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演員楊威,形象清瘦表演純樸,《五更寒》劉柺子令人難忘


老演員楊威,形象清瘦表演純樸,《五更寒》劉柺子令人難忘

我第一次看影片《五更寒》光盤是9年前。這部八一廠1957年拍的、嚴寄洲導演的片子,講1946年大別山區一支游擊隊在主力部隊轉移後,在縣委劉書記領導下,堅持同敵鬥爭的故事。說心裡話,當時看時有些驚訝。驚訝啥呢?就是老演員楊威扮演的那個劉書記人物形象,跟以前看到的那些氣宇軒昂、形象高大的主人公相去甚遠,甚至可以說是格格不入。一個身材矮小、面容憔悴、且有些禿髮、跛足瘸腿,一根木棍,一身襤褸,外號“劉柺子”的瘦老頭子,竟是我黨的縣委書記,確有另類之感。


老演員楊威,形象清瘦表演純樸,《五更寒》劉柺子令人難忘


但隨著劇情的展開,一個堅定的革命者形象把我吸引住了。片中劉書記自述,十四年前,父母被敵人活埋,妻子被敵殺害,四個月的孩子被活活打死!敵人能殺掉我全家,但休想割斷我這顆革命的心!他是經歷過土地革命時期和抗戰時期長期鍛鍊,在人民群眾中間生了根的老黨員,因而當反革命的風暴侵襲到大別山地區時,他一點也不恐慌,堅信勝利是在革命這一邊的。在大部隊轉移後,鬥爭處於低潮,群眾怕牽連不敢接近游擊隊的情況下,他雖也有苦惱但始終堅定信仰,緊緊依靠勞良才、王太等忠實革命的群眾,恢復了黨的地下組織,擴大了武裝,度過了最困難時期。


老演員楊威,形象清瘦表演純樸,《五更寒》劉柺子令人難忘


在艱鉅複雜的鬥爭形勢面前,他是靈活主動、頑強不屈的英雄,也是同志們身邊可親敬的老漢。敵人搜山時,他臨危不亂,山洞放一金幣,以檢測敵是否發現藏身之地,機智富有鬥爭經驗形象呈現。對另一叛徒莫大新(過去忠實,叛黨也是在莫文階威逼之下事敵的,還沒有造成什麼血債)他沒殺,而是要莫立功贖罪,反利用既表現了鬥爭現實性、複雜性,更體現了他的精明幹練。他足智多謀,施計逼使敵團長黃胖子放出了一部分被捕黨員,他的名字就象陰暗夜晚裡的一堆火,照亮了處在水深火熱中的老根據地人民的心,終使鬥爭烈火重新燃燒起來,最後除掉叛徒莫文階,迎來了大部隊反攻。


老演員楊威,形象清瘦表演純樸,《五更寒》劉柺子令人難忘

巨瀾


老演員楊威,形象清瘦表演純樸,《五更寒》劉柺子令人難忘

山花


昨晚重看,儘管感覺一夜之間劉書記拔掉各村敵人耳目等戲有點失真,那時游擊隊力量很單薄,村民都在躲避,能召集多少群眾來幹呢?但楊威那個劉書記的英雄形象仍令人難忘。他沒有高大的外表,一個非常普通的老漢,他的本領就是對敵人的蔑視和對革命力量的信心,忍受任何艱苦的毅力,和對廣大群眾的血肉關係。給我印象最深的鏡頭是,他到王太家吃飯,聽到王太妻子潘毛說“困龍還有上天時”,立馬一掃飢餓之態,精神振作,目光炯炯,把一個堅定信仰的革命者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了。


老演員楊威,形象清瘦表演純樸,《五更寒》劉柺子令人難忘

拔哥的故事(客串)


老演員楊威,形象清瘦表演純樸,《五更寒》劉柺子令人難忘

心連心


楊威(1912--1984年,河北安平人)是山西省話劇團著名演員。1938年參加革命從藝,從晉中文工團戲劇股長到太原市文工團團長再到山西省話劇團團長,一生演過許多話劇,解放後在山西省文藝評獎中,多次獲得一、二等演員獎。還導演過《烽火中的三代》《劉胡蘭》多部優秀劇目。1957年涉足銀幕後,參演過8、9部影片,表演真實、純樸、自然。給我較深印象的有長影《心連心》從一個脾氣火爆與人打架,幹過牧羊、販煤等苦工,不願屈從地主壓迫剝削,被綁示眾仍寧折不彎的窮苦老漢,到受地下黨教育、引導,大字不識敢當村長,積極開展減租減息、抗日鋤奸,與地主、偽軍作鬥爭不怕犧牲的革命者。


老演員楊威,形象清瘦表演純樸,《五更寒》劉柺子令人難忘

淚痕


老演員楊威,形象清瘦表演純樸,《五更寒》劉柺子令人難忘

元帥之死


北影《淚痕》對新縣委書記初來不相信、信任後密切配合工作,從被誣指為畏罪自殺的反革命原縣委書記曹毅的愛人、裝瘋的歸僑孔妮娜當眾咬親生兒子一口的牙印細節入手,查清孔妮娜不是真瘋;繼而一面佯稱自己患絕症,迷惑誣陷曹毅的真兇,一面暗地查訪,反覆分析,識破真兇製造曹毅自殺假象,終使冤案平反昭雪的老練、細心、耿直的公安局長。八一廠《鄂爾多斯風暴》把自己的命運與蒙古族人民的命運緊連在一起,演說革命慨慷激昂,秘密組織牧民武裝,為“獨貴龍”運動帶頭人烏力記指路明燈,引導他走上革命道路,開展一場全新的“新獨貴龍”運動,從而在草原上掀起奪印風暴,標誌著蒙古族人民從烈火中走向新生的地下黨工作者。


老演員楊威,形象清瘦表演純樸,《五更寒》劉柺子令人難忘

金鈴傳


老演員楊威,形象清瘦表演純樸,《五更寒》劉柺子令人難忘

鄂爾多斯風暴


銀幕上,楊威演的幾乎全是正面人物。除上述片子外,還有《巨瀾》飽嘗淮泛苦難的船工老龍爺、《元帥之死》為賀老總申冤作證的老赤衛隊員等,就是我看片過程中發現的龍套角色,如《拔哥的故事》中跟李雨農、周森冠等演員一起客串幾個鏡頭的角色,也是地下黨啊,哈。我個人感覺,他演的大都是較有個性、生性耿直而且不苟言笑的正角,但也不乏風趣角色。如八一《金鈴傳》中既是個土生土長對肥料性能瞭如指掌,樸素樂觀、和藹風趣的農民,又是個和群眾有著血肉聯繫,對村裡遠景規劃有著宏大目標的支部書記、農業合作社社長。他雖然不特別善於做思想政治工作,但心中有數、愛憎公明,對群眾社員生活尤其是青年戀愛問題很關心,自稱“老婆婆嘴” 嘮嘮叨叨沒完,卻富於人情味。誰心眼裡有什麼小算盤,想把戶口往城裡挪動挪動,我也摸得差不離。愛軍人,愛工人,愛幹部,這都是應該的,可是像大金子那思想,她是光愛票子不愛人,這種思想我不贊成,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