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考試?真的!北京新高考首次適應性測試,今日“雲”開考


居家考試?真的!北京新高考首次適應性測試,今日“雲”開考

北京新高考元年,與以往的現場考試不同,5萬餘考生將首次嘗試居家“雲”開考。

這測試全市統一命題,統一考試時間,於3月3日-6日進行。具體測試安排如下。

居家考試?真的!北京新高考首次適應性測試,今日“雲”開考


3月2日,各校的考前準備工作有序展開,一間間“雲端考場”各具特色。

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說,通過這場“不見面的考試”,更希望考生熟悉試題結構和考試流程,瞭解本人各科目的大致水平和複習狀況。

該發言人還表示,測試成績不具備參考意義,測試成績和排名與6月份高考成績和排名沒有關聯性。

今天9時準時進“考場”

今年高考考試科目與往年相比有很大變化,而且由於每個考生選考的等級考科目不同會有不同的考試日程 。

居家考試?真的!北京新高考首次適應性測試,今日“雲”開考


3月3日9時,語文作為首門學科“打頭陣”,5萬餘名考生開始“雲答卷”。根據已公佈的考試時間,前兩天是統一高考科目,即語文、數學和英語三科考試;後兩天是“6選3”選考科目,即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中選擇3門科目進行考試,不分文理科。

部分區上週日已經將“2020年北京市高考適應性測試語文答題卡”的電子版文件率先發放到考生手中。

學校提前30分鐘“雲”髮捲

將考場設在學生家,試卷如何發放?各校都有高招。微信群髮捲,是比較常見的方式。

記者瞭解到,海淀區、東城區和東城區多所學校已經按學科建立微信群,任課老師會在考試前30分鐘發放試卷。還有些學校通過日常教學平臺、學校專用APP等“雲”髮捲。

廣渠門中學校長李志偉說,我們會根據老師們提前做的摸底分批發放試卷。其中約三分之二的學生家裡有打印機,提前30分鐘髮捲。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需要借用鄰里朋友的打印機,提前2個小時髮捲。“給這部分學生家長打出時間量,讓他們有時間外出打印試卷。”她說,“我們還做過送試卷的預案,不過調查發現目前沒有需求。”

也有學校表示,“如果可以儘量打印,學生答題方便且便於保存講解,如果沒有打印機,學生也可以看著電腦答題”。

居家考試?真的!北京新高考首次適應性測試,今日“雲”開考


一些學校還提出了“根據學生情況可到校取卷”的措施。3月2日8時,十八中門口,按學號擺開7張髮捲桌,1到6號桌分別對應5個學號的學生。不同班級領取試卷時間不同。

“一次性把所有科目試卷領走,儘量減少家長出行次數。”該校教學副校長張林靖直言,現在我也沒見過具體試卷。我們已經給每位家長進行了保密方面的培訓,比如專門指定了考試時令表,讓家長可以熟悉監考流程等。還有幾位不方便到校領取試卷的學生,我們通過“閃送”的方式髮捲。

學校暢通“雲端”防髮捲宕機

5萬餘高三考生同時開考,為了避免“雲端”塞車,不少學校也提前制定了預案。一所海淀區高三老師介紹,試卷電子版會通過網盤方式發給學生,為了保證所有學生都能按時收到材料,學校準備了備用網盤。

李志偉說,按照考試科目設置了不同郵箱,通過加密方式發放試卷。“學生開考前30分鐘可以去郵箱下載。語文、數學和英語三門統考科目分別設置了雙郵箱,防止因為學生同時進入郵箱發生卡殼等情況。”她說,真正考試時也需要考生自己按照準考證去找考場,“雲端”考試就設計了讓考生自己按照需要考試科目進郵箱下載試卷的環節。張林靖說,我們也對電子領卷的學生進行了提前測試,保證雲髮捲暢通。

第一六六中學校長王蕾說,這是一次適應性測試,重要的是學生的感受和體驗,以緩解心理壓力。同時,也有助於學校、教師、學生通過體驗尋找共性和個性的問題,針對問題達成共識、形成合力、積極回應。學校通過多種途徑召開教師會、家長會、學生會,盡全力消除“互聯網”“居家”等因素的影響。

提前培訓家長當好“監考”

“絕大多數家長是第一次當監考,所以學校儘量多想一步,比如給家長提前召開了雲家長會。”3月2日一早,十八中學副校長張林靖一直守在學校門口,隨時回答家長的疑問。

學校已經給每位家長進行了保密方面的培訓,比如專門指定了考試時令表,讓家長可以熟悉監考流程等。

“領取試卷後,不要提前開啟試卷袋,在各學科考試結束前,不拍照、不上傳試卷信息,嚴格遵守保密的規定。”十八中也請“監考”的家長和參加測試的同學簽署了《關於協助組織高考適應性測試家長承諾書》,

承諾學生加強自我管理,家長起到監督作用。外經貿附中通過召開網絡家長會、發送《致家長的一封信》、考前家長調研、考前學生會等形式,在做好考前準備的同時,也認真地輔導家長們如何幫助孩子們完成這場特殊的考試。

網友神評論

繼在家上課之後,做夢也沒想到的在家考試,居然成真了!被疫情憋壞了的網友們,各種神評論紛紛湧現,個別節選,一起來看看~

居家考試?真的!北京新高考首次適應性測試,今日“雲”開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