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是一件“痛苦”的事兒——關注孩子生長痛

長大是一件“痛苦”的事兒——關注孩子生長痛

什麼是

發生生長痛應該怎辦?

門診經常有家長帶著孩子來看“腿疼”,一看孩子活蹦亂跳的,沒有絲毫“腿疼”的表現,仔細詢問家長,孩子白天都好好的,一到晚上,就出現腿疼,偶爾幾次還會從睡眠中疼醒,弄得全家人都緊張害怕。

奇怪的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孩子的又沒有任何疼痛感,還是和往常一樣跑跑跳跳,也不像是生病了。家長感覺很苦惱,究竟孩子腿疼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常常告訴家長,這大多是兒童生長痛的表現。

什麼是生長痛

長大是一件“痛苦”的事兒——關注孩子生長痛

生長痛多見於

3~12歲正常發育的兒童,

是一種特有的

生長髮育時期生理現象。

生長痛並非是一種病症,

而是一種生理現象,

是孩子長身體的標誌。

所以,

家長們大可不必擔憂,

疼痛只是暫時的,

過段時間就自然會消失啦!

長大是一件“痛苦”的事兒——關注孩子生長痛

MY BABY

長大是一件“痛苦”的事兒——關注孩子生長痛

長大是一件“痛苦”的事兒——關注孩子生長痛

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

家長們都時刻關心著自家孩子的發育狀況,生怕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那究竟什麼樣的疼痛是生長痛,生長痛有那些表現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

1、大多為間歇發作的下肢疼痛(腿疼),疼痛幾乎都在晚上發生,但無規則間歇出現(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持續幾分鐘至幾小時不等,典型的是雙腿疼痛,也有一側疼痛的。

2、疼痛大多為鈍痛(類似於徐州人說的“悶痛”),也可以是針刺樣痛,甚至劇烈牽扯痛。疼痛的部位多在膝關節(膝蓋),其次是大腿和小腿部位,或小腿骨前方,但疼痛時關節活動不受影響。

3、疼痛是肌肉疼痛,疼痛時不伴有發熱、皮疹等全身症狀。

長大是一件“痛苦”的事兒——關注孩子生長痛

發生生長痛應該怎麼辦

首先,家長已經明白生長痛是一種生理現象,所以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那麼,兒童生長痛時怎麼幫助孩子呢?

長大是一件“痛苦”的事兒——關注孩子生長痛

孩子疼痛發作時最有效的處理方法是為孩子做局部按摩、熱敷,幫助減輕疼痛程度。同時,爸爸媽媽也要好好安慰和疏導孩子的想法,讓孩子也勇敢面對成長路上的“煩惱”。

具體來說有幾個小建議

爸爸媽媽可用熱毛巾對寶寶疼痛部位進行按摩或熱敷,這樣能緩和孩子的緊張情緒,從而緩解疼痛帶來的不適感覺。按摩時,一定要注意揉捏的力度,讓寶寶在溫柔的撫摸下入睡。

長大是一件“痛苦”的事兒——關注孩子生長痛

2、轉移孩子注意力

轉移注意力是讓孩子忽略疼痛的有效方法。爸爸媽媽可以用講故事、做遊戲、玩玩具、看卡通片等方法來吸引寶寶。因為爸媽的鼓勵和精神支持,對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鎮痛良方,有時甚至比藥物還有效。

3、多休息,避免劇烈活動

生長痛不是病,不需要限制寶寶的活動,但如果疼痛比較厲害時,應該注意讓寶寶多多休息,讓肌肉放鬆,不要進行劇烈活動。

長大是一件“痛苦”的事兒——關注孩子生長痛

兒童生長痛,可以說是孩子“成長的陣痛”,雖然很普遍,但不是每個孩子都要出現,更不是有生長痛的孩子長個快,沒有的就長得慢,它是因為孩子活動量相對較大,長骨(大腿骨、小腿骨都屬於)生長較快,與局部肌肉、筋腱的生長髮育不協調導致的。

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發育期的生理現象,所以家長們要重視,更要正視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