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主席照葫蘆畫瓢學習NBA商業模式 排超聯賽和CBA齊頭並進

姚主席照葫蘆畫瓢學習NBA商業模式 排超聯賽和CBA齊頭並進

姚明出任籃協主席後,CBA的商業價值逐漸飆升,各支球隊都扭轉盈虧,不再是賠本賺吆喝。在這個版權至上的年代,排超的商業價值也開始飆升,聯賽冠名費門檻或將提至每年一億,這些都有跡可循。

姚主席照葫蘆畫瓢學習NBA商業模式 排超聯賽和CBA齊頭並進

在NBA混跡多年,姚明把NBA的盈利模式搬到了CBA,這樣的走捷徑讓CBA的營收創造了歷史新高。最簡單的一個細節:NBA的轉播權都是高價出售的,今年NBA的轉播合同達到了9年240億美元,這還只是美國市場,歐洲、亞洲同樣都是香餑餑,靠著轉播權他們就能賺的盆滿缽滿。

CBA也同樣如此,相比於以前免費給地方臺播出,姚明和騰訊合作,藉助騰訊這個平臺,關注CBA的球迷越來越多。排球聯賽也深諳此道,除了央視體育和眾多新媒體,他們還和fox sports亞洲臺,澳大利亞SBS電視臺有轉播協議,中國女排的競技水準處於世界頂級,如此高水平的對抗根本不愁沒有關注度。

姚主席照葫蘆畫瓢學習NBA商業模式 排超聯賽和CBA齊頭並進

年輕人是體育消費的主題,排球聯賽也做了詳細的市場調查,根據官方數據顯示,關注排球聯賽的有54%都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抓住年輕人就是抓住未來。籃球聯賽如此,排球聯賽也同樣靠著這條定律讓市場價值飆升。

姚主席照葫蘆畫瓢學習NBA商業模式 排超聯賽和CBA齊頭並進

無論是NBA還是CBA,都有一些球迷所寄託的球隊。中國球迷喜歡的火箭,因為詹姆斯而喜歡騎士,科比所在的湖人,都有愛屋及烏的感覺。CBA裡也是如此,你的家鄉球隊,丁神、郭艾倫和易建聯佔山為王,讓球迷們看的是目不暇接。因為中國女排出色的成績,他們多次奪得奧運會冠軍,朱婷、惠若琪、張常寧都有很多的粉絲基礎,後輩李盈瑩也是異軍突起,這些偶像的力量讓排球聯賽的關注度呈現出不錯的增長趨勢。

姚主席照葫蘆畫瓢學習NBA商業模式 排超聯賽和CBA齊頭並進

相比於足球聯賽賽程的零敲碎打,還有聯賽進行中的休賽期,NBA每天都有焦點比賽,CBA在摒棄了一週三賽之後,效果也是十分明顯。每天都有新的話題,而不是讓很多比賽扎堆進行。排超聯賽的賽程也同樣錯開,給了球迷更多的選擇,而且賽程都是在黃金時段,根據數據顯示,本賽季排超在網絡平臺觀賽人次達到了7.4億人次,和CBA處於同一水平。而且排超聯賽職業化只有一個賽季,未來不可估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