星”,“觀眾”,“粉絲”,“臺上”,“臺下”,歸根結底,是因為有那麼一小部分拎不清的人切切實實“打擾”到了演員。

他們打著“捧角兒”的名號,卻做著一些匪夷所思的事:堵門,堵人,追車,跟蹤,以愛之名行傷害之事。

就是因為有這些“私生”的存在,才讓“捧角兒”的人變得戰戰兢兢,甚至反應過度。他們每一次看似不太理智的口號,不過是在向私生抗爭。

“請關注臺上!”,“我們不是追星!”,“演員只需要觀眾!”,粉絲聲嘶力竭喊出的每一句話都只是在向私生傳達一個字,那就是:“滾!”

捧角兒?追星?我們真的分清檯上臺下了嗎?


粉絲沒錯,但私生有罪,不打擾是對演員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而尊重應該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教養不是嗎?

喜歡需要有分寸感,無論追星還是捧角兒,我們能給對方最好的愛,便是我們之間的尊重和恰如其分的分寸感。

在這條路上,我們與喜愛的那個人,最好的距離,是你給我帶來歡喜與力量,我給你支持伴你成長,而我們不必相識。

捧角兒?追星?我們真的分清檯上臺下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