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流浪兒到億萬球星,巴特勒的傳奇經歷

從流浪兒到億萬球星,巴特勒的傳奇經歷

1989年,吉米巴特勒出生於美國休斯敦的一個叫湯巴爾的郊區。從一出生幸運女神就沒有眷顧巴特勒,在他還是嬰兒的時候,他的父親便拋棄了他們母子獨自離開,留下他們孤兒寡母相依為命。更悲傷的是,巴特勒的母親,這個唯一的親人對他也不是很好,所以他的童年過得並不快樂。

終於,在巴特勒13歲的時候,他的母親也拋棄了他。在母親說完不喜歡他的長相後,並將他推出門外。一無所有的巴特勒站在家門口,想再嘗試進去,可已經不可能了。從此,才13歲的巴特勒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流浪兒。

13歲的年紀正是憧憬夢想的時候,而巴特勒此時想的是怎麼才能生存下去。

流浪生涯

在離開母親的家後,巴特勒只能去尋求朋友的幫助,到朋友家去借住。從小巴特勒就是個內向的男孩,所以在一個朋友家住連續幾天會覺得不好意思,就換到另一個朋友家去住,有時候也不知道在哪裡過夜。巴特勒就以這樣的生活過了好幾年。

巴特勒有一個好朋友叫梅因·托馬斯,由於托馬斯的父親是一名卡車司機,經常不在家,所以有一段時間,巴特勒一直住在托馬斯家裡。托馬斯的父親每次離開也沒有給他留下太多的生活費,導致兩個小孩子的生活並不是很好。“10美元就能滿足我們兩個人一週的吃飯需求了,”托馬斯說,“有時我們一天只吃一包薯片”。

巴特勒每天除了想著生存外,唯一的興趣就是打籃球,除了打籃球,他也不知道能幹什麼。一開始,巴特勒的球技並不是最出色的。從高一到高三,巴特勒一直都是角色替補球員,出差時間不多,場均也只有10分左右。但巴特勒一直是一個執著的人,認定的事,就要用汗水將它做到最好。到了高四,巴特勒終於成了首發球員,場均接近20分。也是在這一年,巴特勒認識了一個叫喬丹·萊斯利的新朋友,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家庭溫暖。

再次獲得親情

喬丹·萊斯利當時是一名高一學生,他媽媽跟已去世的父親有4個孩子,跟現在的後爸又有3個孩子,家裡共有7個孩子。萊斯利當時也聽過巴特勒的事情,對巴特勒有所瞭解。在那年賽季比賽即將結束時,萊斯利邀請巴特勒來一場三分球比賽,巴特勒欣然同意,並且很快打敗了萊斯利,兩人便因此成為了好朋友。

萊斯利瞭解巴特勒現在的情況,於是邀請巴特勒到家裡打遊戲,並且可以讓他在家裡住宿。在萊斯利家裡,弟弟妹妹們都很喜歡巴特勒,很樂意跟巴特勒玩。但對於萊斯利的母親來講有些為難,因為家裡並不富裕,還有這麼多的小孩子要養,而且之前外面流傳巴特勒的名聲並不好,這就讓萊斯利的母親有些猶豫。

最終,萊斯利的父母還是做出了妥協。他們同意巴特勒可以在家裡住宿,但是每次來只能住一兩晚。這讓萊斯利和其他孩子都非常高興,並且每天晚上都有一個小孩子主動跳出來說,“今天輪到我招待吉米了”。

孩子們幾個月的相處非常融洽,最終讓萊斯利父母決定,讓巴雷特留下來,成為這個家庭的一份子。巴特勒終於再次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因為孩子們都很喜歡巴特勒,很可能會受到巴特勒行為影響,所以萊斯利的媽媽必須跟巴特勒約法三章,她要巴特勒晚上不能回來太晚玩,還要去上學,做家務,最主要的是,要成為孩子的好榜樣。巴特勒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而且也都做到了。

家庭的溫暖來之不易,所以巴特勒特別珍惜。每次巴特勒都睡在沙發或者地上,當別人叫他去床上睡時,他怕佔到其他弟弟妹妹的位置,出現矛盾,親情會再次失去,就不能再在這裡待下去了。

萊斯利的母親後來回憶說,當時的巴特勒"害羞得要命"而且"十分安靜"。在她眼裡,巴特勒就像一隻受傷的小鳥。

而在巴特勒心裡一隻覺得,萊斯利的母親一直對他付出,從沒有奢求回報,早已把她當成了自己的母親,“他們接納我成為家庭的一份子,”巴特勒說,“那並不是因為籃球的緣故,這一切都是源於她的愛心,她經常做諸如此類的事,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從流浪兒到億萬球星,巴特勒的傳奇經歷

籃球生涯初期

在家庭上得到了溫暖,但是在籃球和學業上,巴特勒並沒有得到老天的照顧。雖然高中的主教練鮑爾非常看好巴特勒,並對他讚不絕口,“沒人比吉米泡在球館的時間長,他那時作為一個高中生,竟能主動找我分析錄像,而且有一次連著看了三盤,現在回想,我都覺得當時該多聽取他的意見。”但對於當時只有1米88的巴特勒,所有的大學並不看好他,也沒有對他有過太多的關注。

從流浪兒到億萬球星,巴特勒的傳奇經歷

巴特勒高中球衣退役


主教練鮑爾給60多所大學的主教練打過電話,並動用自己的關係,但還是都被拒絕了。那些主教練甚至覺得來看他打球就是浪費時間。

由於沒有得到大學的青睞,巴特勒只能去大專學校泰勒初級學院打球。

一般情況下,如果在高中期間沒有被一級大學看中,在籃球領域出頭的希望就不大了,但也不是沒機會,只要在接下來大專的幾年裡能被看中,還是有一絲絲機會可以轉去一流大學打球的。所以巴特勒並沒有放棄,即使希望很小,但他仍然相信自己有機會可以進NBA去闖一闖。

巴特勒強大的自信心和不斷訓練的努力讓他在泰勒初級學院打球的第一年就常常拿到三四十分的戰績。果然如他所想,優秀的能力很快讓球探關注到他。

在一場巴特勒的一場比賽中,韋德的母校馬凱特大學的助教巴茲·威廉姆斯也來到了現場,不過他不是來看巴特勒的,而是看另一球員。結果在比賽結束後,威廉姆斯被巴特勒給吸引住了。之後威廉姆斯還找了巴特勒的養母一起與巴特勒見面,並且不停的誇獎巴特勒。

“巴茲教練幾乎用盡了所有的讚譽之詞,”巴特勒說,“這給我一種感覺,如果我願意去馬凱特大學,他什麼都願意為我做。”

此時,看中巴特勒的可不止威廉姆斯,肯塔基大學、克萊姆森大學以及密密西比州立大學都願意為他提供獎學金,巴特勒終於迎來了轉機。

其實萊斯利母親一直都不敢想象巴特勒以後真的能靠籃球生活,所以她建議巴特勒還是去馬凱特大學,這個大學的畢業證書相對來講對就業更有優勢一些。於是巴特勒就聽從養母建議來到了馬凱特大學。“米歇爾是我的母親,沒有哪位母親會為兒子做出錯誤的選擇。”

大學生涯

當巴特勒進入馬凱特大學時,威廉姆斯已經變成這所大學的主教練了。而此時,威廉姆斯對巴特勒的態度也跟之前完全不一樣,不再是一頓猛誇。在巴特勒第一次上課時,就被威廉姆斯不斷的批評,指出了很多缺點,並被告知只能做板凳球員,打替補。在前一所學校,他可是場均得分三四十分的一號得分手,現在卻淪為替補球員,這讓巴特勒非常傷心。再往後威廉姆斯對巴特勒的要求甚至越來越嚴格,讓他有點受不了,以至於巴特勒打電話給養母想離開學校。

從流浪兒到億萬球星,巴特勒的傳奇經歷


還好在養母的一連串開導勸說下,巴特勒堅持了下來,並且適應了威廉姆斯的訓練。巴特勒也終於明白,優秀的球員,不止要有得分,還要有防守,能幫助隊員得分。到2010-2011賽季,他場均得到15.7,6.1個籃板,2.5次助攻。這些成績除了教練的幫助,也少不了巴特勒的勤奮。

"吉米從不會逃課,也從不缺席訓練,做什麼都會準時準點。"威廉姆斯說。"我要求的他總是一絲不苟地完成。而且,他在課堂上是個好學生。"

在2010年的NCAA錦標賽上,還發生一件讓巴特勒耿耿於懷的事情,也因此改變了巴特勒。馬凱特在首輪遇上華盛頓州大,本來馬凱特更被看好,但昆西·龐德克斯特卻在巴特勒頭上打進了壓哨致勝球,這一球對巴特勒打擊非常大。

"我把那個球鑽進籃筐的照片貼在宿舍門上,每天早上起床都能看到龐德克斯特是怎樣目中無人般地在我頭上砍分、把我們送回家的,"五年之後的今天,巴特勒仍舊對此耿耿於懷。"我從那天起就對威廉姆斯教練說,我會成為一名傑出的防守者。"

到了大四,巴特勒的優秀表現吸引了很多NBA球探前來觀看,球探報告是

吉米-巴特勒(Jimmy Butler)

  身高:2米01(6尺7) 體重:222磅

  學校:馬奎特大學

  位置:小前鋒 生日:1989年9月14日

  選秀前景:次輪中

  優點:全能的前鋒,可以成為NBA球隊中不錯的角色球員。運動能力和速度都很好,突破時有足夠好的力量和身體控制。投籃很自信,中投有很大殺傷力。打球不自私,有能力助攻隊友得分。攻防兩端都很積極,防守強硬。

  缺點:沒有突出的技能,外線三分能力欠佳。

最終巴特勒被公牛僅用3秒時間就以首輪第30順位選中,終於成為NBA球員。

入選NBA,成為億萬富翁

進入NBA後,跟高中和大學一樣,從替補球員做起,第一年僅出戰42場,場均也只得到2.6分1.3個籃板。

從流浪兒到億萬球星,巴特勒的傳奇經歷

雖然巴特勒的在隊內位置又變了,但是不變的仍然是他的努力與勤奮。巴特勒每一年都在進步,每一年球技都在提升。不僅從替補打到了首發,到2014-2015賽季,場均得分已經打達到了20分。在2015年,巴特勒與公牛達成續約協議,薪酬達到5年9000萬美金。

在NBA這麼多年,雖然經歷了多支球隊的轉換,還傷了半月板,但如今,巴特勒成績依然閃耀,多次入選全明星和美國國家籃球隊。

從流浪兒到億萬球星,巴特勒的傳奇經歷

全明星合影


2019年7月7日,邁阿密熱火隊官方宣佈吉米·巴特勒通過先簽後換的方式以四年頂薪1.42億美元加盟。

回饋家庭

從一個無依無靠的流浪兒到現在的億萬球星,養母一家的幫助是巴特勒成功的關鍵。

2015年9月,巴特勒為養母一家花了430萬美元在芝加哥河北岸購置了一幢豪宅,這幢豪宅的總面積達到10000平方英尺(約929平方米)。養母一家真心將巴特勒當成家人,從來沒想從巴特勒得到什麼,巴特勒也同樣以真心回報家人。

對於巴特勒生母,不知道此時是什麼感受,反正現在如果跟巴特勒說到生母,他就會生氣,對生父更是從來沒提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