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民做客大眾網 解讀新舊動能轉換禹城“加速度”

張安民做客大眾網 解讀新舊動能轉換禹城“加速度”

德州市政府黨組成員,德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禹城市委書記張安民做客大眾網演播室

張安民做客大眾網 解讀新舊動能轉換禹城“加速度”

德州市政府黨組成員,德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禹城市委書記張安民

大眾網德州6月14日訊(記者 翟巖 通訊員 李麗峰)日前,2018年上半年德州市協同發展督查評議活動結束,禹城項目建設之快、質量之高、前景之好,贏得了督查評議組的高度評價。6月14日,德州市政府黨組成員,德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禹城市委書記張安民做客大眾網,介紹禹城市在突出產業優勢、放大創新優勢的同時,如何搶抓新舊動能轉換這一偉大機遇,激發動能轉換“加速度”,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當好協同發展排頭兵。

張安民在訪談中說,禹城發展健康均衡協調,連續兩年獲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連續7年獲德州市綜合考評一等獎,打造了山東省唯一一家設在縣級市的國家高新區。“尤其是我們培育了結構合理、特色明顯、極具潛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成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支撐。”張安民說,禹城區位優越,享受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和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雙區疊加之利,可以更好地藉機借勢發展。面對如此好的基礎和機遇,禹城必將不負厚望、不辱使命,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爭當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先行者,當好德州協同發展的排頭兵。

“為推進產業邁向中高端,我們專門出臺了《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確定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為發展方向,打造‘四大主導產業+X產業’共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張安民在訪談中說,“禹城功能糖”進入全國區域品牌價值百強,品牌價值達89.12億元。禹城綠色食品產業品類齊全。基於這些產業基礎,禹城的“大健康”產業主要包括生物製造和綠色食品兩大領域,致力於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健康,獲批全國唯一的生物製造創新型產業集群,大健康功能食品產業集群被認定為2018年全省主導產業集群。高端裝備製造業,形成了從鑄鍛件、管模、汽車零配件、工程機械,到大型風電主軸、船用曲軸、數控機床等系列產品的產業鏈條,現在正在加速實施核電裝備、大型船用柴油機曲軸曲臂鍛件等一批打破國外壟斷的高端項目。同時,禹城還圍繞未來經濟增長點,佈局了一批潛力產業。

產業發展,關鍵在創新。張安民在訪談中提到,禹城這些年產業一直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得益於創新的久久為功。兩個“久”的疊加,說明創新需擯棄短淺眼光,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胸和善謀長遠的遠見與智慧。從上世紀60年代中科院、農科院在禹城設立試驗站改鹼治沙開始,創新基因就深深植根於禹城。尤其是2015年,禹城市高新區成功晉升為山東省唯一一家設在縣級的國家高新區,開啟了禹城市創新驅動發展的新篇章。“目前,我們正持續強化高新區創新創業實力,重點推進中央創新區核心區建設,總投資28.5億元,佔地500畝,可容納300支創新創業團隊,成為引領區域創新的核心引擎。”張安民說。

人才是轉型之要、創新之本、強市之基,創新驅動離不開人才支撐。訪談最後,張安民介紹了禹城在吸引高層次人才方面出臺的政策措施。“我們始終以當前的創新能力和未來的創新潛力作為衡量標準來對待人才,既注重外來高端人才的引進,也注重對本土人才的培養,做到既看‘帽子’也看‘裡子’,本土與外來人才比翼雙飛。”張安民介紹說,在引進高端人才方面,禹城深化完善“5331人才推進計劃”、“黃金10條”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打造了“3國1省4市”創新孵化平臺體系,支持企業建立65個省級以上創新平臺,建設禹城市人才公寓,連續4年召開科技人才表彰大會,確保了高端人才引得來、落得下,能發展、受尊重。今年,禹城市把6月19日確定為禹城創新人才日,拿出3000萬元重獎創新創業人才,進一步營造招才引智的良好氛圍。同時,禹城市還大力推動鄉村人才振興,藉助高端人才富集優勢,吸引中科院、農科院、法博士等一批人才團隊紮根農村、服務農村,選聘12名博士當“科技副鎮長”,取得了很大成效。在培養本土人才方面,禹城每年都開展“大禹英才”“雙創之星”評選,一批勇於創新、善於創業的本土人才脫穎而出,成為支撐創新的強大力量。

【附】訪談實錄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大眾網德州頻道新聞訪談欄目。今天做客我們演播室的嘉賓是德州市政府黨組成員、禹城市委書記張安民。張書記,請跟廣大網友朋友打個招呼吧。

張安民:謝謝!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當下,新舊動能轉換大潮風起雲湧之際,禹城作為德州發展的排頭兵,發揮擔當有為的精神,勇立動能轉換潮頭。據瞭解,在剛剛結束的德州半年督查評議活動中,禹城項目建設之快、質量之高、前景之好,贏得了督查評議組的高度評價。我想問一下張書記,禹城是如何搶抓動能轉換這一偉大機遇,挺立潮頭,取得佳績的呢?

張安民: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我們既有基礎,又有機遇。基礎在於,禹城發展健康均衡協調,連續兩年獲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連續7年獲德州市綜合考評一等獎,打造了山東省唯一一家設在縣級市的國家高新區。尤其是我們培育了結構合理、特色明顯、極具潛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成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支撐。機遇在於,禹城區位優越,享受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和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雙區疊加之利,可以更好地藉機借勢發展。面對如此好的基礎和機遇,禹城必將不負厚望、不辱使命,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爭當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先行者,當好德州協同發展的排頭兵。

主持人:我們都知道產業是動能轉換的關鍵,剛才張書記也說到禹城培育了極具特色的產業體系,他們如何成為動能轉換的核心的呢?

張安民:為推進產業邁向中高端,我們專門出臺了《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確定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為發展方向,打造“4+X”產業體系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聚焦大健康(生物、醫養健康)、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四大核心產業,打造千百億級主導產業集群;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科學佈局一批新智能、新網絡等未來產業,培育形成一批有發展潛力的“X”產業,打造“四大主導產業+ X產業”共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主持人:說到大健康產業,記得禹城功能糖獲得很多國家級的稱號,高端製造業也全國有名,動能轉化大背景下,這些產業是如何煥發新生機的呢?

張安民:去年,“禹城功能糖”進入全國區域品牌價值百強,品牌價值達89.12億元。禹城綠色食品產業品類齊全。基於這些產業基礎,我們的“大健康”產業主要包括生物製造和綠色食品兩大領域,致力於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健康,獲批全國唯一的生物製造創新型產業集群,大健康功能食品產業集群被認定為2018年全省主導產業集群。高端裝備製造業,形成了從鑄鍛件、管模、汽車零配件、工程機械,到大型風電主軸、船用曲軸、數控機床等系列產品的產業鏈條,現在正在加速實施核電裝備、大型船用柴油機曲軸曲臂鍛件等一批打破國外壟斷的高端項目。我們圍繞未來經濟增長點,佈局了一批潛力產業。如圍繞未來建築業發展新趨勢,引進三一重工,全力推進建築、家電、交通等智能裝配式產業全鏈條發展,將帶動500億元的產值規模。又如與鐵塔公司深入合作,搶抓信息化發展先機,全力爭取成為5G試點縣市。

主持人:聽了張書記的介紹,感覺禹城產業真是由製造轉變成智造,大踏步邁向中高端,您認為禹城產業發展最大的經驗是什麼呢?

張安民:產業發展,關鍵在創新。禹城這些年產業一直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得益於創新的久久為功。兩個“久”的疊加,說明創新需擯棄短淺眼光,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心胸和善謀長遠的遠見與智慧。從上世紀60年代中科院、農科院在禹城設立試驗站改鹼治沙開始,創新基因就深深植根於禹城。尤其是2015年,我市高新區成功晉升為山東省唯一一家設在縣級的國家高新區,開啟了禹城市創新驅動發展的新篇章。目前,我們正持續強化高新區創新創業實力,重點推進中央創新區核心區建設,總投資28.5億元,佔地500畝,可容納300支創新創業團隊,成為引領區域創新的核心引擎。

主持人:剛才張書記提到了可容納創新創業的300支團隊的創新區,聽了讓人感到禹城發展,未來無限。大家都知道,創新驅動核心在人才,禹城在人才方面是如何形成吸引力的呢?

張安民:人才是轉型之要、創新之本、強市之基,創新驅動離不開人才支撐。我們始終以當前的創新能力和未來的創新潛力作為衡量標準來對待人才,既注重外來高端人才的引進,也注重對本土人才的培養,做到既看“帽子”也看“裡子”,本土與外來人才比翼雙飛。在引進高端人才方面,我們深化完善“5331人才推進計劃”、“黃金10條”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打造了“3國1省4市”創新孵化平臺體系,支持企業建立65個省級以上創新平臺,建設禹城市人才公寓,連續4年召開科技人才表彰大會,確保了高端人才引得來、落得下,能發展、受尊重。今年,我們把6月19日確定為禹城創新人才日,拿出3000萬元重獎創新創業人才,進一步營造招才引智的良好氛圍。尤其是我們著力推動鄉村人才振興,藉助高端人才富集優勢,吸引中科院、農科院、法博士等一批人才團隊紮根農村、服務農村,選聘12名博士當“科技副鎮長”,取得了很大成效。在培養本土人才方面,我們每年都開展“大禹英才”“雙創之星”評選,一批勇於創新、善於創業的本土人才脫穎而出,成為支撐創新的強大力量。如保齡寶公司李克文同志,在企業工作20餘年,在功能糖領域創新研究碩果累累,主導完成創新成果33項。今年,他被評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同時,被推薦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主持人:聽了張書記的介紹,相信廣大網友和我一樣感受到禹城動能轉換之所以跑出加速度的原因,那就是抓住產業這個核心,立足創新這個關鍵,狠抓人才這個根本,全方位提供了新動能動起來的保障。相信在這樣理念的指引下,新動能定能跑出更快的禹城速度。今天的訪談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