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2)風景建設概述,中國式的享受,外處何有?

中國園林(2)風景建設概述

經歷歷史滄桑,古人留下來園林可能屈指可數,但是蘇軾說的好;"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這秀麗江河,名山古村,也是自然和古人給我們留下的巨大財富。

中國園林(2)風景建設概述,中國式的享受,外處何有?

一、風景建設的類型

中國古代對自然景觀進行藝術加工是全方位的。除了以人工造景為主的園林和庭院理景外,還有利用自然山水適當進行開發、治理的各種景域。按其性質與規模可以分為四類:

1)邑郊風景名勝

位於城市近郊,可朝往而夕返,便於市民遊覽。數量也最多,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一處至數處。實際上是古代城市的郊區公園,如蘇州的虎丘、石湖、天平山、靈巖山,南京的莫愁湖、玄武湖、鐘山、棲霞山、牛首山,杭州的西湖、靈隱、西山等。

中國園林(2)風景建設概述,中國式的享受,外處何有?

2)村頭景點

結合村頭山水地形建造文化活動場所,如文會館、書院、文昌閣、戲臺以及祠堂、牌坊、路亭(休息亭)、橋樑、園林、風水林,形成風景優美的文化休息中心。這類景點多見於皖南、蘇南、浙東等經濟、文化發達地區的鄉村。

中國園林(2)風景建設概述,中國式的享受,外處何有?

3)沿江景點

對自然美的追求,使騷人墨客在旅途也不放過遊覽的機會;而沿江城市為了突出自身形象,也為了便於觀賞大江風光,多著意修建沿江風景點。例如長江沿岸的石鐘山、小孤山、天門山、金山、焦山、狼山、龍盤磯、採石磯、燕子磯、東坡赤壁、張飛廟、屈子祠、岳陽樓、黃鶴樓等。

沿岸則有杭州六和塔、富陽鸛山、桐廬桐君山與嚴子陵釣臺、建德雙塔等。它們或憑江而立或突兀中流,和浩瀚江水相得益彰,形成遼闊壯麗的景象。

中國園林(2)風景建設概述,中國式的享受,外處何有?

4)名山風景區

如東、西、南、北、中五嶽;佛教四大叢林、四大名山;道教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以及黃山、廬山等以景觀著稱的名山。這些山的知名度高,影響範圍遠,與其他三種景域相比,具有離城市遠、佔地面積廣、活動內容多和景觀豐富等特點。除此之外,許多城市在城中也利用水面或山林闢有公共遊覽的場所,如北京什剎海、濟南大明湖、紹興府山等。

中國園林(2)風景建設概述,中國式的享受,外處何有?

上述風景名勝地的共同特點是:

①公共性。即對各階層開放,不同於私家園林和皇家園林之屬少數人所有,為少數人服務。②綜合性。景域內有奇峰深谷的山景,有江河溪澗的水景,有竹樹森森的林景,有地質地貌的奇觀,自然景觀豐富;還有掌故傳說、宗教聖蹟、名人遊蹤、詩文題詠等眾多人文景觀,併兼容雅俗共賞的諸多文化因素。

③持久性。由於風景建設資金來源於宗教的投人和各地富商、豪紳的捐助等多種渠道,因此能保持長盛不衰,即使遭受破壞,也能得到恢復。這和私家園林的興衰維繫於某一家庭的情況不同。

中國園林(2)風景建設概述,中國式的享受,外處何有?

二、風景名勝區廣泛發展的原因

綜觀我國風景建設的歷史,各種大小風景點、風景名勝區之所以能得到廣泛發展,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禮制

中國古代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諸侯祭其疆內名山大川"的制度。這種禮制自周至清一直保持下來,從而使一些名山的地位突出。其中五嶽五鎮居於眾山之上,成為歷久不衰的風景名勝區。

2)宗教

"天下名山僧佔多'幾乎所有著名的風景名勝地都有佛、道二教的寺觀、庵堂,宗教活動促進了這些地區的開發與發展。至今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依然是我國著名風景名勝區。道教則有湖北武當山(被奉為北方之神真武大帝的發祥地)、江西龍虎山(天師道祖庭所在)、山東嶗山、江蘇茅山等。

3)風俗

漢代以前,我國已有在春天去水邊灌濯祭奠以求去災降福的習俗,稱為修禊。晉以後固定於三月上已日行禊事。居民往往藉此春遊,作曲水流杯之飲。由修禊而演繹成的春遊,在唐宋以後仍很盛行,唐長安城南的曲江池一帶、宋東京的城郊、南宋臨安的西湖、明代北京的西山都是京城居民的遊覽勝地。而九月九日的重陽登高,是秋天郊遊聚會之日。

中國園林(2)風景建設概述,中國式的享受,外處何有?

4)標榜政績

唐宋是我國風景建設的繁盛時期,郡邑的守臣們著意在城郊興作風景遊覽地,他們不再把風景建設視為僅僅是一種遊樂之需,而是政通人和、治績斐然和"智"、"仁"之德的一種表現。如歐陽修認為風景建設是"宣上恩德,以與民同樂,刺史之事也"(《豐樂亭記》)。柳宗元則把它提高到促使心理平夷、思維開朗、辦事通達的高度上來認識(柳宗元《零陵三亭記》)。所以唐、宋、明、清各地府、縣城市大都利用治水、修城等工程,建設近郊風景地,如杭州西湖、紹興鏡湖、嘉興南湖等都是結合治水,修築堤,島、橋、閘,進而踵事增華,修建亭臺樓閣,遂成一方勝遊之地。

中國園林(2)風景建設概述,中國式的享受,外處何有?

5)開山採石

按習慣的認為,開山採石只能和破壞自然山林相聯繫。但在中國古代卻有利用開山採石創造出風景名勝地的驕人業績。突出的例子是在浙江紹興。早在漢代,紹興就在其四郊山中開採石料供城市建設之需,但在採石完成之後:卻給後人留下了東湖、石佛寺、柯巖和吼山等處險峻奇特的著名勝跡。東湖原是一座青石山,漢代起採石留下了百丈峭壁、深不見底的水面以及幽深的洞窟。清代紹興知府陶心遠在水上築堤數百丈為界,堤內為湖供遊覽,堤外為河供通航,長堤植柳桃,架橋樑,建亭屋,遂成一方勝景。

6)崇飾鄉里

我國江南地區的一些鄉村歷史上入仕者和經商者眾多,經濟富裕,文風昌盛。這些官僚、富商一旦"衣錦還鄉",都熱衷於家鄉的住宅、祠堂以及道路、橋樑等公共設施的建設。例如皖南徽州商人,明清時期足跡遍於全國,有"無徽不成鎮"之諳,直到清代中葉,江淮鹽業仍多操於徽商之手。另一方面,徽州文風極盛,素有"東南鄒魯"之稱,明清二代仕途得意的人很多,這就使徽州出現了許多環境優美、佈局獨特、房屋道路質量高、佈滿牌坊、祠堂、路亭、廊橋等高水平建築的村落,著名的有唐模、棠樾、許村等。

中國園林(2)風景建設概述,中國式的享受,外處何有?

中國園林(2)風景建設概述,中國式的享受,外處何有?

中國園林(2)風景建設概述,中國式的享受,外處何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