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鴻蒙”操作系統為啥用Linux開發?

於球球耐摺咧


華為操作系統基於linux是關於鴻蒙的“傳說”中最空穴來風的。但開發初始一代鴻蒙的平臺是linux沒什麼奇怪的,畢竟linux提供的程序員友好的工具太多了。如果理解了交叉編譯就知道:現有的windows、macos、linux、freebsd都可以做開發工具的運行平臺。但必須選一個的話,我會選linux。而且,僅僅是在鴻蒙還不能替代linux之前的選擇。一旦鴻蒙本身具備條件,會第一時間把開發平臺切換到鴻蒙,這就是所謂的“吃狗糧”-讓開發者自己使用自己開發的產品。

鴻蒙的核心,餘承東透露的是“下一代微內核”。對操作系統技術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linus對微內核架構的態度。有餘承東這句話,鴻蒙的核心就不可能是linux。微內核架構,即便華為去買蘋果的操作系統核心也不可能在華為“工程師文化”下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而且,從華為操作系統對5g的時機卡位看,底層的實時性是肯定會考慮的,而linux的實時改造到現在都達不到5g毫秒級時延要求。再看看谷歌新系統和微軟新系統的宣傳,就知道了:5g對通用操作系統的實時性提出了挑戰,要充分發揮5g網絡性能,對操作系統底層必須做大調整。

再從備胎策略看,華為如果連標準組織的清除策略都考慮全了(例如,超級藍牙),沒有理由不考慮linux資源限制的情況。

那麼整個備胎操作系統計劃可能是什麼樣的呢?

在研究了操作系統歷史的情況下,華為極力投入5g開發,不會不知道操作系統是個機會。因此,我們看到鴻蒙起始時間大約在2010年左右,正是5g紙面規格基本確定的時候。鴻蒙初始選型應該持續了兩年。但可用的真的很有限,除了be操作系統號稱有實時性,其他通用系統幾乎都達不到備胎要求。那麼,重新開發一個就成了重大選項。

第二個大難點是系統初始生態,新核心要繼承安卓生態,微內核架構是最成熟選擇,因為蘋果乾過一次,證明有效的。然後,看華為“操作系統”往事中,大規模整理安卓架構,就知道這是在就這新系統安卓兼容服務在轉圈子。

做到這裡,就是等一個時機了。顯然餘承東是等不及了:gpu turbo、編譯器 、 link turbo 分分扔出來做預熱了。就等一個時機了,恰好川普配合到位,順理成章了。否則,餘承東恐怕還得適配谷歌新系統來適應5g要求,但谷歌開什麼價就不好說了。

但操作系統就是操作系統嗎?除了適應頂層生態,還有適應底層一堆硬件,這個工作不做就是大麻煩。

我曾經說華為編譯器的出現是劍指芯片的,那麼操作系統就更是如此,如果底層解決方案是華為提供,其他手機廠擴展,那麼就解決了當初谷歌必須依賴linux的多硬件平臺適配資源解決硬件適應問題。這是最適合中國手機廠商路數的。

所以,鴻蒙大概率開源,開發系統大概率開源或至少象安卓和蘋果一樣免費。而完全從芯片解決方案(原聯發科生態模式)和自己終端上賺錢(蘋果模式)。這樣5g時代華為大約每年在芯片解決方案上提供至少200億營收,貼補軟件,而反過來芯片供貨規模擴大可降低芯片成本(現在是高中低都980解決量問題)。從而提高終端利潤,進一步投入研發。


久兒爸爸


華為鴻蒙系統已經開過開發者大會了,從會上的官方公佈的信息我們可以看出,華為並非是基於Linux開發,而是採用了全新自研的微內核(Linux是宏內核)開發。

1、微內核是什麼?

或許有人第一知道微內核這個概念,這裡我大致說一下這個內核。微內核不是華為新搞出來的新事物,而是已經經歷了3代的發展,是學術界的寵兒,其最大特點就是底層架構簡單,系統代碼量很少(1萬行左右即可),可以進行模塊化的設計和應用,具有很強的擴展性,全球範圍內已經有一些優秀的開源微內核系統,比如QNX(見下圖)、seL4等等。從適用性而言,微內核比較適合用於嵌入式設備、智能家居、實時工控系統等。

2、鴻蒙為何採用微內核

就從目前透露出來的信息看,華為做鴻蒙系統是早已準備,但前期的目標並非是我們現在熟知的手機、電腦、電視等,更多的是考慮應用到嵌入式設備以及IoT等終端上,同時結合華為5G的技術,更多應用於物聯網設備。

但由於美國的封堵,迫使華為將鴻蒙系統提前曝光,並且考慮開始向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上遷移。而之所以能做出這樣的調整,核心就在於微內核強大的可擴展性,以及鴻蒙提供的分佈式架構,可以針對某些終端單獨做適配研發,類似做插件一樣一個個支持新終端,這也是鴻蒙能跨平臺支持的原因之一。

3、鴻蒙現有的情況如何

從華為開發者大會公佈的路線圖來看,現在的鴻蒙1.0版本還不是純淨的微內核,而是基於安卓、Linux、LiteOS這樣的多內核,只有到今年年末時才可能會進化到純微內核上來。

這點我想原因也很簡單,就是鴻蒙系統自身還不成熟,這點從開發者大會上也能看出。畢竟鴻蒙系統計劃被整整提前了1年,很多研發內容沒做完。同時,一個全新的系統想要快速建立起自己的生態也是不可能的,前期只能儘可能向下兼容其他系統的應用,需要有個過渡來逐步搭建發展自己的生態。

這2天任正非在冬季達沃斯論壇稱鴻蒙系統已經上網,未來將應用於手機、電腦、平板等終端設備上。看來,鴻蒙系統的發展正在有條不紊的持續發展中,個人還是很希望我們自己的國產系統正式上線的。

Lscssh科技官觀點:

最後就不要說鴻蒙系統是基於Linux開發的了,兩者在內核上完全不同!知道Linux現在有多少代碼量了嗎?截止2018年時就已經超過2500萬行代碼了,相比微內核幾萬的代碼,這可不是一點點的數量啊。



Lscssh科技官


    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統架構分為兩類:宏內核和微內核。Linux屬於宏內核,而鴻蒙系統屬於微內核架構開發的。因此,華為的“鴻蒙”系統並不是基於Linux開發,難道鴻蒙是獨創的微內核架構系統嗎?非也。

    微內核系統

    微內核系統的核心是簡化內核功能,內核只提供基礎服務,比如進程調度、多進程通信等,其他的文件系統、網絡協議等都放到了用戶態。微內核經過幾代的而發展,發展到了seL4,而且也是第一個完全通過形式化驗證的內核,而Linux系統的內核過於複雜,是沒辦法證明的。

    Fuchsia是google正在開發的一套全新的操作系統,用於替代android,兼容android的app,並且可以覆蓋手機、平板、電腦、智能設備的一系列領域。Funchsia採用了一個稱為zircon的微內核。

    根據數據顯示,android系統有1億行的代碼,其中內核超過了2000萬,但是一般的用戶用到的代碼不到8%,整體比較冗餘,越來越不堪重負。鴻蒙系統採用了“微內核”,核心代碼不到1萬行,採用同一套操作平臺,針對不同硬件能力的產品部署,並且採用了分佈式架構,提升了效率。

    鴻蒙系統什麼時候正式上線?

    今年1月21日,任正非在公開場合表示“鴻蒙系統已經上線,未來將會應用到華為手機、平板、電視等產品”。餘承東也表示,華為的P40可能會成為第一款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手機。

    消息稱,鴻蒙系統兼容android應用,所以,我們不用擔心軟件生態問題。隨著,鴻蒙系統的普及,華為HMS的廣泛應用,相信最終會成為android系統的一個替代品。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多多點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哦,謝謝。

Geek視界


感謝您的閱讀!

安卓手機其實使用的也是linux系統,你可能覺得鴻蒙系統不應該使用linux系統,這不是“邯鄲學步”嗎?這叫什麼自己研發系統?

實際上,安卓系統使用Linux,是因為它的權限高度自由,源代碼完全開放,是一種拓展性非常強的操作系統,而且它最關鍵的是免費開源。

而華為選擇linux的原因是——

  1. Linux系統足夠強大,甚至於,大多系統都是基於Linux內核開發的。
  2. 它能夠更好的擺脫Windows可能存在的監控後門。
  3. Linux並不是由單一的個人開發,它是全世界的程序員共同開發的,開源性的系統。

其次,華為使用的是和安卓不同的微內核,相比宏內核需要將很多東西放在內核中,微內核的優勢更明顯,比如內核中因為只有最基本的調度,內存管理等等,反而更容易去使用,流暢性也更好。

鴻蒙系統目前的問題——系統的生態問題。鴻蒙系統現在最需要解決的就是生態問題,如果不能夠解決生態問題,那麼鴻蒙系統的發展已經是受到限制,雖然說任正非已經提出了鴻蒙系統已經上網,但是要完全的使用,在手機電腦方面,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我們其實應該給華為更多的時間,也需要更多的開發者加入的鴻蒙系統,開發出適合鴻蒙系統的生態!


LeoGo科技


分叉版安卓系統


Myds


這個提問本身就不對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