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大坑

朋友打電話來,說起來遇到疫情,說起公司、說起工廠,每天的損失,一言難盡。


眼下的情形,天災還是人禍,暫時沒有斷定,但是,所謂天災,其實也往往是人禍。這一個戴帽子的冠狀病毒,顯然是“衣冠禽獸”。不過,類似huBEI紅柿子灰那樣的“衣冠禽獸”,其實平常禍害大夥更多,只不過,因為沒那麼集中,表面上看不出來而已。


本來,是想寫一寫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如何“知行合一”的。

今天股市開盤,跌停的很多,然後,那些愛錢如命的人,又開始激動了。所以,股市開盤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分散部分人的注意力,這其實,也算是一種抗擊吧。

有一種人生就叫跌停。不過,“衣冠禽獸”出現後的股市,總比2015年那人為的股災要好一些吧,那是真把股民往死裡幹,這個呢,過些日子,總會正常起來。

跌停呢,換句話說,其實也是漲停。

好多公司,其實你想看到一個跌停在正常市場情況下是很難的。如果你關注股市,這樣的跌停其實就是送了你一個漲停。

面對這樣的跌停算不算一種“知行合一”?


今天下樓一趟,看到兩個老人帶著一個孩子,兩個老人每人帶著一個口罩,孩子太小,沒戴口罩。

疫情特別的情況下,戴口罩和出門,其實就是一種“知行合一”的事情。

白衣戰士們去武漢增援去了,戴口罩是必須的,那就是“知行合一”。

我們普通老百姓在這種情況下出門買菜戴口罩也是“知行合一”。

至於像新聞裡那逛商場的不戴口罩和一對老人不給孩子戴口罩就是“不知”,很遺憾。


前兩天發虛擬的文字,是因為發現寫真實的東西很容易被投訴,不如虛構一下,發洩一下情緒。疫情嚴重,人,首先要把負面情緒處理掉。


剛剛繼續在翻譯《傳習錄》。

真的很難。

一段話,一翻,又是一個小時過去了,關鍵,還沒翻完,沒辦法,讀書太少,困而勉,就是咱啊。


這一段話,就說到了“人生就是一大坑”。


先生曰:“為學須有本原,須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


什麼叫“盈科而進”?

光這四個字,就讀了十幾分鍾,現在還在琢磨,為此還來寫文章。


“盈科而進”哪裡來的?《孟子.離婁下》:“孟子曰:‘源泉混混,不捨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


所謂盈科而後進,大意是說,水在坑裡滿了,自然就會流出來,往前流。


其實,孔聖人還說過: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流水這東西啊,真是個好東西。咱慢慢品。


王陽明還說過一句話,我超級喜歡——“知晝夜即知生死”。


回到前面,人生是一個大坑,咱不能總在坑裡待著吧,那怎麼辦呢?蓄水啊,水多了,自然就流出來了。


你看,水,是個好東西吧。


仙家說嬰兒亦善譬。


這一句話,是跟在“盈科而進”後面的,就這8個字,看了半個小時還沒看完。


一個是“善譬”。連著後面的話,有的版本斷句都沒斷在這裡。我一琢磨,如果“善譬”是有出處的,那麼就可以這麼斷,否則,還真不好斷。

很幸運,一查就有了。


“善譬”哪裡來的?來自“惠子善譬”。


<code>客謂梁王曰:“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無譬,則不能言矣.”王曰“諾 ! ”明日見,謂惠子曰:“願先生言事則直言耳,無譬也。”惠子曰:“今有人於此而不知彈者,曰:‘彈之狀若何 ? '應曰:‘彈之狀如彈。'則諭乎 ? ”王曰:“末諭也。”“於是,更應曰:‘彈之狀如弓,而以竹為弦。'則知乎 ? ”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說者,固以其所知諭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 ‘無譬',則不可矣。”王曰:“善!”/<code>


這麼長,我懶得翻譯了。自己搜索一下。


再說“仙家說嬰兒”,這5個字,半個小時也是看不完的。


《道德經》裡說:“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我獨泊兮其未兆,若嬰兒之未孩。

這句話的翻譯,需要再花我10分鐘以上甚至更多,我也不翻譯了。


王陽明先生用這些話想說明什麼呢?

說明學習的事情。

因為有個學生叫陸澄的,問先生說“知識不長進”,咋辦?

我把這“知識”翻譯成“對知的辨別力”,這個也花了我十分鐘時間。

其實如果通俗一點,你可以說是學習不長進,學問不長進之類的,但我覺得不夠味道,不夠“嬰兒”。


我現在就是屬於“知識不長進”,所以,得認真翻譯《傳習錄》。

這翻譯,眼下來看,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沒有之一。


【原文】

問:“知識不長進,如何?”

先生曰:“為學須有本原,須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仙家說嬰兒亦善譬。嬰兒在母腹時,只是純氣,有何知識?出胎後,方始能啼,既而後能笑,又既而後能認識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後能立,能行,能持,能負,卒乃天下之事,無不可能。皆是精氣日足,則筋力日強,聰明日開。不是出胎日便講求推尋得來,故須有個本原。聖人到位天地,育萬物,也只從喜怒哀樂未發之中上養來。後儒不明格物之說,見聖人無不知,無不能,便欲於初下手時講求得盡,豈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幹;及其有幹,尚未有枝;枝而後葉,葉而後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


人生就是一大坑

我必須學習

才能

“盈科而進”

才能

“若嬰兒之未孩”


===============

王陽明心學大藥房


跟著

曹東家

讀懂王陽明心學


人生就是一大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