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額頭跑馬,宰相肚裡撐船”,探究古人的做人處事思想

悠久的中國歷史孕育了獨具特色的中國文化。隨著文化的傳承也深深的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經過長時間的融合,不同的學說交匯在一起使得中國人的眼界更加開闊,也於無形中影響了中國人

做人處事的思想。而由於不同身份的人之間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人們對其的期待也不同,做人處事的方式也會有所差異。本文將從文化對做人處事思想的影響入手,簡單分析一下不同身份、不同時期的古人做人處事思想的差異。

“將軍額頭跑馬,宰相肚裡撐船”,探究古人的做人處事思想

一、不同階層的做人處事思想

1、君主的做人處事思想

君主做人處事的思想會對國家風氣有很大影響。正所謂“上行下效”,統治者對臣民起到了表率作用,對統治者為人處事的思想也會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在為人上要求君主愛民如子,剋制私慾。古代權力集中於皇帝手中,權力過大難免會造成有些放肆。曾子早就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理念。秦始皇開創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帝國,卻沒找到合適的方式管理,窮奢極欲也不愛護百姓。秦始皇築長城、建阿房宮、修秦始皇陵,消耗了大量的財物和民力。

大肆搜刮六國財物“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再加上連年的征戰和繁重的勞役使得百姓不堪重負,最終揭竿而起。秦因奢靡暴虐而滅亡,漢因節儉愛民而興隆。漢文帝、景帝時期

修養生息、勤儉節約。創造了“文景之治”。文帝還愛民如子,重視農業,帶領大臣再農忙時節親自下地耕種。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獲得了民心,為漢武帝與匈奴的作戰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將軍額頭跑馬,宰相肚裡撐船”,探究古人的做人處事思想

秦始皇

在處事上要求君主有識人之明,能明辨是非並且採納正確意見。因為君主的決定往往影響到整個國家的政策,這就需要統治者身邊有良才提供優質的建議,並且統治者要有辨別這些諫言的能力。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就寫道“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還向劉禪進言到“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而賢君往往都有良臣輔佐。唐太宗有魏徵這樣敢於直言進諫的大臣,房謀杜斷亦是一段佳話。

秦孝公在與商鞅座談幾日幾夜後委以高官重任,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變法。劉邦則是文有張良,武有韓信,還有蕭何穩定後方。而相應的項羽方面人才流失嚴重,忠心耿耿的范增都因為項羽的懷疑負氣離開。

2、官員為人處事的思想

對官員為人上首先要求忠君

,統治者自然希望臣子能忠於自己。最初忠的概念是相對的,臣子忠於君主,相對的臣子對君主也有要求。如在孔子的理念中,君臣關係應該是“臣事君以忠,君待臣以禮”。而後隨著封建制度的發展,君主擁有了絕對的地位,忠誠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愚忠

“將軍額頭跑馬,宰相肚裡撐船”,探究古人的做人處事思想

君臣之禮

這種轉變與法家的推動息息相關。在法家的理念里君主管理群臣用的是術,通過各種方式控制群臣來保證自己的權力。《韓非子·揚權》中這樣描述“探其懷,奪之威,主上用之,若電若雷。”而且臣子要對君主絕對服從“賢者之為人臣,北面委質,無有二心。”而到了商鞅時期提出了尊君的理念,在《商君書·君臣》中寫到“君尊則令行”

君臣關係逐漸演變成了君主通過獎賞來使用臣子的才能,更類似於一種交換關係。“明君之使其臣也,用必出於其勞,賞必加於其功”,於是“則臣得盡其力”。由於統治的需要,這種對君主無條件的服從在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時期中一直存在,直到帝制被推翻。

官員為人還需要廉潔清明,清官往往被百姓愛戴推崇。貪腐一直是影響國家發展和民眾生活水平的重要問題,只有官員廉潔公正國家才能平穩發展,百姓才能安穩的生活。據《尚書》記載,舜告誡禹要“克勤於邦,克儉於家”。皋陶也認為,治國應該“直而溫,簡而廉”。

貪腐容易導致國家和百姓的財富流失,而聚集在少數官僚的手中。貪官剝削百姓導致政府失去民心,而清官為百姓造福的同時還能收穫民心,其重要性無需多言。而廉政建設最主要的是要的是統治者以身作責,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而後還要改變制度管住官員的權力。

“將軍額頭跑馬,宰相肚裡撐船”,探究古人的做人處事思想

舜禹禪讓

北魏前期官員沒有俸祿,而是可以在繳納了規定的糧食後在土地上肆意收割,導致了官員無休止的對百姓剝削。這種現象到北魏孝文帝時期才進行改革。為了解決貪腐問題還開創了“養廉銀”,希望通過高薪養廉的方式讓官員們不用貪腐。

而官員的處事理念則各有不同。中國人推崇的是勇敢果斷公正無私的官員。官員的最高境界是“文死諫,武死戰”。有直言進諫,不懼死亡的官員,而皇帝即使再生氣也不會輕易責罰進諫者,魏徵才有機會多次直言進諫。有的官員喜歡逢迎上級的喜好而不顧實際情況,如胡亥在位時甚至不知到真正的情況,官員只報是流寇作亂不足為患。

而也有官員巧妙的進諫,在不惹怒君主的同時達到目的。如楚莊王3年不理朝政,大臣淳于髡巧妙進言:“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楚莊王回答“此鳥不蜚則已,一蜚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二、共同的理念

由於責任不同,不同的階層為人處事的理念略有不同,但有一些為人處事的理念是不分階層的。

首先是愛國,這是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的,也是每個人都應有的理念。愛國的理念推動著將士在前線浴血奮戰。也有不少忠君愛國,堅貞不屈的勇士。兩宋時期熱愛祖國,投筆從戎的文人尤其多。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他們為國家捨生忘死的情懷融入了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中。

“將軍額頭跑馬,宰相肚裡撐船”,探究古人的做人處事思想

文天祥

而後是誠信。對國家而言有誠信才能取信於民,朝令夕改的政府是沒有威懾力的。對百姓而言有誠信才能有良好的聲譽,“人無信則不立”。誠信對法家來說尤為重要,只有百姓相信律令才能正常的推行。於是商鞅再立法之初為了建立國家的信譽,想出了“徒木立信”的方法。他立起三根木頭,並且告訴百姓只要搬到指定地點就能得到高額的賞金。

百姓無人相信於是賞金不斷提高,最終有人在賞金的誘惑下站了出來。完成任務後賞金當場兌現,官府也在百姓面前有了信用。而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失去了信用也失去了威望,最終上演了一幕“狼來了”的戲碼。民眾也需注重誠信。曾子的妻子為了哄孩子答應回來殺豬給他吃,當時豬是非常難得的,回來後就後悔了不打算兌現。但曾子認為大人應當講誠信,堅持殺了豬兌現諾言。

而處事的共同點還有勤勞好學雍正帝是以勤政著稱的皇帝,他每天的睡眠時間不足4小時,而每年只有在生日那天才會休息。而作為農耕社會主體的農民也是頗為辛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可知耕作的過程是很艱辛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也是我們所推崇的處事方式。康熙帝博學多聞,他不但熟讀經史,還學習了幾何和代數。還有好學如匡衡者,鑿壁偷光來讀書。而宋濂不覺環境惡劣“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將軍額頭跑馬,宰相肚裡撐船”,探究古人的做人處事思想

三、不同時期為人處事的理念

秦以法家立國,秦吏在為人處事上以法為標準。而且民眾間相互監督負責,致使百姓不敢因私情而枉法。漢初修養生息,用黃老的無為而治。曹參即蕭何之後為相國,卻一直沒有作為。惠帝問曹參原因,他回答“我不如蕭丞相,陛下不如先皇,我們遵守他們定下的制度就好了”。

蕭規、曹隨生動的反映的當時官員清靜無為的處事理念。而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忠君愛國的為人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而後官員的處事態度與時代有關。若遇盛世明主,則可做個直言進諫的“治世之能臣”。若是逢亂世則只能收斂鋒芒,觀察局勢伺機而動,先安己而後安天下,做個“亂世之梟雄”。所以盛唐這類的盛世能有那麼多能臣強吏,而三國這類的亂世多的是分裂割據的野心家。

四、小結

為人處事的思想隨著身份、時代的不同一直在變化。統治者需要考慮的是如何

樹立威信,管理國家。而民眾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完成好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不同時代所需要的人才不同,官員們為人處世的方式也隨之變化。

參考文獻:

1、《韓非子·揚權》

2、淺談中國古代傳統處世智慧 襲敬忠

3、《中國古代的為官之道> 時運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