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孤独成了唯一选择,羊群中的青年你们还好吗?

10万年前人类所采用的群体制,到有秩序的部落制,再到氏族制、城邦制、家庭制,无一例外地,都在试图解决同一个问题:对深层次依恋与依赖缺失的孤独与恐惧。

——马泽中

当孤独成了唯一选择,羊群中的青年你们还好吗?

羊群效应下的当代人

因为疫情和春节的重叠,我们经历了一个关禁闭般的“长假期”,很多人表示自己被憋疯了,各大短视频平台更是出现了各种家中一日游、家里地面蠕动、跟宠物打牌等骚操作。

当孤独成了唯一选择,羊群中的青年你们还好吗?

或许有人会问了,为什么有的人几天不出门就发疯,有的人却能安稳地在家宅几年?近期网上疯传的一段女编辑日记中的话回应了这个问题:

“当孤独是个选择的时候,也许是个不错的选项,可当变成唯一必选项的时候却不一样了。你会发现一个人呆着与走入人群的需求其实差不多。”

在这段话中,其实我们可以看出有个心理学矛盾的体现:一方面,从人类的本性来讲,每个人都是缺乏安全感,是孤独、寂寞的。从10万年前的群体制,到今天的家庭制,都是为了解决我们内心深处渴望解决孤独、孤单,满足深层次依恋和依赖的方法。

另一方面,虽然我们都想成为自己,随着社会化的交际和交往的越来越多,我们也越来越融入了集体无意识,也在这个社会体系中不断缺失自我,丢失自我,心理学上管这种现象叫做“羊群效应”。

所以,当一个月的禁足期到来,那些依赖线下社交来满足自己内心依赖和依恋的人,内心的安全感无法被满足,也就呈现出了焦虑:想要去往外面跑。

当孤独成了唯一选择,羊群中的青年你们还好吗?

而潜藏在这背后的,却是一个非常浅显,却往往很容易被人忽略:人能不能学会与自己相处。

爱自己的五种方式

戴维布鲁克斯曾在《第二座山》中写到,人生要爬两座大山,第一座是关于自我的,希望自己越来越成功、越来越厉害,而第二座山是关于别人的,是关于失去自我的。简单来讲,人需要2个层面的系统能力——与外在社会相处的能力和与内在自己相处的能力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假期中往沙发上一瘫,或者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有的来访者表示,在疫情期间活得像动物一样,吃了睡睡了吃。这些其实都是不会和自己相处,在回避自己,不愿意看见自己。当与社会相处的能力被关闭时,与自我相处能力的缺失就被暴露出来了。

当孤独成了唯一选择,羊群中的青年你们还好吗?

我们要学会与自己相处,这是每个人想要把生活过好所必须的能力。就像燕园心理2月23日分享会上讲的那样,学会爱自己的五种方式:爱过去的自己、爱当下的自己、爱未来的自己、爱内心小孩子的自己,以及爱能将这一切整合成自己的自己。而这些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得来的。

2020,虽是危机,也是转机

对许多人来讲,2020显然并没有开一个好头,无论是丢了工作饭碗还是茫然失措,大家都在失去社会自我的时候,看到了自己无法通过与自己相处来获得自己的价值感、成就感、自我实现等因素而引发的焦虑。尽管过程可能有些痛苦,但与此同时,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了问题,所剩下的其实也是最简单的步骤——解决问题。

那么,在疫情完全消退之前的时间里,我们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呢?我认为,在两个层面的学习至关重要。

当孤独成了唯一选择,羊群中的青年你们还好吗?

第一个层面是学习与自己相处的能力,构建属于自己的成长系统来支持自己。比如我们看到,在疫情期间,很多人开始因为网络上一句话去囤积口罩、粮食,甚至各种各样其实没有科学依据的物品,比如非典时期出现过的跟风囤盐,这次新冠肺炎期间的跟风囤积双黄连,其实都是由于自我支持系统的缺失所导致的。作为一个人所需要具备的生存能力中,最主要的是构建心灵的支持系统。

另一个需要学习的是更好地构建自己社会的支持系统。在这个假期里,没有人比我们自身更能意识到社会支持系统是多么重要,为什么有的家庭在这个疫情期间变得更加的团结稳固,有的家庭却在这个疫情期间矛盾重重,甚至闹到了“疫情过去就离婚”的地步?为什么有的家庭在疫情期间构建了更好的亲子关系,有的家庭却在疫情期间亲子之间矛盾集中爆发?

当看到女编辑文字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会有共鸣,会感到孤独?因为我们渴望情感的交流与连接,社会上的交流和自我实现需要通过工作方式来进行情感连接,与自我的交流和自我情感的连接需要通过学习成长,拓宽自己来进行自我实现。无论是通过线上课程,还是线下的读书,都是我们拓宽生命,实现自我最好的渠道。

如果你在疫情期间出现了不适应,关于工作、家庭、伴侣、亲子关系、情绪等等让你不舒服的问题,我们有公益咨询,为您排忧解难。

如果您在疫情期间想要突破自我,拓宽自己,比如学习爱的五种方式,我们也为您精心准备了各种各样能够帮到您的课程,不用急于决定参加不参加,可以先来周日的分享公开课,说不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私信我,获取心理课程,成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