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和婚姻向來都是神聖的,容不下半點虛偽和背叛。


愛情和婚姻向來都是神聖的,容不下半點虛偽和背叛。

一個不懂得感恩和付出的人,永遠不會了解離婚的痛苦,到頭來還一直以為對方在“作”。

忠誠是愛情的橋樑;沒有忠誠的婚姻只是一段關係的外衣,縱使華麗異常也掩蓋不了內裡爬滿的蝨子,讓人癢、讓人病,再也無法享受到婚姻應有的快樂。

婚姻從來都不是一項任務,而應是彼此分享歡樂與秘密,彼此分擔憂愁與坎坷,是兩顆心的不斷靠近,是親密無間和永遠信任。

忠於彼此是對自己負責,守得住心,守住身體,才能守住婚姻。

不管婚姻是不是愛情的終點站,都會是社會需求的必然關係之一,而這種關係也是世界上最難維繫的一種親密關係,不僅僅是法定結婚年齡到了,就真的適合的一種結合行為,比如那些無法負擔壓力和肯交付自由的人,根本還不具備結婚的能力,一味地只期許愛的甜蜜,索性不要開始,耽誤的了對方,毀了自己,也失去了本美好的關係,因為愛的最終狀態其實不僅不是甜蜜,反而是充滿疲憊感又略帶心酸的狀態關係。

有些人會因為愛人的小性子小脾氣失落之下,久久不能得到自己預期的關係,從而在外面尋求溫暖平衡自己的空虛與寂寞心理,以為的尺度把握其實忽視了情感無法自控的可能,以至於不管是消遣還是賭氣,最終走向了道德邊界的極端死衚衕裡。自古就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說法,而出軌,即意味著背叛,是最不能讓人忍受的侵犯行為。

婚姻是世界上最親密的關係,那些無法負擔親密關係的人,其實根本就不應該結婚,一旦結婚,就是毀了別人的幸福,禍害了別人一生。

因為婚姻是一種高度親密的關係,所以,想要一份幸福的婚姻,雙方都需要為這份親密而有所擔當。決定一份婚姻是否幸福的根本,並不是兩個人如何經營,而是這份婚姻中,究竟是怎麼樣的兩個人——如果兩個都是“好人”,那麼,這份婚姻一定幸福;如果兩個都是“壞人”,那麼這份婚姻一定不幸福;如果一個是“好人”,一個是“壞人”,那麼這份婚姻一定是痛苦。

婚姻的第一品質是忠誠,高度的親密關係,第一要求也是忠誠。

婚姻是需要合作一輩子的一項事業,如果彼此無法忠誠,無法做到徹底的,毫無保留的信任,那麼,這份婚姻不可能幸福,甚至不可能維續。

這是一個白痴都能理解的邏輯。所以,傷害了忠誠,破壞了信任的人,真的不該結婚。很多出軌的人總是喜歡說“出軌是人性使然”,是的,人性有喜新厭舊等本能,但是,所有的本能應該以不傷害無辜之人為底線。

當你選擇背叛的時候,其實就是將這份婚姻置於了瀕臨破裂的危險境地,也是給對方製造了這輩子最深的傷痛。面對出軌,成為很多人一生都無法釋懷的傷害,一生都無法擺脫的陰影。

維續一段婚姻,還需要彼此的付出。那些能夠付出的人,一定都是能夠“將心比心”;在意別人的人,反之,那些內在自私,冷漠無情的人,一定不懂付出。就算他們有付出,也只是在不侵犯自己利益情況下的付出,就算他們在意對方,也只是在先在意自己以後,才去在意對方。

為什麼婚姻中會有背信棄義,因為有的人只在乎自己。背叛通常出現於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婚姻不滿,轉而外求;一種是經不起誘惑,管不住自己,說到底都是自私自利,而自私自利的人,是不可能完成婚姻“合作”事業的。

不願主動付出的人,還有一個通病,他們習慣於逃避,逃避婚姻中的問題;他們習慣於推卸,推卸婚姻中的責任。婚姻一定伴隨著各種問題,婚姻也一定需要承擔分內的責任,所以,不懂得付出的人,在婚姻中就變成貪得無厭的索取,索取不到就會背叛,並且他們習慣於把所有的問題扔到對方身上,就連出軌了,都認為是因為你不夠好所以我才出軌的!

如果婚姻中遭遇了這樣的人,那麼這份婚姻一定是痛苦的,一定不可能給你幸福。就算沒有出軌;就算出軌一次沒有了下一次,你的婚姻一樣還是痛苦,一樣還是不幸福,因為根本的問題並不是背叛,而是背叛後面的自私自利和冷漠無情。

婚姻是一種高難度考驗人情商和智商的關係,所以,想要擁有一段幸福的婚姻,雙方都需要為這份親密而有所擔當有所付出才行。婚姻猶如鮮花,夫妻好比園丁,那靠的不是喜歡,或者一兩天的熱乎勁就可以達成的幸福和諧關係,而是需要天天年年的付出精心的呵護,得到的美麗成果。而決定一段婚姻是否幸福的根本,除了兩個人經營的方式,更有在不和諧狀態下底線和道德的自我約束能力。

兩個好人在一起未必幸福,而兩個口碑不好的人卻未必得不到幸福的婚姻,這就是彼此間默契的配比最終展現出的果實。不誇張的說,人這輩子可能會遇見很多次愛情,即便是婚後,仍會對身邊的人和事去心動,但既然選擇了婚姻,不論此刻是怎樣的感受處於怎樣的逆境關係,忠誠是婚姻的底線,容不得半點瑕疵和模稜兩可的邊界行為。那遠比甜言蜜語和所謂的隱忍包容還要重要,因為一旦超越了該有的底線,一切都無從談起。

如果真的受不了,如果真的過不下去,如果真的已經不再想繼續關係,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說再見,即使做不到幸福到老,也要做到有始有終,而不是抱著對婚姻負責的態度擋箭牌,去外面找一些自我療愈的情感創可貼,既是對伴侶的羞辱,也是對自己的不自重。

​婚姻關係何嘗不是一種特殊項目的合作,如果合作人無法做到對搭檔的忠心,根本也就失去了互信合作的可能,自以為聰明覺得不會被發覺,不過是一種幼稚又自欺欺人的不負責任,這類型的婚姻很少能幸福,甚至中途夭折的可能。

婚姻的第一品質也是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忠誠,相信容易再信難,當選擇走邊界線去冒險的瞬間,就註定走入了不歸路,面對瀕臨危機的可能,人性禁不住試探,感情更是一定禁不起測試,一旦出軌所有的美好與承諾都將煙消雲散不會有重來的機會。為什麼現實生活中有那麼多在婚姻中出現背信棄義的舉動?原因只是由於太過自負,又只關注自己的喜樂而引起的傷痛,最終傷了對方,也毀了自己,甚至影響自己孩子的一生。

​忠誠,是婚姻幸福的關係的基礎,而對於那些即便自己做錯了事,違背了道德底線和原則,還依然習慣於把所有的問題推責到對方身上,甚至會理直氣壯說“因為你不夠好所以我才出軌的!”是何等的可恥,又怎麼配擁有幸福二字。

如果一段感情從開始時便也有了委屈和不平等,“熬”到最後,終將輸給時間。婚姻從來都不是愛情的墳墓,而是愛情的家。

這個家可以豪華如海景別墅,也可以簡陋如蝸居小屋,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兩個人都是彼此一生的家人,除了共同生活,還應該互相照顧,互相關心,互相理解。

婚姻,是基於愛情基礎上的契約關係,需要愛情做基礎,缺少愛情的婚姻,無疑是很痛苦的事情。

就連恩格斯他老人家都說,只有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

然而,很多時候,道理歸道理,現實歸現實,愛情是愛情,婚姻是婚姻。從愛情到婚姻,貌似相互關聯,實則原本就是兩碼事。

原來,愛情與婚姻之間,常常可以是相互分離的狀態,需要我們區別對待。

在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夫妻在戀愛時始於愛情,然而在結婚後卻最終又敗給了愛情。因為,戀愛真的是兩個人的事情,而結婚卻是兩家人的事情。

從戀愛到婚姻,是兩種不同角色的轉換,在戀愛當中,各自扮演的是情人、戀人角色,而婚後扮演的卻是妻子和丈夫角色。

角色轉換的成功與否,決定了婚後的夫妻狀態。

此時,婚姻裡當然也需要愛情,但僅僅靠愛情來維繫兩個人的關係是遠遠不夠的。

戀愛中的兩個人,可以天馬行空的生活在一起。而婚姻更需要立足於現實的土壤,一起紮根在柴米油鹽的瑣碎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對人生的風雨。

應了那句話:愛情是理想,婚姻是現實!要知道,再美好的愛情,也常常會在婚後的雞零狗碎中被消磨、被覆蓋,因為婚姻就是這樣的一種存在,你躲避不了,也逃避不掉。要不,怎麼會有那麼多人不斷髮出感嘆: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呢!

對此,偉大導師列寧也曾說過,婚姻會讓人變得庸俗。

既然如此,那麼,婚姻就真的如此不堪,沒有幸福可言嗎?

也不是的,很多人在婚姻中之所以不幸福,或者感到不適應,就是像我前面所說的,沒有做好自身的角色轉換,陷入了感情的誤區。

有些人,在婚姻中對待感情的態度,往往容易陷入偏執的一面,要麼是覺得沒有愛情的婚姻是地獄,過於看重愛情的成分;要麼是覺得婚姻就是利益關係,哪有什麼感情可言。

事實上,這都不是一個積極對待婚姻的正常心態。

更多時候,婚姻的最佳狀態和婚姻的最高境界,既不是愛情,也不是利益,而是“親情”這兩個字。

能把這兩個字弄懂並悟懂的人,才可能擁有更幸福的婚姻,更長久的婚姻,更穩定的婚姻。

當然,好婚姻離不開愛情的參與,也迴避不了利益的平衡。而更重要的是,將兩個人的“愛情”適時的轉化為“親情”,每個人在婚姻中堅定信心的去打好親情牌,才是婚姻持久幸福的最大秘籍。

因為,這個世界上只有“親情”才是最可靠也最穩定的情感關係,實際上,婚姻到最後就是進入了一種“親情”狀態當中。

但遺憾的是,很多人卻在這樣的狀態中苦悶、彷徨,甚至擺出一副很無辜很無奈,甚至是痛苦的狀態,在那慨嘆自己和另一半隻剩下“親情”了,沒有愛情了。

其實,兩個人在婚姻當中,不是沒有愛情了,而是這份感情已經自然的發生轉換了,乃至是昇華了。

對於婚姻,很現實的情形是,兩個人即便是真的沒有愛情了,這個婚姻還可以維繫,因為彼此還有那份“親情”,如果連親情都沒有了,那也只能一拍兩散了。

由此可見,“親情”這兩字,才是婚姻的最高境界,才是婚姻的最好護身符。

只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懂,也不好好珍惜。

婚前無話不談,婚後無話可說;婚前刁蠻任性是可愛,婚後全都變成不懂事;婚前紅酒牛排白月光,婚後孩子奶粉尿不溼。

生活把最不堪最真實的一面一覽無餘的展示在你的面前,眼睛裡的驚喜雀躍變成了失望和絕望,甚至懷疑是婚姻欺騙了你。

婚姻真的成了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裡的人想出來。

我們婚姻經歷了從一見鍾情到婚外情,這中間經歷了什麼?

墨菲定律說:任何事情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所有的事情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更長。

假如婚姻欺騙了你,三大墨菲定律教我們看清生活的真相。

暈輪效應:不要像看“日暈”一樣看對方, 中國有句古話:“

愛屋及烏”,意思是如果愛一個人,連他家屋頂上的烏鴉都會喜歡。要知道,依我國傳統文化,烏鴉是“不詳之鳥”,那麼,為什麼還會有“愛屋及烏”的現象呢?

其實這就是暈輪效應的典型表現。無論在人際交往,還是認識事物時,人們常從對方所表現出來的某個特徵而形成一個虛化完整的形象。這實際上是個人主觀臆斷出來的。

在暈輪效應的影響下,一個人或者事物的優點或者缺點一旦變成了光圈被擴大,其缺點或優點也就隱退到光圈的背後,被別人視而不見了。

普希金是俄國著名的詩人,當他遇到被公認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麗時,為她的美麗而心動,以至於瘋狂的愛上了她。

在普希金的眼裡,一個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貴的品格。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他們結婚後,普希金每次把自己的詩讀給娜坦麗聽時,她總是不耐煩的捂著耳朵說:“不聽”!“不聽”!相反,她總是要求普希金陪她遊玩,參加晚會、舞會。

普希金為了她放棄了詩歌創作,弄得債臺高築,甚至還為了她與別人決鬥而犧牲了生命。

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情人在相戀時,很難找到對方的缺點,認為他一切都是好的,做的事情都是對的,就連別人認為是缺點的地方,在雙方看來也是無所謂的。這也是暈輪效應的表現。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步入婚姻後,感覺對方變了,不如結婚前溫柔大方,善解人意。不是對方變了,而是對方一直是這個樣子,你只是自動忽略了對方不好的地方。

在現實生活中,千萬不能讓“一俊遮百醜”矇蔽了我們的雙眼和理智。對婚前結婚的對象,不要急於下判斷,不要以偏概全,要做全面的瞭解,避免“暈輪效應”的偏差。

禁果效應:越“禁”越“禁不掉”的婚外情,娛樂圈的人組隊出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爆出一個大瓜。從文章的“週一見”到李小璐的“做頭髮”,出軌者人設全面崩塌,不管你以前演技多麼出色,成績多麼耀眼,一旦出現婚外情,大眾輿論就會將你淹沒,再無翻身可能。

生活中的狗血婚外情更是一抓一大把,兩敗俱傷的多,全身而退的少。不管是名人還是普通人明知道婚外情會給自己的家庭和事業帶來不可磨滅的創傷,為什麼還是飛蛾撲火去追逐那一點點光和暖?

俄羅斯有句著名的諺語:“禁果格外甜。”談到這個話題,我們就要先從“禁果”說起。

它源自《聖經》,指伊甸園“知善惡樹”上結的果實。

《聖經》載,上帝為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建了一個樂園,也就是眾所周知的伊甸園。

上帝讓他們倆人住在園中。並負責修葺和看管。同時上帝還特意叮囑道:“園內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們都能吃,唯獨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們不能吃,因為吃了它你們就會死。”亞當和夏娃謹記著上帝的教誨。

突然有一天,夏娃沒禁得住蛇的誘惑,被神秘的知善惡樹上的“禁果”吸引,於是摘下樹上的果子,吃了下去。而且,她把果子也給了亞當,亞當也吃了。

後來,上帝得知此事,將他們趕出了伊甸園。同時,上帝懲罰了罪魁禍首—蛇,讓它用肚子走路;責罰了夏娃,增加她懷胎的痛苦;責罰了亞當,讓他終身勞作才能從地裡獲得糧食。

夏娃和亞當為什麼要違背上帝的旨意偷吃“禁果”?是因為飢餓呢,還是因為他們嘴饞?當然都不是。這個關於人類元祖的故事,暗示了人類的本性中具有根深蒂固的“禁果效應”傾向。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越是被禁止的東西或事情,越會引發人們更大的興趣和關注,使人們充滿窺探和嘗試的慾望,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渠道獲得或嘗試它,即上面所說的“禁果效應”。

就像婚外情,越是被大眾所禁止,越是充滿了好奇心,即使知道不會有好結果還是義無反顧的去撲火。

婚外情有真愛嗎?有。但更多的是禁果效應下產生的一時激情和真愛來臨的假象,一旦激情的潮水退卻,人性最不堪的一面便會暴露在陽光下。

這是人性的弱點,人不可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犯錯。透過現象看本質,瞭解背後的真相才能掌控自己的慾望。

情感稀釋定律:請給情感一個表達的窗口,知乎上有一個問題:

“什麼時候,你覺得你的婚姻快走到盡頭了?”

有一個回答是這樣的:“半年沒一起好好吃個飯了,週末軟磨硬泡,叫他陪我出去吃飯。他答應了,找了一家西餐館。點了都是他愛吃的菜。結果沒想到人家一頓飯的時間,接了15個電話,我一句話沒插上。

另一個回答是這樣的:“每天加班到深夜回家,即使不加班,也會玩到深夜回家。我威脅他,如果再這麼晚回家,我們就離婚。然後接下來一週,他早早回家。兩個人坐在客廳看電視,人家躺在沙發上玩了幾個晚上王者榮耀。”

很多夫妻都經歷了,從交往時期的無所不談,到婚後的柴米油鹽,漸漸無話可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們的感情逐漸被平淡的生活稀釋,注意力不再停留在對方身上。

《小王子》裡有句溫暖的話:我在你身上浪費的時間,才讓你變得珍貴。

很多人會覺得,都結婚了,好好過日子就行了,說那麼多廢話有什麼用。人的情感是需要宣洩的,生活的點滴本身就是由這些廢話組成的。

一味的壓制、剋制的自己情感,只會適得其反。很多的我愛你都藏在日常的廢話裡,適時表達自己的感情,讓另一半知曉你的愛意。

感情雖然會因為時間稀釋慢慢變淡,但是也可以從平淡的相守而歷久彌新。適時給情感一個宣洩的窗口。

作家週週說得好:“婚姻是一場以愛情為起點的長跑,這份愛情,能否一直推著你們跑到終點,除了愛情,還要看你們的堅持,還要看你們的節奏。”

一段感情從熱烈期、磨合期到平淡期總會經歷這樣或者那樣的考驗,我們會以貌取人,會經歷婚外誘惑,會經受平淡磨合,說到底這些都是人性的弱點。

有時不是生活欺騙了我們,而是某些假象矇蔽了我們的雙眼。

作者;青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