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的這個害蟲,危害比地老虎還嚴重

玉米是我國的主要飼料作物,種植面積大,產量高,效益穩,是許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化種植的首選項目。目前,玉米單粒播種已經在生產上廣泛應用。但是玉米苗期的害蟲危害也十分嚴重,一旦防治不力,將會造成田間缺苗斷壟,尤其是二點委夜蛾,許多農民朋友往往誤認為是地老虎為害,已經成為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蟲,危害比地老虎還嚴重,如不能及時控制,將會嚴重威脅玉米生產。

玉米苗期的這個害蟲,危害比地老虎還嚴重


危害症狀

二點委夜蛾為鱗翅目夜蛾科害蟲,主要以幼蟲潛藏在地下危害玉米幼苗,成蟲將卵散產於玉米苗基部,孵化後的幼蟲,白天躲在玉米幼苗周圍的碎麥秸下,或2~5釐米深的表土層內,晚上出來活動危害玉米苗,低齡幼蟲咬食玉米苗莖基部,形成圓形或橢圓形孔洞,隨著幼蟲逐漸長大,幼蟲開始從莖基部鑽蛀玉米根莖,導致幼苗失水萎蔫,老熟幼蟲,在玉米3~5葉期後,取食氣生根,造成玉米東倒西歪。一般不將幼苗直接咬斷,這是與地老虎最主要的區別。二點委夜蛾有聚集危害特點,一般3~5頭聚集在一起危害,防治不及時,一夜就可造成大量幼苗被害,危害十分嚴重。

玉米苗期的這個害蟲,危害比地老虎還嚴重


嚴重發生原因

(1)雜草或麥秸過多:田間雜草或收穫後的麥秸是二點委夜蛾的主要棲息地,成蟲將卵產在幼苗根莖周圍,孵化後的幼蟲,白天就躲在麥秸或雜草下面,晚上出來危害玉米幼苗,麥秸或雜草越多,二點委夜蛾發生越嚴重。

(2)重視不夠:二點委夜蛾與小地老虎十分相似,一般農民朋友很難分清,總認為等到發生時防治也不遲,其實二點委夜蛾危害程度比地老虎嚴重得多。

玉米苗期的這個害蟲,危害比地老虎還嚴重


防治方法

(1)及時清理雜草和麥秸:玉米播種前後,玉米出苗前,要及時將玉米田間的雜草和麥秸清理乾淨,不給害蟲留下躲藏的地方,減少成蟲產卵量。

(2)拌種防治:拌種防治是最省力,效果最好的防治方法,可在玉米播種前,每畝用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2毫升+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5~8毫升,加適量水將種衣劑均勻包裹在種子表面,由於氯蟲苯甲酰胺和吡蟲啉都具有很好的內吸傳導特性,根系吸收藥劑後可通過內吸傳導作用,將危害玉米的二點委夜蛾殺死,同時還可兼治玉米蚜蟲和灰飛蝨的危害,持效期可達80天左右。

氯蟲苯甲酰胺已經產生抗藥性的地方,也可以選用40%溴酰·噻蟲嗪種子處理懸浮劑按照150-300毫升/100千克種子進行拌種,對二點委夜蛾的防治效果更加突出。

(3)葉面噴霧:在二點委夜蛾發生初期,下午4點以後,可用10%甲維·高氯氟微囊懸浮-懸浮劑4~6毫升/畝,兌水15~20公斤進行噴淋幼苗莖基部,可將夜晚出來活動的二點委夜蛾幼蟲殺死,每7天噴一次,要連噴2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