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河上的战地宣传,忆嘉兴南排出海工程嘉善民兵团的报道

文|张冰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当年开挖长山河的文章,但由于资料缺乏,总无从写起。蒋柏良老师在世时,我也曾与他多次提起过,他也感到很难落笔。

但当年,来自嘉兴、嘉善、平湖、桐乡、海宁、海盐、德清7个县的30多万本土农民工(当时统一称民兵)集中在海盐县,历时一个半月,在绵延41.29公里的工地上,开挖土方1160万立方米,这工程堪比英雄史诗,可歌可泣。

这恢宏场面,再无后来。多少年来一直浮现在我眼前,犹如昨天。

长山河上的战地宣传,忆嘉兴南排出海工程嘉善民兵团的报道

上世纪70年代初,长山河出海排涝工程被华东局批准建设。1975年11月,嘉兴地区成立出海排涝工程指挥部,1977年7月长山闸开工建设,我县大通桥梁队等,早在1977年就进入海盐长山河开挖规划区域,进行建立跨河桥梁。1978年下半年,长山河一期工程开工。

1978年10月6日,县委报道组的蒋柏良老师到县文化馆找到了我,说,县里要组织民兵去海盐开挖长山河,县指挥部已经建立,他准备组队具体进行工地的宣传报道工作,他希望我和他一起去。我当时长期在县文化馆帮助刻写文艺宣传资料,并在我所在罗星公社做些文字工作,我说,这需要与公社领导商量。

10月9日,老蒋又来催。此前我与有关领导汇报了这事,但领导没同意。到10月11日,老蒋已经物色了当时下乡在西塘公社的金上麟(金天麟之弟),同时县指挥部已经宣布了各级领导,建立了嘉善民兵团指挥部机构一办三处:办公室、政治处、施工处、后勤处。担任新闻宣传与安全保卫两职能的工作由新组建的政治处负责。政治处长倪汉林,时任西塘公社党委副书记,他在西塘物色了一位小青年俞鑑,但离组织要求宣传组4人还缺1人。

由于人员未定,老蒋很急,与金上麟多次到文化馆做我工作。后我再次与领导商量,领导才同意了我去工地,并由我自己写了一个介绍信,他帮我去盖好章。第二天,我就去当时的县桥梁队驻地(今火车站西边)报到,县指挥部临时的办公点暂设在此。

1978年10月23日一早,我们各自准备好个人生活必需品,到中山路下塘原魏塘镇镇革委门口河边,坐挂浆机船去海盐县。

我们政治处有编播组4人,由政治处副处长李勤芳(时任县人武部参谋)分管;广播组4人:县广播站站长钱模经任组长,2个播音员,一个是干窑公社知青朱建群,一个是嘉善技校高中刚毕业的沈婷燕,一个线务工曹建明;电话总机话务员2人,一个是干窑镇邮电所的郑月峰,一个也是高中刚毕业的女孩子刘立;安全保卫6人,由当时魏塘派出所所长王成兴任组长,公安民警赵炳昌、王宝奎,以及港监几位成员组成。

当晚,我们来到了位于当时海盐县通元公社五星大队的“嘉兴地区出海排涝工程嘉善县指挥部”。这是整个嘉兴地区7个县唯一驻在当地农村的一个指挥部。其余县的指挥部海宁、桐乡是驻在各自县城,嘉兴驻在通元镇,平湖和海盐驻在澉浦镇,德清驻在甪里镇。

我县指挥部在通元公社五星大队里搭建了几排草房,作为办公与住宿的地方。草房是全毛竹框架结构,屋顶是稻草盖的,四周是油毛毡挡风。条件非常艰苦。记得那时下过几场雪,那草房不御寒,夜睡觉都被冻醒。

我们刚到的这个时节,晚稻还未收割,民工(民兵)没有开进。比我们早的是,大通桥梁队等,在上一年就开始到海盐进行建筑桥梁,桥梁都是建在大田中的。再是我们进驻前几个月就开进的县电力公司与邮电局的布线工程队,我们的广播与电话线路借用供电线路杆子,一路是工地全线,另外几路就是分散在永红、新友、保丰、新长、五星、茶园、长河7个生产大队的各营驻地。

县物资局与供销社几个月前也已经在此建立草房、运输物资,并在甪里镇建立物资中转站,当时县水利局的王顺林与干窑机电站的浦加渔是常驻甪里负责物资管理与调拨。

我们编播组到后,当夜就去采访寄住在当地老乡家里的电力工人,我们组唯一的一个设备就是一台刚买的三洋卡式录放机,我当时就负责录音,其余就是每人一支笔一个本子。

由于电力工人树电杆与布线都是在稻田中,晚稻田里最后一次跑马水还没放干,所有工人作业回来都是浑身湿透,全身泥水。时值深秋,山里已经极具寒意。

长山河上的战地宣传,忆嘉兴南排出海工程嘉善民兵团的报道

嘉兴南排出海工程嘉善县指挥部团、营全体领导

编播组4人在宣传报道上的任务是,提供每天工地广播稿,不定期地出好《嘉善战报》;整理稿子,发回县内广播站(那是全县唯一的媒体单位),以及向湖州地区媒体供稿。我们的第一、二期战报,在嘉善时就已经出刊。

当年的战报要油印460多份,发送到杭州、湖州两地的省与地区指挥部、水利局、军分区等部门,周边地区6个县指挥部,我县各主管局与各公社,工地各民兵营、连。每次油印都是纯手工,需要好几个小时。一般都在晚上油印,有时要印到深夜12点后。

1978年时,嘉善县共有17个公社,组建了17个民兵营,所有民工(民兵)都是寄住在当地农民家里。编播组到后,全线民工还没进场,但当时各营部已经建立并进驻了一部分人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建灶开伙、囤积物资、修筑道路等。从第二天开始我们就逐个走访各个营部,全部是靠两条腿,不要说没车,就是像样的路也没有。

1978年11月6日起,天凝、凤桐、洪溪、姚庄、向阳(即杨庙)、大云等营首批民兵陆续开进,摆开了改土治水的战场,连日来,广大民兵清基筑路,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干得热火朝天,决心打好前哨战,大干两个月,早日完成长山河工程。到11月15日止,我县民兵团已经有2万2千余名民兵指战员浩浩荡荡开进了长山河工地。

红旗插遍长山河,千军万马战“南排”。1978年11月7日上午,嘉兴地区出海排涝工程嘉善民兵团,在海盐县通元公社五星大队县指挥部驻地举行了长山河开工誓师大会,各营、连指战员2万余人,在驻地收听了大会直况。

大会由副团长陈锦其(时任县生产指挥组领导)主持,团长钱雪林(时任县委副书记)代表县委、县革委、县民兵团作动员。团政委李振岳(时任县人武部政委)宣读了团部关于“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通知。凤桐营党委、向阳营四达连、罗星营李家连在誓师大会上作了发言。凤桐营党委书记屠幼生同志向罗星、惠民营发出了开展对口友谊竞赛的倡议书。

我团民兵上工地的特点是领导重视、声势大,安全进点行动快。罗星、西塘、丁栅、大云、干窑等营都是党委书记带队,公社、大队留家干部一起护送民兵进点。到11月15日,全团每个营都开好了工地誓师大会。新闻编播组在团政治处的领导下,要求各营相应建立报道员队伍,营部至少1~2名,连部至少1名通讯员,各营工地要出好黑板报、拉出横幅、刷好大幅标语。

整个长山河工程,我们出刊《嘉善战报》28期,加1期特刊;收到各营通讯员上送稿件559份,录用466份。工地黑板报26块,固定木板大幅标语35块,凤桐、里泽、陶庄、天凝、西塘、干窑、向阳等营自备广播站7个。同时,1978年12月1日夜,我们安排了来自全县17个公社的电影放映队,到各营驻地进行电影放映。

长山河上的战地宣传,忆嘉兴南排出海工程嘉善民兵团的报道

编播组的工作不光是编播好每天的工地报道,出好战报,还要对各营、连做好民兵的思想稳定工作,在宿营时做好劳动竞赛动员等。在一开始大批民兵进点后,就开展思想动员,宣传新时期总任务。

针对一些同志认为这条河对我们关系不大,又远离家乡困难重重的顾虑,我们向广大民兵宣传开好长山河的重大意义;

针对大部分民工都是自愿来到工地参加建设,但少数民工思想有起伏有怨言,我们先花了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抓好营、连干部和民兵的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先进的典型事例教育等,学习党中央与上级党委的重要指示,使全团上下拧成一股劲,全身心地扑到工程建设上来。

当时一个县的团部,不像今天有组织条线、宣传条线,建立临时支部等措施,政治处除了宣传就是安保,其他就是施工与后勤,各司其职。所以全部的宣传报道、思想发动、开展劳动竞赛、工程鼓劲都是我们几个人在负责与实施。

在我的印象中,好像工地上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的伤亡事故,民工之间、与当地群众之间没有发生过重大的争执或其他恶性事件。

大集体时代,各生产队劳动以工分计酬,一个男工一天10分工分,女工8分工分,年底结算,当年每10分工分只能分到3~4角钱,全县超过5角的生产队很少。

长山河工程,定额是每个劳力1.5个土方,每个土方4角5分钱,这个比值与在生产队劳动有很大提高,所以在开展劳动竞赛后,好多民工一天都是挑3个土方,少数的还不止。一天能有1元3角5分,大家感到已经很是满足。

当年工地没有专门的工程统计员,都是各营、连通讯员在采访中与工程负责人每天联系后,汇成报表上送到政治处,我们再刻印分发反馈。一到晚上,我就守着一个手摇电话机催数据。编播组4个人,小俞专门负责刻写战报,当时就是一块钢板,油印,没有其他工具了。

老蒋与小金负责向上级媒体撰写稿子,我负责全团的环境宣传、大幅标语书写、录音采访以及帮助老蒋、小金把各营上送稿件编审等。团里其他部门表格、资料的刻印工作,都是我与小俞两人承担,工作相当紧张。

劳动竞赛的评比是政治处与施工处一起进行的,10天到15天一次。评比方法是由政治处、施工处和各营负责人一起现场检查。

政治处的评比条件有5个方面:

  • 一是制度、活动、宣传情况,
  • 二是学习内容、效果情况,
  • 三是工地政治氛围与民兵情绪情况,
  • 四是通讯报道情况,
  • 五是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施工处的评比条件是进度、质量、堆土规范、道路与坑潭平整情况。通过评比,效果很好,工程进展很快,对工程的快速完成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当年的民工(民兵)是各生产队按每户1人的比例抽调,正值秋收冬种,家里的农事极其紧张。不少家庭家里没有男壮力,只能与邻居调换工,就是家里的农活,由不上工地的农户代做,而且工分是记在开河去的劳力户上。

前几年,我碰到大舜那边一个大妹子,说起长山河,她说,她家都是女姐妹,她当大,当时也去过半个月,天天挑泥,其辛苦程度无法形容。算起来她比我小好几岁,那时最多也只十七八的样子。但当年像她这样的家庭有好多,我们工地上妇女上阵的有相当的比例。

说起开河,我们嘉善有一段民言,叫“饿死红旗塘,挑死长山河,吃死太浦河”。就是1958年开红旗塘,那时物资匮乏,连吃的都没有。开挖长山河没有一个机械设备,全是人力挑。

海盐地处山区,土地高低落差很大,再加上倒土路线远,一个土方,对一个农民工来讲不是问题,但路远坡陡,那就是挑起来相当吃力。到开挖太浦河时,我们物资有了很大的改善,家里的猪肉、蔬菜源源不断送往前线工地。

我空时,在收工后会步行1~2个小时,到自己大队、自己生产队去看望老乡们,那时好多人的年龄比我还小,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一些年龄略大的,半个月、20天以上,回去调换工,到下阶段再次上阵,那些年纪轻的,就整整在工地苦战1个半月。

想想当年那些女孩子、那些20岁上下的小青年,在这样劳动强度大、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天天奋战在工地上,那个辛苦程度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41年后的今天,当年年龄最小的也都过了花甲之年,40多岁的,现在好多已经作古。我今天材料写到这里,心中也是极其酸楚。

长山河上的战地宣传,忆嘉兴南排出海工程嘉善民兵团的报道

编播组人,左起:俞鑑、蒋柏良、金上麟、张冰

1978年11月26日,工程已经进入中期,团党委首次举行循环红旗评比授奖大会。各营和各部门到会的代表,在团党委领导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平湖、德清工地,“一学二看三听四评议”。

通过到会代表的提名和充分评议,经团党委审批,评出大通、西塘、凤桐3个营获得首次循环红旗的优胜单位,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姚庄与向阳营获得了表扬,同时各营评比出一个连受到了表扬。

在1978年12月5日的第二次评比大会上,大通营获得优胜第一名,洪溪营获得优胜第二名,西塘、向阳营获得优胜第三名。凤桐、姚庄、汾玉3个营获得先进集体。

同时全团35个连、61位民兵获得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汾玉、大通、罗星获得治安保卫、安全航行第一、二、三名。

1978年12月18日下午,大通、洪溪营经过团部验收合格,率先完成全部工程量,团部召开施工质量验收现场会,当场发给合格证书。

1978年12月22日,团部召开各处室与各营负责人参加的紧急会议,团党委书记、团长钱雪林同志,传达了地区指挥部召开的紧急会议精神,地区党委决定,在12月26日中午12时,长山河道全线开坝放水(后来改为28日)。

1978年12月23日,团党委号召广大民兵指战员,突击三昼夜,25日拿下总土方。12月22日下午,团部对向阳营验收合格,发给合格证书,成为全团第3个完成土方总量的民兵营。

1978年12月23日,党中央发表了永载史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特大喜讯传到我团驻地,全团1万6千余名指战员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八华里长的长山河工地上,灯火辉煌、红旗招展,一片欢腾。

当天晚上,我团各级干部,带领2000余名民兵战士,学公报,见行动,以公报精神为强大推力,披星戴月、抗严寒、踏冰霜,挑灯夜战长山河。12月23日当天,天凝营第4名通过验收合格,获得了合格证书。

我团3万(轮班人次)民兵指战员,在地委、县委的领导下,胸怀总任务,奋战长山河,从11月17日到12月27日,提前20天,全团各营保质保量相继完成了工程总量,拿下了160多万土方,全线胜利竣工。

1978年12月28日中午12时,“轰轰”巨响,2号大坝被炸开了,只见滚滚河水涌入新河道,顿时两岸欢声雷动。专程前来的地区指挥部党委书记刘乃欣、政委车承志,以及副总指挥李长青、叶光灿,办公室、政治处、施工处的领导,当场把合格证发给了我团。并和我团团长钱雪林、政委李振岳紧紧握手,祝贺胜利竣工。

长山河工程奏凯歌,欢聚一堂庆胜利。1979年1月9日,中共嘉善县委、县革委,在县大礼堂召开了长山河工程胜利竣工庆功大会。

时光匆匆,41载。但当年那激战的场面、艰苦的岁月、每个民兵指战员鲜活的脸庞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当年的英雄们,历史会记住你们,开挖长山河,造福子孙后代,你们的功绩长存!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