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過課外輔導的孩子和沒有參加過的孩子,究竟能相差多少?

普流斯


參加課外輔導的孩子和沒有參加過的孩子究竟能相差多少?這個是因人而異的,不是說參加課外輔導成績就好,有些學生並不能提高,有些學生只是成績上短暫提高,而沒有參加過的孩子不是說成績就差,有些只是目前差一點,有些也會越學越好,有的一直都好。



我在輔導班看到的很多補習出來的學霸,也遇到後勁不足的補習學生,更多的是不停的補課,成績一般般,家長不滿意,不過還是一直給孩子補課的。我覺得補課可以讓家長減少焦慮,即使補不好,也有盡到責任的安慰了。

從我對補課的經驗來看,有天分好學的學生才能有良好的補課效果,習慣好的也有不錯的補課效果。如果既沒有天分,習慣又不好,補課也是左耳進右耳出,靈活一點的題就做不來了。

我給小學、初中、高中學生都補過課,感覺小學沒有補過課的學生,初中補課效果會更好,非常明顯,哪怕成績很差。小學都補不好的,初中、高中都是很難補好的。



總體來說,孩子學習效率高,習慣好,有天分這對於補課效果很有幫助,反之困難重重。當然,老師的責任心也非常重要。我見過一個學霸老師,十多年來居然沒有幫助過一個學生提高成績。

我覺得補課與不補課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奧數,小升初,競賽上面,這些光有天賦和努力是不夠的,需要通過補課掌握大量的未知方法和技巧還有公式、定理等。不補課的學生光靠學校學習的那些知識是無法考試的。如果只是補習課本和拓展,其實兩者的區別並不大。最擔心的是通過補課,人家學得更多的你無法學到的東西。還有,從應試角度來看,補課對於提分還是很有幫助的。從長遠角度,不見得有利於學習,可能會後勁不足,可能養成習慣性依耐。

凡事皆有利弊,補課也是一樣,大家要清楚的認識,然後裁長補短,更好的培養孩子,贏在未來!而不是怕輸在起跑線上,實際卻耽誤了孩子。


徽鄉小居


參加過課外輔導班和沒參加過課外輔導班的孩子,究竟能相差多少?這個是沒有一定數據的。我就給你們說幾個我身邊真實的例子吧。

參加輔導班的:

1.我大兒子讀小學時的同班同學,他媽媽也是老師,小學時就補奧數還有輪滑什麼英語的,我覺得週末孩子真的沒有多少休息和自由時間。小學成績還算可以,班級前十名吧,到了一所重點中學跟我兒子剛好又分到一個班級,其他我瞭解不多,就知道成績倒數,最後高考出來考了三百來分。

2.我外甥,小時候也是非常聰明可愛又調皮,他爸媽工作忙沒時間管他學習,經常性的假期找家教,1對1到家輔導的那種,而且收費還相當的高,反正假期沒閒過。高考成績不到300分,給他成績那晚把我給氣的好久沒睡著。

3.一個老鄉親口告訴我的,她兒子因為成績不好,小生初時勉強成績及格。因為我這老鄉沒上過幾年學,也輔導不了孩子,就讓他去了校門口的一輔導班。我問他效果咋樣?她笑了,說以前還能考60分,現在60分也考不了了。去了輔導班都是做完作業回家,孩子不會的題,老師直接給說說答案,孩子寫上就妥了。

4.還有兩個我小兒子現在小學一年級同學,一個在沒上幼兒園就開始啟蒙教育啥的,現在一年級孩子成績都不差上下,還不能斷定未來如何?還有一個,現在小學一年級成績都不怎樣,總是七八十分。只要聽說什麼班,她媽媽都給她報,我知道的有小記者,舞蹈,口才,國學禮儀,籃球,關於學習的班有沒有我不知道,真想問問她,這麼多班,你不累孩子累不累?這位家長就是盲目跟風型的,不差錢型的。

下面我再說說沒有參加過任何輔導班的幾個孩子(我說的除了老師組織的集體補課以外我們沒有補過)。一個是我兒子,我對他學習是非常民主的那種,從不強迫他去學這學那。小時候喜歡畫畫,就報了國畫班,學了四年,而且學的相當好。小學四年級時候他說作業多不想學了,我說可以,學習是最重要的,自己心裡有桿秤就行。孩子從小也討厭補課,說沒有一點自由時間了,我說你不補可以,必須好好利用課堂上的幾十分鐘,認真聽講,放學認真完成作業。別人課外補這補那,咱要是不好好學,肯定得落後,就這樣孩子一直很自律,考了個還算不錯的985現在讀大二。還有我老鄉家倆孩子也是沒補過課,一個211,現在讀大三,一個985現在讀大一。

這都是我身邊真實的幾個例子,因為我全職在家帶孩子,知道的可能不多。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在教育孩子上,一定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千萬不要盲目跟風,不要放鬆督促,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本人水平有限,組織語言有不妥之處,歡迎評論。



糖糖30288


剛好在我身邊就有這樣兩個例子。

兩個孩子都是我的侄女,一個今年小學畢業了,一個今年小學三年級。

大侄女從小學開始,一直沒有參加過任何培訓班,包括任何形式的興趣班和作業輔導班,因為父母覺得孩子平時學習成績不錯,每次考試都能考班裡的前10名,在父母的眼裡,孩子至少能考個好一點的初中吧。可是,當成績出來後,所有人都傻眼了,平時成績很好的大侄女,這次考試卻遭遇了滑鐵盧,那個分數只能參加劃片招生,意思就是隻能就讀家旁邊的末流小學。為了讓大侄女能有個好的學校,父母趕緊給大侄女報名了輔導班,併到處去打聽可以報考的私立中學,希望參加私立中學的招生考試。最後,還是在輔導班培訓老師的建議下,報考了離家比較遠的一所當地的重點中學,據培訓老師說,那個學校每年的中考升學率排名都是靠前的。

再來看小侄女,父母從小學1年級開始,就給小侄女報了各種興趣班,鋼琴,舞蹈,畫畫,3年級開始小侄女又開始學奧數,學英語,現在小侄女能堅持下來的興趣班只有畫畫,但是奧數和英語一直在學,我問小侄女的父母為什麼要學奧數?不是國家不準學了嗎?小侄女的父母告訴我,國家政策雖然是這樣,但是好的私立學校在單獨招生的時候,還是要考奧數,所以一定要學。至於英語,對報考私立中學,也是一個加分項。

一個從小沒有上輔導班,一個從小開始輔導班的學習,兩個父母最開始的觀念不一樣,到最後卻都走到了一條線:為了報考好的學校。雖然全國提倡素質教育,但是多年的習慣不是說變就能靠政策立馬就能改變的,對於想讓孩子考一個好的學校的父母來說,似乎上輔導班是唯一的出路,不但希望孩子學習成績能夠提高,考上好學校,也能通過學校廣泛的資源,為孩子多留意一些機會。


【我是"成長為自己",今日頭條育兒專欄作者,希望通過身邊的故事影響你我他,讓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轉發及評論】


海綿媽媽育兒


對於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

我的兒子和我鄰居家的孩子是同班同學,上小學時兩個人的成績不分伯仲,都很優秀,都沒有上過任何輔導班。上了初中後兩個人又被分在一個班裡,鄰居孩子的父母很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為了孩子仍然能夠延續小學時的好成績,從初一開始要求孩子上輔導班,星期禮拜去上,寒暑假當然就更要上了。我對孩子的要求是,上課時一定要認真聽講,及時而且高質量的完成家庭作業就行,其餘時間由自己自由支配,比如看看電視、玩一會兒電腦等等,當然了,對其進行節制是必須的,都是要適可而止的。

初一上半年,兩個孩子的學習成績差異不大,從初一下半年開始,兩個人的學習成績就開始有了差距,按單科相比較,鄰居孩子的任何一科的成績從來沒有高於過我的兒子,總分也就不用說了,這樣的狀況一直持續到他們初中畢業,中考時我的孩子以優異成績考上我們這裡的重點中學的實驗A班,而鄰居家的孩子上了普通中學。

這裡我並沒有炫耀自己孩子多麼優秀的意思,而是說孩子上輔導班後學習成績不一定就會有所提高,要因人而異的。家長們給孩子報輔導班時一定不能夠盲目,要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孩子是否需要上輔導班,以及要上什麼樣的輔導班,否則會適得其反的。

有些孩子通過上輔導班後學習成績確實有了很大提高,但也有些孩子上了輔導班後學習成績不但沒有提高反而退步了,這樣的情況也不在少數。尤其在當今社會中,很多學生都在上輔導班,而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是否有了真正提高,家長們應該很清楚吧!

父母重視孩子們的教育和培養是值得表揚的,望子成龍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但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方面一定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不要隨波逐流盲目跟風。


一二三四向前進


作為一個13歲孩子的家長,我說說自己孩子的事情。

我家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學習英語、舞蹈、鋼琴、游泳,上小學三年級後加了數學,當時就是很功利的想在小升初時得到一點幫助。

孩子在學校一直是佼佼者,但是數學在課外班這個高手如雲的地方並不突出。很多比賽我們的數學成績只是三等獎,這對於小升初來說一點優勢都沒有。

反倒是從沒有報班的語文,不僅在學校表現出色,甚至於在機構的比賽中也是名列前茅。這讓我不得不承認興趣所帶來的學習主動性。她是個從小喜歡看書的孩子。

小學畢業的考試,孩子考了300分滿分,語文是全校唯一一個滿分。但這對小升初沒有一點幫助。

我們的數學在機構學生中一如往常的不突出,所以在愈發困難的小升初點招中毫不意外的遭遇了滑鐵盧,只能被送進了搖號大軍中參與搖號,好在搖進了區重點。

孩子現在初中,數學在學校依然表現出色,但在課外班一如既往的不突出。所以我也納悶了,上了課外班究竟是有用沒用?

再來說說身邊的例子。

小S是我們鄰居,從幼兒園就開始在外報班學習語數英,小S同學在學校表現比較出色,在機構裡一樣出色。最後小S同學在小升初時收穫了四個重點校的錄取通知 ,如願進了心儀的學校,並一如既往的表現出色。

而小L同學也是我們的鄰居,除了英語,沒有報過班。

小L的媽媽是比較佛系的媽媽,報了數學,孩子上了一節試聽課不想上,就不上了;報了鋼琴,上了半個月說不想上了,又不上了;報了古箏,上了一個月說不想上了,還不上了......

最後的小升初,孩子被搖號進了一個普校。

經歷了小升初,小L同學的佛系媽媽開始變得雞血起來,一口氣給孩子報了很多班,並且不同意退班。然而一年過去了,小L同學的成績並沒有提高。

報班與否真的關係不大,重點是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孩子自己不想學,逼著學一點用都沒有。出了個人在課堂上,靈魂早就不知飄向了何處。只要孩子激發了學習興趣,開始主動學習,家長只會催孩子快休息多休息,而不是隻會催孩子去學習。

孩子小學時有個男同學,瘦瘦高高的,戴著小眼鏡兒,屬於扔在孩子堆裡找不到的類型。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階段也確實不突出。

直到三年級。

班裡滿分的孩子不再是百分百。開始出現了99、98的孩子,但那個孩子一如既往的百分。甚至於體育,孩子也是經常在校運動會上拿第一。

後來聽孩子家長介紹經驗,他說孩子自己憋著一股勁兒。比如學習,如有題不懂,他會一直問家長或者自己琢磨,直到懂了為止。比如體育,如果他報了某個項目,放學後孩子會一遍一遍的去練習。

他說他的孩子並沒有在外面報班。但他是中學數學老師,孩子媽媽是中學英語老師。

由此,我覺得孩子的學習習慣還有學習方法,包括學習的主動性是影響孩子學習的基本條件,報班與否決定於孩子個人。


芝麻辰小七


我的觀點是上與不上輔導班其實差別真不大。

我是一名班主任我對學生的情況比較瞭解,簡單來說,上輔導班只是為了尋求心裡安慰,感覺自己付出了,那麼成績在不好就不應該怪我嘍!

舉個例子,案例一我們班一個學生從來沒有上過輔導班,成績入班的時候是40名,經過一年的在學校的努力,成績進入前十。他從來就沒有上過輔導班,就自己學,自己摸索,總結經驗,老師強調哪個地方是重點就重點複習哪個地方。

案例二,成績不好的一個學生,數學差,找家教輔導,一開始還有效果,到後來就沒有效果了,問他為什麼,他說精力達不到,家教也就是把課堂上不會的題在講講,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東西。

從以上兩個案例就可以看出來,上與不上輔導班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關鍵是自己的學習能力,自己的自制能力。有沒有恆心。從另一方面來講,輔導班現在更多想是走形式,並沒有給學生真正的起到輔導作用,浪費了時間浪費了金錢。

歡迎批評指正。


重新開始286027971


人的智商是有差距的,這個是必須要承認的,我親身經歷過了,我家孩子和他表弟同年同月生,相差9天,從幼兒園 小學 初中同班,高中同校。小學時看不出來有什麼差別,到初中就開始有差別了,哥哥總是名列前茅,弟弟總是隻能在班級中等,從初三開始弟弟參加課外輔導,哥哥依然盡情玩耍,中考後哥哥弟弟進了同一所重點高中,都是讀理科,哥哥實驗班,弟弟普通班,高中期間哥哥從不課外輔導,弟弟三年輔導費花了4萬多,高考成績哥哥697還說沒發揮好要復讀,弟弟560取了東北林業大學很是高興,哥哥無奈去了復旦大學。我一直都在管兩孩子,應該說兩個都很努力學習的,課外輔導的作用不大,而且哥哥也一直在輔導弟弟,但就是沒有效果。所以我們還是認命吧。


用戶8359011675924


孩子初一期中考試數學65分,很不滿意!因為小學數學都在90以上。所以報了優勝教育課外輔導班,初一下學期和初二上學期數學考試45分!讓孩子產生了校內不學,校外補課的習慣,校外時間短根本補不了多少!7萬塊錢打水漂。氣得我開始想退班,仔細看合同發現還是別退了!你們懂得。開家長會的時候數學老師第一次見面發現孩子數學考不好沒毛病,這老師在北京優秀初中教學,可是這教學態度有很大問題!他說我是替班老師,家長應該懂得吧!原話。就算你是代課老師代課一年多了,天天半個班不及格!你不深思一下嗎?你來拿你自己的班成績和代課的班成績比當然不一樣,親生的和後養的能一樣嗎?所以當孩子學校成績下降,奉勸不要盲目報課外班,多從孩子和學校身上找問題!校外輔導班,負責任的說幾乎都會耽誤孩子學習。


曾經宣武少年


我認為參不參加輔導班,不是決定成績的主要因素,充其量它只是家長緩解焦慮以及推卸責任的方式和理由。

真正成績好的孩子絕不是輔導班輔導出來的!真正成績差的孩子也絕不是輔導班能提高的!

我用自己的親身體會為你剖析一下。

第一個論點:真正成績好的孩子絕不是輔導班輔導出來的

我是一個高二學霸的媽媽,曾是某國家級報社記者,領導力教練,做過六年母嬰行業的老闆,深耕家庭教育十七年,現仍從事家庭教育工作。

我女兒從小學到現在,成績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因為成績優異,南昌一家重點高中尖子班的招生老師主動聯繫我們,希望我女兒能去他們學校讀高中,通過自主招生考試,在女兒中考成績出來之前,就被這所學校最好的班錄取了,而且學費全免。她中考時沒發揮好,再加上腿受傷體育分也受了影響,中考成績考了700分,全縣並列11名,接到九江一中的錄取通知時,她已經到南昌的學校報道了。

配圖圖片是我女兒拍電視劇《國歌》時的劇照

我女兒不但成績優異,而且興趣廣泛,多才多藝。從小拍過很多影視作品,唱歌、跳舞、表演、主持都很棒,性格開朗,跟老師和同學相處都很融洽,自理能力很強,也特別懂事,是個人見人愛的陽光女孩,還自學了日語和吉他,但她從來沒上過任何輔導班!

學習的事我從不操心,也從不陪她寫作業,更不檢查作業,所以在學習上她一直很獨立,從不依賴,從幼兒園到現在一直擔任班幹。

這一切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小時候良好習慣的培養。我不輔導她寫作業,一是因為她認字早,兩歲開始識字,在上幼兒園時閱讀兒童讀物就基本無障礙了。二是不想讓她養成依賴的習慣。

所以,我認為輔導班並不是決定學習成績的主要因素。

第二個論點:真正成績差的孩子輔導班也提高不了?

這個我也有切身體會,我曾嘗試親自帶過一個學期的輔導班。



因為我是做家庭教育的,對家長和孩子的言行有著非常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

我發現輔導班的孩子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習慣和問題,比如:對學習持應付態度、畏難情緒、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磨磨蹭蹭、不願背誦、對學習沒興趣、不會跟別人相處、不願動腦思考等等?這樣的孩子,如果態度和習慣問題不解決,在學校學不好,放到輔導班仍然學不好。

所以從以上兩方面來看,輔導班絕不是提高成績的關鍵因素。找對原因,對症下藥,先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端正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是家長最應該解決的首要問題,他人無法替代。所以說正確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它是一切的基礎。

至於說參加輔導班的孩子和不參加輔導班的孩子,究竟差多少?我的答案是,沒有可比性!主要看孩子的家庭教育基礎如何,家庭教育基礎好,基本沒必要上輔導班。如果家庭教育基礎沒打好,孩子不願意學習,對學習沒興趣,即便上了輔導班,也基本沒什麼沒用!哪怕是一對一的輔導,也要先解決孩子的學習動力和態度問題。

歡迎關注“學霸密碼家長學院”,助力家長成長,為您解決教育困惑!


解憂家庭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