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抗疫者既要“精神上有地位,物質上有收穫”,更要體現普惠性

我強烈支持對所有參與一線抗疫的工作人員予以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獎勵,獎的再多我也不眼紅更不妒忌,因為他們的艱辛和奉獻值得這種褒獎,我們全社會理應也必須回饋他們,必須讓這些冒著極大風險在一線抗疫的工作者們“精神上有地位,物質上有收穫”。


獎勵抗疫者既要“精神上有地位,物質上有收穫”,更要體現普惠性

疫情當前,很多地方都出臺了對於抗疫一線醫務人員的照顧政策,既有晉職晉稱的優先照顧,也有享受免費進入景區的優待,同時還有針對子女考試的重磅加分照顧。因為高考是全國一盤棋,所以各地無法自行掌握,沒有裁量權,但是中考可以安排和衡量。像湖北就出臺了一線抗疫醫務者子女中考可以加十分政策,內蒙古可以加二十分,今天山西大同市更猛,直接加三十分。中考加三十分,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具備競爭力的分數了。


獎勵抗疫者既要“精神上有地位,物質上有收穫”,更要體現普惠性

我強烈支持對所有參與一線抗疫的工作人員予以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獎勵,獎的再多我也不眼紅更不妒忌,因為他們的艱辛和奉獻值得這種褒獎,我們全社會理應也必須回饋他們,必須讓這些冒著極大風險在一線抗疫的工作者們“精神上有地位,物質上有收穫”。

但是,我不贊同把對他們的獎勵福廕至他人,我認為獎勵的對象應當僅限於本人,而且還要具備普惠性,中考的孩子們加了分,那麼那些沒有參加中考的孩子呢?

獎勵抗疫者既要“精神上有地位,物質上有收穫”,更要體現普惠性

我認為,這種獎勵性的政策,福及子女或父母存在很多弊端。這次是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那麼未來如果出現其它的緊急情況,奔赴一線的是其它行業的工作者呢?

比如,類似汶川地震或天津大火那樣的突發事件,奮戰在一線的工作者們,他們的子女要不要加分?

比如,這次在一線抗疫的不止有醫務工作者,同時還有大量來自各行各業的工作者,尤其還有一些是沒有任何報酬的志願者,他們是否也應該享受這種照顧呢?

再比如,那些沒有奔赴援鄂一線,呆在原單位阻擊疫情的醫務工作者,他們的怎麼算呢?


獎勵抗疫者既要“精神上有地位,物質上有收穫”,更要體現普惠性

有人講,到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應當予以照顧。其實這個問題很難講清,面臨中考的孩子學習會受影響,難道那些家中面臨高考、或者其它年級孩子的學習就不受影響嗎?那些孩子公考的需不需要加分?考研的需不需要加分?每一個醫務工作者,背後都有不同的困難和需求,為何獨獨滿足中考呢?

另外,我們完全可以用豐厚的物質對一線工作者們進行獎勵,通過物質的收穫來提高他們生活的質量,有更多的錢讓孩子參加更好的補習等等。只要獎勵落到個人實處,最終還是會回哺家庭的,受益的還是整個家庭。

獎勵抗疫者既要“精神上有地位,物質上有收穫”,更要體現普惠性

這是一場全民參與性的疫情反擊戰,其獎勵應當在最大程度上體現出普惠性。

我比較贊同那些針對醫務工作者本人的優惠政策,比如很多省市出臺了援鄂醫務工作人員免費遊景區、免費住宿的政策,還有的直接將此次行動作為他們以後晉升職稱和升職的主要衡量標準,我認為這個思路是正確的,把個人的付出與未來緊密的結合在一起,讓參與防疫的工作者都能體會普惠性的獎勵。

在我們的文化當中,一直以來推崇的都是個人奮鬥,而把獎勵給予一線工作者本人,就是對個人奮鬥精神最好的詮釋。

獎勵抗疫者既要“精神上有地位,物質上有收穫”,更要體現普惠性


向偉大的勇敢的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所有工作者致敬!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