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大師希區柯克:瑪麗蓮·夢露是“把性隨時寫在臉上的女人”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1899年8月13日出生於英國倫敦,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

1980年4月29日因腎功能衰竭在美國洛杉磯逝世,享年81歲。



驚悚大師希區柯克:瑪麗蓮·夢露是“把性隨時寫在臉上的女人”


每年4月29日是希區柯克的祭日。時過境遷,我們終於恍然驚覺,像希區柯克這樣會講故事的導演,恐怕真是絕跡了。這個性情乖僻的胖子,已然在他自己最擅長的電影領域裡做到了極致,令後輩望塵莫及。換句話說,正是希區柯克這般天才導演的存在,才使好萊塢漸漸培養起做“好故事”的傳統,並至終成為造夢工廠。回想曾有記者問希區柯克:你的電影深層邏輯是什麼?他則言簡意賅地回答道:滿足觀眾!

猶記得,英國《視與聽》雜誌有個每10年一度的“影史五十部偉大影片”評選。在前幾年評選的全新榜單中,希區柯克拍攝於1958年的《迷魂記》榮登榜首,成功擊退了奧遜·威爾斯導演,及其曾連續五次獨佔鰲頭的《公民凱恩》;而日本名導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則位列第三。

縱觀希區柯克長達60年的電影藝術生涯,從大不列顛到美利堅,他始終精準遊走於驚悚與懸疑的邊緣,彷彿手持一把匕首,埋首行走於黑夜,剖開人性的秘密與慾望的黑白。他始終以近乎偏執的方式,一次次重回電影之源,將光影誕生之初的驚喜與迷狂投注於自身作品中。


驚悚大師希區柯克:瑪麗蓮·夢露是“把性隨時寫在臉上的女人”

《電話謀殺案》劇照


希區柯克的創作生涯幾乎橫跨整個20世紀,從1922年執導處女作《第十三號》,到1929年完成第一部有聲電影《訛詐》;從1935年執導著名間諜片《三十九級臺階》,到1939年入駐好萊塢打造《蝴蝶夢》;從1948年完成第一部彩色電影《奪魂索》,到1953年首次以立體電影技術拍攝《電話謀殺案》;從1963年簽約環球影業執導《群鳥》,到1979年被美國電影藝術學院授予終身成就獎。希區柯克終其一生都在包裝懸疑,並藉此將類型片的娛樂精神得以充分發揚。回想1979年8月13日,正值希區柯克八十大壽,眾人齊聚為輪椅上的他慶生。酒過半酣,他卻突然從輪椅上晃悠悠站起來說:“這個時候,我最想要的是一個包裝精美的恐怖。”

希區柯克熱衷於懸疑,亦痴迷於偷窺。正如有人所言,他既是大師,也是色鬼。觀其創作生涯,有兩個不得不提的名詞,其一為“麥格芬”,其二為“自我客串”。毋庸置疑,“麥格芬”是獨屬於希區柯克的專有玩法,簡而言之就是利用虛構人物做一個“不存在的幌子”。其中,《西北偏北》中的“麥格芬”最為經典,影片中一再提及叫作凱普林的間諜,真相卻是此人根本不存在。回想《蝴蝶夢》中的麗貝卡、《房客》中的復仇者、《迷魂記》中的瑪德琳,同樣都是虛化的不存在的人物。但對希區柯克而言,這些本質上的“不存在”,或許恰好就是電影存在的理由,亦是其追求遊戲精神的至佳體現。


驚悚大師希區柯克:瑪麗蓮·夢露是“把性隨時寫在臉上的女人”

希區柯克客串鏡頭


與此同時,希區柯克非常熱衷於在自己的電影裡作“自我客串”,常以路人甲乙丙丁的身份一閃而過,就像一枚既定的希區柯克式標籤。按他的話說,這一切都是他故意為之,這樣做是為了提醒觀眾這只是一部電影。

希區柯克鍾愛金髮美女,這更是眾所周知的事。他的那些金髮女主角們,便也難逃俗套地被稱為“希區柯克女郎”。作為嗅覺敏銳的電影藝術家,希區柯克理想中的女性形象常具有“冰火兩重天”的特質,即外表美豔如霞,內心冷若寒冰。在希區柯克的影像世界裡,她們理應有雍容華貴、端莊古典的一面,與此同時,身體裡亦可能藏匿著一座火山,情慾蓬勃,心火燎原。歷數與希區柯克合作過的一系列女演員,無一不是典型的“希區柯克女郎”。其中,尤以格蕾絲·凱利、瓊·芳登、英格麗·褒曼等最受人矚目。而像瑪麗蓮·夢露,抑或碧姬·芭鐸這類風靡一世的性感尤物,卻絲毫不在希區柯克眼裡。在他看來,她們都是“把性隨時寫在臉上的人”,毫無審美趣味。


驚悚大師希區柯克:瑪麗蓮·夢露是“把性隨時寫在臉上的女人”

瑪麗蓮·夢露


在諸多“希區柯克女郎”中,英格麗·褒曼與格蕾斯·凱利無疑是最大的幸運兒。希區柯克與英格麗·褒曼的合作始於1945年的《愛德華大夫》,影片以意亂情迷的姿態講述了一場黑色際遇,並自此進一步普及了精神分析理論對電影的影響力。而後是1946年的《美人計》與1949年的《歷劫佳人》,褒曼皆以瑞典女星所獨有的聖潔氣質,貢獻了自己的絕美時刻。《美人計》是一部關於臥底間諜的愛情故事,褒曼在片中飾演了一位女間諜,為求情報而被迫與敵人結婚。然而,表面看似假戲真做,她內心卻無可抑制地陷入真愛。當真相被敵人識破後,褒曼在一場外出戲中展現了無與倫比的悽美,她拖著被過度下毒的身體,與男主角在馬路長椅上接頭,她強撐著虛弱不堪的身體,顯得悽婉而動人。正是這一刻,《美人計》恍然有了永恆的力量,而希區柯克亦由此愛上了褒曼。

1954年,希區柯克遇見格蕾絲·凱利,如遇知音一般,他邀凱利連拍了《電話謀殺案》與《後窗》兩部傑作。次年,又邀其在《捉賊記》中一展美豔。回想在《電話謀殺案》中,希區柯克將凱利推入“紅杏出牆”的非無辜者境地,至終寧願尷尬收場,都不忍令其受傷。後來有人說,即便《電話謀殺案》如此乏善可陳,卻無疑是希區柯克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只因他終於找到了夢幻中的女主角。而在《後窗》中,格雷斯·凱利換了一副時尚靚麗的姿態穿行於半敞開的房間中,金髮紅唇,身著白色睡衣,宛如夏日女神。


驚悚大師希區柯克:瑪麗蓮·夢露是“把性隨時寫在臉上的女人”

格蕾絲·凱麗


及至《捉賊記》,凱利則以一場甚為經典的“希區柯克女郎”式表演而備受稱譽。影片中,凱利在與加利·格蘭特飾演的男主角第一次見面時,始終保持著事不關己的冷漠姿態,仿若冰山美人。而正當格蘭特要將她送回房間時,她卻出乎意料地迴轉身來,丟給格蘭特一個深深的熱吻。按希區柯克的話說,這恰恰是他的女主角所獨有的慾望之美,藏匿著“性的發現”的力量。這是希區柯克從影生涯中最如魚得水的兩年,得益於格雷斯·凱利的出現,他的靈感亦隨之噴薄而出。用希區柯克的話說:“她是一個外表冷若冰霜的金髮女郎,內心裡卻慾火熊熊。”

遺憾的是,在短短兩年後,格雷斯·凱利無奈選擇息影,並意外成為了摩納哥王妃,結束了她驚鴻一瞥的光影生涯。婚禮前夕,希區柯克收到了凱利的婚禮請柬,然而他註定拒絕出席,以一種孩子氣的蔑視結束了那短暫的片場歡愉。想來,那三部電影,或許便是希區柯克送給凱利的最好的新婚禮物罷。而那些獨屬於凱利的迷人時刻,終於再也未能重返。

2012年,為紀念希區柯克,好萊塢推出了導演傳記片《希區柯克》。本片改編自史蒂芬·雷貝出版於1998年的同名紀實小說,講述了一代懸疑大師在拍攝《精神病患者》期間的心路歷程。遺憾的是,本片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影片中,由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的希區柯克無疑是最遭人詬病的一環。其肥胖側影雖形似希區柯克,但正臉氣息卻全無神似之處,以至靈韻不足。至於斯嘉麗·約翰遜扮演的珍妮特·李,也受盡了影迷們的揶揄,那場眾所期待的“浴室謀殺戲”,即便斯嘉麗費盡心力地表演,卻依然難以與原作相媲美。唯有海倫·米倫扮演的希區柯克妻子阿爾瑪,才是本片表演上的最大看點。


驚悚大師希區柯克:瑪麗蓮·夢露是“把性隨時寫在臉上的女人”

2012年傳記片《希區柯克》海報


無獨有偶,英國HBO也於2012年推出了一部電視電影《金髮繆斯》,以紀念希區柯克之名,講述了一代懸疑大師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其中,英國男演員託比·瓊斯飾演的希區柯克與美國女星西耶娜·米勒飾演的蒂比·海德莉,皆酷似本尊且令人印象深刻。不同於《希區柯克》的束手束腳,《金髮繆斯》則濃墨重彩地表現了大師的真性情,甚而將其陰暗暴虐的一面也如數道出。有人說,英國這樣拍希區柯克,更像是在抹黑大師,倒不像是為了紀念。但就我想來,這般真性情的描摩,以其自由而獨特的魅力,使我們更貼近大師,接近本真。

影片以希區柯克拍攝《群鳥》時的片場歷程為主線,講述了大師對金髮女主角蒂比·海德莉的殘忍行徑。這是希區柯克在經歷過數任女主角“叛逃”後的1963年,在《群鳥》片場,他邪惡地放出了一群真鳥,將可憐的海德莉啄得遍體鱗傷。自此,海德莉與希區柯克結下宿怨。次年,在合作過《豔賊》之後,海德莉黯然離開希區柯克的片場,留給大師一個受傷而落寞的背影。那一刻,在攝影棚巨大的陰影裡,我們誰也不知道大師在懷念著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