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樣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的

2016年豆瓣電影榜單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是開心麻花的第二部電影作品《驢得水》。時隔四年再看一遍,深深覺得《驢得水》確實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

黑馬喜劇《驢得水》|人是怎樣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的

電影《驢得水》由周申、劉露編劇導演同名話劇作品改編,2016年10月在全國上映,口碑一路飄紅,以1000萬低成本創下1.7億高票房收入,順勢成為2016年的票房黑馬,被評價是“最出乎意料的喜劇”,可謂是名利雙收。

黑馬喜劇《驢得水》|人是怎樣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的

影片講述了一個關於互相欺騙的故事。幾個心懷有美好理想的西部支教教師,立志要改變當時中國農村落後的文化教育,想要挽救、教化愚昧無知的農民,最後卻在一個又一個謊言、利益、現實中,拋棄了最初的自己。他們所有人都在自我妥協中走向了自己的反面,無能為力地變成了令我們、令自己討厭的樣子。好似人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黑馬喜劇《驢得水》|人是怎樣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的

校長:逐夢者理想的扭曲

校長是一個致力於農村教育發展的教育家。

黑馬喜劇《驢得水》|人是怎樣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的

他本可以選擇在大城市裡安分做一個教書人,卻選擇了來到祖國最根源的農村來發展農村教育,是為了他想把教育帶到祖國的各個角落,將教育帶到祖國大江南北。

1942年的中國,並沒有大力發展農村教育,而校長選擇了這條路,是為了他的夢想,是為了中國農村孩子的發展。他給學校取名“三民小學”也是響應孫中山“三民主義”新思想的號召。

黑馬喜劇《驢得水》|人是怎樣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的

而他這偉大而又美好的夢想,卻葬送在了自己一己之私的謊言裡。

為了多拿一個人的公餉,他把拉水的驢謊報為一名英語老師。為了能繼續欺瞞領導,他找銅匠來扮演“呂得水”老師。為了不被追究責任,在美國特派員來巡視時,依舊選擇了欺騙。

謊言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好無法收場,壓死了自己的夢想。

夢想,是為了變成更好的自己。如果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丟了自己的初心,變得自私自利。

那不是夢想。

裴魁山:痴情者愛情的消散

裴魁山是一個對愛情有執念的利己主義者。

黑馬喜劇《驢得水》|人是怎樣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的

一開始選擇追隨校長來農村教書育人,必然是因為他自己的夢想,而他這不堅定的夢想,一直在與他的自私自利心理作鬥爭。

剛開始,學校只剩六個學生。校長提議以獎學金的方式來吸引生源,因為需要捐獻自己的工資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他一開始不同意。但是後來卻自願捐出一個月工資。雖然有夢,但也很自私。

而張一曼對他感情追求的拒絕,以及張一曼和銅匠睡覺的事情發生之後,他人性裡自私利己的弱點被無限放大。

黑馬喜劇《驢得水》|人是怎樣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的

後來,他大夏天穿貂絨外套,是為了顯擺。而在銅匠咄咄逼人下他罵張一曼那些話,是為了報復。

在張一曼和銅匠睡的那個晚上,裴魁山在外面絕望的站了一晚上,也正是那一晚,他心底那僅存的夢想和底線都化作雲煙了。

愛情,應該讓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如果得不到回應就會變得自私自利喪失底線,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

那不是愛情。

周鐵男:不羈者膝蓋的彎曲

性格耿直,富有正義感的周鐵男最終屈服於死亡之下。

黑馬喜劇《驢得水》|人是怎樣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的

縱觀全劇。周鐵男是唯一一個一直想堅持自己內心底線的人。他想堅持底線,卻無奈屈服於現實,屈服於生死。

一開始,教育局特派員來巡視時,他就提議實話實說,後來幾次,他都想說出真相。最後也是他向教育局特派員說出了實情。最讓人感動的是,在銅匠要求剪了張一曼頭髮的時候,他說:誰敢剪一個試試,誰敢剪,他就弄死誰。

黑馬喜劇《驢得水》|人是怎樣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的

雖然一直以來,他都想堅持自己的原則。可還是屈服於現實。他提議實話實說,卻沒有堅持,甚至幫助銅匠改造。他說出了實情,可是已經太遲了,只能將錯就錯。他擋在了張一曼前面,可還是允許校長剪頭髮。

在最後的那一槍,他險險逃生,可是他的脾性,他的倔強,他的原則和底線都已經死了。

所以在看著張一曼被強姦的時候,他只是猶豫了一下,選擇了旁觀。

曾經的英雄變成了懦弱的代言人,曾經的憤青少年在一槍過去後,立刻趴在地上乞求饒命,成為奴性十足的黑暗幫兇。

張一曼:自由追求者的失敗

張一曼是內心極度渴望自由的反叛主義者。

黑馬喜劇《驢得水》|人是怎樣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的

看完影片,大家都喜歡張一曼這個角色,也為她的結局而傷懷。

影片一開始,她是一個放蕩的形象,她隨意和裴魁山睡覺,後來又為了銅匠同意,與銅匠睡覺。可是表面看似放蕩,她卻有自己的原則。

在發現裴魁山對他動了感情之後,她毅然對他說,以後不會招惹他了。在銅匠老婆找來的時候,他為了對銅匠的承諾,堅決不承認。

黑馬喜劇《驢得水》|人是怎樣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的

而這樣一個內心有原則的姑娘,卻為了這個謊言付出了一切。銅匠要讓其他人罵她時,她扇了自己好多個耳光。銅匠要讓她剪頭髮時,她毅然剪了自己心愛的長髮。而這兩個過程中,她想的是他們四個人為了學校做出的點點滴滴,以及未來的美好。

其實所謂的瘋了,不過是曾經義氣保護她的周鐵男早已沒有了靈魂,曾經包容理解她的校長妥協了,這些最終一步步毀滅了張一曼想要的自由。最後,她選擇了結束自己的人生,大概是是因為太失望了吧。

張一曼是一個反叛的角色,她反叛的是傳統舊制度對女性的物化,她用一種自由主義的方式去對抗守舊的制度。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自由是她內心追求的。

自由高於一切。

孫佳:天真者稚嫩的泯滅

孫佳是未經世事,對社會充滿憧憬與期望的小姑娘。

黑馬喜劇《驢得水》|人是怎樣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的

一開始,驢棚著火,只有她不惜一切代價真心想要救火。所有人都只在乎驢得水的工資,只有她一個人在乎驢得水怎樣。

驢棚著火了燒沒了,驢得水要住在哪?驢得水不怎麼吃飯,她要怎麼幫他?驢得水被殺了吃肉,她哭的稀里嘩啦傷心好久。

她從來都知道自己爸爸做的是錯的,她一直希望這一切能夠改變,她想過努力改變,卻最終選擇了妥協。

黑馬喜劇《驢得水》|人是怎樣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的

在她的爸爸跪下來求她嫁給銅匠的時候,在和銅匠的婚禮上她都是絕望的吧。她知道一切都是錯的,可是她沒有任何辦法改變。

那一瞬間,她對這個世界的期望和憧憬都破碎了,她稚嫩的思想都破滅了。

幸好,最後她選擇了去延安,去到了她內心真正希望的世界裡。

小時候,我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期待。長大後,卻發現自己最美好的時光就是小時候。

黑馬喜劇《驢得水》|人是怎樣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的

電影中說謊、貪心、懦弱、不自由的他們,又像極了某一個時刻的我們。每個人所珍視的東西會因為現實的黑暗或是周遭的壓力所剝奪和摧毀。最後靠一個又一個的謊言去安慰、去彌補早已千瘡百孔的人心。不禁讓人想問:究竟我們是如何變成自己最不喜歡的那一種人的?

黑馬喜劇《驢得水》|人是怎樣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的

也許這個世界並不是事事如我們想象,並不是件件讓我們滿意,但是,為了美好的目的去做錯誤的事,終將害人害己,走上歧途。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堅持自己的原則,活出最真實的自己,堅決不要變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我是 ,一個靠著文字溫暖內心的摩羯座90後姑娘。歡迎你閱讀,評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