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道源玄武法脈晉江道教聖地-深滬崇真殿


真武道源玄武法脈晉江道教聖地-深滬崇真殿

晉江道教聖地,清虛勝景——崇真殿,素有“小武當”之美譽。它位於深滬灣畔港阜村石璧山麓,石壁山又稱“獅山”,因其狀如一頭臥地雄獅,故名。崇真殿正面是波光粼粼的深滬灣,與寶蓋山遙相對應,有五虎朝金獅之稱。背面岩石嶙峋,古樹參天、風光旖旎。殿宇依山構築,佈局嚴謹,風格獨特。歇山式殿堂屋頂,呈“帝”字形,掩映於相思樹之中。琉璃瓦,簷角飛翅,造型優美,金碧輝煌。進殿大門朝天、呈“之”字形向上,閩南一帶少見。前屏兩旁各有圓窗燈一盞,夜間點燃,即似炯炯發光的獅眼,更顯巍峨壯觀,氣勢磅礴。

真武道源玄武法脈晉江道教聖地-深滬崇真殿


真武道源玄武法脈晉江道教聖地-深滬崇真殿

深滬敬奉真武神始於唐,(廟中有藏宮龍隱為證),輿盛於宋。原殿址在今天大埕位置,後屢經修茸擴建。現廟中尚存石碑記一方,長2.2米,寬0.98米,因年久風化脫落,字跡模糊。據現有史料載,清同治十年辛未(1871)和1922年曾大修過。“文革”期間,大殿倒塌,神像被毀,文物遭劫,鄉民信士大痛惜。

1982年落實宗教政策,崇真殿管委會(董事會),終於1985年正式成立,歷五屆,由七個自然村熱心信士及虔誠的海外喬親,港、澳、臺同胞捐資奉獻,經十多年的共同努力,耗資人民幣貳佰多萬元,基本完成修茸工程,使這一道教聖地再度煥發光輝。

崇真殿,正殿奉敬主神為泥塑彩繪真武塑像,披髮跣足,身著身披黃金袍,雙眼直視前方,神態慈祥威嚴,端坐於身下八角金井之上。兩旁彩塑金童、玉女、俗謂周公與桃花女,因周公善卜,桃花女善解,是分掌威儀,書記三界中善惡功過的侍神。再旁是侍神與龜蛇二將,載盔貫甲,衣帶飄垂,威武莊嚴,一執七星劍,一執黑色“玄天上帝”大旗。

真武道源玄武法脈晉江道教聖地-深滬崇真殿


真武道源玄武法脈晉江道教聖地-深滬崇真殿


崇真殿的配殿、側殿供奉觀音大士、太乙救苦天尊,三十六元帥(關將),四大天君等配神,跟武當山有一定相似之處,並奉祈開山祖師胡進士。後殿是宋代石殿真武大帝坐像,下殿是一座工藝精湛,造型生動的龜蛇擁抱,象徵天地精靈的石雕玄武造像。

崇真殿背山面海,盛為清淨無為之所,歷代吸引著無數文人墨客,宋朝朱熹,明代李延機,清代詹仰庇等名士,都曾登寶殿拜偈,並留下了詩篇,為崇真殿添加了無限神奇美麗的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