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逆行者丨攜手抗疫 新站巾幗有力量

巾幗不讓鬚眉,紅顏更勝兒郎!

在新冠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中,

既有奔赴一線的逆行者,也有默默奉獻的志願者,

這其中,就有合肥新站區的“女戰士”們。

抗疫戰爭打響以來,她們卸紅妝、披戰袍、赴一線,

用柔情和剛毅守護每一扇窗後的萬家燈火,展現著新站巾幗的風采...

馮愛英:主動請纓奔赴武漢,“最美逆行”身影綻放芳華!

2月9日,京東方醫院首批援鄂醫療隊馳援武漢,

他們是一支由合肥京東方醫院8名醫護人員組成的英勇之軍。

作為安徽援鄂醫療隊、合肥京東方醫院ICU護士長,

馮愛英憑藉高度的責任心和過硬的專業能力帶領著醫護人員進行著抗疫工作,

連續三天工作到凌晨2點以後,保證了400名患者的入艙救治。

“我要把控好每個環節,不能讓一個醫務人員感染,零感染,打勝仗!”

在馮愛英護士長的鼓舞下,大家都對這場無聲戰役信心滿滿。

面對疫情,馮愛英積極投身一線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中,

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奉獻精神,展示著新站巾幗的風采!

致敬最美逆行者丨攜手抗疫 新站巾幗有力量

周國紅:是“合肥第45中陳彥然同學的媽媽”,更是抗疫前線的巾幗之花!

“合肥市第45中陳彥然同學,你媽媽交代了啊,在家要好好寫作業哦!”

陳彥然媽媽正是安徽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名隊員——周國紅。

“我是一名主管護師,也是一名全科醫學和康復醫學的專科護士。

如果需要我的話,我一定要過去支援。”

經歷了2003年的SARS和2008年汶川地震的醫療救援,

這一次周國紅再次披掛上陣,衝上前線。

像全國成千上萬的白衣戰士一樣,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她把身死置之度外,視病人如親人。

無懼疾病,不怕困難,用生命築起了堅實的防線!

致敬最美逆行者丨攜手抗疫 新站巾幗有力量

周花!沈杭:吹響奔赴前線“集結號”,挺起新站巾幗的年輕脊樑!

“沈杭吾妻:見字如面,轉眼間距你離家支援武漢的時間已半月有餘,

猶記臨行之景仍歷歷在目,當時全院職工共同送行,場面肅然喧沸,或悲或悵。”

這是安徽援鄂醫療隊、安醫大第四附屬醫院EICU護士長沈杭的丈夫寫的一封信。

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在中華大地驟然打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醫護人員的責任。

沈杭在除夕前夜主動提出放棄休假到風險較大的急診一線去,

於年初三毅然背起行囊奔赴武漢,全力以赴支援疫情防控鬥爭第一線: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截至目前,已在抗疫一線奮戰超過一個月...

致敬最美逆行者丨攜手抗疫 新站巾幗有力量

董芹芹:也是馳援武漢的紅色“娘子軍”,更是生命的“守護者”!

“我是ICU人,更是一名共產黨員,有著救治H7N9病患的護理經驗。

此去前線,我會盡自己的能力救護更多病人,請相信,我會不辱使命,平安歸來!”

32歲的董芹芹是安徽援鄂醫療隊、安徽省二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

在得知前方急需支援的消息,第一時間就向護士長報名上前線作戰。

“我的父母都在山東老家,孩子今年4歲了,有公公婆婆照應。

愛人也理解我、支持我,他們都知道一線需要我。”

在女兒眼裡,媽媽是保護人們的英雄;在丈夫眼裡,妻子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馳援武漢的第二天,董芹芹在日記裡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回想第一次帶隊來武漢,是帶著科裡幾個丫頭來旅遊的。那時武漢美麗、繁華。

這次也是帶隊來武漢,卻是抗擊新冠病毒,同一個城市,兩種不同的心情。”

在一線戰場上,她的衣褲被汗水浸透、雙手捂得紅腫脫皮、

臉頰上清晰的口罩痕跡...卻絲毫沒有影響她的決心,

與冠狀病毒鬥爭的眼神只是更加堅毅、信念更加堅定……

致敬最美逆行者丨攜手抗疫 新站巾幗有力量

面對疫情,共克時艱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還有一些女性

她們用科技的力量

為同胞們助力,為英雄們紓困

佘利軍:用專業精神與時間賽跑,用超強技能與苦難搏鬥!

2020年初,隨著湖北災情更多的信息通報出來,

合肥普爾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這個相隔數千裡的普通工廠,

和湖北武漢,和新冠病毒肺炎建立了密切的聯繫。

作為合肥普爾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質量經理,

佘利軍隨即進入到了高強度的工作狀態,

最快速度完成產品和管理體系的符合性論證、舉證工作。

在佘利軍等人高強度的工作下,

公司在2月13日順利取得了醫用防護服的註冊證,

讓產品能夠正常投產防護服的生產線,

順利進入到各級各區醫院的隔離病房,ICU病房使用,

為中國抗疫贏得最後的勝利貢獻了最大的力量!

而她,已經繼續奔波在下一站的路上...

致敬最美逆行者丨攜手抗疫 新站巾幗有力量

梁燕:用科技築起防疫城牆,用智慧彰顯巾幗輝煌!

在疫情進入緊急關頭的時刻,全國醫護物資緊張,一線尤甚。

安徽元琛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黨支部書記梁燕

做出了一個大膽而有擔當的決定:

原本專注於環保領域技術研發的企業,決定投產抗疫防護用品!

過關的技術、高強度的工作、上下齊心的協作...

很快,便有一大批防護用品向全國各地火速馳援!

關鍵時刻,梁燕總經理用科技築起防疫城牆,

並以公司名義捐助各類醫療物資約40萬元,

發揚巾幗之志、展現巾幗擔當,

為這場"寒冬"般的戰"疫"增添了一抹"暖色"!

致敬最美逆行者丨攜手抗疫 新站巾幗有力量

當疫情爆發的時候

還有一群普通的社居工作者

依然放棄休假選擇勇敢逆行

她們的身影出現在城鄉每一個角落

一個口罩就她們的全部防疫裝備

當大家都足不出戶自我隔離的時候

她們卻要衝在抗疫一線

陳忠:化身"守門員",以義不避責的擔當築牢抗疫最強屏障!

在疫情阻擊戰的硝煙中,每個社區工作者都是無畏戰士。

星火社居黨委副書記陳忠化身守門員、宣傳員、監督員,

入戶排查、宣傳防疫知識、測量體溫、24小時值守小區進出口...

她的愛人在社居物業工作,兒子參軍衛國,抗疫前線,全家出動。

他們以事不畏難、義不避責的銳氣,捨我其誰、一往無前的勇氣,拼搏在一線。

有千千萬萬這樣的人,我們定能奪取戰"疫"的最終勝利!

致敬最美逆行者丨攜手抗疫 新站巾幗有力量

殷金華:48戶的臨時“管家婆”,防疫前線的“鏗鏘玫瑰”

2月3日,新海尚宸小區5號樓因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實行封閉管理。

危險面前,瑤海社區十里社居黨總支副書記丶婦聯主席殷金華主動“請戰”,

她穿好防護服,挨家挨戶上門安撫,叮囑住戶不要出門;

背起消毒裝置,進樓棟給電梯、門把手、樓梯等公共設施進行消毒;

家裡孩子生病需要就醫,她管,協調磨店衛生院醫生入戶治療;

老人買降壓藥,她管,問清品牌到藥房買好再親自送到;

瘦弱的身影裡住著堅強的靈魂,守住了48戶的“最小國”,

也和萬千基層工作者共同守住了“千萬家”。

致敬最美逆行者丨攜手抗疫 新站巾幗有力量

王芹:把街頭巷尾當成自己的主戰場,撐起抗疫“半邊天”!

“不聚會,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

這個春節,這句口號一直縈繞在每一個新店人耳旁。

50歲的站北社區新店社居委主任王芹, 1月12日家裡新添了孫女,

兒媳坐月子,孫女剛出生,大人孩子都需要人照顧,

但趕上疫情蔓延,她作為社居委主任,毅然舍小家為大家,

哪裡人最多她的腳步就走向哪裡,哪裡意識最淡薄她的嗓音就停留在哪裡。

從挨家挨戶打電話宣傳防控疫情知識到直接登門宣傳,

她把家裡當成短暫停留的驛站,把街頭巷尾人前人後當成自己的主戰場。

撐起了抗疫“半邊天”!

致敬最美逆行者丨攜手抗疫 新站巾幗有力量

鍾紅霞:日夜堅守在滁河岸邊,將“危險”堅決隔離在千里之外!

“只要還有一粒米,不往人多地方擠,只要還有一滴油,待在家裡不露頭...”

疫情當前,三十頭社區衛崗社居黨總支副書記、婦聯主席鍾紅霞化身“網紅”宣傳員,

自創通俗易懂的土話順口溜,解決了轄區老人宣傳難的問題。

從大年三十至今,她依然衝在最前線,日夜堅守在滁河岸邊,

她是“衝鋒”司機員,關鍵時期特殊送診;

她是“熱心”網絡員,視頻電話讓母子安心;

她還是“溫情”快遞員,雙手傳遞居民思念...

作為一名黨員,她責任落實,衝鋒在前,挺身而出,

以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使命擔當,將“危險”堅決隔離在了千里之外!

致敬最美逆行者丨攜手抗疫 新站巾幗有力量

李孝香:戰鬥在抗疫的0.1釐米處,彰顯“中國好人”風采!

新春伊始,疫情來襲。作為一名基層調解員、應急聯絡員,

“中國好人”、省婦聯十三大代表李孝香也在社區防疫前線同大家一起“戰鬥”著,

她曾經因為婆婆搭順風車意外身亡,四拒車主賠償的事蹟感動中國,

如今,她帶頭請戰加入抗疫“大軍”,再次用她的善良溫暖著隔離戶的心。

2月初,由於工作需要,李孝香被安排在沿河中心村負責疫情防控宣傳工作。

每天,她騎行近一個小時到達工作站點,跟其他社居工作人員一起,

張貼公告、懸掛橫幅、登記車輛及人流信息,以及對往來居民進行宣傳。

她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堅決遏制疫情擴散、爭取防控鬥爭勝利的決心,

用艱苦卓絕的奮鬥和矢志不渝的勇氣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致敬最美逆行者丨攜手抗疫 新站巾幗有力量

防控阻擊戰,巾幗不讓鬚眉!

在這次戰疫的關鍵時刻,新站巾幗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

堅決遏制疫情擴散、爭取防控鬥爭勝利的決心,

用艱苦卓絕的奮鬥和矢志不渝的勇氣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她們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而此刻,她們都是抗擊疫情的脊樑!

我們相信,曙光就在不遠的前方,勝利就在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