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定遠古剎-莫邪寺,集道儒佛為一家

莫邪寺曾隱臥在安徽定遠縣西部青山北邊的五峰山下,如今遺蹤尚存。據史料記載,春秋時代,定遠屬於楚國,由於秦國勢力強大,迫使楚國向東遷移,都城由郢(今湖北省江陵縣北)遷往壽春(今安徽壽縣),仍稱“郢都”。定遠西部距壽春不足百里,很多方面留有楚國遺風,山野鄉村現在仍有不少帶“郢”字的,如唐伯郢、鄭家郢、郢裡張、司皇郢、老郢董等。當時這裡鐵、木豐裕,山泉水質優良—水稱冶溪,鑄件用它來蘸火,堅硬鋒利無比,再加上鑄造技術水平高,使干將莫邪受命於楚王,在這一帶山中鑄造莫邪劍成為可能。收集故事的東晉史官幹寶,家居新蔡(今河南省新蔡縣),官邸在建康(今南京),常途經定遠古驛道莫邪山中,他有機會,也有責任採集流傳於定遠民間的故事《干將莫邪》:莫邪在山中鑄劍三年,磨成神劍二把,他在臨獻雌劍給楚王時,交待懷孕的妻子及將來的兒子找雄劍:“出戶望南山,松生石上,劍在其背。”後來莫邪被楚王殺害,兒子眉間赤(兩眉之間有硃砂膚色)按父語索劍,出門南望,不見有山,只見廊簷下有石鼓基石頂著粗大的廊柱。眉間赤心領神會,破開木柱,得到雄劍,遇有壯士相助,殺了楚王,報了殺父之仇,留下了三王墓。

安徽定遠古剎-莫邪寺,集道儒佛為一家


安徽定遠古剎-莫邪寺,集道儒佛為一家


安徽定遠古剎-莫邪寺,集道儒佛為一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