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花光積蓄供出一個大學生,畢業後卻只有很少的工資,你怎麼看?

藍風


這是一個悲傷的事實,每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都是父母的驕傲,他們望子成龍,併為之辛勤勞作一輩子,但從最終工資收入上看,確實不盡人如意,捫心自問,作為子女那個不心酸呢?單純的用工資衡量這一切,覺得有失偏頗,拋開工資說意義,又難免顯的虛無縹緲。

也許父母的心願很簡單,他們並不求大富大貴,僅僅只是像李健的歌中唱的那樣,希望兒子過的不要像自己那樣艱難,因為他們那一代吃了太多太多的苦,印象中家裡的幾畝地,總有幹不完的農活兒,從這一點來說,其實大學的教育也做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至少是足夠了,我媽到現在還想讓我重回學校,考個研究生繼續上學呢,我自己倒總想出來闖一闖,而她只是希望我像鄰居家的孩子一樣,去銀行當個職員啊,考個公務員啊,當個老師啊什麼的,用她的話說,這種長白班兒的工作好!所以,從父母的角度來說,他們覺的值得,並且只要個人願意深造下去,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支持。

另外,如果真的不知道值不值得,那就試想一下,如果當初自己沒有讀大學,現在是那般境地,也許從事某一份工作,經過幾年發展,現在混的有模有樣,身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前兩天見一個九二年的,從十八歲開始收購糧食,賺差價,現在兩輛大車外加一套加工設備,少說也得一百多萬,對比一下自己,自愧不如。不過也有可能根本不穩定,揹著行囊在外打工,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沒有社保,沒有公積金,所以說,如果當初沒有讀大學,會是那般境地,或者說前者跟後者的可能性,哪個更大一點。

相反讀了大學,也許月薪只有3000元,但是總感覺即使在3000元的這個區間,有了更多的選擇,歸根結底,我想說毫無疑問是值得的,等將來我們為人父為人母以後,相信也同樣的會全力以赴的支持下一代完成學業,教育是一項回報週期很長的投資,他決定不了上限,但是卻決定了下限。

從工資這個角度來衡量這一切,是這個時代扭曲而又合理的悲劇。





用戶10779


雖說現在的大學生一抓一大把,但是,作為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大學生,我深知一個農村家庭裡邊供出一個大學生有多麼地不易,家長的臉上是多麼地有光。

所以,不管是為了孩子的前途,還是完成祖輩一代人的心願,農村家庭都是願意拼盡全力去供孩子上大學。

現在“農民工花光積蓄供出一個大學生,畢業後卻只有很少的工資”這種現象,非常常見。

也不必去冷嘲熱諷地說,上了四年大學,花了十幾萬,到頭來還不如農民工掙得多。現在這種現象也是一個時代的副產物,誰也改變不了。

不得不說,現在的大學生的含金量不比二、三十年前了。

如今,每年畢業的大學生就有800多萬人,崗位就那麼點,再加上剛畢業也沒有什麼經驗,所以,就算是一個沒有啥技術含量幹雜活的工作崗位,也有幾十個大學生爭著搶著去應聘。

不過,剛開始賺的少,以後隨著經驗的豐富和能力的提升,工資自然就會高的。

當然了,一個人讀完大學掙的錢多與少,也不能代表讀書就沒有用。

不管怎麼說,有知識的人也許一時得不到施展,但是,時間長了,知識的力量就能創造價值。



今日新農人


首先不得不承認,在農民工這個階級,要把孩子供到大學畢業,十幾萬恐怕都不夠,但是,這是值得的。

雖然我自己覺得社會是有點階層固化,但知識改變命運絕對不假,在學校學的那點知識可能皮毛都算不上,在社會也沒有太多的用武之地,但是要明白,上學,學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是學習方法,一種認識新事物的能力。

大學生進入社會最缺乏的就是經驗,出去什麼都不是,當然最直接的差距可能會體現在家庭條件方面,否則出來的大學生基本都站著一個水平線上。

所以能拉開差距的只有個人能力了,也就是學習能力。知識是武器,聰明的人知道如何運用,然而沒有人天生聰明,失敗和挫折才會成就一個人!

回到話題,剛開始掙錢少沒有關係的,經驗比金錢更重要。 但是指著工作發家是不太可能的,維持這個家庭的正常開銷就很不錯了,如果也沒有那中彩票的命,我個人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創業了。無論成功與否,只有試了才知道。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不喜勿噴。謝謝!





土豆有料


  更多時候,我們說不能把眼光只盯在金錢上,但在現實社會金錢確確實實又是衡量一個人綜合能力和價值的非常現實的標準。

  現如今,除非你是名牌重點大學的高才生,一畢業就有單位搶,工資待遇也很可觀,但更多普通高校的學生,在學校也沒有更多閃光點,畢業後找工作容易,工資待遇還是不高的,尤其是在中小城市。所以對於農民工花光積蓄供出一個大學生,畢業後卻只有很少的工資,應該從以下幾面方看:


  一是看他在大學裡是怎麼度過的。大學幾年,他是在玩耍遊戲中度過,還是把大多數時間用在了學習上,如果他是在玩耍遊戲中度過,畢業後只有很少工資也很正常,而且將來可能也不會有更大的發展;如果他把大多數時間用在了學習上,天天泡在圖書館教室裡,畢業後只有很少工資也正常,但他將來可能會有很大的發展。

  二是看他在工作崗位上是不是腳踏實地。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對社會會有一個認識過程,同樣社會對他們也會有一個認識過程。老闆是要賺錢的,講利益最大化的,所以在他還不知道你能為公司創造多少價值時,他也不會給你太多的工資報酬,學歷代表不了什麼,只有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老闆認識到你的價值,老闆才會給你相應的報酬。你的表現越出色,老闆就會給你越高的工資待遇。如果你嫌工資少,朝三暮四,不努力工作,老闆肯定也不會給你漲工資,甚至還想辭退你。

  三是看他有沒有培養的潛力。其實每一個老闆都想招到最好的員工,但更多員工都是一般般的普通人。有時候,人在學校的成績好與壞,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能力高與低,知識與能力的結合和轉化,在人與人之間是不盡相同的,老闆看重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能力。如果你有潛在的能力,有培養的價值,老闆肯定會給你加薪,就算你暫時還不能為他創造更多的價值,他會把你當作潛力股進行培養。

  我一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後到一家汽車4S店做銷售。一個月底工資也就一千多,然而他熟悉情況很快,積極鑽研銷售業務,虛心向老業務員請教,發揮他大學生見識廣的特點,積極和顧客進行交流與溝通,業餘時間細心研究顧客的心理,並研究各種汽車的性能和特點,準確把握他所銷售汽車品牌的長處和特點,他的銷售量一路突飛猛進,超過了所有的老銷售員,工資待遇隨之也提高了,第二年就當上了銷售組長,第三年就成了銷售經理。

  所以說,人不要僅看一開如何如何,要從多方面看,要從長遠看,邁出校門,只是他走入社會的第一步,起點高與低有時候無法自己決定,但能不能提高,提高到什麼程度完全取決於自己。

  


如水84012


農民工花光積蓄過一個大學生,他的目的是什麼?難道只是想讓這個小孩賺很多錢嗎?

地位提升:

按中國人傳統的觀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他們認為讀書人的地位比農民工的地位要高,為了提高他們後代的社會地位,就花光積蓄,供孩子讀書。。


經濟效益:

農民工的生活來源是靠天吃飯,旱澇保收,收入不穩定。而以前的大學生跳出“農門”後,進入國家單位,相當於跳入了“龍門”,每月有穩定的工資收入。就像書中說的: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不僅能帶來經濟效益,還能帶來其他效益。


素質提升:

“腹中有書氣質華”,書讀多的人,氣質上就顯得儒雅、自信。處理事物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處理和分析,這是讀書少的人所不能比擬的。因此,為了提高家族的素質,農民工會讓孩子多讀書。



因此,他們砸鍋賣鐵也要供應還讀完大學。殊不知現在的大學生一抓一大把,與幾十年前的大學生不日而語。供大於求,價格就會下降,大學生也一樣,大學畢業不是重點,想要達到當初的目的,還要不斷地前進,繼續讀書。


三農的心聲


看到這個問題,我的心情是很沉重的。在二、三十年前,如果家裡培養出一個大學生,那會非常高興,會辦酒席,請親戚朋友一起慶祝。大學畢業後,也會有不錯的工作,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時沒有太多的途徑可以創業、打工賺錢,所以考上大學找一份不錯的工作,會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加入WTO以來,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人們不但有了很多的打工賺錢機會,還可以自主創業,自己當老闆。經過多年打工,不少人的生活有了明顯改善,特別是自己創業當老闆的,更是賺了很多人幾輩子都賺不來的錢。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農民工的思想還是停留在以前,認為辛辛苦苦培養孩子考上大學,等孩子大學畢業後,自己的苦日子就到頭了。誰想孩子畢業後,先是工作不好找,因為大學生太多了,如果大學不是太有名的,很多單位看也不看。專業比較冷門的那就更難找了。好不容易找份工作,工資又很低,自己生活都不夠,更不用說讓父母過上好生活了。

大學生拿著低工資,還在還上學時欠下的債,而沒上大學甚至很早就輟學打工的卻造了新房子,買了車子,還有不少積蓄。這樣的反差,太刺激人的神經了,特別是那些辛苦培養孩子上大學的農民工,更是想不通。

總感覺有哪裡不對,這問題出在哪了?我覺得主要是認識上有偏差。

1、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要想有持續穩定的發展,那麼大力發展教育,培養更多的有專業知識的大學生,肯定是最好的選擇。對於某一個家庭來說,如果只是把致富作為奮鬥目標的話,培養孩子讀大學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2、現在的大學生不能讀死書,要多進行社會實踐,提早融入社會。另外,要轉變觀念,不要等著別人給你機會,要主動去尋找機會,甚至還要自己去努力創造機會。工資低,那是暫時的,你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這樣才會有好的回報。如果你能力強,還可以去創業。不是領工資的打工者,而是發工資的老闆。

3、讀書並非無用。以前很多行業發展都靠一些勞動密集型的工廠,企業。所以不需要太多有知識的人才,只需要大量有工作經驗,有一定技術的人才,有的甚至只要年輕、肯吃苦、服從管理就行。所以才會出現沒多少文化的人發大財,而有文化的卻拿低工資打工的現象。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地位會逐漸被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取代,會需要越來越多有知識的人才,其他沒讀過大學的人會沒有太好的機會,這樣才會真正變得比較合理,不會有人說讀書無用了。

4、讀大學的作用不只是利用文憑找一份工作。讀書不僅是學知識,適應以後工作,還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更有修養,與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校友在一起不僅能鍛鍊人的交際能力,有志同道合的良師益友,還能長見識,開闊人的視野。這麼說吧,讀過大學和沒有讀過大學,一看便知。如果你僅僅是利用知識找一份工作的想法,那上大學真的是白上了。你得把你所有在大學裡提高的東西全展現出來,這樣才不枉家長辛苦培養你上大學。

5、讀過大學,可以讓子女從小有一個很好的文化氛圍。也許你自己沒什麼成就,但你可以讓你的子女從小接受好的家庭教育。

總之,一些不合理的社會現象只是暫時的,當整個社會的發展逐漸趨向合理化,讀大學不僅不會無用,還會真正讓一家人過上好的生活。


迷失者樂園


有學習逆襲人生的,當然也就有讀書賠本的。也有讀書讀到博士然後嫁人做主婦的,一肚子學問有沒發揮,只是領一塊敲門磚。

什麼樣的思想就有什麼樣的人生。當年上學,就有一個哥們,思想很對路,學醫就是為了做醫藥代表。以前自己不懂,家長也不懂,選專業沒有人指導,都是跟風,看樣子,一開口就要學金融,或商務管理,殊不知入學簡單,但是就業門檻又太高。十年前的電子商務太火,究竟是什麼?不知道。

後來家長聰明瞭,家裡面有什麼關係,咱就學什麼,走老路不會錯。比如家裡有醫生的,學的不好的就學個護士,有高速集團的,就去個收費站。

現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多了,也很有自知之明,出去工作的也很多,迪拜,新西蘭,還有非洲,當然也不是什麼電視劇裡高大上的工作,就是基本廚師,基建工人,電站,挺好的。

學習專業一定要有針對性,別腦子一熱,多和三十多歲的人聊聊,他們的經驗對你選大學很重要


普流斯


高考成績和招生分數線已經陸續下來了,很多農家子弟終於可以如願以償,走進心儀的大學,但是很多做父母的卻在猶豫,究竟讓孩子上大學是對還是錯?由於這些年大學擴招,導致現在的大學生到處都是,985、211大學出來的找工作都比較麻煩,更不用說一般的大學了。大學花了這麼多錢,到時候出來一個月才3千塊錢左右,還不如現在直接出去打工,學個手藝也好。

從當前的環境來看,確實是這樣,很多當初沒有上學的人,現在反而混的風生水起,回農村一看,現在村裡的能人幾乎都沒上過大學,而很多上了大學的人要麼賦閒在家、要不就是在一些小企業打工,工資也不盡人意。那到底讓孩子上大學是不是錯誤的了?這個要從三個方面來回答。

一是從讀書的目的來看。我相信99%的農民工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讀書,能跳出龍門,不要再和他們一樣靠體力謀生,希望他們能在城市紮根,有個家。從這點出發,讀書就沒錯,讀書不僅僅是為了找個好工作,掙更多的錢,讀書還有很多用處,比如開闊眼界、擴大交往圈子、提高自身素質、融入和適應社會等等。這些能力素質以及資源是生活質量提高的基礎。

二是算經濟帳。先來看供養一個大學生的花費,根據抽樣調查顯示在中國普通大學生每月生活費1000到1500不等,學費則是每年5000元到20000元不等。按照最低標準來算,大學四年最低生活費1180×9×4=42480元。四年學費最低4×5000=20000元,四年總支出就是20000+42480=62480元,這還不算交往、買衣服、參加培訓班等。總的來說,供養一個大學生的花費估計在10萬左右,農民工父母按照一般工資水平,每年存3—5萬是沒有大問題的,所以用自己的四年的辛苦,換取孩子一生的希望,我覺得是很值的。

三是為什麼會出現讀書無用論?我覺得最大問題還在孩子身上,不要老是抱怨社會不公。當父母的讓孩子去上大學,不是去玩遊戲、不是去找女朋友、不是整天無所事事……。畢業後3000千塊錢一個月,你認為很少嗎?可是有幾個人能拍著胸脯說,我的能力不止3000?所以農民工父母花錢讓孩子讀書這件事沒什麼可猶豫的,但是在上學之前,你要讓孩子知道,上大學的目的是什麼、要有什麼目標,讓孩子自己定目標,做不到就不要去上學,那才是花冤枉錢。

圖說農村、留住鄉愁,請關注“鄉畔”頭條號或下載“鄉畔App”


鄉親鄉畔


相信大家聽過這麼一句話“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農民工花光積蓄供出一個大學生,這也如同這句話一樣的道理。他們花光積蓄為著是孩子將來能夠有出息,能夠有一份好工作,能夠改變現在的經濟狀況。但是,往往實現卻是很殘酷的。

如果在校期間,很重視這份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努力過,刻苦過,但是畢業也沒有能夠取得成功,沒有收穫與付出相匹配的成功。不需要後悔,因為收穫成功的條件有很多,不是僅僅付出了就能夠成功。

如果在校期間是混日子,整天玩遊戲曠課,反正就是沒有好好學習,沒有努力。那麼造成畢業後工資很少的結果那就是活該。因為沒有努力,沒有付出,就想成功如同白日做夢。

農民工花光積蓄供出一個大學生,畢業後卻只有很少的工資,你怎麼看?平心而論,努力了沒成功,沒什麼後悔的;沒有努力,沒成功,那也只能算是自作自受了,還枉費父母的一片心。


難得一懶


讀書無用論最有力的證據。原來農村的孩子考上大學,就是跳出農門的最佳途徑。可是,隨著大學的擴招,很多人都可以花錢上大學,畢業出來都是一樣的,這條路也被堵死了。大學無用論產生的根本就是:大學擴招。現在碩士已經擴招並且不值錢了。博士又要擴招。是想要孩子一輩子都在讀書,而不就業?教★部所有研究政策的都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