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十條”新政 助力渭南經開區高質量發展

日前,渭南經開區出臺了《人才服務園區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旨在通過更加靈活的引才方式、更加有力的扶持政策、更加有效的保障措施,深入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引進一批產業發展急需的優秀人才,進一步強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助推園區高質量發展,為打造經濟強區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該《措施》提出,通過設立經開區人才發展專項基金,由渭南經開區財政部門每年安排不低於1000萬元,主要用於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激勵、保障等工作,支持人才創新創業和人才載體建設。對於引進來的的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其他國家級人才項目入選專家,陝西省“千人計劃”“三秦學者”等省級入選專家,分別獎勵引才主體5-10萬元,獎勵專家個人10萬元,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職稱專家等人才給予個人5萬元的創新創業補助。此外,高層次人才(團隊)帶專利、帶資金、帶項目來渭南經開區創辦高新技術企業,經評估符合條件,給予50萬元的創業扶持。對全區產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給予50萬元-100萬元的創業扶持資金,如有需求,經評估,另可給予50-500萬元的創業股權投資。在校大學生或畢業五年內的高校畢業生來區創辦實體,可享受最高10萬元的政府貼息貸款。

該《措施》還特別重視對人才培養的獎勵。對於區內獲批陝西省“千人計劃”“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三秦學者’創新團隊支持計劃”的企事業單位,給予5萬元補助;獲得陝西省“三秦工匠計劃”榮譽稱號的個人,按照省級財政1:1配套獎勵;區內企事業單位人員參加學歷教育,對取得博士學位的,給予一次性3萬元的補貼,取得碩士學位的,給予一次性1萬元的補貼。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個人或集體,獎勵20萬元;獲得國家級文學獎的個人,獎勵10萬元;獲得國家友誼獎、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中國青年科技獎、中華技能大獎、省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個人或集體,獎勵5萬元;獲得陝西省技術狀元、陝西省生產技術攻關帶頭人、全國(一、二類)技能競賽前三名、省級一類技能競賽前三名、省級二類技能競賽第一名的個人,獎勵1萬元。

同時,該《措施》鼓勵企業建立專家(科研)工作站。每成功創建一個區級專家(科研)工作站,給予5萬元的補助資金;對授予市級專家工作站的,給予10萬元的配套補助資金;授予省級院士工作站的,給予30萬元的配套補助資金;獲批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給予20萬元的配套補助資金。對新認定一個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國家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創新平臺、服務平臺,分別給予牽頭單位20萬元和10萬元配套獎勵。

為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措施》還大力支持人才服務體系建設,為人才提供優質服務,向各類符合條件人才從住房保障、工作生活補貼、人才津貼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